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适用于大断面的跨骑式五臂钻车_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_201911029584.4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10-28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公开(公告)号:CN110608060B

主分类号:E21D20/00

分类号:E21D20/00;E21B15/04;E21B15/00;E21B7/02;E21B19/08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10#授权;2020.01.1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12.24#公开

摘要: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开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断面的跨骑式五臂钻车。技术方案包括机体部、两个前钻臂、一个中间钻臂、两个后钻臂、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所述两个前钻臂对称设置在机体部左右两侧的前部,中间钻臂安装于机体部上面的中间位置,两个后钻臂对称设置在机体部左右两侧的后部,电气系统安装在机体部的后方中间位置,液压系统安装于机体部的右后侧,并且位于电气系统的后方位置。本发明适用断面大,与掘进机、转载机、皮带运输机、刮板机等矿用装备配合作业,实现锚杆支护快速作业,改进了掘进工艺,极大提高了掘进进尺,改善了生产接续紧张的局面。同时作业、互不干涉,大大提升掘进支护效率。

主权项:1.一种适用于大断面的跨骑式五臂钻车,其特征是:包括机体部(1)、两个前钻臂(2)、一个中间钻臂(3)、两个后钻臂(4)、电气系统(5)和液压系统(6);所述两个前钻臂(2)对称设置在机体部(1)左右两侧的前部,中间钻臂(3)安装于机体部(1)上面的中间位置,两个后钻臂(4)对称设置在机体部(1)左右两侧的后部,电气系统(5)安装在机体部(1)的后方中间位置,液压系统(6)安装于机体部(1)的右后侧,并且位于电气系统(5)的后方位置;所述前钻臂(2)包括整体伸缩装置(2-1)、两个整体升降机构(2-2)、两个调整机构(2-3)和两个机载锚杆钻机(2-4);整体伸缩装置(2-1)安装在前连接梁(1-1)的前端,两个整体升降机构(2-2)对称安装在整体伸缩装置(2-1)的左右两端,两个调整机构(2-3)对称安装在左右整体升降机构(2-2)的侧面,两个机载锚杆钻机(2-4)分别固定在两个调整机构(2-3)上;整体伸缩装置(2-1)可实现机载锚杆钻机(2-4)在水平方向整体左右平移,以满足不同宽度位置的顶锚杆孔的机械化作业,整体升降机构(2-2)可实现机载锚杆钻机(2-4)在竖直方向整体升降,满足不同高度位置的顶帮锚杆孔的机械化作业,调整机构(2-3)可控制机载锚杆钻机(2-4)的旋转及角度调整,方便钻孔快速定位;通过上述装置的配合,前钻臂(2)可完成顶帮不同位置和角度的锚杆孔机械化施工作业;所述中间钻臂(3)包括中机载锚杆钻机(3-1)、摆动油缸Ⅱ(3-2)、摆动油缸Ⅲ(3-3)、中间内套筒(3-4)、中间外套筒(3-5)、钻臂伸缩油缸Ⅰ3-6、调整油缸3-7、钻臂回转座Ⅰ(3-8)、钻臂回转驱动(3-9)、钻臂底座(3-10)和摆动油缸固定架(3-11);所述钻臂底座(3-10)固定于前连接梁(1-1)的上表面,钻臂回转驱动(3-9)的缸体一端与钻臂底座(3-10)连接,钻臂回转驱动(3-9)的旋转轴与钻臂回转座Ⅰ(3-8)连接,钻臂回转座Ⅰ(3-8)的上端与中间外套筒(3-5)铰接,钻臂回转座Ⅰ(3-8)的下端与调整油缸3-7的缸体铰接,调整油缸3-7的伸缩杆与中间外套筒(3-5)下端铰接,钻臂伸缩油缸Ⅰ3-6嵌套于中间内套筒(3-4)内,钻臂伸缩油缸Ⅰ3-6的缸体与中间外套筒(3-5)铰接,钻臂伸缩油缸Ⅰ3-6的伸缩杆与中间内套筒(3-4)的前端铰接,中间内套筒(3-4)的前端与摆动油缸Ⅲ(3-3)的缸体连接,摆动油缸Ⅲ(3-3)的旋转轴与摆动油缸固定架(3-11)连接,摆动油缸摆动油缸Ⅱ(3-2)的缸体与摆动油缸固定架(3-11)连接,摆动油缸Ⅲ(3-3)的旋转轴与中机载锚杆钻机(3-1)连接;液压油驱动钻臂回转驱动(3-9)带动钻臂回转座Ⅰ(3-8)可左右旋转90°;所述调整油缸3-7的伸缩带动中间外套筒(3-5)上下升降一定高度,实现中间钻臂(3)的整体升降运动;钻臂伸缩油缸Ⅰ3-6的伸缩带动中间内套筒(3-4