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齿轮箱回油装置及齿轮箱双回油系统_南京创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_201710893652.6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创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09-27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公开(公告)号:CN107606120B

主分类号:F16H57/04

分类号:F16H57/0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1#授权;2018.02.1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1.19#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轮箱回油装置及齿轮箱双回油系统,属于齿轮箱领域。齿轮箱回油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具有第一通孔,引导装置,引导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第一引导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一传送带,第一滚轮带动第一传送带运动;第二引导件包括第二滚轮和第二传送带,第二滚轮带动第二传送带运动。齿轮箱双回油系统包括齿轮箱回油装置,齿轮箱回油装置中的引导装置设置为两个。这种齿轮箱回油装置可以实现快速回油的目的。这种齿轮箱双回油系统可以实现更快速度的回油,提高回油效果。

主权项:1.一种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排出液体;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将所述箱体内部的液体引导至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分布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引导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滚轮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运动;所述第二引导件包括第二滚轮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滚轮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动;所述齿轮箱回油装置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导热件贯穿所述第一传送带或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相对设置的两个面;所述齿轮箱回油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导热件贴合,所述冷却装置用于降低所述导热件的温度;所述齿轮箱回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所述齿轮箱回油装置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所述齿轮箱回油装置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贴合,所述第三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所述齿轮箱回油装置还包括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贴合,所述第四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

