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_谢晓宇_201811477983.2 

申请/专利权人:谢晓宇

申请日:2018-12-05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公开(公告)号:CN109404183B

主分类号:F02M35/104

分类号:F02M35/104;F02D9/02;F02D41/3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1#授权;2019.03.2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3.01#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内燃机领域内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包括两根进气管、至少一个气缸、流量分层装置和燃料喷射器,两根进气管分别是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气缸之间设有的流量分层装置,流量分层装置使进入气缸的高氧含量气体、低氧含量气体在其气缸内轴向或横向分层;所述燃料喷射器把燃料喷射到低氧含量气体中。本发明在运用于内燃机中:实现所喷燃料产生的氮氧化物和碳烟排放物同时降低、燃烧效率不降低或降低较少、实现了一百多年来内燃机燃烧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实现内燃机的排放污染物不增加而可额外增加内燃机的动力。

主权项:1.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包括由ECU控制的燃料喷射器、两根进气管和至少一个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进气管分别是氧含量低于或等于空气的低氧含量进气管和氧含量高于低氧含量进气管的高氧含量进气管;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分别与所述气缸之间设有流量分层装置,所述流量分层装置使进入气缸的高氧含量气体、低氧含量气体在其气缸内实现轴向分层或横向分层;所述燃料喷射器把燃料喷射到气缸内和或外的低氧含量气体中。

全文数据: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特别涉及内燃机的进排气系统、燃料喷射器。背景技术内燃机问世一百多年来,其技术得到长足进步。人们对动力的追求、对舒适性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内燃机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越来越严。内燃机扩散燃烧的主要排放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碳烟;降低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物、碳烟排放物,也是降低内燃机排放物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内燃机的氮氧化物排放物与燃烧气体的最高燃烧温度、氧含量、高温燃烧持续时间有关,大幅降低其中一个参数,内燃机氮氧化物均会大幅下降;内燃机碳烟主要是在高温缺氧条件下产生的,内燃机碳烟排放物是在气缸的初期燃烧过程中产生,在燃烧后期大部分碳烟将被氧化燃烧。内燃机碳烟的氧化,与后期的燃气中的氧含量有关,氧含量越高,碳烟的燃烧越彻底(即内燃机碳烟的排放物越低)。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简称EGR),可降低内燃机的最低燃烧温度,即可降低内燃机的氮氧化物排放物。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研究表明:内燃机在采用废气再循环时,可燃混合气燃烧过程中并未增加碳烟的生成量,与之相反,由于燃烧温度的降低、碳烟的生成量降低,内燃机最终排出的碳烟物增加是由于后期的氧含量较低、碳烟燃烧氧化速度慢所致。内燃机污染物(碳烟、碳氢、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机内降低措施,特别是碳烟与氮氧化物,往往有矛盾;同时,降低内燃机污染物的机内措施,与降低内燃机的燃烧效率也有矛盾。内燃机富氧燃烧,可以降低内燃机的燃油耗,同时可以降低内燃机碳烟、碳氢、一氧化碳的排放物。内燃机富氧燃烧,将大幅增加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物,同时使内燃机工作粗暴、甚至发生内燃机爆燃。内燃机低氧燃烧:可大幅降低内燃机的氮氧化物排放物,但会增加内燃机的碳烟、碳氢、一氧化碳排放物,同时也将增加内燃机的燃油耗。进入气缸中空气的氧含量已不能满足内燃机节能减排的需要。人们一直在寻求降低内燃机机内污染排放物的措施、一直在寻求提高内燃机燃烧效率的方案、一直在寻求提高内燃机动力的办法。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运用于内燃机工作循环中,至少使内燃机一个气缸的气缸内的内燃机燃料分布在轴向或横向的低氧含量气体层中,可增加内燃机的动力,而内燃机的污染排放物不增加。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包括由ECU控制的燃料喷射器、两根进气管和至少一个气缸,所述两根进气管分别是氧含量低于或等于空气的低氧含量进气管和氧含量高于低氧含量进气管的高氧含量进气管;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分别与所述气缸之间设有流量分层装置,所述流量分层装置使进入气缸的高氧含量气体、低氧含量气体在其气缸内实现轴向分层或横向分层;所述燃料喷射器把燃料喷射到气缸内和或外的低氧含量气体中。本发明使燃料在气缸内分布在轴向或横向的低氧含量气体层,超出了人们常规想法(燃料在富氧中燃烧,降低内燃机的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工作时,两个进气管气体的氧含量不等,燃料在气缸的低氧气体层中,可实现低氧、富氧两阶段燃烧。本发明在运行时,燃料首先分布在所述气缸的低氧含量气体层中,可使燃料与低氧含量气体形成可燃混合气燃烧(简称第一阶段燃烧,下同),此条件下的可燃混合气氧含量较低,结果使最高燃烧温度下降,降低了内燃机的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同时低氧含量气体层的较低燃烧温度,使碳烟的生成量减少;第一阶段燃烧过程,由于低氧含量气体形成的可燃混合气,相对燃烧速度缓慢(与高氧含量气体相比),燃烧速度比较缓和。预混合燃烧产物然后在分层的高氧含量气体中快速扩散燃烧(简称第二阶段燃烧,下同),加快了碳烟的氧化和燃烧(与低氧含量气体相比)。第一阶段预混合低氧燃烧、第二阶段扩散富氧燃烧(简称低氧、富氧两阶段燃烧,下同),使内燃机的燃烧效率不下降或下降较少。内燃机使用本发明的喷射装置的气缸数越多,即实现上述有益收益的气缸越多;其优化方案是每个气缸的气缸内实现燃料分布在轴向或横向的低氧含量气体层。内燃机每个气缸均实现可燃混合气先在第一阶段预混合低氧燃烧、第二阶段扩散富氧燃烧,内燃机的氮氧化物、碳烟的排放物同时降低,同时,使内燃机的燃烧效率不下降或下降较少。如分成的低氧含量气体低于空气的氧含量,分层的高氧含量气体的氧含量等于空气的氧含量,则在第二阶段扩散燃烧中,可以燃烧更多燃料(与分层的高氧含量气体等于低氧含量气体相比),即可增加内燃机的动力,而内燃机的污染排放物不增加;如分层的高氧含量气体的氧含量高于空气的氧含量,则在第二阶段扩散燃烧中,可以进一步燃烧更多燃料(与分层的高氧含量气体等于空气氧含量相比),即可增加内燃机的动力,而内燃机的污染排放物不增加。低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低于空气的氧含量、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等于空气的氧含量,本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同时降低至少内燃机一个气缸氮氧化物、碳烟的排放物;本发明解决了内燃机工作者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在降低内燃机裸机排放污染物时,燃烧效率不降低或降低较少;本发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实现内燃机先缓后急的理想的燃烧过程、并大幅降低内燃机爆震燃烧的可能性(内燃机爆震燃烧,限制了内燃机自身可达到的最大动力),是一百多年来内燃机燃烧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低于空气的氧含量、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高于空气的氧含量,则在第二阶段扩散燃烧中,可以燃烧更多燃料,除实现上述有益效果外,还可获得增加额外的内燃机的动力,特别重要的是,此有效收益基本解决了在高原使用的内燃机排放污染物增加和动力下降难题。