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只认龙图腾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公布】装卸作业中的料斗智能放料方法_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_202410008030.0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4-01-03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公开(公告)号:CN117930769A

主分类号:G05B19/418

分类号:G05B19/418;B65G67/06;B65G67/0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在审-实质审查的生效

法律状态:2024.05.14#实质审查的生效;2024.04.26#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卸作业中的料斗智能放料方法,步骤为:S1、持续以等时间间隔的方式采集料斗内物料的实时净重Mt;S2、根据步骤S1得到的物料在t时刻的实时净重Mt、以及物料在t‑1时刻的实时净重Mt‑1,判断料斗的装卸料状态,并估算料斗的放料流量Ft和装料流量At;S3、向卡车卸料时,采用按需求放料方式控制料斗放料;向皮带机卸料时,采用按效率放料方式控制料斗放料;该装卸作业中的料斗智能放料方法控制方法简单,并可适用于当前散货码头常规的两种放料形式的放料作业中,替代简单、枯燥的人工控制方法,不仅节约人力成本,且能够实现按需放料和按效率放料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控制方法,控制结果精确且高效,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和推广前景。

主权项:1.一种装卸作业中的料斗智能放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在装卸过程中,持续以等时间间隔的方式采集料斗内物料的实时净重Mt,t为当前时刻;S2、根据步骤S1得到的物料在t时刻的实时净重Mt以及物料在t-1时刻的实时净重Mt-1,判断料斗装卸料状态,并估算料斗的放料流量Ft和装料流量At;当Mt-1-Mt≥0,判断t时刻料斗只在放料;t时刻下,料斗的放料流量Ft=Mt-1-Mt,装料流量At=0;当Mt-1-Mt0,判断t时刻料斗装料和卸料同时进行;t时刻下,料斗的放料流量Ft=Ft-1,装料流量At=Mt-Mt-1+Ft;S3、向卡车卸料时,采用按需求放料方式控制料斗放料;向皮带机卸料时,采用按效率放料方式控制料斗放料;其中,I、按需求放料方式控制料斗放料的方法为:1确定放料需求量R,并启动料斗放料,启动放料时刻为t0;2实时计算自启动放料时刻为t0至当前时刻t的放料流量Ft的加和,得到累计放料流量∑Ft;3当累计放料流量∑Ft>R,则关闭料斗口门;II、按效率放料方式控制料斗放料的方法为:1根据料斗满载物料时的净重M0,设定料斗的维稳重量Ms、上限重量Mu和下限重量Md;2启动料斗放料,初始状态下,料斗口门开度设置为O0;3将实时采集的物料净重Mt与步骤1设定的上限重量Mu和下限重量Md进行比较,并在出现如下结果①或结果②时,对料斗开度进行调整:结果①:Mt1≥Mu,判断当前料斗开度Ot1过小,并先调整料斗口门开度至O1:O1=Ot0×∑At1∑Ft1×1+x,式中,t0为前一次料斗口门开度的调整时刻,Ot0为前一次料斗口门调整后的开度;t1为当前时刻,∑At1为自t0时刻至当前时刻t1的累计放料流量,∑Ft1为自t0时刻至当前时刻t1的累计装料流量;x为回调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1~0.3;接着,持续将实时采集的物料净重Mt与步骤1设定的维稳重量Ms进行比较,直至Mt2Ms,则调整料斗口门开度至O2:O2=O1×∑At2∑Ft2;式中,t2为当前时刻,∑At2为自t1时刻至当前时刻t2的累计放料流量,∑Ft2为自t1时刻至当前时刻t2的累计装料流量;结果②:MtMd,判断当前料斗开度Ot1过大,则先调整料斗口门开度至O3:O3=Ot0×∑At1∑Ft1×1-x,式中,t0为前一次料斗口门开度的调整时刻,Ot0为前一次料斗口门调整后的开度;t1为当前时刻,∑At1为自t0时刻至当前时刻t1的累计放料流量,∑Ft1为自t0时刻至当前时刻t1的累计装料流量;x为回调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1~0.3;接着,持续将实时采集的物料净重Mt与步骤1设定的维稳重量Ms进行比较,直至MtMs,则调整料斗口门开度至O4:O4=O3×∑At2∑Ft2;式中,t2为当前时刻,∑At2为自t1时刻至当前时刻t2的累计放料流量,∑Ft2为自t1时刻至当前时刻t2的累计装料流量;4重复上述步骤3,直至料斗自启动放料时刻至当前时刻的累计放料流量达到放料需求量。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 装卸作业中的料斗智能放料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