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新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和消音管,筒体内设置有扩张腔、第一共振腔、第二共振腔和第三共振腔,进气管连通于扩张腔,出气管连通于第三共振腔,消音管设置在第一共振腔内,且两端分别连通于扩张腔和第三共振腔,消音管上设置有第一出孔;出气管的一部分由第三共振腔伸入至第二共振腔内,且该部分设置有第二出孔,另一部分由第二共振腔穿过第三共振腔至筒体外侧。本发明在气体通过扩张腔、第一共振腔、第二共振腔和第三共振腔处理过程中,噪音的运动行程大大增加,从而减缓噪音传播的时间,提高了降噪效果。

主权项:1.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包括筒体(1)、进气管(2)、出气管(3)和消音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扩张腔(11)、第一共振腔(12)、第二共振腔(13)和第三共振腔(14),所述进气管(2)连通于扩张腔(11),所述出气管(3)连通于第三共振腔(14),所述消音管(4)设置在所述第一共振腔(12)内,且两端分别连通于扩张腔(11)和第三共振腔(14),所述消音管(4)上设置有第一出孔(41);所述出气管(3)的一部分由第三共振腔(14)伸入至第二共振腔(13)内,且该部分设置有第二出孔(31),另一部分由第二共振腔(13)穿过第三共振腔(14)至筒体(1)外侧;所述消音管(4)的外侧套接有套筒(5),所述消音管(4)的外壁与套筒(5)的内壁之间填充有消声材料;所述消音管(4)的内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形成鼓形结构;所述第三共振腔(14)的内壁为空心结构,并通过内壁板(6)分隔成多层共振区(7),所述内壁板(6)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三共振腔(14)与共振区(7)的通孔(61);位于内侧的内壁板(6)上的通孔(61)的孔径大于位于外侧的内壁板(6)上的通孔(61)的孔径;所述内壁板(6)的位于共振区(7)内的板面上设置有凸出于板面的凸起(62),位于相邻两个凸起(62)之间的板面上设置有吸音盲孔(63);所述扩张腔(11)通过隔板(15)分隔成多个扩张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扩张室(111)、第二扩张室(112)和第三扩张室(113),相邻两个扩张室之间通过滤孔(16)连通,所述进气管(2)穿过第一扩张室(111)和第二扩张室(112)后伸入第三扩张室(113)内,所述消音管(4)的一端连通于第二扩张室(112);位于所述第一扩张室(111)内的进气管(2)上设置有第三出孔(21),所述第一扩张室(111)内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隔板(15)分为固定隔板(15A)和浮动隔板(15B),所述固定隔板(15A)位于第一扩张室(111)与第二扩张室(112)之间并固定在扩张腔(11)内,所述浮动隔板(15B)位于第二扩张室(112)与第三扩张室(113)之间,所述浮动隔板(15B)套装在进气管(2)上,所述第二扩张室(112)之内设置有推动浮动隔板(15B)向远离固定隔板(15A)方向移动的弹性复位件(17);所述弹性复位件(17)为与所述进气管(2)套接的弹簧,且所述弹簧的第一弹性端与所述进气管(2)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弹性端与所述浮动隔板(15B)连接。

全文数据: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汽车排气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背景技术汽车的排气管道一直以来是车辆的噪声主要来源之一。其噪音一般有高速气流流动的不稳定性所产生。流动的气流具有高温、高压、高速的特点,其排放的噪音强度高、频谱宽以及波及范围广,严重影响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健康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例如:申请号为201220053248.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降噪的汽车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分为上接头、下接头和筒体三部分,所述上接头、下接头呈漏斗状,所述排气管设有若干个消声器和薄壁内胆,其薄壁内胆数量少,降噪效果有限,而且薄壁内胆上的通孔容易堵塞,阻碍气流流动。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提高排气管的降噪音效果。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和消音管,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扩张腔、第一共振腔、第二共振腔和第三共振腔,所述进气管连通于扩张腔,所述出气管连通于第三共振腔,所述消音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共振腔内,且两端分别连通于扩张腔和第三共振腔,所述消音管上设置有第一出孔;所述出气管的一部分由第三共振腔伸入至第二共振腔内,且该部分设置有第二出孔,另一部分由第二共振腔穿过第三共振腔至筒体外侧。