低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等于空气的氧含量、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高于空气的氧含量,则在第二阶段扩散燃烧中,可以燃烧更多燃料,即额外增加内燃机的动力,而内燃机的排放污染物不增加,特别重要的是,此有效收益基本解决了在高原使用的内燃机排放污染物增加和动力下降难题。低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低于空气氧含量、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等于或高于空气氧含量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对于增压中冷内燃机,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低于空气氧含量的储气筒相连,或直接与排气管相连,或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或通过EGR阀、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或同时与EGR阀出口、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连,所述EGR阀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低氧含量进气管可以与低于空气氧含量的储气筒相连,但增加内燃机系统的复杂性。低氧含量进气管直接与排气管相连,或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或通过EGR阀、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用简单的方法——内燃机自身提供的气体解决了低氧含量气体来源,实际使用性价比较高。低氧含量进气管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EGR冷却器可以降低废气再循环的废气温度。低氧含量进气管通过EGR阀、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EGR阀可以调节EGR率。低氧含量进气管同时与废气流量控制阀的进口、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的进口相连,所述废气流量控制阀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此低氧含量进气管进口的连接方式既解决了低氧含量气体来源、又使低氧含量气体的氧含量可调,实际使用性价比更高。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用内燃机自身提供的空气,解决了高氧含量气体来源;其进一步优化方案是,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既完全利用了内燃机自身提供的空气、又利用氧储气筒提供的氧含量,结果是第一阶段废气层中的燃料可增加(根据上述的氮氧化物、碳烟生成特点),而氮氧化物、碳烟的生成量均不增加,第二燃烧阶段可以更多的燃烧第一阶段的燃烧产物(主要是有足够的氧气燃烧碳烟),即可以增加内燃机额外的功率而内燃机氮氧化物、碳烟不增加。额外增加内燃机的功率,实际使用性价比较高,如内燃机在高原使用。对于自然吸气内燃机的具体实施方案,把上述具体实施方案的“中冷器”更换为“空气滤清器”即可,其具体有益收益不变。低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等于空气氧含量、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高于空气氧含量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于增压中冷内燃机,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用内燃机自身提供的气体解决了低氧含量气体来源,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储气筒提供的氧含量,从而增加第一阶段废气层中的燃料,而氮氧化物、碳烟的生成量均不增加,第二燃烧阶段可以更多的燃烧第一阶段的燃烧产物(主要是有足够的氧气燃烧碳烟),即可以增加内燃机额外的功率而内燃机氮氧化物、碳烟不增加。额外增加内燃机的功率,实际使用性价比较高,如内燃机在高原使用。对于自然吸气内燃机的具体实施方案,上述具体实施方案的“中冷器”变更为“空气滤清器”即可,其具体有益收益不变。根据内燃机的具体使用要求,本发明可以具有如下的燃油喷射、分层装置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燃料喷射器把燃料喷射到气缸外的低氧含量气体中,可使燃料有充分的时间与低氧含量气体混合,并可使燃料完全喷射在低氧含量气体中。内燃机喷射的燃料是所述内燃机使用的燃料,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燃料。技术方案二燃料喷射器把燃料喷射到气缸内的低氧含量气体中,可以通过控制燃料的喷射时间、从而控制燃料的着火时间。内燃机喷射的燃料是所述内燃机使用的燃料,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燃料。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料喷射器向缸内的低氧含量气体时,均需要一定持续时间,特别是内燃机多次喷射燃料,燃料从第一次喷射开始到最后一次喷射结束,在气缸的喷射区域非常大。本发明所述燃料喷射器的燃料喷射在所述气缸内的低氧含量气体中,是指大部分燃料喷射在低氧含量气体中,喷射的燃料在低氧含量气体中越多,降低内燃机氮氧化物、碳烟的排放物效果越显著,理想的燃料喷射方案是喷射的燃料全部在废气层。技术方案一与技术方案二相比,技术方案一可使燃料有充分的时间与低氧含量气体混合,并使燃料完全喷射在低氧含量气体中,完全避免了燃料喷入高氧含量气体的可能;技术方案二与技术方案一相比,技术方案二可以通过控制燃料的喷射时间、从而控制燃料的着火时间。技术方案三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低压喷射器和所由ECU控制的每缸高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燃料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每缸高压喷射器把燃料喷射进每缸气缸低氧含量气体中。本技术方案同时具有技术方案一和技术方案二的特点,更好地满足多种燃料内燃机的需要。对于两种燃料的内燃机,如天然气和柴油的两种燃料内燃机,两种燃料的自燃点温度不一样,优化方案是由低压喷射器把自燃点温度低的天然气燃料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由每缸高压喷射器把自燃点温度高的柴油燃料喷射进每缸气缸低氧含量气体中,进一步提高多种燃料内燃机的使用性能,自燃点温度高的柴油燃料喷射进每缸气缸低氧含量气体中,可以更好的控制两种燃料天然气、柴油内燃机的着火时间。技术方案四所述内燃机是轴向分层内燃机,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至少一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进气门布置在气缸盖的底面;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所述气缸的进气道之间设有进气辅助控制阀,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所述气缸进气道完整的进气过程划分为至少两个进气持续期,进气道在已划分的进气持续期内分别与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顺序接通。