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武际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一种降低砂姜黑土胀缩性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30655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3-2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832411.7,技术领域涉及:C05G3/80;该发明授权一种降低砂姜黑土胀缩性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是由武际;卜容燕;程文龙;韩上;李敏;王慧;唐杉;朱睿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2-12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降低砂姜黑土胀缩性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砂姜黑土胀缩性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属于土壤改良型肥料技术领域,原料包括发酵粪肥、生物基凝胶粉末、生物炭、腐殖酸钾和环氧交联剂微球,生物基凝胶粉末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吸水溶胀后有助于增加砂姜黑土的孔隙度,其中含有的氨基改性秸秆纤维上含有大量氨基,释放的环氧化原儿茶酸能够与氨基发生交联,起到铆接固定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吸水后生物基凝胶的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在土壤失水后仍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抵抗深耕层砂姜黑土的失水收缩,再次吸水后生物基凝胶的溶胀倍率也会减小,从而降低砂姜黑土的胀缩性,提高耕地质量。
本发明授权一种降低砂姜黑土胀缩性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降低砂姜黑土胀缩性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含水量<5%的发酵粪肥100-150份生物基凝胶粉末35-45份生物炭30-35份腐殖酸钾20-30份环氧交联剂微球8-14份所述生物基凝胶粉末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加水磨浆,过滤,得到纤维长度为1.5±0.2mm且固含量为10wv%的纤维浆料,将纤维浆料和浓度为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反应釜中,80-85℃和200-300rmin搅拌40-60min,自然冷却后向反应釜中加入环氧氯丙烷,继续搅拌6-7h,离心过滤,将滤饼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洗涤2-3次,真空干燥,得到环氧化秸秆纤维;所述纤维浆料、氢氧化钠溶液和环氧氯丙烷的体积比为5-6:3:1;将环氧化秸秆纤维和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脂肪胺单体,70-80℃和200-300rmin搅拌反应6-8h,离心过滤,将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真空干燥,得到氨基改性秸秆纤维;所述环氧化秸秆纤维、去离子水和脂肪胺单体的质量比为2:4-6:1;向反应釜中加入丙烯酸、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后向反应釜中加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氨基改性秸秆纤维、过硫酸铵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55-60℃和200-300rmin搅拌反应10-12min,将反应产物用无水乙醇浸泡3-5min,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真空干燥,粉碎,过80目筛,得到生物基凝胶粉末;所述脂肪胺单体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环氧交联剂微球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向反应釜中加入原儿茶酸、无水碳酸钾和二甲基亚砜,300-500rmin搅拌3-5min,然后在0℃和搅拌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氯丙烯,滴加完毕后30℃搅拌反应35-40h,将反应产物和1-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合,用乙酸乙酯萃取3-5次,合并有机相后用饱和氯和钠溶液洗涤2-3次,再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除水,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烯丙基化原儿茶酸;将烯丙基化原儿茶酸、二氯甲烷和过氧苯甲酸加入反应釜中,0℃和300-500rmin搅拌40-60min,40-45℃搅拌反应35-40h,将反应产物在-10℃的条件下冷却结晶4-5h,过滤,将滤液分别用10wt%的亚硫酸钠溶液、5wt%的碳酸钠溶液以及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2-3次,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除水,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环氧化原儿茶酸;将环氧化原儿茶酸溶于二氯甲烷制备出0.8-1wt%的芯体溶液,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于六氟异丙醇制备出5-6wt%的壳体溶液;将芯体溶液和壳体溶液转移至同轴静电喷射装置的供液系统中,按照2-2.2mLh的壳体溶液流量和0.22-0.25mLh的芯体溶液流量向同轴喷头供液,在15-20kV电压和15-20cm的接收距离下,制备出平均直径为10±0.5μm的环氧交联剂微球。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