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和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陈竹

摘要: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实验教学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和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分体式面包板正极插接区有3横排插孔,内部互相导通;负极插接区有3横排插孔,内部互相导通。元件插接区为5×20个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同一横排的5个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不同横排的插孔互相绝缘。多个分体式面包板靠正负极指示线背后的导电柱和导电柱插孔的插接连在一起,从而实现各正极插接区互相导通,各负极插接区互相导通。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跨度为标准孔心距的1倍、3倍、6倍、9倍、12倍、15倍、18倍和21倍。在正负极插接区3横排插孔范围上下移动,可从正负极插接区连到元件插接区任意位置。

主权项:1.一种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式面包板一侧设置有3至5横排插孔,为正极插接区;新式面包板另一侧设置有3至5横排插孔,为负极插接区;从正极插接区到负极插接区最短连线方向为纵向,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负极插接区插孔的排数和列数皆与正极插接区相同;正极插接区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负极插接区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正极插接区与负极插接区之间为元件插接区,元件插接区被3条以上纵向隔离沟分割为4个以上同样的矩形的独立插接区,或者以分体式面包板的形式实现隔离,每个独立插接区内或每个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内同一横排有3至5个插孔,内部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共有6至30个横排,不同横排的导电夹片互相绝缘;不同独立插接区或不同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之间互相绝缘;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每根匚形面包板跳线两个插脚中心距离作为跨度,除了跨度为1倍、2倍标准孔心距外,其它各跨度呈等差数列,以标准孔心距为单位表示的公差与正极插接区插孔横排数相等。

全文数据: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和精简的II形面包板跳线系列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实验教学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拼插出与电路原理图的元件方向、导线走行完全对应的实验电路的新式面包板和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背景技术[0002]电路原理图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果实验电路能够与电路原理图在元件位置、导线走行等方面完全对应,则不仅方便初学者从实验开始入门电子电路,也将方便电子工程师设计、调试、分析电子电路。[0003]面包板用于电子电路实验具有多种优点,如电子元器件可根据需要随意插入或拔出,免去了焊接,节省电路的组装时间,元件可以重复使用等。因此,面包板被广泛用于电子电路的的无焊接实验、组装、调试和教学。面包板是内部带有导电夹片的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是集成电路插座的自然推广,其功能主要取决于这些插孔内部导电夹片之间的连接关系。然而现有面包板插孔内部导电夹片之间的连接关系决定了它无法与电路原理图相对应,原因如下:[0004]电路原理图通常采用正极线在最上横向走行,负极线在最下横向走行,多数电子元件纵向布置在正负极间形成电流,从而便于分析电流、电压。现有面包板能够实现正极线在最上横向走行,负极线在最下横向走行,但无法实现多数电子元件纵向布置,因为如图30、图31、图32所示,现有面包板正负极线之间的元件插接区每纵列共有十个插孔,被中央横向隔离沟分成两组,每组纵向五孔内部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形成短路,元件若要纵向布置则只能在两组之间的断口处插接,每一纵列只有一个组间断口,即使加上与正负极线间的两个断口,也只有三处,严重限制了每一纵列上元件的数量和插接位置的选择,并且断口处只能纵向插接二极管、电阻等两脚元件,至于三极管和其它多脚元件就不得不改为横向插接,而横向布置元件不可避地要求接线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进一步加大与电路原理图的差异,同时横向布置元件不便于分析电流、电压。[0005]在现有面包板上组装电路之前,通常要将电路原理图变形重布线,只保留元件间的连接关系不变,而元件方向、位置都要发生很大变化,导线的走行也要发生很大变化,如图1与图32之对比。这样一来,拼插出来的实验电路就无法与电路原理图原位对应。不仅拼插过程耗时费力,容易出错,也增加了分析实验电路的难度。如果在实验电路中做了一些改动,想在电路原理图中做相应的改动也要经过一番复杂变换。[0006]匚形面包板跳线因走行直接,紧贴面包板,非常有利于显示电路连接关系,在多数情况下优于软质面包板跳线。与现有面包板相配合使用的匚形面包板跳线为实现不同跨度,需要过多的跳线种类,既不便于保存又不便于找到合适长度。发明内容[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电路原理图严格对应的新式面包板和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9]如图I3、14所示,一种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新式面包板,新式面包板一侧设置有3排插孔,为正极插接区;新式面包板另一侧设置有3排插孔,为负极插接区;如图14所示,正极插接区插孔内部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下文简称为“插孔互相导通”);负极插接区插孔互相导通。本发明中,正极插接区和负极插接区全部插孔开口所在的平面称为主平面,在主平面内,从正极插接区到负极插接区最短连线方向为纵向,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正极插接区与负极插接区之间为兀件插接区,兀件插接区被9条纵向隔离沟分割为1〇个同样的独立插接区。每个独立插接区为5X20个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每横排有5个插孔,共有20个横排,同一横排的5个插孔内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而不同横排之间互相绝缘;不同独立插接区之间互相绝缘。[0010]进一步的,新式面包板一侧设置有3至5横排插孔,为正极插接区;新式面包板另一侧设置有3至5横排插孔,为负极插接区。负极插接区插孔的排数和列数皆与正极插接区相同。正极插接区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负极插接区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正极插接区与负极插接区之间为元件插接区,元件插接区被3条以上纵向隔离沟分割为4个以上同样的矩形的独立插接区,每个独立插接区内同一横排有3至5个插孔,内部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共有6至30个横排,不同横排的导电夹片互相绝缘;不同独立插接区或不同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之间互相绝缘。