技术方案五内燃机是每缸设有多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横向分层内燃机;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至少一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所述气缸的进气道一部分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另一部分进气道与低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技术方案四与技术方案五相比,前者在气缸内低氧含量气体层和高氧含量气体层相互混合、干扰的时间较短,在气缸内形成较为理想的轴向分层气体。技术方案五与技术方案四相比,后者分层装置结构简单,在内燃机上布置方便;技术方案五与技术方案一组合使用时,使用简单的分层装置,实现燃油在气缸中分布在废气层中。本发明工作时,技术方案四需分别与技术方案一、二、三组合使用,技术方案五也需分别与技术方案一、二、三组合使用。根据内燃机的使用要求,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具体方案如下:优选具体方案一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一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轴向分层柴油机;所述气缸的个数等于内燃机的气缸数;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每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进气门布置在气缸盖的底面;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之间设有进气辅助控制阀,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每个气缸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两个进气持续期,分别是第一进气持续期、第二进气持续期;在第一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二持续期内,低氧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低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低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可以利用废气的热能,使柴油充分雾化并与废气混合,进一步提高了废气能量利用率。本优选具体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之一是,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通过EGR阀、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可以调节废气再循环的废气量,进一步满足内燃机匹配要求。本优选具体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之二是,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EGR阀出口、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连,所述EGR阀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此进一步优化方案可以调节低氧含量进气管内的气体氧含量,更进一步满足内燃机匹配、使用要求。本优选具体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之三是,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氧含量增加,可以增加柴油机的供油量,额外提高柴油机的动力。进一步优化具体方案之三可以分别与进一步具体优化方案之一、二叠加使用。优选具体方案二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两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横向分层汽油机,所述两个进气道分别是前进气道、后进气道;所述气缸的个数等于内燃机的气缸数;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每个气缸的两个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进气门布置在气缸盖的底面;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缸的前进气道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与每缸的后进气道相连;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进口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每缸低压喷射器,每缸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每缸的前进气道。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的每个气缸的前进气道提供气缸的前废气和汽油的混合气层、每个气缸后进气道提供气缸的后空气层,使废气和汽油的混合气、空气在气缸内横向分层。废气和汽油的混合气层在前部,使废气和汽油的混合气层的可燃混合气在第一阶段低氧燃烧后,其燃烧产物可以与后空气层进行第二阶段高氧燃烧,同时降低汽油机的排放和提高汽油机的热效率等。本优选具体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之一是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低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可减少低压喷射器的个数。本优选具体方案其它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与优选具体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相同。优选具体方案三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三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横向分层汽油机,所述三个进气道分别是前进气道、中进气道、后进气道;所述气缸的个数等于内燃机的气缸数;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每个气缸的三个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进气门布置在气缸盖的底面;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缸的中进气道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与每缸的前进气道、后进气道相连;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进口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每缸低压喷射器,每缸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每缸的中进气道。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的每个气缸的前进气道提供气缸的前空气层、每个气缸中进气道和低压喷射器提供气缸的中间的废气和汽油的混合气层、每个气缸后进气道提供气缸的后空气层,使废气和汽油的混合气、空气在气缸内横向分层。废气和汽油的混合气层在中间,使废气和汽油的混合气层的可燃混合气在第一阶段低氧燃烧后,其燃烧产物可以更快、更好的与前空气层和后空气层进行第二阶段高氧燃烧,同时降低汽油机的排放和提高汽油机的热效率等。