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及其建造方法_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_201610982633.6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6-11-08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公开(公告)号:CN108059009B

主分类号:B65G67/60

分类号:B65G67/6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31#授权;2018.06.15#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5.22#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及其建造方法,该转驳平台包括:主体部分,包括用于存储货物的货舱、用于将所述货舱内的货物装载至船舶的装船装置和用于将船舶上的货物卸载至所述货舱内的卸船装置、用于调整所述主体部分浮态的艏部压载舱和艉部压载舱;沉箱地基,包括至少一腔室,用于通过对所述腔室注入压载水调节所述沉箱地基的浮态;其中,所述转驳平台为坐底式平台。本发明的转驳平台提高了的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也提高了过驳效率。

主权项:1.一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包括用于存储货物的货舱、用于将所述货舱内的货物装载至船舶的装船装置和用于将船舶上的货物卸载至所述货舱内的卸船装置、用于调整所述主体部分浮态的艏部压载舱和艉部压载舱;所述转驳平台还包括用于加重所述主体部分自重的混凝土层,其位于所述货舱的底部,使所述主体部分底部的混凝土层增厚;沉箱地基,包括至少一腔室,用于通过对所述腔室注入压载水调节所述沉箱地基的浮态;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及所述沉箱地基均为狭长形;所述转驳平台为坐底式平台,在所述转驳平台处于作业状态时,所述沉箱地基通过注入腔室中的压载水坐落在海底,便于所述主体部分坐底;所述主体部分通过注入在所述艏部压载舱和所述艉部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坐落在所述沉箱地基上,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与所述沉箱地基的上部贴合,所述主体部分的下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上部分露出海平面;所述主体部分的至少一端部的下侧部设有一上导向斜面,所述沉箱地基的至少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一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设置于所述沉箱地基的艉部和艏部,所述导向凸块具有一下导向斜面,所述上导向斜面和所述下导向斜面相互配合为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沉箱地基在贴合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全文数据: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及其建造方法技术领域_[0001]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领域和港口转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及其建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世界航运的发展,各大航运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降低成本,航运公司运营的远洋船舶日渐大型化,30万吨级及以上的超大型油船和散货船将成为未来船舶远洋运输的主力船型,此类型船舶满载吃水都在20米以上,对港口的水深要求特别高。[000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对外国原材料的进口依赖也逐步增大。但是,我国的港口尤其是北方环渤海海域的港口,水深普遍不超过20米,未来的大型船舶不能直接停靠港口。[0004]针对此问题通常由三种常规解决方案。[0005]第一种方法是挖深现有码头海域航道。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能利用现有的码头设备,缺点也很明显,适用的范围小,必须有较良好的天然初始条件,泥沙淤积快,需定期维护。诸如我国渤海的浅海海域,港口的水深普遍不超过20米,海域的平均水深为18米左右,泥沙淤积快,如需现有码头停靠大型船舶,不只需要挖深泊位,同时需要将整个航道挖深,初期投入和维护成本巨大,所以此类海域显然不适合此方法。[0006]第二种方法是寻找附近区域内的深水码头作为转驳码头。此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可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缺点是选址局限性大,可选位置有限,且不可避免的造成转驳路程额外增加;码头设备需要新建,初期投资巨大;港口需要定期清淤,维护成本高。