[0011]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中“标准孔心距”指同一独立插接区内,或同一正极插接区内,或同一负极插接区内,或分体式面包板的同一元件插接区内,同排或同列相邻两插孔的孔心间的距离。通常以现有集成电路插脚中心的标准距离2.54毫米作为本发明的“标准孔心距”。跨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倍,跨负极插接区与兀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倍,跨纵向隔1¾沟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3倍。[0012]进一步的,所述标准孔心距在同一型号的新式面包板或分体式面包板内保持一致即可。根据不同需求,标准孔心距范围在2至5毫米。跨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倍;跨负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倍;跨纵向隔离沟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或4倍。这样同一横排或同一纵列各插孔间孔心距都是标准孔心距的整数倍,有利于匚形面包板跳线跨度的标准化。某些电路原理图中存在少量斜向连接的导线,它们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决定,通常不是标准孔心距的整数倍,这时本发明可以用少量软质面包板跳线充当斜向连接的导线,因为数量很少,所以不会给电路带来混乱。[0013]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之间设置有红色的正极指示线,负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之间设置有黑色的负极指示线。[0014]进一步的,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之间的正极指示线颜色为暖色之一即可,包括红色、粉色、紫红、橙色、黄色、棕色等。负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之间的负极指示线为冷色之一即可,包括蓝色、青色、绿色、黑色、灰色等。[0015]更进一步的,正极指示线与负极指示线亦可为相同颜色,摆放位置靠上者为正极指示线,摆放位置靠下者为负极指示线。[0016]本发明的第三种优选方案,采用分体式设计,即每个独立插接区与其对应的正极插接区和负极插接区作为分体式面包板,如图19至图23所示。在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指示线和负极指示线背后分别设置有导电柱和导电柱插孔,正极指示线背后的正极导电柱和正极导电柱插孔皆与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各插孔内的导电夹片导通,负极指示线背后的负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插孔皆与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各插孔内的导电夹片导通,如图21。如图22所示,进行电路实验时,正极导电柱与相邻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导电柱插孔进行插接,使二者的正极插接区相互导通;负极导电柱与相邻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导电柱插孔进行插接,使二者的负极插接区相互导通。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为5X3个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每横排有5个插孔,共有3个横排。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为5X3个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每横排有5个插孔,共有3个横排。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为5X20个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每横排有5个插孔,共有20个横排,同一横排的5个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不同横排之间互相绝缘。跨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倍;跨负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倍;两个或多个分体式面包板插接在一起后,跨相邻分体式面包板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3倍。[0017]进一步的,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为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各插孔互相导通,每横排有3至5个插孔,共有3至5个横排。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为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各插孔互相导通,每横排有3至5个插孔,共有3至5个横排。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为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每横排有3至5个插孔,共有6至30个横排,同一横排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不同横排之间互相绝缘。跨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倍;跨负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倍;两个或多个分体式面包板插接在一起后,跨相邻分体式面包板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或4倍。[0018]本发明的第四种优选方案,非分体式设计的新式面包板背面可加两组电池插槽,为在先申请201710616018.8中的内容,如图3所示。电池插槽外端设置有电源输出块,电源输出块为5孔X10孔的面包板,被隔离沟分割成5孔X5孔的正极输出区和5孔X5孔的负极输出区,如图6所示。正极输出区设置在正极插接区一侧,负极输出区设置在负极插接区一侧。正极输出区25个插孔的导电夹片与电池插槽的正极导通,负极输出区25个插孔的导电夹片与电池插槽的负极导通。[0019]一种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其中匚形面包板跳线的跨度两个插脚中心距离分别为面包板标准孔心距的1倍、3倍、6倍、9倍、12倍、15倍、18倍和21倍,必要时也可引入2倍。用于本发明正极插接区和负极插接区各有3横排插孔的新式面包板图16、17、18和分体式面包板图24、25,同一跨度的匚形面包板跳线可以在正负极插接区3横排插孔的范围内上下移动,故在连接正负极插接区到元件插接区时可以“以一当三”,如图16所示,可以从正极插接区连接到元件插接区的任何位置,同样也可以从负极插接区连接到元件插接区的任何位置。如图17所示,相邻独立插接区之间对应位置的连接可以采用跨度为3倍标准孔心距的匚形面包板跳线25_2。这样就满足了绝大多数连接需求,其它少数斜向连接、远距离连接可以采用少量软质面包板跳线,由于数量少,故不会造成电路混乱。[0020]进一步的,正极插接区和负极插接区可分别设置4横排插孔,则匚形面包板跳线的跨度分别为面包板标准孔心距的1倍、3倍、7倍、11倍、15倍、19倍,必要时也可引入2倍。由于正极插接区和负极插接区各有4横排插孔,同一跨度的匚形面包板跳线可以在4个孔的范围内上下移动,故在连接正负极插接区到元件插接区时可以“以一当四”。[0021]进一步的,正极插接区和负极插接区可分别设置5横排插孔,匚形面包板跳线的跨度分别为面包板标准孔心距的1倍、3倍、8倍、13倍、18倍,必要时也可引入2倍。由于正极插接区和负极插接区各有5横排插孔,同一跨度的匚形面包板跳线可以在5个孔的范围内上下移动,故在连接正极插接区到元件插接区时可以“以一当五”。