本具体方案与每缸两个进气道的流量分层(优选具体方案二)相比,可以降低EGR率、加快第二阶段的高氧燃烧速度,更好的满足汽油机高负荷的匹配要求。本优选具体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之一是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低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可减少低压喷射器的个数。本优选具体方案其它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与优选具体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相同。优选具体方案四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两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轴向分层柴油机;所述气缸的个数等于内燃机的气缸数;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每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进气门布置在气缸盖的底面;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之间设有进气辅助控制阀,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每个气缸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三个进气持续期,分别是第一进气持续期、第二进气持续期和第三进气持续期,在第一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二持续期内,低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三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每缸高压喷射器;每缸高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相应气缸轴向的中上部废气中。由于内燃机的进气道均有一定容积,其容积一般是所连气缸容积20%左右,使进入气缸的气体首先是上一循环留在进气道的废气,然后是空气进入气缸,最后是废气进入气缸,即进入气缸的气体分为三层。柴油机的燃油系统喷入的燃油是在最后进入气缸废气层,上一循环留在进气道的废气,在气缸的最下层,对柴油机降低氮氧化物的作用已很小或基本没有,但此废气层体积影响了后续空气量的进入,使柴油机的最大功率下降20%左右。通过第三进气持续期,由空气把进气道的剩余废气推进相应气缸,进一步增大柴油机下一循环的空气进气量,即可增大柴油机的功率。通过第三进气持续期,还可调节第二进气持续期的废气在柴油机气缸废气层的位置,进一步降低内燃机的碳氢、一氧化碳。本优选具体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与优选具体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相同。优选具体方案五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两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轴向分层柴油机;所述气缸的个数等于内燃机的气缸数;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每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进气门布置在气缸盖的底面;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之间设有进气辅助控制阀,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每个气缸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三个进气持续期,分别是第一进气持续期、第二进气持续期和第三进气持续期,在第一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二持续期内,低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三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低压喷射器和由ECU控制的每缸高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每缸高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相应气缸轴向的中上部废气中。本优选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是所述柴油机是汽油、柴油两种燃料内燃机,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低压喷射器和由ECU控制的每缸高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每缸高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相应气缸轴向的中上部低氧含量气体中,进一步提高内燃机的匹配要求、满足内燃机使用要求。本优选具体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与优选具体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相同。优选具体方案六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两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轴向分层柴油机;所述气缸的个数等于内燃机的气缸数;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每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进气门布置在气缸盖的底面;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之间设有进气辅助控制阀,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每个气缸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三个进气持续期,分别是第一进气持续期、第二进气持续期和第三进气持续期,在第一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二持续期内,低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三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每缸高压喷射器;每缸高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相应气缸轴向的中上部空气中。优选具体方案七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三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横向分层汽油机,所述三个进气道分别是前进气道、中进气道、后进气道;所述气缸的个数等于内燃机的气缸数;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每个气缸的三个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进气门布置在气缸盖的底面;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缸的中进气道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与每缸的前进气道、后进气道相连;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每缸低压喷射器,每缸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每缸的中进气道。