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包括手持部、发射头、吊仓、加速驱动器、翻转驱动器和发射组件,发射头可翻转地设在手持部上,吊仓可悬吊地连接在发射头上,吊仓用于保持被发射件,加速驱动器设在发射头上,在吊仓位于归仓位置时加速驱动器可与被发射件相配合以驱动被发射件旋转,翻转驱动器连接在手持部和发射头之间,翻转驱动器在触发后可驱动发射头翻转,发射组件可活动地设在吊仓上,发射组件触发后将被发射件从吊仓上释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实现了发射器能够多向发射被发射件并且能够实现被发射件的回收,拓展了发射器的玩法,提高了发射器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主权项:1.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发射头,所述发射头可翻转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吊仓,所述吊仓可悬吊地连接在所述发射头上,所述吊仓用于保持被发射件,所述吊仓具有归仓位置和出仓位置,在归仓位置所述吊仓与所述发射头接触连接,在出仓位置所述吊仓与所述发射头脱离接触;加速驱动器,所述加速驱动器设在所述发射头上,在所述吊仓位于归仓位置时所述加速驱动器可与所述被发射件相配合以驱动所述被发射件旋转;翻转驱动器,所述翻转驱动器连接在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发射头之间,所述翻转驱动器在触发后可驱动所述发射头翻转;发射组件,所述发射组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吊仓上,所述发射组件触发后将所述被发射件从所述吊仓上释放;所述发射头可绕其翻转轴正反往复翻转,所述翻转驱动器包括:翻转蓄能器,所述翻转蓄能器连接在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发射头之间,所述翻转蓄能器构造成在释能时驱动所述发射头翻转;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驱动齿和传动齿,所述驱动齿与所述翻转蓄能器相连,所述传动齿与所述翻转轴相连,所述驱动齿和所述传动齿中的至少一个可活动,活动后所述驱动齿和所述传动齿的啮合位置可调换,以使所述换向齿轮组具有可切换的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当所述驱动齿同向转动时,所述翻转轴的翻转方向相反。

全文数据: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发射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背景技术目前,主流的陀螺玩具发射器主要是通过手动拉齿条,或者绳子给陀螺玩具加速,进而将陀螺发射出去,但由于高速发射器启动所需要的拉力比较大,小朋友拉起来比较费劲,且同一个发射器不能兼容多种发射速度,并且不可以反向发射。相关技术中,陀螺玩具发射器包括有齿条陀螺发射器、一次蓄能发射器和齿条发射器,通过齿条直接给陀螺加速,拉高速发射器很费力,单纯靠扭簧力给陀螺加速、多次蓄能发射器,陀螺速度不够快,战斗力不强,通过连续拉绳子给陀螺加速,但不能使陀螺垂直自由落下,落点不可控,装上陀螺后不可用外力去转动陀螺,使得玩具的玩耍趣味性大大降低。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功能的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可以实现反向发射,回收已发射出去的被发射件多种功能,玩法多样,趣味性较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包括:手持部;发射头,所述发射头可翻转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吊仓,所述吊仓可悬吊地连接在所述发射头上,所述吊仓用于保持被发射件,所述吊仓具有归仓位置和出仓位置,在归仓位置所述吊仓与所述发射头接触连接,在出仓位置所述吊仓与所述发射头脱离接触;加速驱动器,所述加速驱动器设在所述发射头上,在所述吊仓位于归仓位置时所述加速驱动器可与所述被发射件相配合以驱动所述被发射件旋转;翻转驱动器,所述翻转驱动器连接在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发射头之间,所述翻转驱动器在触发后可驱动所述发射头翻转;发射组件,所述发射组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吊仓上,所述发射组件触发后将所述被发射件从所述吊仓上释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由于发射器上配备有可在出仓位置和归仓位置之间运动的吊仓及可在翻转驱动器的驱动下翻转的发射头,实现了发射器能够多向发射被发射件并且能够实现被发射件的回收,拓展了发射器的玩法,提高了发射器的可玩性和趣味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器包括:翻转蓄能器,所述翻转蓄能器连接在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发射头之间,所述翻转蓄能器构造成在释能时驱动所述发射头翻转;且,所述发射器还包括限转组件,所述限转组件构造成所述发射头每翻转设定角度后,与所述手持部配合以限制翻转。