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喂纱嘴、推纱刀及其设置方法_厦门兴全龙机械有限公司_201810143093.1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兴全龙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2-11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公开(公告)号:CN108149373B

主分类号:D04B15/48

分类号:D04B15/4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1#授权;2018.07.0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6.12#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喂纱嘴及匹配该喂纱嘴的推纱刀,该喂纱嘴包括L型导杆、进纱口及喂纱口,在该L型导杆的竖直段上设有用于固定喂纱嘴的固定孔或固定槽,在L型导杆的竖直段及横向段分别设有竖直进纱导向面及横向进纱导向面,该竖直进纱导向面及横向进纱导向面共同构成喂纱嘴的进纱口,且横向进纱导向面与竖直进纱导向面的交汇处形成喂纱口,该横向进纱导向面具有一水平导向面,该水平导向面处于高位,其喂纱口中心点处于低位,其水平导向面与喂纱口中心点之间的高度差<4mm。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通过喂纱嘴进行进纱的纱线与产生接触的织针,该纱线恰好位于该织针针舌向下打开的末端至针勾开口处的区域内,避免纱线脱针。

主权项:1.一种自动变色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喂纱嘴及与喂纱嘴相互匹配的推纱刀;所述喂纱嘴包括L型导杆、进纱口及喂纱口,在该L型导杆的竖直段上设有用于固定喂纱嘴的固定孔或固定槽,在L型导杆的竖直段及横向段分别设有竖直进纱导向面及横向进纱导向面,该竖直进纱导向面及横向进纱导向面共同构成喂纱嘴的进纱口,且横向进纱导向面与竖直进纱导向面的交汇处形成喂纱口,该横向进纱导向面具有一水平导向面,该水平导向面处于高位,其喂纱口中心点处于低位,其水平导向面与喂纱口中心点之间的高度差<4mm;所述的L型导杆的横向段长度至少<当两织针分别位于相邻两个下山角机构邻接区域的最高位置时,上述两织针的间距,使喂纱嘴的L型导杆的横向段设置在织针位于两个相邻的下山角机构且位于波谷的邻接区域内,且该喂纱嘴的底端高于该区域内的织针高度;所述推纱刀本体的前端具有一带斜边的压纱部,其侧部具有用于带动推纱刀与针筒同步旋转的连接柄,在该推纱刀压纱部的末端且朝向织针的一侧端面上固设一向下延伸的导纱圆柱,该导纱圆柱的直径至少<与之位置相对的且位于下针筒内相邻两织针的间隙,且所述的推纱刀紧贴织针的内侧,且其导纱圆柱设置于与之相对且位于下针筒内相邻两织针的间隙中;从而实现当纱线经喂纱口向织针喂纱时,需确保与织针产生接触的纱线,该纱线需位于该织针针舌向下打开的末端至针勾开口处的区域内。

全文数据:喂纱嘴、推纱刀及其设置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针织机械领域,尤指一种适用于自动变色针织机的喂纱嘴及与该喂纱嘴匹配的推纱刀及其各自的设置方法。背景技术[0002]针筒、织针、变色头、山角机构及喂纱嘴等部件构成自动变色针织机又名调线机)的心脏组件,如图1一图3所示,织针la放置在针筒2a内,在编织过程中,织针la随针筒圆周旋转,织针la的针脚11a在山角机构3a的轨道内上下起伏运动,纱线经喂纱嘴4a的喂纱口41a完成向织针输送纱线,习用的喂纱嘴4a结构为了保证纱线能够被织针la的针勾12a处吃纱,需将喂纱嘴4a贴着织针la布置,即针勾12a与喂纱嘴4a之间的间距L1为而针舌13a的长度一般有4mm左右;同时喂纱嘴4a的喂纱口41a设置在低位,进纱口42a设置在高位,两者之间至少存在多4mm的高度差,之所以这样设置,因为要确保带纱刀在推动