本优选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之一是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低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可减少低压喷射器的个数。上述优选具体方案及进一步优化方案,均是增压中冷内燃机。当内燃机是自然吸气内燃机时,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具体方案及进一步优化方案中的“中冷器”替换为“空气滤清器”即可,其具体有益收益不变。为实现内燃机气缸内低氧含量气体和高氧含量气体的轴向分层,流量分层装置的进气辅助控制阀将进气道完整的进气过程分成至少两个进气持续期,所述进气辅助控制阀可以是由ECU控制的电控阀;还可以是如下结构的机械阀:其包括内转子、套装在内转子上的外转子和位于外转子外的阀体,内转子中空且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端,内转子、外转子和阀体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一组阀口;内转子的封闭端经转轴连接一从动外齿轮,外转子的相应端部设有从动内齿轮,一安装在传动轴端部的主动齿轮分别与从动外齿轮和从动内齿轮相啮合;传动轴与内燃机正时齿轮传动连接。使用时,使阀体上的阀口或内转子的开口端中的任一端接各缸进气道,另一端接进气管,传动轴转动时,驱动内转子和外转子逆向运动,当运动到内转子、外转子和阀体侧面的阀口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时,进气辅助控制阀的阀口即处于开启状态,其它状态下,进气辅助控制阀的阀口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内转子和外转子逆向转动,阀的启闭速度是内转子和外转子速度的叠加,使进气辅助控制阀的阀口可以实现大开度并能迅速启闭;传动轴与正时齿轮传动连接,可使各单缸的多个进气辅助控制阀的阀口与正时相对应并顺序开启。上述机械式进气辅助控制阀可以有如下二种更具体的结构:其一,与进气道相连的进气辅助控制阀数目至少为一只,内转子、外转子和阀体侧面的阀口数目与进气管数目相等,内转子的开口端接进气道,阀体侧面的各阀口分别接相应进气管。其二,与进气道相连的进气辅助控制阀数目至少为两只,各进气辅助控制阀阀体侧面的阀口数目与进气道数相等;各内转子的开口端分别接相应进气管,阀体侧面的各阀口分别接相应各缸的进气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优选具体方案及进一步优化方案,均适用于现有燃料的内燃机,如柴油机、汽油机、天然气内燃机等;同样适用于现有的二冲程内燃机,如二冲程柴油机、二冲程汽油机、二冲程天然气内燃机等。本发明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既可与现有的喷射装置配合使用,又可在现有的内燃机上单独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为说明简洁,采用四冲程三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原理均适用于其它缸数的内燃机,如四缸内燃机、六缸内燃机、八缸内燃机等。所述实施例原理均适用于自然吸气内燃机、机械增压、复合增压(如二级增压、顺序增压)等内燃机。所述实施例原理均适用于其它燃料的内燃机,如汽油机、天然气内燃机等。所述实施例原理均适用于二冲程内燃机,如二冲程柴油机、二冲程汽油机、二冲程天然气内燃机等。附图说明图1本发明一种优化的四冲程三缸轴向分层、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喷射装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喷射装置示意图的第Ⅰ缸气缸剖视图。图3一种进气辅助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M1-M1剖视图。图5为图3的M5-M5剖视图。图6为图3的M6-M6剖视图。图7一种三缸进气阶段角面值及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进气持续期示意图。图8本发明另一种优化的四冲程三缸轴向分层、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喷射装置示意图。图9本发明一种优化的四冲程三缸横向分层、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喷射装置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喷射装置示意图的第Ⅰ缸气缸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图2是图1的喷射装置示意图的第Ⅰ缸气缸剖视图),为本发明一种优化的四冲程三缸(对应缸号为Ⅰ-Ⅲ)轴向分层、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喷射装置,每缸对应设有两个进气门,包括:高氧含量进气管GY、低氧含量进气管DY,由有ω形燃烧室凹坑的活塞顶面1、气缸壁2、缸盖底平面3组成的每个气缸,由六个进气道1-1-J、1-2-J、2-1-J、2-2-J、3-1-J、3-2-J、六个进气门M1-1、M1-2、M2-1、M2-2、M3-1、M3-2、三只进气辅助控制阀F1、F2、F3组成的流量分层装置,和由ECU控制的三个高压喷射器GP1、GP2、GP3。高氧含量进气管GY的进口与空气中冷器的出口相连,低氧含量进气管DY的进口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高氧含量进气管GY和低氧含量进气管DY与每个的进气道之间设有三只进气辅助控制阀F1、F2、F3,三只进气辅助控制阀F1、F2、F3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阀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每个气缸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三个进气持续期,分别是第一进气持续期、第二进气持续期和第三进气持续期,在第一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GY与相应气缸两个进气道接通;在第二持续期内,低氧含量进气管DY与相应气缸两个进气道接通;在第三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GY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六个进气道1-1-J、1-2-J、2-1-J、2-2-J、3-1-J、3-2-J出口分别与相应的进气门M1-1、M1-2、M2-1、M2-2、M3-1、M3-2相连,进气门M1-1、M1-2、M2-1、M2-2、M3-1、M3-2布置在缸盖的底面。高压喷射器GP1、GP2、GP3布置在缸盖的底面,图2是第Ⅰ缸(第Ⅱ、第Ⅲ缸与第Ⅰ缸一样)高压喷射器GP1在压缩上止点将柴油(油线5)喷射到气缸的中上部的示意图,abcd区域是废气层,线段ab上方、线段cd下方是空气层。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料喷射器向气缸提供燃料喷射时,均需要一定持续时间,特别是高压喷射器可多次喷射燃料,燃料从第一次喷射开始到最后一次喷射结束,在气缸的喷射区域非常大。本发明所述燃料喷射器的燃料喷射在所述气缸中上部,是指大部分燃料喷射在气缸中上部的废气层,喷射的燃料在废气层越多,降低内燃机氮氧化物、碳烟的排放物效果越显著,理想的燃料喷射方案是喷射的燃料全部在废气层。以一只进气辅助控制阀F1(见图3-6)为例,进气辅助控制阀F2、F3与进气辅助控制阀F1结构相同;进气辅助控制阀F1包括内转子101、外转子102和阀体103,内转子101、外转子102和阀体103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6组阀口,分别对应为1-1-1至1-3-2(进气辅助控制阀F2对应的阀口为2-1-1至2-3-2,进气辅助控制阀F3对应的阀口为3-1-1至3-3-2,),进气辅助控制阀F1内的内转子、外转子侧面的阀口相位角位置相错;内转子101的封闭端经轴连接一从动外齿轮104,外转子102的相应端部设有从动内齿轮105,一安装在传动轴106(相对应的传动轴分别为106-n,n为进气辅助控制阀的编号)端部的主动齿轮107分别与从动外齿轮和从动内齿轮相啮合,传动轴与正时齿轮传动连接。