[0007]第三种方法是采用带有过驳装置的船舶进行过驳,以申请号为CN201320093832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过驳装卸运输自航船为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投入较小,但仅能“单对单作业一艘卸货船舶和一艘接货船舶进行过驳作业),过驳效率低,要求卸货船舶和接货船舶必须同时到位,局限性较大,且其采用单点系泊或多点系泊进行定位,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差。[0008]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过驳效率低、局限性较大和抵抗恶劣环境能力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0010]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的建造方法。[001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包括:主体部分,包括用于存储货物的货舱、用于将所述货舱内的货物装载至船舶的装船装置和用于将船舶上的货物卸载至所述货舱内的卸船装置、用于调整所述主体部分浮态的艏部压载舱和艉部压载舱;沉箱地基,包括至少一腔室,用于通过对所述腔室注入压载水调节所述沉箱地基的浮态;其中,所述转驳平台为坐底式平台,在所述转驳平台处于作业状态时,所述沉箱地基通过注入腔室中的压载水坐落在海底,所述主体部分通过注入在所述艏部压载舱和所述艉部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坐落在所述沉箱地基上,所述主体部分的下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上部分露出海平面。[0012]可选的,所述转驳平台还包括用于加重所述主体部分自重的混凝土层,其位于所述货舱的底部。[0013]可选的,所述货舱包括多个液货舱和多个散货舱,所述多个液货舱沿所述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转驳平台纵向中心线的其中一侧,所述多个散货舱沿所述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转驳平台纵向中心线的另一侧。[0014]可选的,所述卸船装置包括用于卸载散货的卸船设备和沿所述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滑道位于所述散货舱的顶部,所述卸船设备可沿所述滑道行走以将散货卸载至对应的散货舱中。[0015]可选的,所述卸船设备为多个,多个卸船设备沿所述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0016]可选的,所述卸船设备还包括用于输送液态货物的驳运泵。[0017]可选的,所述装船装置包括用于将散货舱内的散货装载至船舶的装船机和设置在散货舱底部的散货传送带,所述散货传送带连接至所述装船机,所述装船机通过输送臂将所述散货装载至船舶上。[0018]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分外周壁为混凝土外壁。[0019]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分的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两外侧壁的内侧设有边压载舱。[0020]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分可通过排出压载水脱离所述沉箱地基。[0021]可选的,所述装船装置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侧,所述卸船装载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艏部。[0022]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分的至少一端部的下侧部设有一上导向斜面,所述沉箱地基的至少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一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具有一下导向斜面,所述上导向斜面和所述下导向斜面相互配合为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沉箱地基在贴合过程中起导向作用。[0023]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的建造方法,包括:在船厂分别建造主体部分和沉箱地基;沉箱地基在船厂建造完成后,将所述沉箱地基拖至海域的选定位置,通过向沉箱地基中的腔室注入压载水,使沉箱地基沉入海中并坐落在海底;主体部分在船厂建造完成后,将所述主体部分拖至水深超过23米的海域,向所述主体部分浇铸混凝土,使所述主体部分底部的混凝土层增厚;将所述主体部分拖至沉箱地基所在的选定位置,向所述主体部分的艏部压载舱和艉部压载舱注入压载水,使所述主体部分沉入海中,并坐落在所述沉箱地基上,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与所述沉箱地基的上部贴合。