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基于多因素的致密气藏河道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_成都理工大学_202310958006.9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申请日:2023-08-01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公开(公告)号:CN117035508B

主分类号:G06Q10/0639

分类号:G06Q10/0639;G06Q50/02;G01V1/28;G01V1/30;G01V1/5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8#授权;2023.11.28#实质审查的生效;2023.11.10#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基于多因素的致密气藏河道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包括1沉积微相研究、2河道充填样式、3河道成因类型及特征、4砂体连通类型及特征、5砂体连通性识别。本发明通过对井上数据的分析,高效快速完成单井点的河道砂体连通性评价;对实现高效开采单井点致密砂岩气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地震约束响应机制,分析地震反演图属性,完成整条河道砂体连通性评价;将地震响应机制应用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了多学科融合交叉发展,同时快速完成河道砂体连通性评价,为高效开发致密砂岩气提供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为早日实现川渝气大庆奠定稳定的理论根基。

主权项:1.基于多因素的致密气藏河道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沉积微相研究结合单井的测井曲线,分析其测井响应特征以及测井相特征,按照测井相特征中的自然伽马电位、密度、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将沉积微相分为边滩、河床滞留沉积、废弃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五种类型,基于GR曲线特征分析,边滩的GR曲线整体高幅、呈箱式;河床滞留沉积的GR曲线整体中高幅、呈微齿状;决口扇的GR曲线整体呈低中幅、指状;泛滥平原的GR曲线整体低幅、呈锯齿状且平直;其次基于岩芯,结合其岩芯的颜色特征、沉积构造、粒度对单井点的岩性进行判断,粒度大小所绘制出的曲线能够反演岩石组合类型,而沉积层序有利于识别不同的沉积旋回和沉积构造;最后结合沉积构造来开展沉积微相的研究,水动力条件的强弱、沉积速度、水流作用方式都是决定沉积构造类型的重要因素,不同介质条件下,上述三种特征不相同,所形成的沉积构造截然不同,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多发育小型槽状交错层理、小型楔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沙纹层理、滑塌构造和冲刷构造;河口坝沉积多发育小型槽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分流间湾中见揉皱构造、水平层理;2河道充填样式基于沉积微相的识别,分析沉积微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序列,把河道充填样式分为七大类,分别为废弃河道+边滩、边滩+河床滞留、边滩+边滩+边滩、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泛滥平原+天然堤+决口扇+边滩+泛滥平原;3河道成因类型及特征基于河道充填样式,分析河道的砂体物性特征和沉积特征将河道成因类型分为五类,包括多期叠加型、深切型、废弃型、无期叠加型和进叠加型;多期叠加型河道沉积类型为边滩沉积加边滩沉积或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加水下分流间湾沉积以及水下天然堤沉积;深切型河道沉积类型为边滩沉积加河床滞留沉积;废弃型河道沉积类型为废弃河道沉积加边滩沉积;无期叠加型河道沉积类型为边滩沉积、决口扇沉积、天然堤沉积加泛滥平原沉积或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分流间湾沉积加水下天然堤沉积;进叠加型河道沉积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加河口坝沉积;4砂体连通类型及特征通过河道成因类型的分类,将河道砂体连通性分为通畅、局部通畅以及不通畅三类,通畅的河道成因类型包括多期叠加型和深切型,二者的砂泥比大于0.94,宽深比大于40,砂体厚度大于19m,隔夹层厚度小于28.32m,地震振幅均方根值大于8500,纵横波速比值小于1.65,根据参数分析为通畅性好;局部通畅的河道包括进积叠加型和无叠加单期次型,二者的砂泥比处于0.59-0.94之间,宽深比33-40,砂体厚度16-19m,隔夹层厚度28.32-52m,地震振幅均方根值为8000-8500,纵横波速比值大于1.65,根据参数分析为局部通畅;不通畅的河道成因类型为废弃型,其砂泥比小于0.59,宽深比小于33,砂体厚度小于16m,隔夹层厚度小于52m,地震振幅均方根值处于7000-8500,纵横波速比值处于1.6,根据参数分析为通畅性差;5砂体连通性识别应用岩石学特征、测井相特征对河道沉积微相类型判断,通过沉积微相在垂向上的组合序列确定河道充填样式,基于七大类河道充填样式将河道成因类型分为五类,基于单井河道类型识别和砂泥比、宽深比应用Fisher函数确定多个参数对河道砂体连通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砂泥比的比值越大,河道砂体连通性越好;宽厚比的比值越大,河道砂体越通畅;夹层厚度越小,砂体越通畅;根据多个参数的影响,采用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确定河道的连通系数,完成单井点河道砂体连通程度评价,再结合地震振幅响应约束,识别地震振幅均方根图和地震响应约束机制完成各条河道砂体整体连通性识别和评价。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多因素的致密气藏河道砂体连通性评价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