恭喜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韩德志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维数字设计装置及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32307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3-1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865591.9,技术领域涉及:G06F30/13;该发明授权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维数字设计装置及方法是由韩德志;芦睿泉;郑广亮;华福才;鲁卫东;刘扬;王竞超;杨良印;张瑞;杨独;王刚;李博;王顺兴;张建军;张雪涛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2-1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维数字设计装置及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维数字设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构建多维度数字设计体系,多维度数字设计体系的维度包括时间维度、人员维度、质量维度和智能操作算子;构建协同设计平台,协同设计平台的网络架构包括基础支撑层、核心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交互服务层;根据协同设计平台进行BIM模型协同设计,BIM模型协同设计包括工作集中心文件协同模式和链接模式;在BIM模型中添加信息数据,信息数据包括指定模型构件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使BIM模型符合智能建造全生命期应用。本发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人员的协同,使得设计数据能无损、快速传递,生成的模型数据也符合智能建造对设计阶段的要求。
本发明授权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维数字设计装置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维数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多维度数字设计体系,所述多维度数字设计体系的维度包括时间维度、人员维度、质量维度和智能操作算子;根据所述多维度数字设计体系构建协同设计平台,所述协同设计平台的网络架构包括基础支撑层、核心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交互服务层;根据所述协同设计平台进行BIM模型协同设计,所述BIM模型协同设计包括工作集中心文件协同模式和链接模式,所述工作集中心文件协同模式供同专业内团队设计成员访问和编辑同一个中心文件;所述链接模式供专业间设计成员协同;在所述BIM模型中添加信息数据,所述信息数据包括指定模型构件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使所述BIM模型符合智能建造全生命期应用;所述多维度数字设计体系的统一范式为:D=Tn,Si,Qm|OTn={Ts,Tp,Tc}Si={Su,Sa,Ss,Sp,So}Qm={Qg,Qa,Ql}式中,D为数字设计体系成果,Tn为时间维度,Ts,Tp,Tc分别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Si为人员维度,Su,Sa,Ss,Sp,So分别为勘察、建筑、结构、机电、系统专业设计人员,Qm为质量维度,Qg,Qa,Ql分别为几何信息、对象属性、设计逻辑,O为智能操作算子;所述基础支撑层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网络环境,所述基础支撑层提供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与网络环境;所述核心数据层包括用户数据库、设计资源库、组件数据库和模型数据库;所述应用支撑层包括工作流引擎,RevitAPI、系统日志、报表引擎和轻量化引擎;所述应用层包括项目空间、人员管理、设计提资、设计阶段划分、质量审核工具和智能设计工具,所述人员管理和设计提资对应所述人员维度,所述设计阶段划分对应时间维度,所述质量审核工具对应所述质量维度,所述智能设计工具对应所述智能操作算子;所述交互服务层包括客户端与浏览器;所述工作集中心文件协同模式下,根据具体职责任务对同专业内团队设计成员分配不同的工作集,并设置对应权限;所述链接模式下,在一个BIM模型的基础上,将一个或多个BIM模型的映射关系链接起来,专业间模型数据实时同步更新;还包括:利用质量审核工具对BIM模型进行审核;所述质量审核工具包括模型准备组件、合规性检查组件和审查结果输出组件;通过所述模型准备组件对数据模型进行几何信息、对象属性信息检查,使数据模型携带进行规则检查所需的对象、属性、名称;通过所述合规性检查组件判定设计模型是否符合指定设计规范的要求,识别不符合指定设计规范要求的设计模型构件;通过所述审查结果输出组件当完成检查后,将结果进行汇总并出具检查报告,在检查报告中使用图形界面展示每条规则的检查结果,在检查报告中提供对原始规则的引用。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100000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五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