[0024]可选的,所述沉箱地基设置有多个吊耳,所述吊耳上系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连接浮球,在所述主体部分在下沉之前,根据所述浮球确定所述主体部分将要下沉的准确位置。[0025]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分的至少一端部的下部设有一上导向斜面,所述沉箱地基的至少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一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具有一下导向斜面,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与所述沉箱地基的上部贴合时,利用所述上导向斜面和所述下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进行准确定位。[0026]可选的,所述沉箱地基包括多个腔室,所述多个腔室并排设置,在向所述腔室注入压载水的过程中,针对不同位置的腔室注入不同的水量以调节所述沉箱地基的浮态,使其保持正浮状态。[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通过将转驳平台设计成坐底式平台,使转驳平台坐底在海底上,使得转驳平台的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增强,同时,通过在转拨平台设置存储货物的货舱,使得卸货船舶和接货船舶不必同时到位,直接将卸货船舶的货物卸载至货舱中,或将货物从货舱中装载至接货船舶中,提高了过驳效率。[0028]附图说明[0029]图1是本发明转驳平台的左弦纵向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转驳平台的右弦纵向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转驳平台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转驳平台的横向剖面图;图5是主体部分与沉箱地基在转驳平台艉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主体部分与沉箱地基在转驳平台艏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以及图7是本发明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的建造方法的流程图。[0030]具体实施方式[003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0032]如图1至图4所示,图1是本发明转驳平台的左弦纵向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转驳平台的右弦纵向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转驳平台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转驳平台的横向剖面图。本发明的转驳平台包括主体部分1和沉箱地基2。主体部分1包括货舱13、卸船装置14、装船装置15、艏部压载舱11以及艉部压载舱12。沉箱地基2包括多个腔室21。[0033]货舱13包括多个散货舱132和多个液货舱131。散货舱132和液货舱131分别用于存储从船舶上卸载的散货和液态货物。[0034]多个散货舱132沿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并排设置且位于转驳平台纵向中心线L1的其中一侧,多个散货舱132沿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并排设置且位于转驳平台纵向中心线L1的另一侧。[0035]如图3所示,散货舱和液货舱1:31可以关于转驳平台的纵向中心线L1对称设置。[0036]卸船装置14用于将船舶上的货物卸载至货舱13内,其包括用于卸载散货的卸船设备141和沿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滑道142。滑道142位于散货舱132的顶部,卸船设备141可沿滑道142行走,米用此种设计,一方面,将散货卸载至对应的散货舱丨似中,另一方面,使卸船设备141适用不同的卸船船舶。卸船设备141包括旋转臂和位于旋转臂端部的抓斗。[0037]在转驳平台位于散货舱132的一侧,可以布置多个卸船设备141,多个卸船设备141沿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0038]更优的,每两个散货舱132对应设置一个卸船设备141,卸货设备141在卸货时,将货物卸载至附近的散货舱132中。、[0039]卸船设备141卸货时,抓斗抓取船舶上的货物,旋转臂旋转,将货物卸载至对应的散货舱132中。[0040]进一步,卸船装置14还包括用于输送液态货物的驳运泵143,驳运泵143设置在液货舱131的顶部。通过该驳运栗143可将卸船船舶上的液态货物卸载至液货舱131中,或者将液货舱131中的液态货物装载至装载船舶上。、^[0041]在转驳平台位于液货舱131的一侧,可以布置多个驳运栗143,多个驳运泵143沿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更优的,每两个液货舱131对应设置一个驳运栗丨43。