全文数据:齿轮箱回油装置及齿轮箱双回油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齿轮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齿轮箱回油装置及齿轮箱双回油系统。背景技术[0002]目前齿轮箱中的齿轮组的转速越来越高,润滑对于齿轮组的越来越重要,为提高齿轮箱的齿轮寿命,现有的齿轮箱,特别是高速齿轮箱的齿轮润滑一般采用稀油喷淋润滑的方式,以使齿轮得到充分润滑,并快速带走产生的热量,因此要求回油能快速流出箱体,回油干净充分。而目前的齿轮箱一般采用侧面安装回油管进行回油,往往底部会形成残留的润滑油,回油不充分,一方面,积累一部分热量在箱体内,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齿轮旋转卷起残留润滑油中的磨损铁削,加速齿轮的磨损,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双回油系统,但是依然满足不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轮箱回油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箱回油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000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齿轮箱双回油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箱双回油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0006]—种齿轮箱回油装置,包括:[0007]箱体,所述箱体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排出液体;[0008]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将所述箱体内部的液体引导至所述第一通孔;[0009]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分布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0010]所述第一引导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滚轮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运动;[0011]所述第二引导件包括第二滚轮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滚轮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动。[0012]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0013]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0014]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贴合,所述第三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0015]还包括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贴合,所述第四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_[0016]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箱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挡板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0017]所述第四挡板和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挡板和所述箱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控制所述第四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传送带。[0018]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喷雾件和连接管道,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喷雾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所述喷雾件上远离喷口的一端和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油栗,所述油泵用于将所述第一通孔中的液体运输至所述喷雾件的内部。[0019]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上,所述净化装置用于净化所述连接管道内部的液体。[0020]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导热件贯穿所述第一传送带或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相对设置的两个面;[0021]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导热件贴合,所述冷却装置用于降低所述导热件的温度。[0022]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却件和供冷装置,所述供冷装置用于为所述冷却件降温,所述冷却件和所述导热件贴合。[0023]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均至少有一个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为多个,多个凹槽之间间隔设置。[0024]一种齿轮箱双回油系统,包括上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所述齿轮箱回油装置中的所述引导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引导装置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两个所述引导装置之间一一对应。[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26]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装置中相对设置的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将齿轮箱中的液体快速移动到第一通孔处,然后通过第一通孔排出,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回油的目的。[0027]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齿轮箱双回油系统,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为两个的引导装置将齿轮箱中的液体快速移动到两个第二通孔处,从而可以实现更快速度的回油,提高回油效果。附图说明[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0029]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齿轮箱回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齿轮箱回油装置中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齿轮箱回油装置中的第一传送带的截面图;[0032]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齿轮箱双回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33]图标:100_齿轮箱回油装置;110-箱体;111-第二通孔;112_第一通孔;120-连接管道;121-喷雾件;122-净化装置;123-油栗;13〇_引导装置;131-第一引导件;1311-第一传送带;1:312-第一滚轮;H2-第二引导件;1321-第二传送带;1322_第二滚轮;141-第一挡板;142-第二挡板;152-第三挡板;152-第四挡板;161-第一弹性件;162-第二弹性件;170-冷却装置;171-冷却件;172-供冷装置;180-导热件;190-凹槽;200-齿轮箱双回油系统。具体实施方式[0034]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003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003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0038]实施例一[00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箱回油装置100,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这种齿轮箱回油装置1〇〇包括:[0040]箱体110,箱体110设置为中空结构,箱体110上具有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用于排出液体;[0041]引导装置13〇,引导装置130设置在箱体110的内部,引导装置130用于将箱体110内部的液体引导至第一通孔112;[0042]引导装置13〇包括第一引导件1:31和第二引导件I32,第一引导件131和第二引导件132相对设置,第一引导件131和第二引导件132分布于第一通孔112的两侧;[0043]第一引导件131包括第一滚轮1:312和第一传送带1:311,第一滚轮1312带动第一传送带1311运动;[0044]第二引导件1:32包括第二滚轮1:322和第二传送带lMl,第二滚轮1322带动第二传送带1321运动。[0045]第一传送带1311上远离第一通孔112的一面朝向靠近第一通孔112的方向运动,第二传送带1321上远离第一通孔II2的一面朝向靠近第一通孔II2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以将箱体110内部的液体传送到第一通孔112的位置处,方便液体从第一通孔112中排出。[0046]第一滚轮1:312和第二滚轮13M均可以通过电机带动其转动,具体的转动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0047]第一传送带1311上远离第一通孔112的一面从远离第一通孔112的一端向靠近第一通孔112的一端倾斜设置,第一传送带1311上远离第一通孔112的一面上远离第一通孔112的一端水平高度大于靠近第一通孔112的一端的水平高度。[004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挡板141,第一挡板141的一端和第一传送带1311上远离第一通孔112的一面抵接,第一挡板141的另一端和箱体110连接;[0049]还包括第二挡板142,第二挡板142的一端和第二传送带1321上远离第二通孔111的一面抵接,第二挡板142的另一端和箱体110连接。