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除渣保护装置_菲斯达排放控制装置(苏州)有限公司_201810696622.0 

申请/专利权人:菲斯达排放控制装置(苏州)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6-29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公开(公告)号:CN108714819B

主分类号:B23Q11/10

分类号:B23Q11/1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07#授权;2018.11.2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0.30#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包括冷却液循环泵的泵体和冷却液回流管道,其特征在于两者之间设有除渣管装置,该装置包括与泵体的入口直连的细径管段和经锥形过渡管段与细径管段连成一体的粗径管段,锥形过渡管段内部中心设置挡渣体,且过渡管段与挡渣体间留有冷却液流道,而挡渣体迎向冷却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设置一与锥形过渡管段同轴心的迎面锥体,其锥面用于阻挡冷却液内混杂的残渣并将之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上,而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上分布有供残渣通过的排渣孔;还包括设于锥形过渡管段外围用于沉积残渣的排污外腔体。本发明经专门设计,既能高效清除冷却液内的固体残渣,又不会对冷却液流速造成妨碍。

主权项:1.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除渣保护装置,包括冷却液循环泵的泵体(1)和与之相连的冷却液回流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两者之间的除渣管装置,该除渣管装置包括与泵体(1)的入口直接相连的细径管段(2)和经锥形过渡管段(3)与细径管段(2)连成一体的粗径管段(4),锥形过渡管段(3)内部中心设置一挡渣体(5),该挡渣体(5)四周与锥形过渡管段(3)内壁间隔有供冷却液通过的流道,而挡渣体(5)迎向冷却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设置一与锥形过渡管段(3)同轴心的迎面锥体(5a),该迎面锥体(5a)的锥面用于阻挡冷却液内混杂的固体残渣(A)并将之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而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分布有供固体残渣(A)通过的排渣孔(3a);除渣管装置还包括设于锥形过渡管段(3)外围用于沉积固体残渣(A)的排污外腔体(6),所述挡渣体(5)背向冷却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设置有一与迎面锥体(5a)反向同轴心布置的背面锥体(5b),该背面锥体(5b)的锥面同样用于阻挡冷却液内混杂的固体残渣(A)并将之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并经排渣孔(3a)排出,所述背面锥体(5b)的锥面与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平行,所述迎面锥体(5a)的锥面与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的交角度数为45°~90°,所述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还设有供排污外腔体(6)内的冷却液流回锥形过渡管段(3)内的回流孔(3b),回流孔(3b)上设有反渗透膜,用于阻止所述锥形过渡管段(3)内的冷却液流入排污外腔体(6)内。

