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公布】一种柔软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_无锡永一新材料有限公司_202410473019.1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永一新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4-04-19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18223169A

主分类号:D02G3/36

分类号:D02G3/36;D01H13/30;D01H1/36;D01H5/2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在审-公开

法律状态:2024.06.21#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软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在细纱工序采用包芯复合生产工艺,且在空心的前罗拉上设置有湿热气流作用区,使得牵伸系统输出的须条在加捻之前受到充分的湿热气流作用,从而对纤维起到软化作用,继而提高加捻效率和对芯纱的包覆效果,从而改善成纱综合质量,同时降低成纱中纤维的反扭转性,从而实现纱线的柔软。

主权项:1.一种柔软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包括牵伸系统和卷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系统包括后牵伸罗拉对、中牵伸罗拉对、前牵伸罗拉对,所述后牵伸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所述中牵伸罗拉对包括中下罗拉和中上胶辊,所述前牵伸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所述后下罗拉以及所述中下罗拉包括第一罗拉轴,所述第一罗拉轴为实心的钢质圆柱体形,在各锭位处的所述后下罗拉、所述中下罗拉的所述第一罗拉轴上设置有第一罗拉套,所述第一罗拉套为钢质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罗拉套紧套在所述第一罗拉轴上,且两者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沿着所述第一罗拉套的圆周方向开有摩擦槽;所述前下罗拉包括第二罗拉轴和第二罗拉套,在各锭位位置处的所述前下罗拉为所述第二罗拉套,所述第二罗拉套为空心的钢质且两端封闭的圆柱体形,沿着所述第二罗拉套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开有湿热气流孔,所述湿热气流孔沿着所述第二罗拉套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各所述湿热气流孔行沿着所述第二罗拉套的圆周方向等弧度间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湿热气流孔行之间的所述第二罗拉套的侧面上设置有摩擦销,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罗拉套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罗拉轴互通连接,所述第二罗拉轴为空心且两端开放钢质圆柱体形,所述第二罗拉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罗拉套的直径,在所述第二罗拉套的两端圆面上分别开有罗拉连接孔,所述罗拉连接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罗拉轴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罗拉轴通过所述罗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罗拉套之间互通连接,所述前下罗拉的两端分别为第二罗拉轴,在所述第二罗拉套内设置有湿热气流作用管,所述湿热气流作用管为空心且两端封闭的圆柱体形,所述湿热气流作用管紧贴在所述第二罗拉套的内侧面上,沿着所述湿热气流作用管的长度方向开有湿热气流作用槽,在所述第二罗拉轴内设置有湿热气流连接管,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为空心且两端开放的圆柱体形,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紧贴在所述第二罗拉轴的内侧面上,在沿着所述湿热气流作用管的两端圆面上分别开有气流连接孔,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通过所述气流连接孔与所述湿热气流作用管之间互通连接,且位于所述前下罗拉的两端的所述第二罗拉轴内的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分别伸出,伸出后的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的伸出端保持封闭,且伸出端与车台面之间固定连接;沿着所述第二罗拉轴的侧面开有外气流槽,所述外气流槽包括第一外气流槽、第二外气流槽、第三外气流槽、第四外气流槽,沿着所述第二罗拉轴的侧面的一个第一圆周方向开有所述第一外气流槽、所述第二外气流槽,所述第一外气流槽、所述第二外气流槽的弧度均为14圆周,且两者沿着所述第二罗拉轴的侧面的第一圆周方向等弧度间隔排布,沿着所述第二罗拉轴的侧面的且与第一圆周相邻的一个第二圆周方向开有所述第三外气流槽、所述第四外气流槽,所述第三外气流槽、所述第四外气流槽的弧度均为14圆周,且两者沿着所述第二罗拉轴的侧面的第二圆周方向等弧度间隔排布,所述第三外气流槽、所述第四外气流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气流槽、所述第二外气流槽沿着所述第二罗拉轴的侧面的圆周方向交错排布;沿着与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的侧面开有内气流槽,所述内气流槽包括第一内气流槽、第二内气流槽、第三内气流槽、第四内气流槽,沿着与所述第二罗拉轴的第一圆周对齐的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的相应的一个第一圆周方向开有所述第一内气流槽、所述第二内气流槽,所述第一内气流槽、所述第二内气流槽的弧度均为14圆周,且两者沿着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的侧面的第一圆周方向等弧度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内气流槽、所述第二内气流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气流槽、所述第二外气流槽沿着圆周方向交错排布,沿着与所述第二罗拉轴的第二圆周对齐的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的相应的一个第二圆周方向开有所述第三内气流槽、所述第四内气流槽,所述第三内气流槽、所述第四内气流槽的弧度均为14圆周,且两者沿着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管的侧面的第二圆周方向等弧度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三内气流槽、所述第四内气流槽分别与所述第三外气流槽、所述第四外气流槽沿着圆周方向交错排布,在所述第二罗拉轴的第一圆周、第二圆周处套有湿热气流连接环,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环套在所述第二罗拉轴上,且将所述第二罗拉轴的第一圆周、第二圆周完全覆盖,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环与所述第二罗拉轴之间通过轴承封闭连接,所述湿热气流连接环与所述湿热气流向上连接支管之间互通连接,各所述湿热气流向上连接支管与所述湿热气流向上连接主管之间互通连接,所述湿热气流向上连接主管与所述湿热气流发生器之间连接;在所述前上胶辊的前部设置有输出胶辊,所述输出胶辊位于所述前下罗拉的上方,所述后上胶辊、所述中上胶辊、所述前上胶辊、所述输出胶辊结构相同,均包括胶辊轴和胶辊套,相邻的两个锭位的所述胶辊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一体化连接的所述胶辊轴的两端分别套有所述胶辊套,所述胶辊套为环形的硬质橡胶材质,所述胶辊套通过滚针轴承与所述胶辊轴之间连接,连接后的两个所述胶辊套之间保持既定间距;所述后上胶辊、所述中上胶辊、所述前上胶辊、所述输出胶辊的两个所述胶辊套之间的所述胶辊轴分别嵌入在加压组件的后加压抓、中加压抓、前加压抓、输出加压抓内,所述加压组件为弹性加压,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加压杆,所述加压杆的后端与车架之间通过旋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级旋钮、第二级旋钮、第三级旋钮,所述第一级旋钮、所述第二级旋钮、所述第三级旋钮均为弹性按钮,沿着所述加压杆的下侧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所述后加压抓、所述中加压抓、所述前加压抓、所述输出加压抓;卷捻系统设置于所述牵伸系统的下部,所述卷捻系统包括锭子,各锭位的锭子通过主轴传动连接,所述主轴通过主电机直接传动,在锭子上设置有卷绕纱管,在所述卷绕纱管上穿套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贯穿各锭位,在各锭位处的所述升降板上开有升降孔,所述升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卷绕纱管的直径,所述升降板通过所述升降孔穿过各锭位的所述卷绕纱管,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轮组与车架之间连接,所述滑轮组之间通过牵吊绳连接,所述牵吊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电机连接,在所述升降孔内设置有卷绕环,所述卷绕环位钢质材质,所述卷绕环固定的嵌入在所述升降孔内,且固定后的所述卷绕环高出所述升降孔,在所述卷绕环的上端圆面上设置有卷绕轨道,在所述卷绕轨道上设置有加捻圈,所述加捻圈骑跨在卷绕轨道上。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无锡永一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