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_刘伟_201710919380.2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申请日:2017-09-30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公开(公告)号:CN107606608B

主分类号:F23C10/08

分类号:F23C10/08;F23C10/24;F23J15/0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4#授权;2024.06.04#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18.02.1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1.19#公开

摘要: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在分离返料器的顶部设有一烟气引出管,烟气引出管和尾部烟道相连;所述烟气引出管中部设有一隔板,隔板将烟气引出管分为第一烟气引出通道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在第一烟气引出通道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内设有除灰器;在烟气引出管的前端设有通道开关,所述通道开关使得第一烟气引出通道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开启时,另外一个通道关闭。本系统设计合理,将烟气引出管中的管路分为两个不同的烟气引出通道,并在一个通道内设置除灰器,从而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吹灰时吹落的积灰在此烟道通路内除去,大大减少下游各受热面的灰通过量。

主权项:1.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流化床炉膛和分离返料器,在分离返料器的顶部设有一烟气引出管,烟气引出管和尾部烟道相连;所述烟气引出管中部设有一隔板,隔板将烟气引出管分为第一烟气引出通道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在第一烟气引出通道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内设有除灰器,所述除灰器所在的第一烟气引出通道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外对应设置第二积灰料斗;在烟气引出管的前端设有通道开关,所述通道开关使得第一烟气引出通道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开启时,另外一个通道关闭;所述通道开关为一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提拉所述挡板的若干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在尾部烟道内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

全文数据: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背景技术:_[0002]以生物质为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生物质燃料中富含钾、钠等碱14金属元素和氯元素,生物质燃烧后的灰极易发生高温腐蚀。现有技术中,生物质锅炉各级受热面都布置在一个竖直的烟道内,只在烟气出口设置一灰斗。锅炉运行时,吹灰器吹落的大块粘结积灰均经过烟道到达烟气出口处的灰斗,这就造成炉膛和烟道的积灰依次经过各受热面,这会造成各个受热面有较大的磨损,且非常容易在受热面处出现严重积灰,从而导致传热效率大大降低。现有技术对此并没有解决之策。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它系统设计合理,能够大大减少积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炉膛和分离返料器,在分离返料器的顶部设有一烟气引出管,烟气引出管和尾部烟道相连;所述烟气引出管中部设有一隔板,隔板将烟气引出管分为第一烟气引出通道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在第一烟气引出通道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内设有除灰器,所述除灰器所在的第一烟气引出通道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外对应设置第二积灰料斗;在烟气引出管的前端设有通道开关,所述通道开关使得第一烟气引出通道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开启时,另外一个通道关闭。[0006]优选的,所述通道开关为一挡板,所述挡板与隔板临近分离返料器的一侧通过一转轴相连,转轴与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0007]优选的,所述通道开关为一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提拉所述挡板的若干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0008]优选的,所述提升杆上设有螺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提升杆啮合相连。[0009]优选的,在尾部烟道内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0010]优选的,在尾部烟道的底部设有第一积灰料斗。[0011]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系统设计合理,将烟气引出管中的管路分为两个不同的烟气引出通道,并在一个通道内设置除灰器,从而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吹灰时吹落的积灰在此烟道通路内除去,大大减少下游各受热面的灰通过量,减小下游积灰程度,降低磨损并且提高换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当正常生产时再切换回另一烟道,降低烟道气流阻力,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设置转轴类型的通道开关的示意图。[0013]图2是本发明设置提升杆类型的通道开关的示意图。[0014]图3是设有两个提升杆系统的提升杆部分示意图。[0015]图中,1、循环流化床炉膛,2、分离返料器,3、尾部烟道,4、隔板,5、第一烟气引出通道,6、第二烟气引出通道,7、除灰器,8、挡板,9、转轴,10、电机,11、提升杆,12、过热器,13、再热器,14、省煤器,15、空气预热器,16、除尘器,I7、第一积灰料斗,18、第二积灰料斗,19、蜗轮。具体实施方式:[0016]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0017]如图1-3所示,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炉膛1和分离返料器2,在分离返料器2的顶部设有一烟气引出管,烟气引出管和尾部烟道3相连;所述烟气引出管中部设有一隔板4,隔板4将烟气引出管分为第一烟气引出通道5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6,在第一烟气引出通道5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6内设有除灰器7,所述除灰器7所在的第一烟气引出通道5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6外对应设置第二第一积灰料斗;在烟气引出管的前端设有通道开关,所述通道开关使得第一烟气引出通道5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6中的一个通道开启时,另外一个通道关闭。采用第一烟气引出通道5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6的交替开关的方式,能够避免烟气通道全部封闭等危险工况的发生,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0018]所述通道开关为一挡板8,所述挡板8与隔板4临近分离返料器2的一侧通过一转轴9相连,转轴9与一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相连。[0019]所述通道开关为一挡板8,所述挡板8上设有用于提拉所述挡板8的若干提升杆11,所述提升杆11与电机10的输出端相连。[0020]所述提升杆11上设有螺纹,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上设有蜗轮19,所述蜗轮与提升杆11啮合相连。不论是采用何种形式,在烟道内与挡板8相应的位置可以设置凹槽,以提高密封性能,并防止挡板8位置偏移。除去上述两种方式,联动开关设置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利用自动控制方式控制在第一烟气引出通道5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6上设置的开关等。[0021]在尾部烟道3内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过热器12、再热器13、省煤器14、空气预热器15和除尘器16。[0022]在尾部烟道3的底部设有第一积灰料斗17。用于尾部烟道3内积灰的累积去除。[0023]使用时,循环流化床炉膛1产生的烟气以及带出的颗粒物进入到分离返料器2,大部分的颗粒物都被分离返料回到循环流化床炉膛1,烟气进入到烟气引出管,在吹灰或者其他烟气引出管内烟气中颗粒较多的情况下,将烟气引入到含有除灰器7的第一烟气引出通道5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6,除灰器7内的积灰通过积灰器灰斗排出,然后经过净化之后的烟气再进入到尾部烟道3与过热器12、再热器I3、省煤器14、空气预热器15完成换热;若烟气比较纯净,或者在上述烟气通道内的除灰器7排灰检修时,将烟气引入到另一通道,再进入到尾部烟道3与过热器I2、再热器I3、省煤器丨4、空气预热器丨5完成换热具施^?m3对本发明保护賴隱制,对^本技术领獅技术人广来说,对本发明头施万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0025]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流化床炉膛和分离返料器,在分离返料器的顶部设有一烟气引出管,烟气引出管和尾部烟道相连;所述烟气引出管中部设有一隔板,隔板将烟气引出管分为第一烟气引出通道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在第一烟气引出通道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内设有除灰器,所述除灰器所在的第一烟气引出通道或第二烟气引出通道外对应设置第二积灰料斗;在烟气引出管的前端设有通道开关,所述通道开关使得第一烟气引出通道和第二烟气引出通道中的一个通道开启时,另外一个通道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开关为一挡板,所述挡板与隔板临近分离返料器的一侧通过一转轴相连,转轴与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开关为一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提拉所述挡板的若干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上设有螺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提升杆啮合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尾部烟道内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尾部烟道的底部设有第一积灰料斗。

百度查询: 刘伟 一种生物质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除灰系统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