[0042]装船装置15用于将货舱内的货物装载至船舶上,装船装置15包括设置在转驳平台艏部的装船机152和设置在散货舱132底部的散货传送带151。[0043]散货传送带151由散货舱132的底部延伸至装船机M2上。装船机152具有一输送臂1521,该输送臂1521用于将输送至装船机152上的散货装载至装载船舶上。如图3所示,装船机152的输送臂1521位于转驳平台的主体部分1的前上方,在装船机152工作时,输送臂1521将会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该输送臂1M1能够对准装载船舶进行输送。[0044]主体部分1的艏部和艉部分别设有艏部压载舱11和艉部压载舱12。通过向该艏部压载舱11和艉部压载舱I2注入压载水或排出压载水调整主体部分1的浮态。例如,向艏部压载舱11和艉部压载舱I2排出压载水,使主体部分1起浮,又例如,向艏部压载舱11和艉部压载舱12注入压载水,使主体部分1下沉。[0045]进一步,为了加重主体部分1自身的重量,使主体部分1具有较深的吃水深度,货舱13的底部形成混凝土层18。[0046]进一步,为了防止船舶靠泊过程中,船舶对主体部分1的损坏,主体部分1的外周壁为混凝土外周壁101。[0047]主体部分1的艉部上方设置上层建筑17,用于实现中央控制、通信以及调度等功能。[0048]上层建筑17的下方设置有设备舱19,用于布置所需设备。[0049]机舱16设置在艏部位置,位于艏部压载舱11的上方。[0050]进一步,如3和图4所示,在主体部分1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两外侧壁的内侧设有边压载舱103。[0051]沉箱地基2具有多个腔室21。该沉箱地基2可由多个浮筒组合而成,每一浮筒对应具有一个腔室。该沉箱地基2也可一体形成多个腔室。通过向腔室21注入压载水或排出压载水调节沉箱地基2浮态即吃水深度或坐底状态)。[0052]沉箱地基2的布置方式根据实际应用而定,例如,在主体部分1的下方布置两个沉箱地基2,分别位于左弦和右弦;又例如,仅在主体部分1的下方布置一个沉箱地基2,即沉箱地基2由主体部分1的左弦延伸至右弦。[0053]如图5和图6所示,图5是主体部分与沉箱地基在转驳平台艉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主体部分与沉箱地基在转驳平台艏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主体部分1的至少一端部的下侧部设有一上导向斜面,例如,如图5所示,主体部分1的艉部所在的端部设有一上导向斜面104;又例如,如图6所示,主体部分1的艏部所在的端部设有一上导向斜面105;再例如,在主体部分1的艉部和艏部分别设有上导向斜面104和上导向斜面105。[0054]沉箱地基2的至少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一导向凸块,例如,如图5所示,沉箱地基2的艉部所在的端部设有一导向凸块23;又例如,如图6所示,沉箱地基2的艏部所在的端部设有一导向凸块24;再例如,在沉箱地基2的艉部和艏部分别设有导向凸块23和导向凸块24。导向凸块23或导向凸块24具有一下导向斜面,上导向斜面和下导向斜面相互配合为主体部分1和沉箱地基2在贴合过程中提供导向作用。[0055]当在转驳平台处于作业状态时,沉箱地基2通过注入腔室21中的压载水坐落在海底,主体部分1通过注入在艏部压载舱11和艉部压载舱12内的压载水坐落在沉箱地基上,使得主体部分1的下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上部分露出海平面。t〇〇56]当遇到极端恶劣的海况时,通过排出主体部分1的压载水,使主体部分1可上浮,脱离沉箱地基1,并将其拖进遮蔽池进行躲避,以防止风浪对转驳平台的过大冲击以及冲击力造成的转驳平台移位。通过排出的压载水,转驳平台主体部分在空载状态下可起浮至22米吃水,并具有锚泊能力。[0057]此外,也可将主体部分1和沉箱地基1的压载水都排出,两者起浮,并将两者拖至新的目的地址进行安装,籍此,使得本发明的转驳平台具有重新选址的能力。[0058]本发明的转驳平台作业方式如下:卸船作业方式:大型船舶如30万吨级的散货船或者油船,停靠转驳平台旁边,卸船设备141抓取船舶上的散货,卸船设备141在滑道142自由滑动,并通过旋转臂旋转将散货卸载至对应的散货舱132中。油船通过驳运栗143将油输送至液货舱131中。[0059]装船作业方式:散货舱I32中的货物通过重力式的方式,滑落至传送散货传送带151上,经散货传送带Ml传送至装船机U2,装船机152通过输送臂1521将散货转出到散货船中。液货舱131通过驳运泵143输送液态货物到液货船上,经由液货船运输到目的港口。[0060]同步装卸:因转驳平台的卸船设备141和驳运泵143位于转驳平台的两侧,装船机152位于館部,所以装船和卸船作业可冋时进彳丁。此外,散货舱132和液货舱131分别位于纵向中心线L1的两侧,使得散货和液态货物的转驳作业之间不互相干扰。[0061]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的建造方法,如图7所示,图7是本发明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的建造方法的流程图。以下结合图1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步骤:步骤S1,在船厂分别建造主体部分和沉箱地基。[0062]主体部分1和沉箱地基2可由船厂并行建造。