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头可绕其翻转轴正反往复翻转,所述翻转驱动器包括: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驱动齿和传动齿,所述驱动齿与所述翻转蓄能器相连,所述传动齿与所述翻转轴相连,所述驱动齿和所述传动齿中的至少一个可活动,活动后所述驱动齿和所述传动齿的啮合位置可调换,以使所述换向齿轮组具有可切换的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当所述驱动齿同向转动时,所述翻转轴的翻转方向相反。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为两个,所述驱动齿为一个,所述驱动齿沿其轴向可滑动,在第一换向状态时所述驱动齿仅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相啮合,在第二换向状态时所述驱动齿仅与其中另一个相啮合;或者,所述传动齿为冠齿轮,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所述驱动齿与所述冠齿轮相啮合的位置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器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转动部可由电机驱动转动或者从所述手持部的外部手动驱动转动;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转动部相连;轴芯,所述轴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内,所述轴芯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齿相连;其中,所述翻转蓄能器分别与所述离合器和所述轴芯的另一端相连。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器还包括:支撑转轮,所述支撑转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内,所述支撑转轮的一侧支撑所述轴芯转动,所述支撑转轮的另一侧与所述驱动齿同步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齿可沿所述支撑转轮的轴向滑动;所述翻转蓄能器为外套在所述轴芯上的翻转扭簧,所述翻转扭簧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轴芯上,所述翻转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转轮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还包括:吊仓回收器,所述吊仓回收器通过吊绳与所述吊仓相连,回收所述吊绳时所述吊仓朝向归仓位置活动。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吊仓回收器包括:卷筒,所述吊绳的一端卷绕在所述卷筒上。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吊仓回收器包括:回收蓄能器,所述回收蓄能器与所述卷筒相连,所述回收蓄能器构造成在所述卷筒反转时蓄能、在所述卷筒正转时释能。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吊仓回收器包括筒轴,所述筒轴穿过所述卷筒并连接在所述发射头上,所述回收蓄能器位于所述卷筒内,所述回收蓄能器为回收卷簧,所述回收卷簧的内端与所述筒轴相连,所述回收卷簧的外端与所述卷筒相连。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吊仓回收器包括:单向锁,所述单向锁与所述卷筒相配合,所述单向锁构造成在所述卷筒反转时所述卷筒可自由转动,在所述卷筒正转时所述单向锁可锁死所述卷筒,在触发时所述单向锁释放所述卷筒。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锁包括:棘轮和棘齿,所述棘轮与所述卷筒相连,所述棘齿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发射头上,所述棘齿构造成常配合在所述棘轮上;其中,触发时所述棘齿脱离所述棘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还包括:发射组件,所述发射组件包括:顶针和回缩弹性件,所述顶针在顶出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吊仓上,所述回缩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顶针朝向回缩位置滑动,所述顶针在触发后朝向顶出位置滑动,当所述顶针位于回缩位置时所述被发射件可配合在所述吊仓上,当所述顶针朝向顶出位置滑动时所述顶针将所述被发射件从所述吊仓上撞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还包括:翻转联锁组件,所述翻转联锁组件与所述吊仓相配合,所述翻转联锁组件构造成当所述吊仓位于出仓位置时限制所述发射头翻转,当所述吊仓位于归仓位置时释放所述发射头。