[0022]以上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总结起来就是:以每根匚形面包板跳线两个插脚中心距离作为跨度,除了跨度为1倍、2倍标准孔心距外,其它各跨度呈等差数列,以标准孔心距为单位表示的公差与正极插接区插孔横排数相等。[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24]1新式面包板元件插接区的优点。[0025]电路原理图中多数元件为纵向,这样,电流从最上方正极流向最下方的负极,便于分析。而现有面包板内部纵向的导通关系决定了多数元件只能横向插接,从而必须重布线,拼插出的实际电路中多数元件方向、位置、导线走行与原理图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比图1和图32,这个简单的示例电路尚且有如此明显的差异,对于复杂的电路差异会更大,从而不仅增加拼插难度,而且增加分析、改进电路的难度。本发明元件插接区的插孔间为横向导通关系,故多数元件可以纵向插接,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多条纵向隔离沟或分体式设计也可以实现元件跨隔离沟横向插接或跨分体式面包板横向插接,从而利用本发明拼插出的实际电路能够与电路原理图完全对应,避免了重布线,不仅方便了电路拼插过程,而且拼插出的实验电路与原理图一样结构清晰,易于分析和改进。本发明元件插接区插孔间导通关系规律性强,简言之就是“横向皆连遇沟断,纵向孔间皆绝缘”,便于初学者准确记忆快速上手。[0026]2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优点。[0027]本发明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如图15、图16所示,两插脚中心距离分别为面包板标准孔心距25.4毫米)的1倍、3倍、6倍、9倍、12倍、15倍、18倍、21倍。现有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如图8所示,跨度形成等差数列,公差为面包板相邻孔心距,能够连接面包板上同排或同列的任意两孔,图9将现有匚形面包板跳线安装在本发明实施例1上,为实现从正极插接区连接到元件插接区的任意位置需要21种不同跨度的匚形面包板跳线,如果每种跨度需要备10根,跳线总数将达210根,既不便于保存,使用时也不便于寻找;而本发明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跨度公差为3倍标准孔心距,配合实施例3正负极插接区各有3横排插孔,利用如图16所示的方法上下移动来实现从正负极插接区连接到元件插接区的任意位置,跨度种类减少到8种,并且公差较大,为3倍标准孔心距2•54X3=7•62毫米),方便选取,不易混淆。[0028]⑶正负极插接区、负极插接区改进优点。[0029]本发明的正极插接区由3至5横排插孔组成;负极插接区亦由3至5横排插孔组成,这种设计保证了由正极插接区或负极插接区出发的匚形面包板跳线可以在3至5个插孔范围内上下移动,图9和图16的对比显示这种移动极大地减少了由正极插接区或负极插接区连接到元件插接区任意位置所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种类。同时,由于增加了正负极插孔的数量,降低了平均每个插孔的使用频率,增加了耐用性。[0030]⑷电池插槽设计改进优点。[0031]为在先申请201710616018.8中的内容。本发明除分体式设计之外,背面可加两组电池插槽,根据供电需求,可以插两节或四节五号电池,为拼插的电路提供3伏或6伏的电源,能满足大多数电子电路的供电需求。拼接好的电路自带电源既便于携带使用,又彻底避免了使用外接电源带来的触电风险。同时五号电池是现有各种电池中供电成本最低的,也是最容易买到的。每组电池插槽的正负极输出采用5孔X10孔的面包板,通过隔离沟分成5孔X5孔的正极输出区和5孔X5孔的负极输出区,利用软质面包板跳线取电。可以很方便地改变取电电压和输出电流。同时各有25孔可以保证正极输出区和负极输出区的耐用性,使其足以耐受反复插拔,从而也可以充当电源总开关。[0032]5分体式设计改进优点。[0033]本发明的实施例4和实施例5为分体式设计,可以根据电路大小随意组合使用,适合大电路和小电路,非常灵活。对于较复杂的大电路可以将较多分体式面包板拼插在一起,从而有足够的空间拼插大量元件和跳线;而对于较简单的小电路则可以减少分体式面包板的数量,如图24远小于图10,二者对比显示了分体式设计拼插小电路时节省空间的优势。附图说明[0034]图1为电路原理图示例,图10、图17、图24都是根据本图拼插出来的实验电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应用。[003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上方立体图。[003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下方立体图。[003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003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孔内部导电夹片间连接关系示意图。(被同一条灰色线段连起来的插孔内部导电夹片互相导通。[003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视图。[004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仰视图。[0041]图8为现有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示意图。[0042]图9为现有匚形面包板跳线从本发明实施例1的新式面包板正负极插接区连接到元件插接区的任何位置的示意图。[0043]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接元件示例图(与图1对应的俯视图)。[0044]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接元件示例图(与图10对应的立体图)。[0045]图12本发明实施例2的俯视图。[0046]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俯视图。[0047]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新式面包板插孔内部导电夹片间连接关系示意图。被同一条灰色线段连起来的插孔内部导电夹片互相导通)[0048]图15为本发明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示意图。[0049]图16为本发明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精确地从本发明实施例3的新式面包板正极插接区连接到元件插接区的任何位置的示意图。[0050]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插接元件示例图(与图1对应的俯视图)。[0051]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插接元件示例图(与图I7对应的立体图)^[0052]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4分体式面包板的立体图。[0053]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4分体式面包板的俯视图。[0054]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分体式面包板插孔内部导电夹片间连接关系示意图。(被同一条灰色线段连起来的插孔内部导电夹片互相导通,灰色线段连接到正极指示线表示与其背后的正极导电柱和正极导电柱插孔相连,灰色线段连接到负极指示线表示与其背后的负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插孔相连)[0055]图22为3个本发明实施例4的拼接示意图。[0056]图23为10个本发明实施例4的拼接示意图。[0057]图24为4个本发明实施例4拼接组成的新式面包板插接元件示例图(与图1对应的俯视图)。[0058]图25为4个本发明实施例4拼接组成的新式面包板插接元件示例图(与图24对应的立体图)。[0059]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立体图。[0060]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俯视图。