通过阀口位置的相对位置变化,可实现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的开启与关闭;进气辅助控制阀F1、F3内转子的开口端均与高氧含量进气管GY的出口相连,进气辅助控制阀F2内转子的开口端与低氧含量进气管DY的出口相连,阀体侧面的各阀口分别接相应各缸的进气道;每只进气辅助控制阀内的6组阀口与相应进气阀的配气正时的相位相对应的启闭角度相对应;内转子转速:外转子的转速:柴油机凸轮轴转速=3:1:1;各单缸的顺序开启的相邻两进气持续期的开启相位有部分重叠。这样,每一单缸的6个阀口把相应气缸的完整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依次相连的、相邻两个过程部分重叠的3个短的进气持续期,即第一持续期、第二持续期、第三持续期,每缸的两个进气道在已分的3个进气持续期分别与高氧含量进气管GY、低氧含量进气管DY、高氧含量进气管GY接通,并使每个进气道相同次序持续期的持续时间均一样。本实施例工作时,每缸的进气辅助控制阀把每个进气道完整的进气过程分成3个有重叠的、依次相连的进气持续期;通过阀口位置的相对位置变化,可实现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的开启与关闭,空气、废气、空气分别在3个不同的进气持续期,先、后通过进气道的进气门进入气缸。图7是三缸柴油机进气道1-1-J的进气阶段角面值及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进气持续期示意图(进气道1-2-J的进气阶段角面值及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进气持续期与进气道1-1-J完全一样),该说明同样适用于其它内燃机。其中:θ1表示进气门开启与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1-1-1的进气持续期开启的角度差;θ2表示进气门开启与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2-1-1的进气持续期开启的角度差;θ3表示进气门开启与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3-1-1的进气持续期开启的角度差;θ4表示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1-1-1的第一进气持续期从开启到关闭的角度使空气由高氧含量进气管GY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θ5表示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2-1-1的第二进气持续期从开启到关闭的角度,使废气由低氧含量进气管DY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θ6表示进气辅助控制阀阀口3-1-1的第三进气持续期从开启到关闭的角度,使空气由高氧含量进气管GY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根据增压柴油机的使用用途,可对θ1、θ2、θ3、θ4、θ5、θ6的角度进行优化选择。流量分层装置向三缸柴油机的每个气缸的气缸提供轴向分层的空气、废气,即空气、废气先、后进入气缸内,并在气缸内形成空气、废气的分层,高压喷射器的燃油在到达燃烧室壁时喷射在废气层内,实现燃料喷射器所喷射的燃油首先在分层的废气中第一阶段低氧燃烧,低氧燃烧产物然后在分层的空气中快速燃烧,使柴油机实现低氧、高氧两阶段燃烧,从而使柴油机最终生成的氮氧化物和碳烟均降低、并实现先缓后急的燃烧过程。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来源于空气,空气经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中冷器进入高氧含量进气管,低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来源于废气,废气由缸内经排气道进入排气管,排气管的部分废气经EGR冷却器进入低氧含量进气管。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柴油机自身的运行,解决了高氧含量气体、低氧含量气体的来源,在气缸内实现低氧、高氧两阶段燃烧,以较小的废气再循环量实现氮氧化物的大幅降低,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同时,本实施例还实现了同时降低内燃机的氮氧化物、碳烟的排放物;实现了在降低内燃机裸机污染排放物时,燃烧效率不降低或降低较少;实现了内燃机先缓后急的理想的燃烧过程,是一百多年来内燃机燃烧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由于柴油机气缸的进气道均有一定容积,本实施例相比于两个进气持续期的进气道,在柴油机进气结束时,进气道将有剩余废气,减小了下一循环中空气的进气量。通过第三进气持续期,由空气把进气道的剩余废气推进相应气缸,进一步增大柴油机下一循环的空气进气量,即可增大柴油机的功率。通过第三进气持续期,还可调节第二进气持续期的废气在柴油机气缸废气层的位置,更好的满足柴油机降低氮氧化物和碳烟的要求。本实施例的简化方案,所述三个高压喷射器GP1、GP2、GP3用一个低压喷射器DP0代替,低压喷射器DP0布置在低氧含量进气管部位(图8)。低压喷射器DP0把柴油完全喷射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废气中,同时利用废气的能量使柴油完全汽化,柴油有充分的时间与废气混合均匀,从而在气缸内形成较均匀的废气混合气层、空气层,较好的满足柴油机的低于空气氧含量、等于空气氧含量的两阶段燃烧。本实施例进一步优化之一,实施例在低氧含量进气管部位增加一个低压喷射器DP0。使柴油机同时具有低氧含量进气管的废气中的废气与柴油混合较均匀、向缸内废气层喷射柴油可控制柴油机的着火时间的有益收益。对于汽油、柴油的两种燃料的内燃机,汽油不易压燃、柴油易压燃,汽油由低压喷射器DP0喷进低氧含量进气管,柴油由每缸的高压喷射器喷进气缸的废气层,更好地满足两种燃料的内燃机的匹配需求和使用要求。本实施例进一步优化之二,实施例低氧含量进气管DY的进口同时与EGR阀出口、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连,所述EGR阀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此优化方案既通过废气再循环解决了低氧含量气体来源,又使废气的氧含量可调,可更好的满足柴油机的匹配与使用要求。本实施例进一步优化之三,实施例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高于空气的氧含量,则在第二阶段扩散燃烧中,可以燃烧更多燃料而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不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内燃机动力。上述进一步优化方案均可叠加使用,进一步满足柴油机匹配和使用的要求。本实施方案、简化方案和优化方案的“中冷器”更换为“空气滤清器”时,本实施例、简化方案和优化方案可用于自然吸气柴油机,其具体所述有益收益不变。实施例2如图9、图10(图10是图9的喷射装置示意图的第Ⅰ缸气缸剖视图),一种优化的四冲程三缸(对应缸号为Ⅰ-Ⅲ)横向分层、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喷射装置,每缸对应设有三个进气门,包括:高氧含量进气管GY、低氧含量进气管DY,由有浅盆形燃烧室凹坑的活塞顶面1、气缸壁2、缸盖底平面3组成的每个气缸,由九个进气道1-1-J、1-2-J、1-3-J、2-1-J、2-2-J、2-3-J、3-1-J、3-2-J、3-3-J、九个进气门M1-1、M1-2、M1-3、M2-1、M2-2、M2-3、M3-1、M3-2、M3-3组成的流量分层装置,和由ECU控制的三个低压喷射器DP1、DP2、DP3。