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联锁组件包括:联锁件,所述联锁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发射头上,所述联锁件具有联锁位和联开位,在联锁位时所述联锁件限制所述翻转驱动器触发,在联开位与所述联锁件脱离对所述翻转驱动器的限制,当所述吊仓与所述发射头接触连接时,所述吊仓顶动所述联锁件至联开位;联锁弹性件,所述联锁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联锁件和所述发射头之间,并常驱动所述联锁件朝向联锁位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触发所述吊仓回收器的回收控制杆,所述回收控制杆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发射头上;用于触发所述翻转驱动器的换向控制杆,所述换向控制杆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用于触发所述发射组件的发射控制杆,所述发射控制杆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发射头上;控制拨杆,所述控制拨杆可拨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控制拨杆在不同的拨动角度分别触发所述回收控制杆、所述换向控制杆、所述发射控制杆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的翻转轴伸入到所述手持部内,所述翻转轴上设有伸出槽,所述回收控制杆、所述发射控制杆位于所述翻转轴内,所述回收控制杆、所述发射控制杆的一部分从所述伸出槽处伸出,所述控制拨杆外套在所述翻转轴上。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换向控制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触发部,所述换向控制杆触发其中一个所述触发部时所述发射头正向翻转,所述换向控制杆触发另一个所述触发部时所述发射头反向翻转。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仓包括:吊架,所述吊架悬吊在所述发射头上;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吊架上,所述转动体适于保持所述被发射件。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吊仓上设有:磁组件,所述磁组件设在所述转动体上;扣件,所述扣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转动体上,所述扣件上设有在扣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活动的扣脚,在扣锁位置所述扣脚适于扣在被发射件上,在解锁位置所述扣脚适于与所述被发射件脱离配合。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体包括:外罩和内胆,所述内胆设在所述外罩内,所述扣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罩和所述内胆之间,所述扣件具有扣轴,所述扣脚位于所述扣轴的一端,所述扣件在绕所述扣轴转动时所述扣脚可伸缩;且,所述扣件和所述转动体之间还设有扣锁弹性件,所述扣锁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扣脚朝向扣锁位置转动。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的外观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发射器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图1所示的发射器的吊仓位于出仓位置的局部结构图。图4是图1所示的发射器的吊仓位于归仓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发射器的吊仓与发射组件的剖面图。图6是图1所示的发射器的吊仓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7是图1所述的发射器的局部结构图。图8是图1所示的发射器局部剖面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的外观结构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发射器的内部结构图。图11是图9所示的发射器的限转开关与翻转轴的装配关系结构图。图12是图9所示的发射器的限转开关的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的外观结构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发射器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发射器100、手持部1、容置腔101、展示槽102、发射头2、翻转轴201、伸出槽2011、吊仓3、吊架301、定向块3011、尖角3012、转动体302、配合口302a、外罩3021、半罩30211、锁扣凹槽30212、外穿口30213、内胆3022、内胆口30221、内胆翻边30222、内穿口30223、磁组件303、磁吸件3031、隔磁套3032、扣件304、扣轴3041、扣脚3042、扣锁凸起3043、扣槽30431、延伸脚3044、延伸面30441、扣锁弹性件305、吊齿轮306、加速驱动器4、驱动齿轮401、翻转驱动器5、翻转蓄能器501、固定盒5011、翻转卷簧5012、换向齿轮组502、驱动齿5021、传动齿5022、第一输出齿5023、第二输出齿5024、转动部503、离合器504、第一单向