[0063]步骤S2,沉箱地基在船厂建造完成后,将沉箱地基拖至海域的选定位置,通过向沉箱地基中的腔室注入压载水,使沉箱地基沉入海中并坐落在海底。[0064]沉箱地基2为钢结构地基,内部设置若多个腔室21。每一个腔室21都对应一个编号,以确定其准确的相对位置。在每一个腔室21上都配备一个透气管和一个进水管,并且透气管和进水管也有相应的编号,与腔室21的编号一一对应。其中透气管和进水管均连通到沉箱地基2的四周,并且设置快速接头。过快速接头连接软管,软管的末端连接阀门。[0065]沉箱地基2在船厂建造完成以后,利用拖轮拖至选定位置,并在该选定位置处对海底进行初步处理,然后打开透气管的阀门和进水管的阀门,通过进水管对沉箱地基2的腔室21进行注水。在注水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位置的腔室21进行注入不同量的水来调节沉箱地基2的浮态,使其保持正浮状态。当沉箱地基2基本没入水下时,关闭除了四个角上之外的所有阀门,通过向个四角上的阀门向腔室21注入少量的水使沉箱地基2沉入海底。然后再打开所有阀门把所有腔室21都注满水,以增加腔室21与海底的压力,从而增加与海底的摩擦力,进而达到对主体部分1进行水平定位的能力。[0066]步骤S3,主体部分在船厂建造完成后,将主体部分拖至水深超过23米的海域,向主体部分浇铸混凝土,使主体部分底部的混凝土层增厚。[0067]主体部分1由船厂建造后,主体部分1吃水深度约为11米,而浇铸混凝土后的吃水深度将要达到22米。因此,主体部分1由船厂建造后,需将其拖到水深超过23米的水域,然后通过海上水泥船向主体部分1浇铸混凝土,以使主体部分底部的混凝土层18增厚。[0068]步骤S4,将主体部分拖至沉箱地基所在的选定位置,向主体部分的艏部压载舱和艉部压载舱注入压载水,使主体部分沉入海中,并坐落在沉箱地基上,主体部分的底部与沉箱地基的上部贴合。[0069]在主体部分1完成浇铸混凝土后,将主体部分1拖至沉箱地基2所在的选定位置。[0070]为了能够精确的确定沉箱地基2所在的海底位置,在沉箱地基2设置多个吊耳未图示),各吊耳上系有绳索,绳索的另一端连接浮球,浮球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球可直观地确定在沉箱地基2的位置。使得主体部分1在下沉之前,根据浮球确定主体部分1将要下沉的准确位置。[0071]为了使主体部分1下沉后能够与沉箱地基2精准贴合,优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主体部分1的至少一端部的下侧部设有一上导向斜面104或上导向斜面105,沉箱地基2的至少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一导向凸块,导向凸块23或导向凸块24具有一下导向斜面,上导向斜面104和下导向斜面相互配合为主体部分1和沉箱地基2在贴合过程中提供导向作用。通过上导向斜面104和下导向斜面的设计,在主体部分1下落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即使是主体部分1下落过程稍微有点偏差,也能准确贴合。[0072]建造完成后,形成转驳平台,如图3所示,转驳平台的吃水深度为25米,主体部分1型长为362米,型宽为9〇米,沉箱地基2高为3米。散货和原油或同体量液态货物存储量各30万吨以上。[0073]本发明的通过将转驳平台设计成坐底式平台,使转驳平台坐底在海底上,使得转驳平台的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增强,同时,通过在转拨平台设置存储货物的货舱,使得卸货船舶和接货船舶不必同时到位,直接将卸货船舶的货物卸载至货舱中,或将货物从货舱中装载至接货船舶中,提高了过驳效率。[0074]此外,因本发明采用分体坐底式的转驳平台,使其具备大容量的存储货舱,例如,不小于30万吨的散货和不小于3〇万吨原油或同体量液态货物的转驳存储能力,可同时靠泊不同类型的3〇万吨级散货船和油船或者其余液货船等,并可同时进行两船的转驳作业。[0075]因本发明的分体的转驳平台可通过调节压载水调节主体部分和沉箱地基的浮态,便待谈特如十a,选址灵活,可供多个港口的转驳使用,使转驳平台具备了可重复利用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成本。[0076]本发明采用主体部分和沉箱地基分体设计的结构,一方面方便建造,利于运输,减少了转驳平台需要达到目标水深所需要的压载;另一方面便于转驳平台主体部分的起浮,防止主体部分直接接触海底,导致起浮时造成真空无法起浮。[0077]此外,因本发明采用坐底式的转驳平台,能够承受更重的码头设备(例如装船装置、卸船装置),因此,该转驳平台可采用重量较重,价格相对便宜的码头设备,大幅度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0078]本发明的设计多个卸船设备,各多个卸船设备可同时进行作业,可显著提高卸货的效率。'