高氧含量进气管GY的进口与空气中冷器的出口相连,低氧含量进气管DY的进口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高氧含量进气管GY的出口分别与六个进气道1-1-J、1-3-J、2-1-J、2-3-J、3-1-J、3-3-J的进口相连,低氧含量进气管DY的出口分别与三个进气道1-2-J、2-2-J、3-2-J的进口相连,九个进气道1-1-J、1-2-J、1-3-J、2-1-J、2-2-J、2-3-J、3-1-J、3-2-J、3-3-J出口分别与九个进气门M1-1、M1-2、M1-3、M2-1、M2-2、M2-3、M3-1、M3-2、M3-3相连,九个进气门M1-1、M1-2、M1-3、M2-1、M2-2、M2-3、M3-1、M3-2、M3-3布置在缸盖的底面。每缸低压喷射器DP1、DP2、DP3分别布置在每缸的中间进气道上表面,并把柴油喷射进每缸的中进气道。本实施例工作时,每个气缸的前进气道提供气缸的前空气层、每个气缸中进气道和低压喷射器提供气缸的中间废气和柴油的混合气层、每个气缸后进气道提供气缸的后空气层,使废气和柴油的混合气、空气在气缸内横向分层。图10是第Ⅰ缸(第Ⅱ、第Ⅲ缸与第Ⅰ缸一样)在压缩下止点气缸的空气层、柴油和废气的混合气层的横向分层示意图:由前进气道1-1-J提供的前空气层(线段ab的左侧)、由中进气道1-2-J和低压喷射器DP1提供中间的废气和柴油的混合气层(abcd区域)、由后进气道1-3-J提供的后空气层(线段cd的右侧)。每个气缸的三个进气道使空气、废气和柴油的混合气、空气在气缸内横向分层,中间层的柴油和废气层的可燃混合气在第一阶段低氧燃烧后,其燃烧产物可以更快、更好的与前空气层和后空气层进行第二阶段高氧燃烧。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来源于空气,空气经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中冷器进入高氧含量进气管,低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来源于废气,废气由缸内经排气道进入排气管,排气管的部分废气经EGR冷却器进入低氧含量进气管。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柴油机自身的运行,解决了高氧含量气体、低氧含量气体的来源,在气缸内实现低氧、高氧两阶段燃烧,以较小的废气再循环量实现氮氧化物的大幅降低,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本实施例还实现了同时降低内燃机的氮氧化物、碳烟的排放物;实现了在降低内燃机裸机污染排放物时,燃烧效率不降低或降低较少;实现了内燃机先缓后急的理想的燃烧过程,是一百多年来内燃机燃烧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本实施例的简化方案,所述三个低压喷射器DP1、DP2、DP3用一个低压喷射器DP0代替,低压喷射器DP0布置在低氧含量进气管部位,同样可以实现每个气缸的前进气道提供气缸的前空气层、每个气缸中进气道气缸的中间废气和柴油的混合气层、每个气缸后进气道提供气缸的后空气层,实现本实施例上述有益收益。本实施例进一步优化之一,实施例在每缸的进气装置的缸盖部位增加一个高压喷射器,分别是GP1、GP2、GP3。使柴油机同时具有低氧含量进气道的废气中的废气与柴油混合较均匀、向缸内废气层喷射柴油可控制柴油机的着火时间的有益收益。对于汽油、柴油的两种燃料的内燃机,汽油不易压燃、柴油易压燃,每缸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每缸的中进气道,每缸的高压喷射器把柴油喷进气缸的中间废气层,更好地满足两种燃料的内燃机的匹配需求和使用要求。本实施例进一步优化之二,实施例低氧含量进气管DY的进口同时与EGR阀出口、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连,所述EGR阀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此优化方案既通过废气再循环解决了低氧含量气体来源,又使废气的氧含量可调,可更好的满足柴油机的匹配与使用要求。本实施例进一步优化之三,实施例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高于空气的氧含量,则在第二阶段扩散燃烧中,可以燃烧更多燃料,从而进一步增加内燃机动力。上述进一步优化方案均可叠加使用,进一步满足柴油机匹配和使用的要求。本实施方案、简化方案和优化方案的“中冷器”更换为“空气滤清器”时,本实施例、简化方案和优化方案可用于自然吸气柴油机,其具体有益收益不变。本实施例1、实施例2高氧含量进气管GY的进口由“与空气中冷器的出口相连”变换为“同时与空气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低氧含量进气管DY的进口由“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变更为“与空气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时,变更后的实施例1、实施例2是低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等于空气的氧含量、高氧含量进气管的气体氧含量高于空气的氧含量,则在第二阶段扩散燃烧中,可以燃烧更多燃料,即额外增加内燃机的动力,而内燃机的污染排放物不增加,特别重要的是,此有效收益基本解决了在高原使用的内燃机污染排放物增加和动力下降难题。

权利要求:1.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包括由ECU控制的燃料喷射器、两根进气管和至少一个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进气管分别是氧含量低于或等于空气的低氧含量进气管和氧含量高于低氧含量进气管的高氧含量进气管;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分别与所述气缸之间设有流量分层装置,所述流量分层装置使进入气缸的高氧含量气体、低氧含量气体在其气缸内实现轴向分层或横向分层;所述燃料喷射器把燃料喷射到气缸内和或外的低氧含量气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至少一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进气辅助控制阀设置在进气管与进气道之间,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气缸完整的进气过程划分为至少两个进气持续期,进气道在进气持续期内分别与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顺序接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辅助控制阀包括内转子、套装在内转子上的外转子和位于外转子外的阀体,内转子中空且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端,内转子、外转子和阀体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至少一组阀口;内转子的封闭端经转轴连接一从动外齿轮,外转子的相应端部设有从动内齿轮,一安装在传动轴端部的主动齿轮分别与从动外齿轮和从动内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轴与内燃机正时齿轮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辅助控制阀的数目至少为两只,各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内转子开口端分别接进气管,各进气辅助控制阀阀体侧面的阀口数目与进气道数相等并分别接相应进气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多个进气道的四冲程内燃机;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至少一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所述气缸的一部分进气道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另一部分进气道与低氧含量进气管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射器为低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燃料喷射到气缸外的低氧含量气体