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_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_202211681752.X 

申请/专利权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2-12-26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公开(公告)号:CN115885939B

主分类号:A01K67/033

分类号:A01K67/033;A01M99/00;A01G13/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7#授权;2023.04.21#实质审查的生效;2023.04.04#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寄主植物种植规划;2投放点布设;3监测点布设;4昆虫林间饲养;5监测,安排专人每间隔10天对标准株周围进行监测;6昆虫释放;7第一次转移;8第二次转移;9昆虫归网。本发明采用释放蠋蝽和或叉角厉蝽错峰防寄主植物玉米以及核桃树和云南松上的主要食叶害虫的技术方案,是同时释放相同食性同科不同种天敌,利用相同地域不同寄主植物上各类害虫发生危害具有时间上的接续性特点,形成天敌捕食的食物链,达到防控害虫危害目标。该技术具有一次投放天敌,可持续有效防控农业、林业害虫优势,大大节约防治成本。

主权项:1.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寄主植物种植规划,选择玉米、核桃树和云南松三种寄主植物作为防治对象;将所述的寄主植物规划在防治区中,并沿防治区外缘线自然形成闭合的包围圈,所述的包围圈的形状为圆形或者类似于圆形;防治区外层为核桃树,里层为云南松,玉米套种在核桃树下;2投放点布设,①沿防治区外缘线进行环形布点,布点位置及数量根据地貌设置,若地貌相对一致则在防治区外缘线上等距均匀布设投放点,若地貌复杂则沿防治区外缘线选凸形位置布设投放点,确保所布设的投放点连线后形成一个环形的包围圈;②在核桃树和云南松的混合分布交界地带随机布设若干个投放点;3监测点布设,在步骤2所布设的投放点中选择n个标准地,每个标准地的面积>3亩,标准地总面积为防治区总面积的3%;在每个标准地内选择标准株10株,所述的标准株为5株云南松和5株核桃树的组合,或者是10株云南松或10株核桃树;所选择的标准株所处的位置作为监测点;4昆虫林间饲养a.网室搭建,使用捕虫网材料在标准地内就地面建造体积为1m3的网室,在所搭建的网室的一侧预留取放物品的窗口;或者使用直径为50cm,长度为100cm的网袋,依托标准株的某1个枝条套袋形成网室;b.昆虫培育,将林间或实验室培育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成虫分类集中放养到设置好的网室内,并确保每个网室中的雌雄比为1:1;网室内放置杂草、树皮供捕食性蝽类昆虫栖身,并放置足够数量的黄粉虫供捕食性蝽类昆虫食用,黄粉虫每10天补充1次;放置60天时捕食性蝽类昆虫产卵并繁殖出第一代;每个网室中饲养繁殖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密度为8-15头dm3;所述的林间培育是指每年3月份,将林间存在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用捕虫网捕捉后置于网室中饲养;所述的实验室培育是指先将捕食性蝽类昆虫在实验室中人工饲养成成虫,每年3月份,再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捕食性蝽类昆虫转移到防治区并置于网室内饲养,进行野外驯化繁育;5监测,安排专人每间隔10天对标准株周围进行监测,同时观察防控害虫情况,并记录寄主植物受害程度:叶受害面积13为轻度、叶受害面积13~23为中度、叶受害面积23为重度;6昆虫释放,每年5-7月份,当监测到套种在核桃树下的玉米开始发生食叶害虫危害时,将网室中培育的捕食性蝽类昆虫转移到投放点释放,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开始捕食玉米上的害虫;其中每亩防治区所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的数量≥50头;7第一次转移,每年8-10月份,玉米上的害虫开始消退,此时核桃树上开始发生食叶害虫,步骤6中所释放的捕食性蝽类昆虫从玉米上转移到核桃树上继续捕食核桃树上的害虫;8第二次转移,每年10-12月份,随着核桃树上的害虫数量减少,云南松上的害虫开始出现,此时步骤7中的捕食性蝽类昆虫及其自然繁殖的子二代逐渐从核桃树转移到云南松上继续捕食云南松上的害虫;9昆虫归网,次年3月以后,云南松上的害虫逐渐减少,此时按照步骤4中所述的林间培育的方法将林间存在的捕食性蝽类昆虫收入网室中。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捕食性蝽类昆虫错峰防治害虫的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