[0061]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分体式面包板插孔内部导电夹片间连接关系示意图。(被同一条灰色线段连起来的插孔内部导电夹片互相导通,灰色线段连接到正极指示线表示与其背后的正极导电柱和正极导电柱插孔相连,灰色线段连接到负极指示线表示与其背后的负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插孔相连)[0062]图29为3个本发明实施例5的拼接示意图。[0063]图30为对比例1现有面包板俯视图。[0064]图31为对比例1现有面包板插孔内部导电夹片间连接关系示意图。[0065]图32为对比例1现有面包板插接元件示例图(与图1相比,元件方向、位置、导线走行不得不做较大改动)。[0066]图中,1为正极插接区、2为正极指示线、3为元件插接区的独立插接区、4为纵向隔离沟、5为负极指示线、6为负极插接区、7为电源输出块的正极输出区、8为电源输出块的隔离沟、9为电源输出块的负极输出区、10为电源输出块、1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新式面包板、12为电池插槽、13为电池插槽盖。14为软质面包板跳线连接电源负极、15为软质面包板跳线连接电源正极)、16为驻极体拾音器MIC、17为电阻、18为电容、19为NPN型三极管9013、20为PNP型三极管9012、21为发光二极管LED、22为面包板跳线跨隔离沟横向插接)、23为面包板跳线纵向插接)、24为元件插接区的第十独立插接区、25-1为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跨度为1倍标准孔心距的跳线、25-2为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跨度为3倍标准孔心距的跳线、25-3为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跨度为6倍标准孔心距的跳线、25-4为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跨度为9倍标准孔心距的跳线、25-5为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跨度为12倍标准孔心距的跳线、25-6为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跨度为15倍标准孔心距的跳线、25-7为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跨度为18倍标准孔心距的跳线、25-8为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跨度为21倍标准孔心距的跳线、26为开关、27为钮扣电池和电池夹、28为现有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29为正极导电柱、30为正极导电柱插孔、31为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32为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指示线、33为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34为分体式面包板、35为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指示线、36为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37为负极导电柱、38为负极导电柱插孔、39为现有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40为现有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41为现有面包板的横向隔离沟、42为现有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具体实施方式[0067]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为在先申请201710616018.8中的内容。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为本次申请的主要内容。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0068]实施例1[0069]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如下:[0070]本发明实施例1选用如图8所示的现有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和软质面包板跳线。如图9所示现有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跨度形成等差数列,公差为1倍标准孔心距。[0071]由图2〜图1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的新式面包板长度大于宽度,宽度方向为纵向,长度方向为横向,新式面包板一侧横贯全长设置有一长排连续等距插孔,为正极插接区;新式面包板另一侧横贯全长设置有一长排连续等距插孔,为负极插接区。正极插接区内各插孔互相导通,负极插接区内各插孔互相导通如图5中灰色线段所示)。称正极插接区所在方向为“上”;负极插接区所在方向为“下”。正极插接区与负极插接区之间为元件插接区,元件插接区内由新式面包板长度方向一侧至另一侧布置8个独立插接区,相邻独立插接区之间被纵向隔离沟隔开,从而保证不同独立插接区之间互相绝缘。每个独立插接区内的插孔组成5X20矩形阵列,同一横排5个插孔互相导通,每纵列20个插孔互相绝缘。新式面包板上元件插接区插孔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概括为“横向皆连遇沟断,纵向孔间皆绝缘”,图5在图4的基础上添加了多条灰色横线,以显示各插孔内部导电夹片间的连接关系。所述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之间设置有横贯全长的正极指示线,负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之间设置有横贯全长的负极指示线。本发明实施例1的新式面包板背面设置有两组电池插槽,每组可插两节5号电池。如果电路需要3伏供电,可只在其中一组电池插槽内插入两节5号电池;如果需要6伏供电,可以在两组电池插槽中插满4节5号电池。电池插槽外端开口处设置有电池插槽盖,电池插槽输出端设置有电源输出块,为5孔X10孔的面包板,被隔离沟分割成5孔X5孔的正极输出区和5孔X5孔的负极输出区,正极输出区设置在新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一侧,负极输出区设置在新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一侧,正极输出区内设置有25个正极输出插孔,其内部导电夹片皆与电池插槽的正极导通。负极输出区内设置有25个负极输出插孔,皆与电池插槽的负极导通。[0072]实施例2[0073]本发明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实施例2的新式面包板一侧横贯全长设置有两长排连续等距插孔,为正极插接区;新式面包板另一侧横贯全长设置有两长排连续等距插孔,为负极插接区。元件插接区被9条纵向隔离沟分为10个独立插接区。[0074]实施例3[0075]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如下:[0076]本发明实施例3包括新式面包板和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必要时可辅以少量软质面包板跳线。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如图15所示,八种匚形面包板跳线的跨度分别为面包板标准孔心距通常2•54毫米的1倍、3倍、6倍、9倍、12倍、15倍、18倍、21倍,如图16所示。[0077]如图13至图I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新式面包板长度大于宽度,宽度方向为纵向,长度方向为横向;新式面包板一侧横贯全长设置有3横排连续等距插孔,为正极插接区;新式面包板另一侧横贯全长设置有3横排连续等距插孔,为负极插接区。