变色头沿其前进方向第一夹纱口的纱线高于喂纱嘴的进纱口(带纱刀及变色头图未示),从而可以确保变色头上的其它任一夹纱口的纱线都可以输送至喂纱嘴4a,但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喂纱嘴4a贴着织针la布置,一旦出现断纱,尽管系统会检测到断纱并进行停机,但针筒2a在断纱直至停机的时间期限内仍会由于惯性作用继续旋转,此时断纱的织针la的针舌13a无法被针勾12a内的纱线打开,一旦该织针la随山角机构3a向上爬坡时,针舌13a容易受向上运动的惯性而张开一定的角度,由于针舌13a的长度一般在4mm左右,该长度大于织针la与喂纱嘴4a之间的间距,因此向外延展的针舌13a易与喂纱嘴4a之间产生碰撞,继而导致针舌13a损坏,产生瑕疵织布,需停机进行维修和更换织针,由于织针la属于针织机的精密配件,价格比较昂贵,一般为2-10元人民币,一旦针舌13a被损坏则导致整体织针la报废,维修成本高;同时由于编织过程中,纱线的飞毛会向喂纱嘴4a的喂纱口41a处堆积,且由于喂纱嘴4a几乎紧贴织针,设置在针筒2a内端且随针筒一起转动的吹风管5a难以将气流送进喂纱口41a位置,因此在喂纱口41a处容易堆积成一团状毛球,该毛球经纱线带进编积物中,易使布面产生瑕疵。[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宄,遂有本案产生。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延长织针的使用寿命并提高织布质量的喂纱嘴。[0005]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上述喂纱嘴的具体设置方法。[0006]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与上述喂纱嘴相互匹配的推纱刀。[°007]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该推纱刀的具体设置方法。[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喂纱嘴,包括L型导杆、进纱口及喂纱口,在该L型导杆的竖直段上设有用于固定喂纱嘴的固定孔或固定槽,在L型导杆的竖直段及横向段分别设有竖直进纱导向面及横向进纱导向面,该竖直进纱导向面及横向进纱导向面共同构成喂纱嘴的进纱口,且横向进纱导向面与竖直进纱导向面的交汇处形成喂纱口,该横向进纱导向面具有一水平导向面,该水平导向面处于高位,其喂纱口中心点处于低位,其水平导向面与喂纱口中心点之间的高度差日中心、点之嶋高度差4mm,便于将喂纱嘴雖至织针彳奸两个相邻的下山角机构且位于波谷的邻接区域内,且由于喂纱嘴L型导杆横向段的横向进纱导向面具有一水平导向面,其纱线在进纱过程中行程起伏比较平顺,降低了纱线与喂纱嘴之间抵靠接触时产生的毛线;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通过喂纱嘴进行进纱的纱线与产生接触的织针,该纱线恰好位于该织针针舌向下打开的末端至针勾开口处的区域内,避免纱线脱针;同时由于喂纱嘴悬挂在织针的上方,方便风管消除堆积在喂纱口处的毛线,进一步提高织布质量,同时由于喂纱嘴悬挂在织针位于两个相邻的下山角机构且位于波谷的邻接区域内,高度较高,因此通过在推纱刀的压纱部末端设置一导纱圆柱,确保需变色的纱线可以经该推纱刀送至织针的针勾下方,避免飞纱现象的产生。附图说明[0021]图1是习用喂纱嘴与织针的配合示意图;图2是习用喂纱嘴与织针的侧视图;图3是习用喂纱嘴与织针顶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喂纱嘴的正视图;图5是本发明喂纱嘴的侧视图;图6是本发明喂纱嘴带万向调节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本发明喂纱嘴设置位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推纱刀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推纱