)在中间外套筒(3-5)中做前后滑动;摆动油缸Ⅱ(3-2)与摆动油缸Ⅲ(3-3)可配合旋转,实现360°范围的旋转,可实现中机载锚杆钻机(3-1)大角度钻孔施工作业;所述后钻臂(4)包括后机载锚杆钻机(4-1)、摆动油缸板Ⅱ(4-2)、摆动油缸Ⅳ(4-3)、摆动油缸Ⅴ(4-4)、套筒总成(4-5)、钻臂支撑油缸(4-6)、钻臂回转油缸(4-7)、钻臂回转座Ⅱ(4-8)、回转固定座(4-9)和油缸固定座(4-10);所述回转固定座(4-9)固定在机体部后连接梁(1-2)上的左右两侧,钻臂回转座Ⅱ(4-8)与回转固定座(4-9)铰接,套筒总成(4-5)与钻臂回转座Ⅱ(4-8)铰接,钻臂支撑油缸(4-6)的缸体与钻臂回转座Ⅱ(4-8)铰接,钻臂支撑油缸(4-6)的伸缩杆与套筒总成(4-5)的底端铰接,摆动油缸Ⅴ(4-4)的缸体固定于套筒总成(4-5)前端面,摆动油缸Ⅴ(4-4)的旋转轴与摆动油缸Ⅳ(4-3)缸体连接,摆动油缸Ⅳ(4-3)的旋转轴与摆动油缸板Ⅱ(4-2)连接;所述后机载锚杆钻机(4-1)固定于摆动油缸板Ⅱ(4-2)上;钻臂支撑油缸(4-6)的伸缩带动套筒总成(4-5)上下升降一定高度,实现后钻臂(4)的整体升降运动;摆动油缸Ⅳ(4-3)可左右旋转180°,摆动油缸Ⅴ(4-4)可上下旋转180°,通过摆动油缸Ⅳ(4-3)和摆动油缸Ⅴ(4-4)上下左右旋转,可实现后机载锚杆钻机(4-1)大角度钻孔施工作业;后钻臂(4)分左右对称布置,可在水平及竖直方向做一定角度的摆动,以实现满足不同宽度及高度的顶钻、帮钻锚杆锚索孔的机械化施工作业;所述整体伸缩装置(2-1)包括右内套筒(2-1-1)、第一外套筒(2-1-2)、两根伸缩油缸(2-1-3)、左内套筒(2-1-4)和站人平台(2-1-5);所述第一外套筒(2-1-2)分前后两个套筒结构布置,右内套筒(2-1-1)嵌套于第一外套筒(2-1-2)的后套筒内,一根伸缩油缸(2-1-3)的伸缩杆与右内套筒(2-1-1)铰接,伸缩油缸(2-1-3)的缸体与第一外套筒(2-1-2)铰接,左内套筒(2-1-4)嵌套于第一外套筒(2-1-2)的前套筒内;另一根伸缩油缸(2-1-3)的伸缩杆与左内套筒(2-1-4)铰接,伸缩油缸(2-1-3)的缸体与第一外套筒(2-1-2)铰接;右内套筒(2-1-1)在伸缩油缸(2-1-3)的推动下可以向右侧方向伸出第一外套筒(2-1-2)的外部;左内套筒(2-1-4)在伸缩油缸(2-1-3)的推动下可以向左侧方向伸出第一外套筒(2-1-2)的外部,通过伸缩油缸(2-1-3)伸缩带动整体伸缩装置(2-1)左右滑动,实现不同断面的顶锚杆覆盖施工作业,站人平台(2-1-5)安装在第一外套筒(2-1-2)的前侧位置,采用防滑板结构设计,增加了人员站位面积,操作方便;所述整体升降机构(2-2)包括套筒座(2-2-1)、内套筒(2-2-2)、第二外套筒(2-2-3)、钻臂升降油缸Ⅰ(2-2-4)、钻臂升降油缸Ⅱ(2-2-5);所述套筒座(2-2-1)固定于左内套筒(2-1-4)或右内套筒(2-1-1)前端,套筒座(2-2-1)嵌套在内套筒(2-2-2)内,内套筒(2-2-2)嵌套于第二外套筒(2-2-3)内,钻臂升降油缸Ⅰ(2-2-4)的缸体固定在左内套筒(2-1-4)或右内套筒(2-1-1)上,钻臂升降油缸Ⅰ(2-2-4)的伸缩杆与内套筒(2-2-2)铰接,钻臂升降油缸Ⅱ(2-2-5)的缸体与内套筒(2-2-2)铰接,钻臂升降油缸Ⅱ(2-2-5)的伸缩杆与第二外套筒(2-2-3)铰接;通过钻臂升降油缸Ⅰ(2-2-4)的伸缩带动内套筒(2-2-2)进行伸缩运动,通过钻臂升降油缸Ⅱ(2-2-5)的伸缩带动第二外套筒(2-2-3)进行伸缩运动,在两级油缸的伸缩带动下,实现整体升降机构(2-2)的上下升降,从而带动机载锚杆钻机(2-4)上下升降,实现不同高度帮锚杆钻孔的施工作业功能;所述调整机构(2-3)包括摆动油缸板Ⅰ(2-3-1)、摆动油缸Ⅰ(2-3-2)、固定座(2-3-3)、摆动缸座(2-3-4)和调整油缸Ⅰ(2-3-5);所述摆动油缸板Ⅰ(2-3-1)和摆动油缸Ⅰ(2-3-2)的旋转轴端面固定,摆动油缸Ⅰ(2-3-2)的缸体与摆动缸座(2-3-4)连接,摆动缸座(2-3-4)与固定座(2-3-3)铰接,固定座(2-3-3)固定在第二外套筒(2-2-3)的侧面,调整油缸Ⅰ(2-3-5)的缸体与固定座(2-3-3)的下端铰接,调整油缸Ⅰ(2-3-5)的伸缩杆与摆动缸座(2-3-4)的底面铰接;所述摆动油缸Ⅰ(2-3-2)可左右旋转180°,方便定位钻孔位置,调整油缸Ⅰ(2-3-5)的伸缩杆伸缩带动摆动缸座(2-3-4)上下调整一定角度,方便钻孔位置微调,快速定位钻孔位置。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断面的跨骑式五臂钻车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