正极插接区各插孔互相导通(如图14中灰色线段所示);负极插接区各插孔互相导通(如图14中灰色线段所示);称正极插接区所在方向为“上”;负极插接区所在方向为“下”。正极插接区与负极插接区之间为元件插接区,元件插接区被9条纵向隔离沟分割为10个同样的矩形独立插接区;跨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通常2.54毫米)的2倍,跨纵向隔离沟两元件插接区的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通常2.54毫米的3倍。每个独立插接区内的插孔组成5X20矩形阵列,同一横排5个插孔互相导通,纵向20个插孔互相绝缘。新式面包板上插孔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概括为“横向皆连遇沟断”,规律性强便于记忆,便于初学者快速上手。图14在图13的基础上添加了多条灰色横线,以显示各插孔内部导电夹片间的导通关系,同一条灰色线段串起来的各插孔内部的导电夹片之间互相导通,故可见,正极插接区的所有插孔互相导通,负极插接区的所有插孔互相导通,元件插接区只有同一独立插接区的同一横排的5个插孔互相导通。[0078]如图16所示,公差为3倍标准孔心距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配合3横排插孔组成的正极插接区,就可以将元件插接区的任何插孔连接到正极插接区,同理,也可以将元件插接区的任何插孔连接到负极插接区。[0079]元件插接区的连接方式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同一独立插接区内元件间的连接主要采用插入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的5个插孔来实现,通常只有在连接正极或负极时,才会用到匚形面包板跳线。相邻独立插接区之间的多数连接为对应位置的横排之间的连接,只须采用跨度为3倍标准孔心距的匚形面包板跳线就可以实现连接。跨独立插接区的其它连接需求较少见,可以采用现有的软质面包板跳线来完成,因为软质面包板跳线的用量很少,故不会使电路变混乱。[0080]实施例4[0081]本发明实施例4为分体式设计,结构如下:[0082]本发明实施例4包括分体式面包板和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必要时可辅以少量软质面包板跳线。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如图15所示,八种匚形面包板跳线的跨度分别为面包板标准孔心距通常2.54毫米的1倍、3倍、6倍、9倍、12倍、15倍、18倍、21倍。[0083]如图19至图2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分体式面包板长度大于宽度,宽度方向为横向,长度方向为纵向;分体式面包板一端的插孔组成5X3矩形阵列并互相导通,为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与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之间设有正极指示线,正极指示线背后的正极导电柱与正极导电柱插孔皆与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的插孔导通。面包板另一端的插孔组成5X3矩形阵列并互相导通,为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与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之间设有负极指示线,负极指示线背后的负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插孔皆与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的插孔导通。称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所在方向为“上”;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所在方向为“下”。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与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之间为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内的插孔组成5X20矩形阵列,每横排5个插孔互相导通,每纵列20个插孔互相绝缘。跨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与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通常2.54毫米的2倍。跨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与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通常2.54毫米的2倍。图21在图20的基础上添加了多条灰色线段,以显示分体式面包板各插孔间的导通关系,被同一条灰色线段串起的插孔互相导通。当灰色线段触及正极指示线时,表示与其背后的正极导电柱和正极导电柱插孔导通;当灰色线段触及负极指示线时,表示与其背后的负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插孔导通。[0084]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分体式面包板在正极指示线32背后设置有正极导电柱29和正导电柱插孔30;在负极指示线35背后设置有负极导电柱37和负极导电柱插孔38。如图22和图23所示,多个分体式面包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拼插组合使用,正极导电柱插入另一块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导电柱插孔使两者的正极插接区互相导通,负极导电柱插入另一块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导电柱插孔使两者的负极插接区互相导通,相邻两块分体式面包板拼插组合后,跨分体式面包板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通常2.54毫米)的3倍。[0085]图24和图25为分体式面包板的应用举例,可见它拼插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与相应电路原图(图1完美对应。同时,与图10对比显示,分体式面包板拼插小电路时可以节省材料和空间。如果电路较大则可以采用更多的分体式面包板插接起来,对电路原理图的适应能力非常强。[0086]实施例5[0087]本发明实施例5如图26至图29所示:与实施例4唯一不同的是实施例5的分体式面包板宽度方向有3竖排插孔而不是5竖排插孔。[0088]对比例1[0089]对比例1结构如下:[0090]如图30和图31所示,现有面包板长度大于宽度,宽度方向为纵向,长度方向为横向,现有面包板一侧5个等距插孔为一段,共计11段,为正极插接区;现有面包板另一侧5个等距插孔为一段,共计11段,为负极插接区。正极插接区内各插孔互相导通,负极插接区内各插孔互相导通。称正极插接区所在方向为“上”;负极插接区所在方向为“下”。正极插接区与负极插接区之间为元件插接区,元件插接区内由现有面包板宽度方向一侧至另一侧布置2个独立插接区,靠近正极插接区一侧为“上插接区”,靠近负极插接区一侧为“下插接区”,上插接区与下插接区之间有一横向隔离沟。每个独立插接区内的插孔组成5X60矩形阵列,每纵列5个插孔互相导通,每横排60个插孔互相绝缘。图31在图30的基础上添加了多条灰色线段,以显示各插孔间的连接关系,同一条灰色线段串起来的各插孔互相导通。图32显示这种元件插接区的纵向导通关系要求元件横向插接,从而失去与电路原理图的对应关系,并导致导线走行发生改变,进一步增大与电路原理图(图1的差异。[0091]示例电路原理图[0092]示例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电路原理图最上部为横贯全图的正极线;最下部为横贯全图的负极线。[0093]1左数第一支路由10KQ电阻和驻极体拾音器MIC串联组成,声音振动使驻极体拾音器MIC阻抗随之变化,导致驻极体拾音器MIC上分到的电压随着声音的振动而变化,而驻极体拾音器MIC下端接负极线,电位始终为0,则驻极体拾音器MIC上端电压随着声音的振动而波动,完成了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0094]压信号的功能。