[0079]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包括用于存储货物的货舱、用于将所述货舱内的货物装载至船舶的装船装置和用于将船舶上的货物卸载至所述货舱内的卸船装置、用于调整所述主体部分浮态的艏部压载舱和艉部压载舱;沉箱地基,包括至少一腔室,用于通过对所述腔室注入压载水调节所述沉箱地基的浮态;其中,所述转驳平台为坐底式平台,在所述转驳平台处于作业状态时,所述沉箱地基通过注入腔室中的压载水坐落在海底,所述主体部分通过注入在所述艏部压载舱和所述艉部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坐落在所述沉箱地基上,所述主体部分的下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上部分露出海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驳平台还包括用于加重所述主体部分自重的混凝土层,其位于所述货舱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舱包括多个液货舱和多个散货舱,所述多个液货舱沿所述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转驳平台纵向中心线的其中一侧,所述多个散货舱沿所述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转驳平台纵向中心线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船装置包括用于卸载散货的卸船设备和沿所述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滑道位于所述散货舱的顶部,所述卸船设备可沿所述滑道行走以将散货卸载至对应的散货舱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船设备为多个,多个卸船设备沿所述转驳平台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船设备还包括用于输送液态货物的驳运泵。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船装置包括用于将散货舱内的散货装载至船舶的装船机和设置在散货舱底部的散货传送带,所述散货传送带连接至所述装船机,所述装船机通过输送臂将所述散货装载至船舶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外周壁为混凝土外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两外侧壁的内侧设有边压载舱。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可通过排出压载水脱离所述沉箱地基。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船装置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侧,所述卸船装载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艏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至少一端部的下侧部设有一上导向斜面,所述沉箱地基的至少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一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具有一下导向斜面,所述上导向斜面和所述下导向斜面相互配合为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沉箱地基在贴合过程中起导向作用。13.—种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船厂分别建造主体部分和沉箱地基;沉箱地基在船厂建造完成后,将所述沉箱地基拖至海域的选定位置,通过向沉箱地基中的腔室注入压载水,使沉箱地基沉入海中并坐落在海底;主体部分在船厂建造完成后,将所述主体部分拖至水深超过23米的海域,向所述主体部分浇铸混凝土,使所述主体部分底部的混凝土层增厚;将所述主体部分拖至沉箱地基所在的选定位置,向所述主体部分的艏部压载舱和艉部压载舱注入压载水,使所述主体部分沉入海中,并坐落在所述沉箱地基上,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与所述沉箱地基的上部贴合。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地基设置有多个吊耳,所述吊耳上系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连接浮球,在所述主体部分在下沉之前,根据所述浮球确定所述主体部分将要下沉的准确位置。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至少一端部的下部设有一上导向斜面,所述沉箱地基的至少一端部的上表面设有一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具有一下导向斜面,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与所述沉箱地基的上部贴合时,利用所述上导向斜面和所述下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进行准确定位。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箱地基包括多个腔室,所述多个腔室并排设置,在向所述腔室注入压载水的过程中,针对不同位置的腔室注入不同的水量以调节所述沉箱地基的浮态,使其保持正浮状态。

百度查询: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船舶货物转运的转驳平台及其建造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