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_天琴特普新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_201910629929.3 

申请/专利权人:天琴特普新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7-12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10251207B

主分类号:A61B17/3207

分类号:A61B17/3207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21.06.15#著录事项变更;2019.10.22#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9.20#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包括管体;管体内前部设置收缩状态的保护伞,其通过连接导丝和滑移块连接;连接导丝至少包括一段软导丝,以非直线的状态设置在管体保护伞和滑移块之间;保护伞和滑移块之间还设置隔板;滑移块另一端与回收导丝连接;管体内后部设置内外双层刀结构的旋切刀;外层刀为杯状结构,内层刀包括若干片弧形刀片;旋切刀底部与软性传动轴相连。本发明设置保护伞,进行旋切操作时将保护伞放出,可以有效回收旋切下的组织,尤其是小碎屑,从而起到二次保护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旋切下的斑块组织的回收效果;同时本装置采用双层结构的旋切刀,相比于常规旋切刀,能有效提高旋切的效果和效率。

主权项:1.一种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前部设置收缩状态的保护伞,所述保护伞通过连接导丝和滑移块连接;所述滑移块可沿管体长度延伸方向运动;所述连接导丝至少包括一段软导丝,以非直线的状态设置在管体保护伞和滑移块之间;所述保护伞和滑移块之间还设置隔板,所述连接导丝通过隔板上设置的缝隙穿过隔板,所述缝隙仅能供导丝穿过;所述滑移块未与连接导丝连接的一端与回收导丝连接;所述管体前端部设置保护伞出入口;所述管体内后部设置旋切刀,所述旋切刀为内外双层刀结构;外层刀为杯状结构,其侧壁的外表面在顶部位置向内倾斜;内层刀包括若干片由中心向周边延伸的弧形刀片;所述旋切刀底部与软性传动轴相连;所述旋切刀可在软性传动轴驱动下旋转,也可在软性传动轴的牵引下在管体内前后移动;所述旋切刀后部下方的管体壁上设置开口;所述管体后端部设置球形腔;所述管体后端部向内收口将球形腔一半以上的部分包裹在内;所述球形腔后部露于管体外侧的部分和连接导管相连通,所述旋切刀底部设置连接柄,所述连接柄另一端和软性传动轴相连接;所述连接导管和球形腔的交接面和水平方向呈70-85°的夹角。