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射器是高压喷射器,高压喷射器把燃料喷射到气缸内的低氧含量气体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增压中冷内燃机;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直接与排气管相连,或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或通过EGR阀、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或同时与EGR阀出口、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连,所述EGR阀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或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增压中冷内燃机;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1、2、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一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每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之间设有进气辅助控制阀,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每个气缸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二个进气持续期,分别是第一进气持续期、第二进气持续期;在第一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二持续期内,低氧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或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低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11.根据权利要求1、5、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三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汽油机,所述三个进气道分别是前进气道、中进气道、后进气道;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每个气缸的三个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缸的中进气道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与每缸的前进气道、后进气道相连;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进口同时与EGR阀出口、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连,所述EGR阀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低压喷射器,每缸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每缸的中进气道。12.根据权利要求1、2、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两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每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之间设有进气辅助控制阀,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每个气缸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三个进气持续期,分别是第一进气持续期、第二进气持续期和第三进气持续期,在第一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二持续期内,低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三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EGR阀出口、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连,所述EGR阀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每缸高压喷射器;每缸高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相应气缸的、轴向的、中上部低氧含量气体中。13.根据权利要求1、2、6、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两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汽柴油两种燃料的内燃机;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每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之间设有进气辅助控制阀,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每个气缸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三个进气持续期,分别是第一进气持续期、第二进气持续期和第三进气持续期,在第一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二持续期内,低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三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EGR阀出口、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相连,所述EGR阀通过EGR冷却器与排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气体流量控制阀与高氧含量进气管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包括低压喷射器和高压喷射器,低压喷射器把汽油喷射进低氧含量进气管,高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相应气缸轴向的中上部低氧含量气体中。14.根据权利要求1、2、7、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是每缸设有二个进气道的四冲程、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所述流量分层装置由进气辅助控制阀、每个气缸的进气道和与之相连的进气门组成;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和低氧含量进气管与每个气缸的进气道之间设有进气辅助控制阀,进气辅助控制阀的启闭定时与相应气缸进气门配气定时的相位相对应,使每个气缸的进气过程按开启先后划分为三个进气持续期,分别是第一进气持续期、第二进气持续期和第三进气持续期,在第一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二持续期内,低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在第三进气持续期内,高氧含量进气管与相应气缸进气道接通;所述低氧含量进气管的进口与中冷器的出口相连;所述高氧含量进气管同时与中冷器的出口和氧气储气筒的氧流量控制阀出口相连;所述燃料喷射器是由ECU控制的每缸高压喷射器;每缸高压喷射器把柴油喷射进相应气缸的、轴向的、中上部低氧含量气体中。

百度查询: 谢晓宇 分层内燃机的喷射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