[0095]2左数第二支路以NPN型三极管9013为主体,辅以1MD电阻和150KD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式偏置电路为NPN型三极管9013提供适当的基极直流偏置电压,以保证NPN型三极管9013处于放大区。[0096]3左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之间横向接有1此电容,用于将第一支路中驻极体拾音器MIC上端随着声音振动而波动的电压信号传递到第二支路NPN型三极管9013的基极输入极),同时电容不形成持续电流故不会彻底改变第二支路为NPN型三极管9013提供的基极直流偏置电压。[0097]⑷左数第三支路只有一个PNP型三极管9012。[0098]5左数第二支路与第三支路之间靠导线传递信号。[0099]6左数第四支路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一端连接电源的负极线,另一端接受PNP型三极管9012的输出信号。[0100]⑺右数第一支路由3V电源和开关串联组成,为正极线和负极线供电。[0101]以下本发明实施例1的应用举例、实施例3的应用举例、实施例4的应用举例、对比例1的应用举例皆基于本示例电路原理图(图1。[0102]实施例1的应用举例[0103]如图10和图11所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现图1中的电路原理图的对应实验为例:[0104]正极插接区相当于电路原理图中横贯最上部的正极线;负极插接区相当于电路原理图中横贯最下部的负极线。[0105]1图1中左数第一支路由10KQ电阻和驻极体拾音器MIC串联组成。与此对应,图10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一独立插接区l〇KQ电阻的下脚与驻极体拾音器MIC的上脚插在同一横排,参照图5显示的插孔内导电夹片间的导通关系,很容易理解上述10KQ电阻和驻极体拾音器MIC形成串联关系。[0106]2图1中左数第二支路以NPN型三极管9013为主体,辅以1MQ电阻和150KQ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式偏置电路为NPN型三极管9〇13提供适当的基极直流偏置电压,以便保证NPN型三极管9013处于放大区。与之对应的是图10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二独立插接区,以NPN型三极管9013为主体,它的中脚基极输入所在横排同时插有1MQ电阻的下脚和l5〇KQ电阻的上脚,两电阻的另两脚分别插在正极插接区和负极插接区,故两电阻形成串联分压,为NPN型三极管9013提供适当的基极直流偏置电压,保证NPN型三极管9〇13处于放大区。[0107]3图1中左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之间横向接有lyF电容,用于将第一支路中驻极体拾音器MIC上端随着声音振动而波动的电压信号传递到第二支路NPN型三极管9〇13的输入极基极),同时电容不形成持续电流故不会彻底改变第二支路为NPN型三极管9〇13提供的基极直流偏置电压;图1〇的新式面包板上第一独立插接区与第二独立插接区之间横跨隔离沟插接有电容与此对应。电容的左脚与驻极体拾音器的上脚插在同一独立插接区的同一横排上实现导通。电容的右脚与NPN型三极管9013的中脚插在同一独立插接区的同一横排上实现导通。[0108]4图1中左数第三支路只有一个PNP型三极管9012;图10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三独立插接区上的PNP型三极管9012与此对应。[0109]5图1中左数第二支路与第三支路之间靠导线传递信号;图10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二独立插接区与第三独立插接区之间横跨隔离沟的面包板跳线与此对应。[0110]⑹图1中左数第四支路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一端连接电源的负极线,另一端接受PNP型三极管9012的输出信号;与此对应,图10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四独立插接区中的发光二极管LED下脚经面包板跳线连接负极插接区,上脚通过横跨隔离沟的面包板跳线接PNP型三极管9012的输出。[0111]7图1中右数第一支路由3V电源和开关串联组成,为正极线和负极线供电;与此对应,图11的面板上利用软质面包板跳线15连接电源输出块10的正极输出区到新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利用软质面包板跳线14连接电源输出块10的负极输出区到新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这里只用到一组电源输出块,即只用到了一组电池插槽中两节5号电池串联产生的3V电压。只要将面包板跳线14或15从电源输出块10上拔出,即可切断电源,从而替代了开关,简化了拼插过程,同时电源输出块10的正极输出区和负极输出区各有25个插孔,其耐用程度远超过普通开关。[0112]实施例3的应用举例[0113]如图17和图18所示,以实现图1中的电路原理图的对应实验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应用:[0114]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1区别在于:实施例3的正负极插接区皆为3横排插孔,故可使用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电源采用插接在新式面包板表面的钮扣电池和电池夹,从而与电路原理图对应得更充分。[0115]正极插接区相当于电路原理图中横贯最上部的正极线;负极插接区相当于电路原理图中横贯最下部的负极线。[0116]1图1中左数第一支路由10KQ电阻和驻极体拾音器MIC串联组成;与此对应,图17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一独立插接区上插接10KQ电阻和驻极体拾音器MIC形成串联关系:参照图14显示的插孔内导电夹片间的导通关系,电阻17上脚插在正极插接区,下脚与驻极体拾音器16的上脚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五孔中,驻极体拾音器16的下脚与匚形面包板跳线25-5的上脚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五孔中,匚形面包板跳线25-5的下脚插在负极插接区。[0117]2图1中左数第二支路以NPN型三极管9013为主体,辅以1MQ电阻和150KQ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式偏置电路为NPN型三极管9013提供适当的基极直流偏置电压,以便保证NPN型三极管9013处于放大区;图17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二独立插接区上的1MD电阻、150KD电阻和三极管19与此对应:1MQ电阻的上脚插入正极插接区,150KQ电阻的下脚插入负极插接区;1MQ电阻的下脚、150Kfi电阻的上脚、三极管19的中脚基极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5孔中,实现了三者互相导通。三极管19的下脚发射极经匚形面包板跳线25-5与负极插接区导通。[0118]3图1中左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之间横向接有luF电容,用于将第一支路中驻极体拾音器MIC上端随着声音振动而波动的电压信号传递到第二支路NPN型三极管9013的输入极基极),同时电容不形成持续电流故不会彻底改变第二支路为NPN型三极管9013提供的基极直流巧置电压;与此对应,图17的新式面包板上第一独立插接区与第二独立插接区之间横跨隔离沟插接有电容18。电容18的左脚与驻极体拾音器16的上脚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5孔中,所述电容18的右脚与三极管19的中脚基极、输入极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5孔中。电容18的左脚和右脚虽处在同一横排,却分处两个独立插接区,被纵向隔离沟分开,不形成直流导通。