刀的安装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图9的B处另一角度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采用习用推纱刀在进行换色喂纱的侧视图;图12是图11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13是采用习用推纱刀在进行换色喂纱的俯视图;图14是本发明推纱刀在进行换色喂纱的侧视图;图15是图14的D处局部放大图;图16是本发明推纱刀在进行换色喂纱的俯视图。[0022]标号说明:喂纱嘴100,L型导杆1,固定槽11,螺纹孔12,螺栓13,竖直段14,横向段15,进纱口2,横向进纱导向面21,水平导向面211,第一倾斜段212,竖直进纱导向面22,第二倾斜段221,第一让位面222,第二让位面223,喂纱口3,圆弧导角A,导轮架4,导轮固定杆41,直杆段411,折弯段412,导轮42,万向调节机构5,横向支杆51,枢接孔511,U型导槽512,水平导块52,第一通孔521,螺栓紧固孔522,第二通孔523,下山角机构X、Y,推纱刀6、6a,压纱部61、61a,压纱轨道面611,导纱圆柱63,下针筒7,针织M、N、0,变色头8,喂纱头81。具体实施方式[0023]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0024]—种喂纱嘴100,包括L型导杆1、进纱口2及喂纱口3,在该L型导杆1的竖直段14上设有用于固定喂纱嘴1〇〇的固定孔或固定槽11,本实施例选用跑道型的固定槽11将喂纱嘴100固定在机架上,因为固定槽11相较于固定孔有更多的调节余量;该L型导杆1的竖直段14及横向段15分别设有竖直进纱导向面22及横向进纱导向面21,该横向进纱导向面21及竖直进纱导向面22共同构成喂纱嘴100的进纱口2,该横向进纱导向面21与竖直进纱导向面22的交汇处形成喂纱口3,该横向进纱导向面21具有一水平导向面211,该水平导向面211处于高位,其喂纱口3中心点处于低位,其水平导向面211与喂纱口3中心点之间的高度差L4mm,这样可确保当纱线经喂纱口3向织针喂纱时,此时与纱线产生接触的织针,该纱线恰好位于针舌向下打开的末端至针勾开口处的区域内。[0025]为了便于纱线的导入,在横向进纱导向面21的起始端设有一开口渐缩的第一倾斜段212,该第一倾斜段212与水平导向面211的顶部端面皆设有圆弧导角A,同样在竖直进纱导向面22由上至下设有一宽度渐缩的第二倾斜段221,该第二倾斜段221的周缘设有圆弧导角A;同时在所述的喂纱口3的内周缘处均设有圆弧导角A,上述圆弧导角A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降低进纱口2在与纱线进行抵靠接触时,刮伤纱线。[0026]为了使喂纱嘴100进一步贴近,在竖直进纱导向面22的第二倾斜段221的垂直段及端面分别设有第一让位面222及第二让位面223,所述的第一让位面222呈三角锥型,这样可以利于导轮42尽可能贴近于L型导杆1;所述的第二让位面223为将L型导杆1竖直段14的端面厚度削薄,确保喂纱嘴100的进纱口2能够尽可能贴近织针,使纱线的喂纱角度符合要求。[0027]为了方便调节喂纱嘴100的喂纱角度,在L型导杆1上还增设一带有万向调节机构5的导轮42架4,通过该万向调节机构5,使该导轮42架4上的导轮42的入纱角度与喂纱口3的入纱角度之间的夹角30°。[0028]更具体,该万向调节机构5包括横向支杆51、水平导块52;所述横向支杆51的内端设有一枢接孔511,其外侧端面设有U型导槽512并内设螺纹孔12图未示);所述的水平导块52的外侧端面左右侧分别设有第一通孔521及螺栓紧固孔522,同时在位于螺栓紧固孔522的中心轴线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通孔523;所述的喂纱嘴1〇〇的L型导杆1上具有跑道型固定槽11及螺纹孔12,该L型导杆1的竖直段14恰好可置入横向支杆51的U型导槽512内,一螺栓13穿过L型导杆1的固定槽11并螺接锁固于U型导槽512的螺纹孔12内;所述的水平导块52通过螺栓13穿过第一通孔521并与L型导杆1的螺纹孔12相互紧固配合,从而实现将水平导块52固定在L型导杆1上;所述的导轮42架4包括一导轮固定杆41及导轮42,该导轮固定杆41由直杆段411及折弯段412构成,该直杆段411穿过水平导块52的竖直方向的通孔,一螺栓13螺接于水平导块52的螺栓紧固孔522内并与导轮固定杆41的直杆段411抵靠配合,同时导轮固定杆41的折弯段412末端设有导轮42。