齿轮5041、第一齿圈5042、第二单向齿轮5043、第二齿圈5044、轴芯505、支撑转轮506、第一离合组件507、第二离合组件508、发射组件6、顶针601、回缩弹性件602、限转组件7、配合部701、配合凸块7011、第一配合凸块70111、第二配合凸块70112、限转开关702、限位部7021、第一限位凸块70211、第二限位凸块70212、导向面702121、限位板7022、定位柱7023、限转弹簧703、止抵部704、吊仓回收器8、卷筒801、回收蓄能器802、筒轴803、单向锁804、棘轮8041、棘齿8042、翻转连锁组件9、联锁件901、定向槽9011、锁钩9012、联锁弹性件902、控制组件10、回收控制杆1001、锁凸10011、回收弹性件10012、换向控制杆1002、触发部10021、发射控制杆1003、发射弹性件10031、控制拨杆1004、第一拨环1004a、第二拨环1004b、拨动轴10041、拨块10042、第一减速组件11、支撑环1101、支撑弹簧1102、支撑架1103、第二减速组件12、联转盘1201、缓速件1202、缓速弹性件1203、蓄能展示组件13、展示丝杠1301、展示档块1302、吊绳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的发射器100。如图1-图2、图9-图10及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包括手持部1、发射头2、吊仓3、加速驱动器4、翻转驱动器5和发射组件6。发射头2可翻转地设在手持部1上。吊仓3可悬吊地连接在发射头2上,吊仓3用于保持被发射件,吊仓3具有归仓位置和出仓位置,在归仓位置吊仓3与发射头2接触连接,在出仓位置吊仓3与发射头2脱离接触。加速驱动器4设在发射头2上,在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加速驱动器4可与被发射件相配合以驱动被发射件旋转。翻转驱动器5连接在手持部1和发射头2之间,翻转驱动器5在触发后可驱动发射头2翻转。发射组件6可活动地设在吊仓3上,发射组件6触发后将被发射件从吊仓3上释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吊仓3用于保持被发射件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吊仓3上设有用于卡接被发射件的卡爪,又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被发射件设有磁吸件,吊仓3上设有与磁吸件配合的另一个磁吸件或者能够被磁吸件吸附的金属件。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被发射件可以是陀螺、弹珠或者其他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吊仓3具有归仓位置和出仓位置,吊仓3可以在归仓位置和出仓位置之间运动,且发射头2可在翻转驱动器5的驱动下翻转,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可锁的发射器1可具有多种玩法,具体如下所述: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先将吊仓3驱动至出仓位置,再将被发射件安装到吊仓3上,最后将吊仓3驱动至归仓位置,此种情况下发射器1的玩法类似与钓鱼玩具的玩法。又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先将吊仓3稳定在归仓位置,接着在吊仓3上安装一个被发射件并将其发射出去,之后触发翻转驱动器以将发射头2翻转,发射头2翻转的同时吊仓3也会随之发射头2翻转,然后将另一个被发射件安装到吊仓3上并将其发射出去,此种情况下发射器1实现了双向发射被发射件,极大地提高了发射器1的趣味性和可玩性。再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先将吊仓3稳定在归仓位置,接着在吊仓3上安装一个被发射件并将其发射出去,然后将驱动吊仓3运动至出仓位置,且靠近发射出去的被发射件并且将其回收,之后驱动翻转驱动器5使得发射头2翻转,发射头2翻转的同时吊仓3和被回收的被发射件也随之翻转,发射头2被翻转后可将被发射件再次发射出去,此种情况下发射器1实现了回收被发射件的同时可实现双向发射被发射件。此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这里吊仓3的运动可以是手动驱动还可以是电机驱动或者是采用卷簧等结构实现吊仓3的半自动回收。发射组件6发射被发射件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按钮、扳机等方式将卡接的被发射件发射出去也可以是被发射件转动到一定速度时自动飞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由于发射器100上配备有可在出仓位置和归仓位置之间运动的吊仓3及可在翻转驱动器5的驱动下翻转的发射头2,实现了发射器100能够多向发射被发射件并且能够实现被发射件的回收,拓展了发射器100的玩法,提高了发射器100的可玩性和趣味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0、图14所示,翻转驱动器5包括翻转蓄能器501,翻转蓄能器501连接在手持部1和发射头2之间,翻转蓄能器501构造成在释能时驱动发射头2翻转。可以理解的是,手持部1内可以限定有容置腔101,翻转蓄能器501可以设于所述容置腔101内,翻转蓄能器501可以为任何能够蓄积能量的结构形式,例如卷簧,扭簧等。翻转蓄能器501可以被构造成在释能时驱动发射头2翻转。