[0050]第一档板可以将液体引导至第一传送带1311上,防止液体进入到第一传送带1311和箱体110之间的缝隙中,第二挡板142可以将液体引导至第二传送带1321上,防止液体进入到第二传送带1321和箱体110之间的缝隙中,从而可以方便对液体进行集中处理。[005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挡板151,第三挡板151的一端和第一传送带1311上靠近第一通孔112的一面贴合,第三挡板151的另一端和箱体110连接;[0052]还包括第四挡板152,第四挡板152的一端和第二传送带1321上靠近第一通孔112的一面贴合,第四挡板152的另一端和箱体110连接。[0053]第三挡板151可以将第一传送带1311中靠近第一通孔112位置处的液体和第一传送带1311分离,可以使得液体沿着第三挡板151快速进入到第一通孔112的内部。[0054]第四挡板152可以将第二传送带1321中靠近第一通孔112位置处的液体和第二传送带1321分离,可以使得液体沿着第四挡板152快速进入到第一通孔112的内部。[00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挡板151和箱体110转动连接,第三挡板151和箱体11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iei,第一弹性件161用于控制第三挡板151靠近第一传送带1311;[0056]第四挡板I52和箱体110转动连接,第四挡板152和箱体11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I62,第二弹性件162用于控制第四挡板152靠近第二传送带1321。[0057]第一弹性件lei使得第三挡板151紧紧地贴合在第一传送带1311上,第二弹性件I62使得第四挡板152紧紧地贴合在第二传动带上,从而可以使得液体在经过第一传送带1311或第二传送带1321的时候,可以很好的经过第三挡板151或第四挡板152进入到第一通孔112的内部。[005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喷雾件121和连接管道120,箱体110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11,喷雾件121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通孔in的内部,喷雾件121上远离喷口的一端和连接管道120的一端连通,连接管道120的另一端和第一通孔112连通,连接管道120上设置有油泵123,油泵123用于将第一通孔112中的液体运输至喷雾件121的内部。[0059]喷雾件121通过第二通孔111向箱体110的内部喷射润滑液喷雾,可以对齿轮箱的内部提供润滑功能,并且喷射的润滑液可以为较低温度的润滑液,还可以对齿轮箱的内部起到降温的作用。[0060]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净化装置122,净化装置122设置在连接管道120上,净化装置122用于净化连接管道120内部的液体。[0061]净化装置122可以将从第一通孔112中流入连接管道120内部的液体进行净化,从而可以循环利用,通过喷雾件121再次喷射入齿轮箱的内部。[006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导热件180,导热件180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311和第二传送带1321上,导热件180贯穿第一传送带1311或第二传送带1321上相对设置的两个面;[0063]还包括冷却装置170,冷却装置170和导热件180贴合,冷却装置170用于降低导热件180的温度。[0064]导热件180可以将第一传送带1311或者第二传送带1321上的润滑液的温度传递到第一传送带1311或者第二传送带1321的另外一面,从而可以将热量传递到冷却装置170上进行冷却,从而可以对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上的温度进行降温,从而可以实现对齿轮箱的内部的降温。[0065]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70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却件171和供冷装置172,供冷装置172用于为冷却件171降温,冷却件171和导热件180贴合。[0066]冷却件171为导热性能较好的铝合金或者铜合金制成,冷却件171和导热件180贴合,可以很好的吸收导热件180上的热量。[0067]供冷装置17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供冷技术进行供冷,其具体的工作方式在此不再赘述。[006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1311和第二传送带1321上均至少有一个面上具有凹槽190,凹槽190设置为多个,多个凹槽190之间间隔设置。[0069]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送带1321上具有凹槽190的一面朝向外侧,从而可以使得第一传送带1311或第二传送带1321上的液体可以集中在凹槽190的内部,从而方便收集到第一通孔112的内部。[0070]本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箱回油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装置130中相对设置的第一引导件131和第二引导件132将齿轮箱中的液体快速移动到第一通孔112处,然后通过第一通孔112排出,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回油的目的。[0071]实施例二[007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箱双回油系统200,请参阅图4,这种齿轮箱双回油系统200包括齿轮箱回油装置100,齿轮箱回油装置100中的引导装置130设置为两个,两个引导装置130之间间隔设置,第一通孔112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通孔112和两个引导装置130之间--对应。[0073]本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箱双回油系统200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为两个的引导装置130将齿轮箱中的液体快速移动到两个第二通孔111处,从而可以实现更快速度的回油,提高回油效果。[007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排出液体;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将所述箱体内部的液体引导至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分布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引导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滚轮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运动;所述第二引导件包括第二滚轮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滚轮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面抵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贴合,所述第三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还包括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面贴合,所述第四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箱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箱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挡板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四挡板和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挡板和所述箱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控制所述第四挡板靠近所述第二传送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雾件和连接管道,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喷雾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所述喷雾件上远离喷口的一端和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油栗,所述油泵用于将所述第一通孔中的液体运输至所述喷雾件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上,所述净化装置用于净化所述连接管道内部的液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导热件贯穿所述第一传送带或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相对设置的两个面;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导热件贴合,所述冷却装置用于降低所述导热件的温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却件和供冷装置,所述供冷装置用于为所述冷却件降温,所述冷却件和所述导热杆阳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均至少有一个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为多个,多个凹槽之间间隔设置。10.—种齿轮箱双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卜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回油装置,所述齿轮箱回油装置中的所述引导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引导装置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两个所述引导装置之间对应。

百度查询: 南京创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齿轮箱回油装置及齿轮箱双回油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