[0029]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喂纱嘴1〇〇的设置方法是,由于喂纱嘴100的L型导杆1的横向段15长度至少当织针分别位于相邻两个下山角机构x、Y邻接区域的最高位置时,上述两织针的间距D,本实施例为L型导杆1的横向段15长度为两织针分别位于相邻两个下山角机构X、Y邻接区域次高位置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将喂纱嘴丨⑻的匕型导杆丨的横向段15设置在织针位于两个相邻的下山角机构X、Y且位于波谷的邻接区域内,且该喂纱嘴1〇〇的底端高于该区域内的织针高度,同时当纱线经喂纱口3向织针喂纱时,需确保与纱线产生接触的织针,此时纱线需位于针舌向下打开的末端至针勾开口处的区域内;更优选的方案是:当纱线经喂纱口3向织针喂纱时,需确保与纱线产生接触的织针,此时纱线需位于针舌向下打开的末端上方O.lmin至针勾开口处下方0.1mm的区域。采用上述设置可以确保喂纱嘴1〇〇在喂纱过程中始终不会与织针产生接触,因此就不存在由于断纱而导致织针的针舌被喂纱嘴碰fetrn广生报废的不良影响,且由于喂纱嘴100悬挂在织针的上方,便于吹风管对其进行除纱作业,避免喂纱口3毛线、棉絮结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布面的织造质量,使布面光滑整洁。[0030]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前述喂纱嘴相互匹配的推纱刀6,该推纱刀6本体的前端具有一带斜边的压纱部61,其压纱部61的底部具有压纱轨道面611,该推纱刀6的侧部具有用于带动推纱刀6与针筒(下针筒7—并旋转的连接柄62,在该推纱刀6压纱部61的末端且朝向织针的一侧端面上固设一向下延伸的导纱圆柱63,该导纱圆柱63的直径至少与之位置相对的且位于下针筒7内相邻两织针M、N的间隙。[003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推纱刀6的设置方法,该推纱刀6通过侧部连接柄62与推纱刀座相互固定,同时该推纱刀6紧贴织针的内侧,且其导纱圆柱63设置于与之相对且位于下针筒7内相邻两织针M、N的间隙中,采用这种设置方法,由于推纱刀6与对应的两织针M、N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因此该推纱刀6的导纱圆柱63在推纱时不会与织针M、N产生任何干涉,同时选用本发明的喂纱嘴100需匹配带有导纱圆柱63的推纱刀的原因,如图11一图13,如果采用传统的推纱刀6a,当变色头8在进行变色换纱时,变色头8上的喂纱头81将需要换色的纱线沿推纱刀6a行进的方向摆动,此时推纱刀6a的压纱部61a把纱线沿着压纱轨道面往下压,但由于喂纱嘴100设置在两个相邻的下山角机构X、Y且位于波谷的邻接区域内,其设置的位置相较于传统的喂纱嘴其高度更高,因此导致纱线经推纱板6a只能送至需吃纱的织针0针勾的上部,并未进入织针0的针勾内,导致纱线直接从该织针〇的背后滑走;如果选用经改良后的推纱刀6,如图14一图16,由于在推纱刀6朝向织针的端面设有导纱圆柱63,且该导纱圆柱63向下延伸,因此当纱线经推纱刀6的压纱部61的压纱轨道面611下压直至纱线向下向外挂至导纱圆柱63上,由于导纱圆柱63设置在相邻两个织针M、N间隙中,因此纱线可向下并向外输送至需吃纱的织针0针勾内,避免纱线直接从该织针〇的背后滑走。