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浙江中威智能家具有限公司陈政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浙江中威智能家具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激光切割机加工矩形管材高强度外弧拐角的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28244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3-1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834740.5,技术领域涉及:B23K26/38;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激光切割机加工矩形管材高强度外弧拐角的方法是由陈政;卢会丽;王作花;陈国威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2-1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激光切割机加工矩形管材高强度外弧拐角的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切割机加工矩形管材高强度外弧拐角的方法,S1:确定矩形管材的外宽W1、外高H1、内宽W2、外高H2并获得壁厚T;定义外宽W1间隔的两平行侧面为第一面(10)及第二面(11);外高H1间隔的两平行侧面为第三面(13)及第四面(14);S2:以外宽W1尺寸减去壁厚T得到半径参数r1;以半径参数r1、所需折弯角度a1为参考获得该半径及角度下的圆弧长度C1;S3:确定矩形管材的前端取料长度L1,将圆弧长度C1经展开后加于前端取料长度L1后端使其在矩形管材长度方向上形成裁料段(20)。本发明具有对型材进行非切断的状态下,经切割折弯焊接形成外弧拐角,并保证整体强度及美观性的优点。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激光切割机加工矩形管材高强度外弧拐角的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激光切割机加工矩形管材高强度外弧拐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矩形管材的外宽W1、外高H1、内宽W2、外高H2并获得矩形管材的壁厚T;定义外宽W1间隔的两平行侧面为第一面(10)及第二面(11);外高H1间隔的两平行侧面为第三面(13)及第四面(14);S2:以外宽W1尺寸减去矩形管材的壁厚T得到半径参数r1;以半径参数r1、所需折弯角度a1为参考获得该半径及角度下的圆弧长度C1;S3:确定矩形管材的前端取料长度L1,将圆弧长度C1经展开后加于前端取料长度L1后端使其在矩形管材长度方向上形成裁料段(20);S4:裁料段(20)上切割出下料区(30);以裁料段(20)其中一端为第一虚拟基准截面(21),并使第一虚拟基准截面(21)与第三面(13)交界处形成第一切割缝(31),所述第一切割缝(31)长度等于半径参数r1;所述第一切割缝(31)一端切割至第一面(10)外侧壁,另一端切割至与第二面(11)的内侧壁平齐后往裁料段(20)另一端方向切割形成第二切割缝(32);以裁料段(20)其另一端为第二虚拟基准截面(22),在第一面(10)与第二虚拟基准截面(22)交界处作为半径参数r1的轴线(90)切割出第三切割缝(33),所述第三切割缝(33)一端与第二切割缝(32)以相切的方式对接且切点(221)与第二虚拟基准截面(22)重合,所述第三切割缝(33)另一端沿半径参数r1切割至第一面(10)外侧壁;所述第一切割缝(31)与第三切割缝(33)在第一面(10)上通过第四切割缝(34)及第五切割缝(35)切割至第三面(13)与第四面(14)之间的虚拟中分面(15)上,所述第四切割缝(34)及第五切割缝(35)之间沿虚拟中分面(15)通过第六切割缝(36)相连;第一切割缝(31)、第二切割缝(32)、第三切割缝(33)、第四切割缝(34)、第五切割缝(35)、第六切割缝(36)相连合拢形成下料区(30);S5:所述下料区(30)为两个,另一下料区(30)以第一虚拟基准截面(21)及第二虚拟基准截面(22)之间的虚拟中分面为镜像面镜像后再通过虚拟中分面(15)作为镜像面镜像至第四面(14)上获得;S6:两下料区(30)的第五切割缝(35)与第六切割缝(36)交界处通过沿虚拟中分面(15)切割的第七切割缝(37)连接;去除两下料区(30)后在裁料段(20)的第二面(11)形成圆角包覆面(111);S7:根据尺寸切割留下矩形管材的后端取料长度L3;将前端取料长度L1段与后端取料长度L3段朝第一面(10)方向折弯并使圆角包覆面(111)与各下料区(30)的第三切割缝(33)贴合;同时使第一面(10)与对应下料区(30)的第一切割缝(31)、第四切割缝(34)贴合;S8:将折弯完成后的各切缝进行焊接;S9:对焊缝进行打磨使其平整。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浙江中威智能家具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清江镇工业功能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