作为优选,所述消音管的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消音管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之间填充有消声材料。作为优选,所述消音管的内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形成鼓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共振腔的内壁为空心结构,并通过内壁板分隔成多层共振区,所述内壁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三共振腔与共振区的通孔。声波通过通孔进入各层共振区内后不断地在内壁板相互反射,直至声波消耗殆尽。作为优选,位于内侧的内壁板上的通孔的孔径大于位于外侧的内壁板上的通孔的孔径。作为优选,所述内壁板的位于共振区内的板面上设置有凸出于板面的凸起,位于相邻两个凸起之间的板面上设置有吸音盲孔。该凸起和吸音盲孔能够改变声波的反射路径,延长声波的反射时间。作为优选,所述扩张腔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扩张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扩张室、第二扩张室和第三扩张室,相邻两个扩张室之间通过滤孔连通,所述进气管穿过第一扩张室和第二扩张室后伸入第三扩张室内,所述消音管的一端连通于第二扩张室。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第一扩张室内的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三出孔,所述第一扩张室内填充有吸声材料。当气流进入进气管内时,大部分的高频声波通过第三出孔进入第一扩张室内,并被第一扩张室内的吸声材料吸收,完成初步消音。作为优选,所述隔板分为固定隔板和浮动隔板,所述固定隔板位于第一扩张室与第二扩张室之间并固定在扩张腔内,所述浮动隔板位于第二扩张室与第三扩张室之间,所述浮动隔板套装在进气管上,所述第二扩张室之内设置有推动浮动隔板向远离隔板方向移动的弹性复位件。当进气管内的气流较大时,气流进入第三扩张室后推动浮动隔板反向移动,从而增大第三扩张室的空间,使噪音声波在较大空间内进行反射、吸收,只有滤孔固有频率附近的少数频率的声波才能通过滤孔进入第二扩张室;当气流减小时,相应产生的噪音较小,此时浮动隔板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第三扩张室空间减小,气流快速通过第三扩张室后进入第二扩张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在气体通过扩张腔、第一共振腔、第二共振腔和第三共振腔处理过程中,噪音的运动行程大大增加,从而减缓噪音传播的时间,提高了降噪效果;2、第三共振腔的内壁为空心结构,声波通过通孔进入各层共振区内后不断地在内壁板相互反射,延长声波的反射时间,直至声波消耗殆尽;3、活动的浮动隔板能够随气流的强度的变化而移动,从而适应性地改变第三扩张室的空间大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11-扩张腔,111-第一扩张室,112-第二扩张室,113-第三扩张室,12-第一共振腔,13-第二共振腔,14-第三共振腔,15-隔板,15A-固定隔板,15B-浮动隔板,16-滤孔,17-弹性复位件,2-进气管,21-第三出孔,3-出气管,31-第二出孔,4-消音管,41-第一出孔,5-套筒,6-内壁板,61-通孔,62-凸起,63-吸音盲孔,7-共振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包括筒体1、进气管2、出气管3和消音管4,筒体1内设置有扩张腔11、第一共振腔12、第二共振腔13和第三共振腔14,扩张腔11和第三共振腔14位于筒体1的两端,第一共振腔12和第二共振腔13位于筒体1的中部。进气管2连通于扩张腔11,出气管3连通于第三共振腔14,消音管4设置在第一共振腔12内,且两端分别连通于扩张腔11和第三共振腔14,消音管4上设置有第一出孔41,消音管4通过第一出孔41连通第一共振腔12。出气管3呈U形弯曲结构,其一部分由第三共振腔14伸入至第二共振腔13内,且该部分设置有第二出孔31,出气管3通过第二出孔31与第二共振腔13连通,另一部分由第二共振腔13穿过第三共振腔14至筒体1外侧。消音管4的外侧套接有套筒5,套筒5包裹于第一出孔41外侧。消音管4的外壁与套筒5的内壁之间填充有消声材料,消声材料为发泡铝。如图2所示,第三共振腔14的内壁为空心结构,并通过内壁板6分隔成多层共振区7,内壁板6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三共振腔14与共振区7的通孔61。位于内侧的内壁板6上的通孔61的孔径大于位于外侧的内壁板6上的通孔61的孔径。内壁板6的位于共振区7内的板面上设置有凸出于板面的凸起62,位于相邻两个凸起62之间的板面上设置有吸音盲孔63。