[0032]总之,上述实施例和图示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和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喂纱嘴,包括L型导杆、进纱口及喂纱口,在该L型导杆的竖直段上设有用于固定喂纱嘴的固定孔或固定槽,在L型导杆的竖直段及横向段分别设有竖直进纱导向面及横向进纱导向面,该竖直进纱导向面及横向进纱导向面共同构成喂纱嘴的进纱口,且横向进纱导向面与竖直进纱导向面的交汇处形成喂纱口,该横向进纱导向面具有一水平导向面,该水平导向面处于高位,其喂纱口中心点处于低位,其水平导向面与喂纱口中心点之间的高度差4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导杆的横向段长度至少当织针分别位于相邻两个下山角机构邻接区域的最高位置时,上述两织针的间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进纱导向面的起始端设有一开口渐缩的第一倾斜段,该第一倾斜段与水平导向面的顶部端面皆设有圆弧导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进纱导向面由上至下设有一宽度渐缩的第二倾斜段,该第二倾斜段的周缘设有圆弧导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进纱导向面的第二倾斜段的垂直段及端面均设有让位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纱口的内周缘处均设有圆弧导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嘴,其特征在于:它还增设有包含一万向调节机构的导轮架,该导轮架通过万向调节机构固定在L型导杆上,且其导轮架上的导轮的入纱角度与喂纱口的入纱角度之间的夹角30°。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喂纱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调节机构包括横向支杆、水平导块;所述横向支杆的内端设有一枢接孔,其外侧端面设有U型导槽并内设螺纹孔;所述的水平导块的外侧端面左右侧分别设有通孔及螺栓紧固孔,同时在位于螺栓紧固孔的中心轴线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通孔;所述的喂纱嘴的L型导杆上具有跑道型固定槽及螺纹孔,该L型导杆的竖直段恰好可置入横向支杆的U型导槽内,一螺栓穿过L型导杆的固定槽并螺接锁固于U型导槽的螺纹孔内;所述的水平导块通过螺栓穿过通孔并与l型导杆的螺纹孔相互紧固配合,从而实现将水平导块固定在L型导杆上;所述的导轮架包括一导轮固定杆及导轮,该导轮固定杆由直杆段及折弯段构成,该直杆段穿过水平导块的竖直方向的通孔,一螺栓螺接于水平导块的螺栓紧固孔内并与导轮固定杆直杆段抵靠配合,同时导轮固定杆折弯段的末端设有导轮。9.一种由权利要求1一8所述的任一种喂纱嘴的设置方法是,将喂纱嘴的L型导杆的横^段设置在织针位于两个相邻的下山角机构且位于波谷的邻接区域内,且该喂纱嘴的底端高于该区域内的织针高度,同时当纱线经喂纱口向织针喂纱时,需确保与纱线产生接触的织针,此时纱线需位于该织针针舌向下打开的末端至针勾开口处的区域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喂纱嘴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纱线经喂纱口向织针喂纱时,需确保与纱线产生接触的织针,此时纱线需位于针舌向下打开的末端上方〇lmm至针勾开口处下方0.1mm的区域内。11.一种与权利要求1-8所述的任一种喂纱嘴相匹配的推纱刀,该推纱刀本体的前端具有了带斜边的压^部,其侧部具有用于带动推纱刀与针筒同步旋转的连接柄,其特征在于:在该推纱刀压纱部的末端且朝向织针的一侧端面上固设一向下延伸的导纱圆柱,该导纱圆T工PTJ总1工土7、一J4I儿且J1下11邓全只针的间隙座相1•固严推纱刀的设置方法,该推纱刀通^侧部雜柄与推纱刀位于下针筒内两1只纱刀紧贴织针的内侧,且其导纱圆柱设置于与之相对且

百度查询: 厦门兴全龙机械有限公司 喂纱嘴、推纱刀及其设置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