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宋子堃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广东金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铝灰渣的无害化再生处理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49110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17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627882.4,技术领域涉及:C22B7/02;该发明授权一种铝灰渣的无害化再生处理方法是由宋子堃;杨廉君;刘春连;宋韶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1-1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铝灰渣的无害化再生处理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灰渣的无害化再生处理方法,涉及固废处理领域,包括:S1原料配比、S2均化化浆、S3金属铝提取、S4导流电波比重分选、S5动态反应、S6反应尾气利用、S7离子分离、S8干燥处理、S9焙烧转相、S10回收氯盐和硫酸盐和S11雷蒙粉磨制粉;本发明可以提取铝灰渣中微小的金属铝,用作铝合金生产原料;可以回收利用铝灰渣中的可溶性盐,生产出氯化钠工业级盐和铝合金熔剂等产品;可以将铝灰渣中有害的氮转化为氨水实现回收利用;可以将铝灰渣遇水产生的氢气作为热源实现利用,还可以生产出氧化铝的替代物料,即再生氧化铝,可应用的领域涵盖耐火材料、磨料、涂料、陶瓷材料、白水泥原料等;实现了铝灰渣的综合利用。
本发明授权一种铝灰渣的无害化再生处理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铝灰渣的无害化再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预先对铝灰渣进行成分配比,让铝灰渣中包含铝25-55%、镁2.8-10%、硅0.8-5%、氯0.8-3.5%、钾0.3-1.2%、钠0.8-2.2%、钙0.1-1%、氮0.3-3.2%; 步骤S2、使用3-30℃的低温水加入到铝灰渣之中进行化浆,化浆的液固比为3-8∶1,并在化浆时按1.8-6.2‰的比例加入反应抑制剂,反应抑制剂在水和金属的表面之间形成聚合粘膜; 步骤S3、将浆料放入到提取系统之中,提取系统包括扩径处理设备、分流装置和筛分设备,扩径处理设备中设置有磨球,通过高硬度的磨球对浆料中的铝灰物料进行反复碾压冲击,磨球持续转动的时间为15-60分钟,再进入分流装置之中,最后通过筛分设备将粒径小于200目的金属铝筛分出来; 步骤S4、将浆料放入到分选装置之中,分选装置内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分流设有两条以上,两条以上的导流通道根据磁场强度特征设置成复合的多重螺旋状,且导流通道的中间有网状结构交错,导流通道的总长度为10-20米,浆料在导流通道内缓慢流动,浆料在高强度磁场的作用下去除带有磁性介质的染色金属氧化物; 步骤S5、将浆料和催化剂同时放入到除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除氮,除氮反应器采用卧式圆筒球磨器; 步骤S6、在步骤S5除氮反应器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包括有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90-115℃,混合气体通过蒸汽锅炉的初级换热器换热降温后进入到氨气吸收塔中,氨气吸收塔将氨气吸收成氨水,氨水的浓度为18-32%,剩余的氢气作为蒸汽锅炉的燃气来源,蒸汽锅炉工作时产生蒸汽,部分蒸汽用于废水处理装置中,而多余的蒸汽会并入到园区内,停制蒸汽时,氢气进入到高温转相的隧道窑中与天然气相互混合,用于辅助天然气进行燃烧; 步骤S7、经过脱氨反应后浆料的液固比为3-6:1,然后再浆料放入到离子分离设备之中,离子分离设备将浆料中的可溶性盐洗涤分离出来; 步骤S8、经过离子分离后浆料的含水量在18-55%,此时对浆料进行干燥处理,制得低温再生氧化铝产品; 步骤S9、将含水量为5-15%的物料压制成砖,并码放在窑车上,通过窑车输入到隧道窑中以1000-1400℃的温度进行焙烧,焙烧时间为10-20小时,经过高温焙烧后,三水合铝转化为α-Al2O3,同时高温焙烧可以除去物料中残存的阴离子; 步骤S10、高温焙烧时会产生有挥发性的氯和硫酸根离子,这些气体作为尾气通过废气塔的循环水喷淋进行吸收溶解,当循环水浓度达到处理标准后,送入MVR废水处理系统中,用于回收氯盐和硫酸盐; 步骤S11、焙烧冷却后制得纯度、白度较高的氧化铝产品,再利用粗碎机进行粗破,然后再放入到雷蒙磨粉机之中,利用雷蒙磨粉机磨制成粒径为100-1200目的产品。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广东金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白土镇经济开发区A5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