全文数据: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栗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背景技术[0002]数几床上通常都设计有冷却液循环系统,该系统通过循环栗将冷却液沿输送管路打入机头前部的中心孔内对刀具实施冷却,随后冷却液经由机台上的收集槽收集回流,最后经管路流回循环栗完成循环。[0003]由于机床主要通过刀具对金属工件实施切削或磨削作业,因此冷却液中不可避免会混入金属类固体残渣或小颗粒,这些杂质随冷却液回流至循环泵的壳体内容易损伤叶轮,并且造成壳体内部流道阻塞。为了清除残渣,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在循环泵入口的管道内安装过滤网,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为了提高除渣效果,过滤网的网孔必须开的非常密集且细小,对冷却液也形成阻碍,造成管内流速降低,冷却液无法及时回流,从而影响机床的冷却效率,降低了机头刀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加工质量。[0004]针对上述问题,目前行业内亟待更好的解决办法。发明内容CGGG5]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该装置既能高效清除冷却液内的固体残渣,又不会对冷却液在管内的流速造成妨碍。[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栗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包括冷却液循环栗的栗体和与之相连的冷却液回流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两者之间的除渣管装置,该除渣管装置包括与泵体的入口直接相连的细径管段和经锥形过渡管段与细径管段连成一体的粗径管段,锥形过渡管段内部中心设置一挡渣体,该挡渣体四周与锥形过渡管段内壁间隔有供冷却液通过的流道,而挡渣体迎向冷却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设置一与锥形过渡管段同轴心的迎面锥体,该迎面锥体的锥面用于阻挡冷却液内混杂的固体残渣并将之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上,而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上分布有供固体残渣通过的排渣孔;除渣管装置还包括设于锥形过渡管段外围用于沉积固体残渣的排污外腔体。[0007]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挡渣体背向冷却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设置有一与迎面锥体反向同轴心布置的背面锥体,该背面锥体的锥面同样用于阻挡冷却液内混杂的固体残渣并将之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上并经排渣孔排出。[0008]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细径管段、锥形过渡管段和粗径管段均同轴心设置。[0009]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背面锥体的锥面与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平行。[0010]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迎面锥体的锥面与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的交角度数为45。〜90。。[0011]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上还设有供排污外腔体内的冷却液流回锥形过渡管段内的回流孔,回流孔上设有反渗透膜,用于阻止所述锥形过渡管段内的冷却液流入排污外腔体内。[0012]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排渣孔和回流孔在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上交替间隔分布。[0013]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挡渣体四周通过支架,或者细钢丝,或者细绳与锥形过渡管段的内壁固定,从而悬吊定位在锥形过渡管段的中心位置。[0014]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粗径管段与冷却液回流管道藉由密封管接头连接固定,或者粗径管段与所述冷却液回流管道一体设置。[0015]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排污外腔体的底部设有排污仓门。[001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机床工作时产生的夹带金属)固体残渣的冷却液经冷却液回流管道回流至冷却液循环栗时先要经过除渣管装置。在除渣管装置中由于挡渣体的设置,冷却液内的固体残渣不断撞击在挡渣体的迎面锥体上并顺势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内壁上经排渣孔落入外围的排污外腔体中,同样部分冷却液也一并流入该排污外腔体中。同时流入挡淹体与锥形过渡管段内壁之间流道内的冷却液中的固体残渣也由于同背面锥体的撞击势能而被弹至锥形过渡管段内壁上,最后也经排渣孔落入外围的排污外腔体中。进入排污外腔体内的冷却液流动势能下降,无法将固体残渣送回,加上重力作用使得固体残渣被沉淀在排污外腔体底部,一段时间后由工人清除。而排污外腔体内的大部分冷却液则在残存势能的作用下从锥形过渡管段的回流孔流回锥形过渡管段,与未进入排污外腔体中的冷却液汇合后经细径管道进入冷却液循环栗的栗体内,继续参与循环。[0017]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的核心装置为除渣管装置,其通过内部特殊设计的挡渣体和锥形过渡管段之间的巧妙配合能够高效集中的清除冷却液内的固体残渣,防止这些残渣流入冷却液循环栗的泵体而破坏叶轮造成阻塞,大大提高了冷却液循环泵的寿命。[0018]2•与此同时,由于本发明的除渣方式和原理不同于常规的过滤网,能够始终保持流道内部畅通,故不会对冷却液在管内的流速造成妨碍,经过在普通数控机床上的反复实验,流经本发明装置的冷却液的管内流速损失仅为〇•5%,几乎可以忽略,而常规技术中的流速损失为10%。因此本发明能够确保数控机床的冷却液高效循环,从而提高机头刀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加工质量。[0019]3•本发明中的挡渣体采用双锥体的设计能够极大的提高流体内部固体残渣的反弹势能,给予流道中的冷却液足够扰动,提高固体残渣的碰壁几率,从而增强除渣效果。[0020]4.本发明中的回流孔和反渗透膜设计能够确保排污外腔体中的大部分冷却液顺利回流而不至于浪费,同时又能阻隔锥形过渡管段内的冷却液过多流入排污外腔体中降低管内流量。[0021]5.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适用于目前常规的带有冷却液循环系统的任意数控机床上,有很高的实用性,能够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品质。附图说明[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夹带固体残渣的冷却液流的流向)。[0023]其中:1、泵体;2、细径管段;3、锥形过渡管段;3a、排渣孔;3b、回流孔;4、粗径管段;5、挡渣体;5a、迎面锥体;5b、背面锥体;6、排污外腔体;7、支架;8、电机;9、冷却液输出管道;A、固体残渣。具体实施方式[0024]实施例:结合图1所示对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0025]该装置主要安装在已知的数控机床的冷却液循环系统中,其包含常规的冷却液循环栗,这种循环栗由栗体1、电机8和叶轮图中未画出)共同构成,电机8设于栗体1外侧,其转轴伸入栗体1内与其中的叶轮连接固定。