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_李明_201910288668.3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

申请日:2019-04-11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公开(公告)号:CN109864477B

主分类号:A47C3/00

分类号:A47C3/00;A47C7/00;A47B85/0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07#授权;2019.07.05#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6.11#公开

摘要:本发明属于坐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包括底部支架、固定支架、活动支架、第一连板、第二连板和蝴蝶合页,底部支架顶部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固定支架,底部支架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装配有活动支架,固定支架的顶部与第一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活动支架的顶部与第二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第一连板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板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蝴蝶合页铰接,蝴蝶合页设置在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的底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坐具无法兼具椅子和凳子二者功能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变换不同的形状,实现在椅子和凳子之间切换,且切换的同时高度发生变化,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省空间。

主权项:1.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固定支架、活动支架、第一连板、第二连板和蝴蝶合页,底部支架顶部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固定支架,底部支架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装配有活动支架,固定支架的顶部与第一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活动支架的顶部与第二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第一连板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板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蝴蝶合页铰接,蝴蝶合页设置在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的底部;定义第一连板的长度为L1,第二连板的长度为L2,固定支架的高度为H1,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之间的间距为W1,则L1+L2=H1=W1。

全文数据: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坐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背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坐具包括椅子和凳子,前者有靠背,舒适度较高,适合家居或办公等私人场所,后者无靠背,结构简单,美观大方,适合酒吧、商场等公共场所,现有的坐具虽然样式较多,但尚无可以兼具两者特点的坐具。鉴于此,提出本发明。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形坐具,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变换不同的形状,实现在椅子和凳子之间进行变形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包括底部支架、固定支架、活动支架、第一连板、第二连板和蝴蝶合页,底部支架顶部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固定支架,底部支架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装配有活动支架,固定支架的顶部与第一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活动支架的顶部与第二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第一连板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板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蝴蝶合页铰接,蝴蝶合页设置在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的底部;定义第一连板的长度为L1,第二连板的长度为L2,固定支架的高度为H1,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之间的间距为W1,则L1+L2=H1=W1。所述多功能变形坐具还包括桌子变形机构,所述桌子变形机构包括第三连板、第四连板、第五连板和第六连板,底部支架顶部的另一侧与第三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呈门形,所述第三连板与活动支架的缺口形状相适配,第三连板的另一端底部固定装配有第四连板,第四连板通过合页与第五连板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斜面,第五连板的另一端通过合页与第六连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板和第六连板侧面开设有定位凹槽,底部支架内侧开设有与定位凹槽相适配的第一定位销,固定支架内侧上部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销。定义第四连板的长度为L3、第五连板的长度为L4、第六连板的长度为L5、底部支架的高度为H2,则L3+L5<H1,且L4+L5=H1+H2。固定支架顶部设置有三角形连板,三角形连板呈直角三角形,其三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固定支架内设置的第一销轴转动装配,第三连接孔与第一连板内设置的第二销轴转动装配,第三连接孔为腰型孔,固定支架内设置的第三销轴滑动装配在第三连接孔中。所述第三连板底部与第六连板底部之间连接有钢链,所述钢链上设置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连板、第四连板、第五连板和第六连板上开设有用于避让钢链的避让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坐具无法兼具椅子和凳子二者功能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变换不同的形状,实现在椅子和凳子之间切换,且切换的同时高度发生变化,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此外,本发明还可变形成为桌子,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和便携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凳子状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椅子状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桌子状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桌子变形机构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发明从凳子状态变形至椅子状态的过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从凳子状态变形至桌子状态的过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蝴蝶合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底部支架1;固定支架2;活动支架3;第一连板4;第二连板5;蝴蝶合页6;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第六连板10;定位斜面11;定位凹槽12;第一定位销13;第二定位销14;三角形连板15;第一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7;第三连接孔18;钢链19;避让槽2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定义本发明的初始状态为变形成凳子的状态,包括底部支架1、固定支架2、活动支架3、第一连板4、第二连板5和蝴蝶合页6,底部支架1顶部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固定支架2,底部支架1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装配有活动支架3,固定支架2的顶部与第一连板4的一端转动装配,活动支架3的顶部与第二连板5的一端转动装配,第一连板4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板5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蝴蝶合页6铰接,蝴蝶合页6设置在第一连板4和第二连板5的底部;蝴蝶合页6也称为翻桌合页或翻板合页,包括呈十字排布且互不连接的四根轴,以及分布于四根轴两侧的四块合页板,在其中一根轴上设置有扭簧和双耳垫圈,以使四块合页在无外力驱使的状态下呈90°弯折,从而实现锁紧,广泛用于折叠餐桌,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便不在详述。