全文数据:一种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斑块切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背景技术介入性治疗技术用于治疗心脏血管疾病,在现代化临床治疗中应用很广泛。激光血管成形术在实践和临床上的应用也很普遍,该术应用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能解决很多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严重且难以克服的问题:在手术时容易损伤斑块邻近的组织,其传输系统不稳定,汽化钙化斑块效果不明显,还容易造成血管穿孔,以及会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斑块旋切装置这种采用机械方法去除外周斑块的器械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常规的斑块旋切装置通过导管管体回收旋切下来的斑块组织,但是回收效果,尤其是小的碎屑的回收效果有待提高。发明内容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保护伞的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前部设置收缩状态的保护伞,所述保护伞通过连接导丝和滑移块连接;所述滑移块可沿管体长度延伸方向运动;所述连接导丝至少包括一段软导丝,以非直线的状态设置在管体保护伞和滑移块之间;所述保护伞和滑移块之间还设置隔板,所述连接导丝通过隔板上设置的缝隙穿过隔板,所述缝隙仅能供导丝穿过;所述滑移块未与连接导丝连接的一端与回收导丝连接;所述管体前端部设置保护伞出入口;所述管体内后部设置旋切刀,所述旋切刀为内外双层刀结构;外层刀为杯状结构,其侧壁的外表面在顶部位置向内倾斜;内层刀包括若干片由中心向周边延伸的弧形刀片;所述旋切刀底部与软性传动轴相连;所述旋切刀可在软性传动轴驱动下旋转,也可在软性传动轴的牵引下在管体内前后移动;所述旋切刀后部下方的管体壁上设置开口;所述管体后端部设置球形腔;所述管体后端部向内收口将球形腔一半以上的部分包裹在内;所述球形腔后部露于管体外侧的部分和连接导管相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切刀底部设置连接柄,所述连接柄另一端和软性传动轴相连接。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柄上设置环绕连接柄侧面一周的环形凹槽;管体下部,位于开口与球形腔之间的位置设置向管内延伸的突起;所述环形凹槽可以卡在突起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体后端部的下部设置缺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导管和球形腔的交接面和水平方向呈70-85°的夹角。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导丝包括中间的软性导丝以及两端的硬导丝。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导丝拉直的长度大于200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体内设置回血管,一端从连接导管延伸到外界,一端在所述开口前方的位置从管体内穿出。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种带保护伞的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本发明在管体端部设置保护伞,进行旋切操作时将保护伞放出,可以有效回收旋切下的组织,尤其是小碎屑,从而起到二次保护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旋切下的斑块组织的回收效果;同时本装置采用双层结构的旋切刀,相比于常规旋切刀,能有效提高旋切的效果和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非旋切时)。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旋切时)。图3是本发明的旋切刀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缺口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为管体、2为保护伞、3为连接导丝、4为滑移块、5为隔板、6为回收导丝、7为保护伞出入口、8为旋切刀、81为外层刀、82为内层刀、83为连接柄、84为环形凹槽、9为软性传动轴、10为管体开口、11为球形腔、12为突起、13为连接导管、14为缺口、15为回血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5所示,一种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包括管体1;管体1内前部设置收缩状态的保护伞2;该保护伞2采用金属丝编织而成,类似网兜的结构,可以收缩在一起也可以扩展开;保护伞2通过连接导丝3和滑移块4连接;滑移块4可沿管体长度延伸方向运动;连接导丝3包括中间的软性导丝以及两端的硬导丝,连接导丝3以环绕或折叠的状态设置在管体1中保护伞2和滑移块之间4,连接导丝3拉直的长度大于200mm;保护伞2和滑移块4之间还设置隔板5,连接导丝3通过隔板5上设置的缝隙穿过隔板5,缝隙仅能供导丝3穿过;隔板5起到对滑移块4以及旋切下的斑块组织进行限位的作用;滑移块4未与连接导丝3连接的一端与回收导丝6相连接;管体1前端部设置保护伞出入口7。管体1内后部设置旋切刀8,旋切刀8为内外双层刀结构;外层刀81为下部向内收的杯状结构,其侧壁的外表面在顶部位置向内倾斜,侧壁的内表面保持垂直;内层刀82由三片从中心向周边延伸的弧形刀片构成;内层刀82设置在外层刀81的杯状结构中;该刀头结构能提高旋切的效率和效果;旋切刀8底部(即杯状结构底部)设置连接柄83,连接柄83另一端和软性传动轴9相连接;旋切刀8可在软性传动轴9驱动下旋转,也可在软性传动轴9的牵引下在管体1内前后移动;旋切刀8后部下方的管体1壁上设置开口10。管体1后端部设置中空的球形腔11;管体1后端部向内收口将球形腔11大部分(一半以上)包裹在内,同时在管体1后端部的下部设置外宽内窄的缺口14;该设计使球形腔11大部分藏于管体1内,仅后部和下部有小部分露于管体1外侧;缺口14的设置使管体1可以以球形腔11作为枢转点做上下的转动(即管体1后端部位置不动,前端部上下运动),从而使旋切操作灵活度更高,贴壁性更好,能有效控制好每次旋切厚度,同时也能为切除物及时有效被管体1收集提供更好的空间角度。球形腔11前部设置开口与管体1连通,其后部露于管体1外侧部分和连接导管13相连通,两者的交接面和水平方向呈85°的夹角,使球形腔11向斜下方倾斜,能更有效控制并稳定旋切刀8旋切角度和每次旋切厚度;软性传动轴9、回收导丝6均从管体1内穿过球形腔11延伸到连接导管13,并通过连接导管13和操作部件(未图示)相连接。另外连接柄83上设置环绕连接柄83侧面一周的环形凹槽84,管体1下部,位于开口10与球形腔11之间的位置设置向管内延伸的突起12;环形凹槽84可以卡在突起12上。管体1内还设置回血管15,其一端从连接导管13延伸到外界,另一端在开口10前方的位置从管体1内穿出。本装置的工作原理:管体1到达血管中需要进行旋切处理的位置,再向前推进150mm(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推进100mm以上,最大可达200mm);旋切刀8在软性传动轴9作用下在管体1中向前运动,通过推动滑移块4将保护伞2释放到管体1以外;保护伞2在血管中展开;之后管体1退回到需要进行旋切处理的位置,连接导丝3也在此时被释放出去,由于连接导丝3存在大量软导丝部分,因此在旋切操作时不会影响到保护伞2,使其移位;旋切刀8在软性传动轴9作用下向后移动,并从开口10处部分滑出;之后继续向后移动,使旋切刀8杯状结构的内收部(或者底部)抵住开口10边缘,环形凹槽84正好卡在突起12上,此时旋切刀8下部露出管体1以外,(同时由于向后的牵引作用使管体1前端部略向上抬起,开口10呈斜向下状态);管体1前后移动,同时旋切刀8在软性传动轴9驱动下旋转,将外周斑块旋切下来;旋切下来的斑块大部分通过开口10进入管体1内;小部分碎屑被保护伞2拦截;完成旋切工作后,旋切刀8在软性传动轴9作用下完全收回管体1内;同时拉动回收导丝6,将保护伞收回到管体1内;将装置退出。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前部设置收缩状态的保护伞,所述保护伞通过连接导丝和滑移块连接;所述滑移块可沿管体长度延伸方向运动;所述连接导丝至少包括一段软导丝,以非直线的状态设置在管体保护伞和滑移块之间;所述保护伞和滑移块之间还设置隔板,所述连接导丝通过隔板上设置的缝隙穿过隔板,所述缝隙仅能供导丝穿过;所述滑移块未与连接导丝连接的一端与回收导丝连接;所述管体前端部设置保护伞出入口;所述管体内后部设置旋切刀,所述旋切刀为内外双层刀结构;外层刀为杯状结构,其侧壁的外表面在顶部位置向内倾斜;内层刀包括若干片由中心向周边延伸的弧形刀片;所述旋切刀底部与软性传动轴相连;所述旋切刀可在软性传动轴驱动下旋转,也可在软性传动轴的牵引下在管体内前后移动;所述旋切刀后部下方的管体壁上设置开口;所述管体后端部设置球形腔;所述管体后端部向内收口将球形腔一半以上的部分包裹在内;所述球形腔后部露于管体外侧的部分和连接导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切刀底部设置连接柄,所述连接柄另一端和软性传动轴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上设置环绕连接柄侧面一周的环形凹槽;管体下部,位于开口与球形腔之间的位置设置向管内延伸的突起;所述环形凹槽可以卡在突起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后端部的下部设置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管和球形腔的交接面和水平方向呈70-85°的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丝包括中间的软性导丝以及两端的硬导丝。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丝拉直的长度大于20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设置回血管,一端从连接导管延伸到外界,一端在所述开口前方的位置从管体内穿出。

百度查询: 天琴特普新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外周斑块旋切复合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