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暖通专业中楼栋地上部分的加压系统自动布置方法_上海品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_202210040459.9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品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2-01-14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公开(公告)号:CN114626121B

主分类号:G06F30/13

分类号:G06F30/13;G06F30/18;G06F30/27;G06F30/28;G06V30/422;G06V10/26;G06F113/14;G06F113/08;G06F119/1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8#授权;2022.08.05#实质审查的生效;2022.06.14#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暖通专业中楼栋地上部分的加压系统自动布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个项目的建筑平面底图经过CAD解析得到图元并识别到各类构件和分割出的各类空间;利用结合AI的技术的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烟措施判断方法,可以得到每个防烟分区的措施形式以及需要进行机械加压时的加压送风量;在获取到上述防烟分区及防烟措施后,首先进行分组。本发明无需人力去绘制多楼层的防烟平面图,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自动计算防烟措施和加压风量,并自动完成一个项目楼栋的首层、标准层、机房层和屋顶层的通风防烟平面图出图,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出图的精确度。

主权项:1.一种暖通专业中楼栋地上部分的加压系统自动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一个项目的建筑平面底图经过CAD解析得到图元并识别到各类构件和分割出的各类空间;S2、利用结合AI的技术的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烟措施判断方法,得到每个防烟分区的措施形式以及需要进行机械加压时的加压送风量;S3、在获取到上述防烟分区及防烟措施后,首先进行分组;S4、为每一个需要机械加压的空间实例化一个预定义的竖向风管类;S5、在标准层平面图上找到所有的风井空间,将需要进行机械加压的空间组与找到的风井空间进行匹配;S6、对于步骤S5确定的风管放置在相应的风井之后,利用轴网的映射关系,在机房层平面图和屋顶层平面图找到标准层的风井空间所对应的风井;S7、在机房层和屋顶层找到所有的风机房,并根据步骤S6从标准层映射到机房和屋顶层的竖向风管进行加压风机放置空间选择;S8、风机型号根据之前计算的风量在配置表中进行选型,并选好取风百叶的规格,再结合竖向风管位置和机房形状进行风机和取风百叶的位置布置;S9、根据连线算法生成取风口到风机和风机到竖向风管间的风管线以及天元地方和泄压管的管线,再在泄压管线中心布置泄压阀,在风机到竖向风管段的风管与防火墙交界处布置FDV;S10、在标准层,对于机械加压的空间,找到该机械加压的空间和竖向风管所在的风井之间的相邻的墙线,以风管中心向找到的墙线投影,以中心为布置点,中心到投影点方向为法向,放置自垂百叶取风口,并从竖向风管向自垂百叶引垂直的水平风管线;S11、在标准层,对于进行自然通风的防烟分区,找到需要进行自然通风的防烟分区空间的外窗,并引线标注其满足的外窗面积,进行自然通风字样文本;S12、将步骤S3分组的不同措施的空间通过轴网映射到首层平面图对应的空间,并重复步骤S10和步骤S11的步骤,完成首层通风防烟平面图的绘制;其中,步骤S2中结合AI的技术的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烟措施判断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21、将一个项目的建筑平面底图经过CAD解析得到图元并结合AI技术和图像算法后识别到各类构件和分割出的各类空间;S22、获取标准层的前室空间和合用前室的对象,一层到五层的楼梯间对象,以及平开门和普通窗对象;S23、将楼梯间和前室与属于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和窗建立关系,门和空间通过使用门的方向线和空间轮廓相交来确定属于关系,窗和空间通过外扩窗的bbox与空间轮廓相交来判断;S24、将楼梯间和前室通过是否共有同一个隶属的门对象来建立联通关系;S25、获取凹廊或开敞阳台空间,通过步骤S23和步骤S24判断楼梯间是否和凹廊或开敞阳台联通,若是则楼梯间无需防烟系统,记录该楼梯间的属性为None;S26、若步骤S25未获取到相关空间,通过步骤S23获取到属于楼梯间的窗,获取其是否为外窗属性,若为外窗则加入外窗面积计算,通过轴网映射计算该楼梯间在1-5层所有的外窗面积之和,若大于2m^2,则采用自然通风,记录属性为False,反之则需要进行机械加压,记录属性为True;S27、对于前室和合用前室,首先判断其是否为开敞前室,即空间内有栏杆无窗,若是,则前室和其联通的楼梯间均不用做防烟措施,属性均记录为None;S28、对于步骤S27若否,同样使用步骤三确定的窗户,计算外窗面积之和,若前室外窗面积之和大于2m^2,合用前室外窗面积之和大于3m^2则进行自然通风,记录为属性False,反之则需进行机械加压,记录为True;S29、对于步骤S28若前室需要进行机械加压,则通过步骤S24获取的前室所属的门中,去除和楼梯间相连通的门后,筛选出开向前室的门,再获取风井空间,将开向前室门的门线延长并判断是否和风井空间相交,若不相交,则前室联通的楼梯间也需要进行机械加压,反之则不需要;S210、在前述9个步骤判断结束后,对于需要进行机械加压的楼梯间或前室空间进行加压风量计算,首先进行楼梯间加压送风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Lj=L1+L2;式中:Lj——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1——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m³s);L2——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m³s);L1=AkνN1Ak——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对于住宅楼梯前室,可按一个门的面积取值;可通过AI识图的结果计算出门的面积;v——门洞断面风速(ms);可通过AI识图结果进行类型判断在规范标准的要求中进行取值;N1——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下时,设计2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2;当地上楼梯间为24m及以上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3;当为地下楼梯间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1;前室:采用常闭风口,计算风量时取N1=3;L2=0.827×A××1.25×N2;A——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疏散门的门缝宽度取0.002m-0.004m;△P——计算漏风量的平均压力差(Pa);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0.7ms时,取△P=6.0Pa;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0ms时,取△P=12.0Pa;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2ms时,取△P=17.0Pa;n——指数(一般取n=2);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N2——漏风疏散门的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取N2=加压楼梯间的总门数-N1楼层数上的总门数;S211、前室的加压送风量同样参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s=L1+L3;L1=AkνN1;L3=0.083×AfN3;Ls——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1——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m³s);L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m³s);Ak——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对于住宅楼梯前室,可按一个门的面积取值;可通过AI识图的结果计算出门的面积;v——门洞断面风速(ms);可通过AI识图结果进行类型判断在规范标准的要求中进行取值;N1——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下时,设计2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2;当地上楼梯间为24m及以上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3;当为地下楼梯间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1;前室:采用常闭风口,计算风量时取N1=3;0.083——阀门单位面积的漏风量[m³s·㎡)];Af——单个送风阀门的面积(㎡);N3——漏风阀门的数量:前室采用常闭风口取N3=楼层数—3;S212、完成项目防烟措施判断并计算风量,供后续暖通施工图出图使用。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上海品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暖通专业中楼栋地上部分的加压系统自动布置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