[0119]⑷图1中左数第三支路只有一个PNP型三极管9012,上脚发射极接正极线;图17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三独立插接区上插接的三极管20与此对应,上脚发射极经匚形面包板跳线与正极插接区导通,配合图18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其中的连接关系。[0120]5图1中左数第二支路与第三支路之间靠导线传递信号;图18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二独立插接区与第三独立插接区之间横跨隔离沟的匚形面包板跳线25-2与此对应,将三极管9013的上脚集电极、输出)所在横排与三极管9012中脚基极、输入所在横排连在一起,从而实现信号的传递。[0121]⑹图1中左数第四支路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一端连接电源的负极线,另一端接受PNP型三极管9〇12集电极的输出信号;与此对应,图17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四独立插接区中的发光二极管LED—端经匚形面包板跳线25-5连接负极插接区,另一端通过横跨隔离沟的匚形面包板跳线25-2接PNP型三极管9012的输出。[0122]7图1中右数第一支路由3V电源和开关组成,为正极线和负极线供电;与此对应,图17的新式面包板上左数第六独立插接区中的3V电源和开关与此对应。开关26的下脚与电池夹27的正极之间通过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的25-2实现纵向连接;开关26的上脚通过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的25-3连接到正极插接区;电池夹27的负极通过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中的25-4连接到负极插接区。[0123]同时,图17、18展示了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的应用:左数第二、三独立插接区之间,第三、四独立插接区之间皆有跨度为3倍标准孔心距的匚形面包板跳线25-2,这是跨独立插接区最常见的横向连接方式。第一、二、三、四、六独立插接区采用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实现了从正负极插接区到不同位置的连接。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能够满足本发明实施例3、4、5的新式面包板的绝大多数连接需求。其余极少数情况可以采用软质面包板跳线,由于数重少,故不至于造成混乱。[0124]实施例4的应用举例[0125]如图24和图25所示,以实现图1中的电路原理图的对应实验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4的应用:[0126]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1区别在于:实施例4采用分体式设计,可以根据电路复杂程度随意改变大小;实施例4的正负极插接区皆为3横排插孔,故可使用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实施例4没有电池夹,故采用外接电池夹或其它外接电源为最右侧露出的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供电,亦可采用如图17、图18所示面包板上插接钮扣电池、电池夹、开关为正极插接区和负极插接区供电。[0127]如图24和图25所示,各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经正极导电柱和正极导电柱插孔的插接导通起来,相当于电路原理图中横贯最上部的正极线;各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经负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插孔的插接导通起来,相当于电路原理图中横贯最下部的负极线。[0128]1图1中左数第一支路由10KQ电阻和驻极体拾音器MIC串联组成;与此对应,图24的实验电路上左数第一个分体式面包板上插接的电阻17和驻极体拾音器16形成串联关系。参照图21显示的插孔内导电夹片间的导通关系,很容易理解上述电阻17和驻极体拾音器16形成串联关系:电阻17上脚插在正极插接区,下脚与驻极体拾音器16的上脚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五孔中,驻极体拾音器16的下脚与匚形面包板跳线25-5的上脚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五孔中,匚形面包板跳线25-5的下脚插在负极插接区。[0129]2图1中左数第二支路以NPN型三极管9013为主体,辅以1MQ电阻和150KQ电阻形成的串联分压式偏置电路为NPN型三极管9013提供适当的基极直流偏置电压,以保证NPN型三极管9013处于放大区;图24、25的实验电路上左数第二个分体式面包板上的1MQ电阻、150KQ电阻和NPN型三极管9013与此对应:1MQ电阻的上脚插入正极插接区,150KQ电阻的下脚插入负极插接区;1MD电阻的下脚、150KQ电阻的上脚、三极管19的中脚基极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5孔中,实现了三者互相导通。三极管19的下脚发射极经匚形面包板跳线与负极插接区导通。[0130]3图1中左数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之间横向接有luF电容,用于将第一支路中驻极体拾音器MIC上端随着声音振动而波动的电压信号传递到第二支路NPN型三极管9013的中脚基极、输入端),同时电容不形成持续电流故不会彻底改变第二支路为NPN型三极管9013提供的基极直流偏置电压;图24的实验电路上左数第一个分体式面包板与第二个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之间横向插接有电容18与此对应。电容18的左脚与驻极体拾音器16的上脚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5孔中,电容18的右脚与三极管19的中脚基极、输入端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5孔中。而电容18的左脚和右脚分处两个分体式面包板,不形成直流导通。[0131]⑷图1中左数第三支路只有一个PNP型三极管9012,上脚发射极接正极线;图25的实验电路上左数第三个分体式面包板上插接的三极管20与此对应,上脚发射极经匚形面包板跳线25-4与正极插接区导通,配合图24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其中的连接关系。[0132]5图1中左数第二支路与第三支路之间靠导线传递信号,将NPN型三极管9013上脚集电极、输出端)信号传给PNP型三极管9012的中脚(基极、输入端);图25的实验电路上左数第二个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与第三个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之间横向插接的匚形面包板跳线25-2与此对应,它的左脚与三极管19的上脚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5孔中,它的右脚与三极管20的中脚插在同一横排互相导通的5孔中。[0133]^3图1中左数第四支路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下脚连接电源的负极线,上脚接PNP型三极管9012的下脚集电极、输出端)。与此对应,图25的面包板上左数第四个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中的发光二极管21下脚经匚形面包板跳线25-5连接负极插接区,上脚通过横向的匚形面包板跳线25-2接三极管20的下脚集电极、输出端)。[0134]7图24、25的实验电路只需为最右侧没有参与插接的导电柱供电或断电即可实现电路的开关,更加简化了电路。[0135]8本例中的简单电路只用了4个分体式面包板,比实施例1、3的实验电路占用的空间小了很多。如果是复杂电路则可以插接更多的分体式面包板,从而理论上对复杂电路的适应能力是无限的。