泵体1上设置入口和出口,入口用于同冷却液回流管道图中未画出)相连,该冷却液回流管道主要同机床机台上的收集槽相连,而泵体1的出口上则连接冷却液输出管道9,该冷却液输出管道9经数控机床的机头中心孔与前端刀具相连。[0026]本发明的核心设计在于在泵体1和冷却液回流管道之间设置了一种除渣管装置,具体如图1所示,该除渣管装置由细径管段2、锥形过渡管段3、粗径管段4、挡渣体5、排污外腔体6和支架7共同构成。[0027]细径管段2—端与泵体1的入口直接相连,而另一端经锥形过渡管段3与粗径管段4一端连成一体,本实施例中细径管段2、锥形过渡管段3和粗径管段4均同轴心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粗径管段4另一端与冷却液回流管道藉由密封管接头图中未画出连接固定。[0028]本实施例中锥形过渡管段3内部中心设置一挡渣体5,该挡渣体5四周通过若干支架7杆体与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固定,从而悬吊定位在锥形过渡管段3的中心位置。实施时,支架7数量为前后两副,每副四根支架7,这些支架7于挡渣体5四周均匀发散间隔分布,以确保挡渣体5定位稳定,四周均衡受力。挡渣体5四周与锥形过渡管段3内壁间隔有供冷却液通过的流道。[0029]本实施例中挡渣体5迎向冷却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设置一与锥形过渡管段3同轴心的迎面锥体5a,该迎面锥体5a的锥面用于阻挡冷却液内混杂的固体残渣A并将之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而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分布有供固体残渣A通过的排渣孔3a;而挡渣体5背向冷却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设置有一与迎面锥体5a反向同轴心布置的背面锥体5b,该背面锥体5b的锥面同样用于阻挡冷却液内混杂的固体残渣A并将之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并经排渣孔3a排出。[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背面锥体5b的锥面与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平行,而所述迎面锥体5a的锥面与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的交角度数为60°。[0031]本实施例中排污外腔体6设于锥形过渡管段3外围用于沉积固体残渣A的排污外腔体6。其具体由一防水外罩制成,该防水外罩的开口部与粗径管段4和锥形过渡管段3连接处拼接,形成包裹栗体1、细径管段2和锥形过渡管段3的密闭腔,排污外腔体6的底部设置排污仓门,用于排出冷却液并清理其中的固体残渣。[0032]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还设有供排污外腔体6内的冷却液流回锥形过渡管段3内的回流孔3b,回流孔3b上设有反渗透膜,用于阻止所述锥形过渡管段3内的冷却液流入排污外腔体6内。所述排渣孔3a和回流孔3b在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交替间隔分布。[003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机床工作时产生的夹带金属固体残渣A的冷却液经冷却液回流管道回流至冷却液循环泵时先要经过除渣管装置。具体结合图1中箭头虚线所示,在除渣管装置中由于挡渣体5的设置,冷却液内的固体残渣A不断撞击在挡渣体5的迎面锥体5a上并顺势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3内壁上经排渣孔3a落入外围的排污外腔体6中,同样部分冷却液也一并流入该排污外腔体6中。同时流入挡渣体5与锥形过渡管段3内壁之间流道内的冷却液中的固体残渣A也由于同背面锥体5b的撞击势能而被弹至锥形过渡管段3内壁上,最后也经排渣孔3a落入外围的排污外腔体6中。进入排污外腔体6内的冷却液'流动势能下降,无法将固体残渣A送回,加上重力作用使得固体残渣A被沉淀在排污外腔体6底部,一段时间后由工人清除。而排污外腔体6内的大部分冷却液则在残存势能的作用下从锥形过渡管段3的回流孔3b流回锥形过渡管段3,与未进入排污外腔体6中的冷却液汇合后经细径管道2进入冷却液循环泵的泵体1内,继续参与循环。[0034]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包括冷却液循环杲的泵体1和与之相连的冷却液回流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两者之间的除渣管装置,该除渣管装置包括与泵体(1的入口直接相连的细径管段2和经锥形过渡管段3与细径管段2连成一体的粗径管段4,锥形过渡管段3内部中心设置一挡渣体5,该挡渣体5四周与锥形过渡管段3内壁间隔有供冷却液通过的流道,而挡渣体5迎向冷却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设置一与锥形过渡管段3同轴心的迎面锥体5a,该迎面锥体5a的锥面用于阻挡冷却液内混杂的固体残渣A并将之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而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分布有供固体残渣A通过的排渣孔3a;除渣管装置还包括设于锥形过渡管段3外围用于沉积固体残渣A的排污外腔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杲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澄体5背向冷却液流入方向的一面设置有一与迎面锥体5a反向同轴心布置的背面锥体5b,该背面锥体5b的锥面同样用于阻挡冷却液内混杂的固体残渣A并将之反弹至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并经排渣孔3a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径管段2、锥形过渡管段3和粗径管段4均同轴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锥体5b的锥面与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面锥体5a的锥面与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的交角度数为45。〜90。。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还设有供排污外腔体6内的冷却液流回锥形过渡管段3内的回流孔3b,回流孔3b上设有反渗透膜,用于阻止所述锥形过渡管段3内的冷却液流入排污外腔体6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杲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孔3a和回流孔3b在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上交替间隔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栗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体5四周通过支架7,或者细钢丝,或者细绳与锥形过渡管段3的内壁固定,从而悬吊定位在锥形过渡管段3的中心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高效除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径管段4与冷却液回流管道藉由密封管接头连接固定,或者粗径管段4与所述冷却液回流管道一体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栗的前置高效除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外腔体6的底部设有排污仓门。

百度查询: 菲斯达排放控制装置(苏州)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冷却液循环泵的前置除渣保护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