扩张腔11通过隔板15分隔成多个扩张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扩张室111、第二扩张室112和第三扩张室113,相邻两个扩张室之间通过滤孔16连通,所述进气管2穿过第一扩张室111和第二扩张室112后伸入第三扩张室113内,所述消音管4的一端连通于第二扩张室112。位于所述第一扩张室111内的进气管2上设置有第三出孔21,第一扩张室111内填充有吸声材料,吸声材料为玻璃纤维丝和毛毡,玻璃纤维丝和毛毡沿筒体1长度方向交错叠层分布。气流由进气管2进入扩张腔11时,高频声波通过第三出孔21进入第一扩张室111,由第一扩张室111吸声材料进行初步降噪;气流随后进入第三扩张室113,只有通孔8固有频率附近的少数频率的声波才能通过通孔8到达第二扩张室112,而另外少数频率的声波则不能通过滤孔16,只能在第三扩张室113内不断反射,直至气流动量消失,完成二次降噪;位于第二扩张室112内的气流通过消音管4进入第三共振腔14,在经过消音管4时,声波通过第一出孔41进外侧的套筒5进行三次降噪;而进入第三共振腔14内的气体则经过第三共振腔14的空心内壁,使得各种频率的声波在各层共振区7内进行反射、吸收,完成四次降噪;第三共振腔14随后通过出气管3排出,在排出之前,部分气流通过第二出孔31进入第二共振腔13,在第二共振腔13完成五次降噪。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消音管4的内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形成鼓形结构。隔板15分为固定隔板15A和浮动隔板15B,固定隔板15A位于第一扩张室111与第二扩张室112之间并固定在扩张腔11内,浮动隔板15B位于第二扩张室112与第三扩张室113之间,浮动隔板15B套装在进气管2上,第二扩张室112之内设置有推动浮动隔板15B向远离隔板15方向移动的弹性复位件17,弹性复位件17为弹簧。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包括筒体(1)、进气管(2)、出气管(3)和消音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扩张腔(11)、第一共振腔(12)、第二共振腔(13)和第三共振腔(14),所述进气管(2)连通于扩张腔(11),所述出气管(3)连通于第三共振腔(14),所述消音管(4)设置在所述第一共振腔(12)内,且两端分别连通于扩张腔(11)和第三共振腔(14),所述消音管(4)上设置有第一出孔(41);所述出气管(3)的一部分由第三共振腔(14)伸入至第二共振腔(13)内,且该部分设置有第二出孔(31),另一部分由第二共振腔(13)穿过第三共振腔(14)至筒体(1)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4)的外侧套接有套筒(5),所述消音管(4)的外壁与套筒(5)的内壁之间填充有消声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4)的内径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形成鼓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共振腔(14)的内壁为空心结构,并通过内壁板(6)分隔成多层共振区(7),所述内壁板(6)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三共振腔(14)与共振区(7)的通孔(6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位于内侧的内壁板(6)上的通孔(61)的孔径大于位于外侧的内壁板(6)上的通孔(61)的孔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板(6)的位于共振区(7)内的板面上设置有凸出于板面的凸起(62),位于相邻两个凸起(62)之间的板面上设置有吸音盲孔(6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腔(11)通过隔板(15)分隔成多个扩张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扩张室(111)、第二扩张室(112)和第三扩张室(113),相邻两个扩张室之间通过滤孔(16)连通,所述进气管(2)穿过第一扩张室(111)和第二扩张室(112)后伸入第三扩张室(113)内,所述消音管(4)的一端连通于第二扩张室(1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扩张室(111)内的进气管(2)上设置有第三出孔(21),所述第一扩张室(111)内填充有吸声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分为固定隔板(15A)和浮动隔板(15B),所述固定隔板(15A)位于第一扩张室(111)与第二扩张室(112)之间并固定在扩张腔(11)内,所述浮动隔板(15B)位于第二扩张室(112)与第三扩张室(113)之间,所述浮动隔板(15B)套装在进气管(2)上,所述第二扩张室(112)之内设置有推动浮动隔板(15B)向远离隔板(15)方向移动的弹性复位件(17)。

百度查询: 湖州新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降噪音的排气管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