[0136]对比例1的应用举例[0137]如图32所示,对比例1以图1中的电路原理图的对应实验为例显示现有面包板上的实验电路与电路原理图间的对应关系较差:[0138]1由于没有纵向隔离沟,各支路间的区别不再清晰。[0139]2由于元件插接g的插孔间纵向导通如图31所示),元件如果纵向插接,管脚之间就会形成短路,所以这里的多数元件只能由原理图上的纵向布置改为实验电路中的横向插接如驻极体拾音器16、三极管19、三极管20、发光二极管21,元件插接方向的改变破坏了实验电路与电路原理图间的对应关系。[0140]3元件插接方向的改变要求导线的走行发生相应的改变,进一步破坏了实验电路与电路原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0141]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式面包板一侧设置有3至5横排插孔,为正极插接区;新式面包板另一侧设置有3至5横排插孔,为负极插接区;从正极插接区到负极插接区最短连线方向为纵向,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负极插接区插孔的排数和列数皆与正极插接区相同;正极插接区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负极插接区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正极插接区与负极插接区之间为元件插接区,元件插接区被3条以上纵向隔离沟分割为4个以上同样的矩形的独立插接区,或者以分体式面包板的形式实现隔离,每个独立插接区内或每个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内同一横排有3至5个插孔,内部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共有6至30个横排,不同横排的导电夹片互相绝缘;不同独立插接区或不同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之间互相绝缘;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每根匚形面包板跳线两个插脚中心距离作为跨度,除了跨度为1倍、2倍标准孔心距外,其它各跨度呈等差数列,以标准孔心距为单位表示的公差与正极插接区插孔横排数相等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插接区与所述元件插接区之间设置有正极指示线,所述负极插接区与所述元件插接区之间设置有负极指示线;当采用分体式设计时,在所述正极指示线和负极指示线背后分别设置有导电柱和导电柱插孔,正极指示线背后的正极导电柱和正极导电柱插孔皆与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各插孔的导电夹片导通,负极指示线背后的负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插孔皆与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各插孔的导电夹片导通,进行电路实验时,正极导电柱与相邻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导电柱插孔进行插接,使二者的正极插接区相互导通,负极导电柱与相邻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导电柱插孔进行插接,使二者的负极插接区相互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跨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倍;跨负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倍;跨纵向隔离沟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或4倍;两个分体式面包板插接在一起后,跨相邻分体式面包板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或3或4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跨正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倍;跨负极插接区与元件插接区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2倍;跨纵向隔离沟两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3倍;两个分体式面包板插接在一起后,相邻分体式面包板之间插孔的最小孔心距为标准孔心距的3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独立插接区为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每横排有3至5个插孔,共有6至30个横排,同一横排的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不同横排之间互相绝缘;不同独立插接区之间互相绝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独立插接区为5X2〇个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每横排有5个插孔,共有20个横排,同一横排的5个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不同横排之间互相绝缘;不同独立插接区之间互相绝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为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每横排有3至5个插孔,共有3至5个横排;所述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为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每横排有3至5个插孔,共有3至5个横排;所述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为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每横排有3至5个插孔,共有6至30个横排,同一横排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不同横排之间互相绝缘。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面包板的正极插接区为5X3个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每横排有5个插孔,共有3个横排;所述分体式面包板的负极插接区为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各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每横排有5个插孔,共有3个横排;所述分体式面包板的元件插接区为5X20个插孔组成的矩形阵列,每横排有5个插孔,共有20个横排,同一横排的5个插孔的导电夹片互相导通,不同横排之间互相绝缘。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其特征在于:非分体式设计的新式面包板背面可加两组电池插槽;电池插槽外端设置有电源输出块;电源输出块为5孔X10孔的面包板,被隔离沟分割成5孔X5孔的正极输出区和5孔X5孔的负极输出区;正极输出区设置在正极插接区一侧,负极输出区设置在负极插接区一侧;正极输出区25个插孔的导电夹片皆与电池插槽的正极导通,负极输出区25个插孔的导电夹片皆与电池插槽的负极导通。10.—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的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面包板跳线的跨度两个插脚中心距离分别为标准孔心距的1倍、3倍、6倍、9倍、12倍、15倍、18倍和21倍,或分别为标准孔心距的1倍、2倍、3倍、6倍、9倍、12倍、15倍、18倍和21倍。

百度查询: 陈竹 与电路原理图对应的面包板和精简的匚形面包板跳线系列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