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方晓生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复旦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柔性铁电纳米薄膜极化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6314449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13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170126.2,技术领域涉及:H10F71/00;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柔性铁电纳米薄膜极化方法是由方晓生;苏莉;严婷婷;刘欣亚;曹发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2-2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柔性铁电纳米薄膜极化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属于柔性铁电纳米薄膜极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柔性铁电纳米薄膜极化方法。本发明包括柔性铁电纳米薄膜的制备与剪裁;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极化装置的构建;柔性铁电纳米薄膜极化处理与剥离。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仪的内仓作为恒温恒湿环境,确保仓内空气作为介电材料均匀恒定;采用静电纺丝仪的正负高压端作为极化装置的两个极板电源,程序控制高电压输出;铁电薄膜中铁电畴需外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实现翻转;采用静电纺丝仪的正负端的高电压输出,能够产生强度协调可控且稳定的电场。本发明可实现柔性铁电薄膜可控极化,操作安全、方便。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柔性铁电纳米薄膜极化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柔性铁电纳米薄膜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柔性铁电纳米薄膜的制备与剪裁; 具体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无机铁电纳米纤维集成的光电半导体纳米纤维薄膜,即铁电半导体复合纳米纤维薄膜; 根据光电器件设计需求,机械剪裁铁电半导体复合纳米纤维薄膜为规定形状和尺寸; (2)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极化装置的构建; (2.1)根据光电探测器件设计需求,采用金属薄板作为平板电容器极化装置的极板,采用非导电材料作为金属极板载体;极板的尺寸与铁电半导体复合纳米纤维薄膜尺寸比例匹配,正负极两端极板间的间距为:5-30cm;两个极板等面积; (2.2)利用静电纺丝仪的正高压端和负高压端作为平板电容器两边极板电源,采用直流电;正高压端电压范围:8-20KV,负高压端电压范围:0--5KV; (2.3)以环境恒温恒湿环境中的空气作为介电材料; (2.4)平板电容器模型极化装置中,通过调控两极板间距离、调控极化时间,以调控铁电半导体复合纳米纤维薄膜极化程度和铁电畴取向调控;遵循物理的数学关系式,如下:; 其中,d 0 是铁电纳米纤维薄膜厚度,d是两个金属极板之间距离,φ0为纳米纤维表面实际作用电压值,Δφ为作用于两个金属极板的正高压与负高压之间电压差; (3)柔性铁电纳米薄膜的极化处理; 利用步骤(2)构建的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极化装置对步骤(1)制备的铁电半导体复合纳米纤维薄膜进行极化处理,具体流程为: (3.1)将平板电容器模型的极化装置完全置于静电纺丝内仓中,以保证极化处理操作安全性; (3.2)将铁电半导体复合纳米纤维薄膜粘附在负高压端的金属极板中间位置,以便纤维薄膜受到均匀电场的调控; (3.3)采用干燥器调控静电纺丝内舱的湿度为30%-42%;调控温度为20℃-30℃; (3.4)调控两端金属极板间的间距; (3.5)调控电压升至所需数值;采用直流电源模式,除去边缘效应,使两个面积大小相等金属极板之间形成稳定且恒定电场; (3.6)控制极化时间为:1-48h; (4)剥离;极化完成后,采用机械剥离的方式将纳米纤维薄膜缓慢地从极板上剥离,以最大限度保证纤维薄膜宏观结构不被破坏。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复旦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