在第一连板4和第二连板5之间采用蝴蝶合页6,可使本发明变形成凳子或椅子时第一连板4与第二连板5保持同一平面,实现自动锁紧,避免夹住使用者的衣物或夹伤使用者。定义第一连板4的长度为L1,第二连板5的长度为L2,固定支架2的高度为H1,固定支架2与活动支架3之间的间距为W1,则L1+L2=H1=W1。所述多功能变形坐具还包括桌子变形机构,所述桌子变形机构包括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底部支架1顶部的另一侧与第三连板7的一端转动装配,所述固定支架2和活动支架3呈门形,所述第三连板7与活动支架3的缺口形状相适配,第三连板7的另一端底部固定装配有第四连板8,第四连板8通过合页与第五连板9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板9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斜面11,第五连板9的另一端通过合页与第六连板1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侧面开设有定位凹槽12,底部支架1内侧开设有与定位凹槽12相适配的第一定位销13,固定支架2内侧上部设置有与定位凹槽12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销14。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可折叠设置于底部支架1内部,当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折叠收纳时,定位凹槽12和第一定位销13配合,实现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的固定,当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伸出时,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共同构成桌子的支撑,此时,定位凹槽12和第二定位销14配合,实现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的固定。定义第四连板8的长度为L3、第五连板9的长度为L4、第六连板10的长度为L5、底部支架1的高度为H2,则L3+L5<H1,以保证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可折叠收纳入底部支架1内部,且L4+L5=H1+H2,以保证本发明变形成桌子时桌面基本保持水平。固定支架2顶部设置有三角形连板15,三角形连板15呈直角三角形,其三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7和第三连接孔18,第一连接孔16与固定支架2内设置的第一销轴转动装配,第三连接孔18与第一连板4内设置的第二销轴转动装配,第三连接孔18为腰型孔,固定支架2内设置的第三销轴滑动装配在第三连接孔18中。第三连接孔18设置成腰型孔,可使本发明在变形过程中有较大的余量,避免第一连板4与固定支架2之间转动时发生卡死。所述第三连板7底部与第六连板10底部之间连接有钢链19,所述钢链19上设置有长度调节机构,可通过调节钢链19长度微调变形桌子后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的倾斜角度,以调节桌面水平度。钢链19的长度调节机构具体包括调节螺栓和螺母,通过调整调节螺栓旋入螺母的深度,调节钢链19长度,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技术手段,在此便不再详述。所述第三连板7、第四连板8、第五连板9和第六连板10上开设有用于避让钢链19的避让槽20。具体的,第四连板8远离第三连板7的一端的顶部可设置成圆角,避免变形时与第一连板4、第二连板5或蝴蝶合页6干涉。本发明的原理及变形过程如下:设本发明的初始状态为变形成凳子的状态,由凳子状态变形成椅子状态的变形过程如下:如图5所示,施加外力驱使第一连板4绕其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处逆时针转动,同时第二连板5联动,绕其与活动支架3转动连接处顺时针转动,同时活动支架3绕其与底部支架1转动连接处逆时针旋转,直至第二连板5与活动支架3共面,然后施加外力驱使活动支架3绕其与底部支架1转动连接处逆时针旋转,同时第二连板5联动,继续绕其与活动支架3转动连接处顺时针转动,同时第一连板4联动,绕其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处顺时针转动,直至活动支架3与底部支架1贴合,第一连板4和第二连板5与固定支架2贴合,变形完成。由凳子状态变形成桌子状态的变形过程如下:如图6所示,施加外力驱使第四连板8和第三连板7绕第三连板7与底部支架1转动连接处逆时针转动,然后施加外力驱使第五连板9绕其与第四连板8铰接处逆时针转动,驱使第六连板10绕其与第五连板9铰接处逆时针转动,直至第五连板9的定位斜面11与第四连板8的下表面接触,同时将第二定位销14卡入定位凹槽12中,将本发明倾斜放置,使第六连板10的另一端、底部支架1底部靠近第六连板10的一端同时接触地面,施加外力驱使活动支架3绕其与底部支架1转动连接处逆时针转动,同时,第二连板5联动,绕其与活动支架3转动连接处顺时针转动,同时,第一连板4联动,绕其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处逆时针转动,直至活动支架3与第四连板8接触,变形完成。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固定支架、活动支架、第一连板、第二连板和蝴蝶合页,底部支架顶部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固定支架,底部支架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装配有活动支架,固定支架的顶部与第一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活动支架的顶部与第二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第一连板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板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蝴蝶合页铰接,蝴蝶合页设置在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的底部;定义第一连板的长度为L1,第二连板的长度为L2,固定支架的高度为H1,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之间的间距为W1,则L1+L2=H1=W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变形坐具还包括桌子变形机构,所述桌子变形机构包括第三连板、第四连板、第五连板和第六连板,底部支架顶部的另一侧与第三连板的一端转动装配,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呈门形,所述第三连板与活动支架的缺口形状相适配,第三连板的另一端底部固定装配有第四连板,第四连板通过合页与第五连板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斜面,第五连板的另一端通过合页与第六连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板和第六连板侧面开设有定位凹槽,底部支架内侧开设有与定位凹槽相适配的第一定位销,固定支架内侧上部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其特征在于,定义第四连板的长度为L3、第五连板的长度为L4、第六连板的长度为L5、底部支架的高度为H2,则L3+L5<H1,且L4+L5=H1+H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顶部设置有三角形连板,三角形连板呈直角三角形,其三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固定支架内设置的第一销轴转动装配,第三连接孔与第一连板内设置的第二销轴转动装配,第三连接孔为腰型孔,固定支架内设置的第三销轴滑动装配在第三连接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板底部与第六连板底部之间连接有钢链,所述钢链上设置有长度调节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板、第四连板、第五连板和第六连板上开设有用于避让钢链的避让槽。

百度查询: 李明 一种多功能变形坐具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