由此,通过翻转蓄能器501可以蓄积一定的能量,在翻转蓄能器501释放能量时可以驱动发射头2翻转,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变发射器100发射所述被发射件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0所示,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还包括限转组件7,限转组件7构造成发射头2每翻转设定角度后,与手持部1配合以限制翻转。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发射器100上不设置限转组件7,则会导致发射头2在转动过程中可以随意转动,而玩家进行发射被发射件、回收吊仓3、或者加速被发射件时需要发射头2固定在某一位置才能进行。因此,发射器100上不设置限转组件7会使得玩家在进行发射被发射件、回收吊仓3、或者加速被发射件等操作时还需固定发射头2,提高了发射器100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发射器100的玩耍趣味性。综上,发射器100上设有限制发射头2转动角度的限转组件7,能够保证发射头2在翻转后较为稳定的固定在某一位置,方便玩家进行发射被发射件、回收吊仓3或者加速被加速件等操作,降低了发射器100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发射器100的玩耍趣味性。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图10所示,限转组件7包括配合部701,配合部701设在发射头2上。配合部701可以设在发射头2的翻转轴201上,发射头2在每翻转设定角度后,配合部701被锁住。由此,在发射头2每翻转设定角度后,通过配合部701可以限制发射头2的翻转,使用可靠性好。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限转组件7包括限转开关702,限转开关702可活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限转开关702被构造成常与配合部701相配合,限转开关702在触发后脱离配合部701。可以理解的是,当限转开关702与配合部701的配合时发射头2不可翻转,而当限转开关702被触发后,限转开关702与配合部701脱离,此时发射头2可翻转。由此,由于限转开关702对配合部701的卡接作用,可以保证发射头2在不需翻转的时候稳定在某一位置,极大地方便了玩家操作。可选的,如图12所示,限转开关702上设有限位部7021的一侧还形成有限位板7022,限位板7022上形成有朝向翻转蓄能器501向左延伸的定位柱7023。定位柱7023上套设有限转弹簧703,限转弹簧703的一端止抵在翻转蓄能器501上,且限转弹簧703的另一端外套在定位柱7023上且止抵所述限位板7022。限转开关702在限转弹簧703的作用下常与配合部701相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通常状态下,由于限转弹簧703的作用限转开关702配合在配合部701上,因此发射头2不可翻转,这样保证了发射头2在常态下的稳定性。当玩家触发限转开关702使其释放配合部701,发射头2手动或者自动旋转的同时限转弹簧703发生形变且存储能量。当限转开关702上的触发力消失时,限转开关702在限转弹簧703的作用下回到与配合部701的配合位置。这样可实现发射头2在转动一定角度后自动停止,方便了玩家操作。具体地,如图11所示,配合部701可以形成为配合凸块7011,发射头2的翻转轴201伸入到手持部1内,配合凸块7011设在翻转轴201上,当配合凸块7011卡在限位部7021上时发射头2不可翻转。由此,通过简单的限位配合即可实现锁止发射头2,简化了配合部701的结构,降低了限转组件7的生产成本。更具体地,如图11所示,配合凸块7011包括第一配合凸块70111和第二配合凸块70112,第一配合凸块70111和第二配合凸块70112沿翻转轴201的轴向间隔开设置,例如,第一配合凸块70111和第二配合凸块70112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翻转轴201上可以设有两个第一配合凸块70111和两个第二配合凸块70112,两个第一配合凸块70111在翻转轴201的周向上对称布置,两个第二配合凸块70112在翻转轴201的周向上对称布置。限位部7021包括第一限位凸块70211和第二限位凸块70212,第一限位凸块70211和第二限位凸块70212在限转开关702上间隔开设置。具体而言,在翻转轴201的轴向方向上,当限转开关702受到触发后,第一限位凸块70211与第一配合凸块70111相对应,第二限位凸块70212与第二配合凸块70112相错开,翻转蓄能器501释能实现发射头2的翻转。当限转开关702在限转弹簧703作用下回复原位时,第一限位凸块70211与第一配合凸块70111相错开,第二限位凸块70212与第二配合凸块70112相对应。由于第二限位凸块70212卡在第二配合凸块70112上,因此此时发射头2不可翻转。可以理解的是,当触发限转开关702时,第二限位凸块70212与第二配合凸块70112脱离,同时第一限位凸块70211会移动到第一配合凸块70111的上端。此时,翻转轴201在翻转蓄能器501的释能作用下转动约180°后,原本位于限转开关702远端的那个第一配合凸块70111转动至第一限位凸块70211的位置与其第一限位凸块70211配合并实现定位。此时松开释放限转开关702,限转开关702在限转弹簧703的作用下回位,第二限位凸块70212可伸入到第二配合凸块70112的下方,翻转轴201仅发生略微的转动,使第二配合凸块70112定位到第二限位凸块70212上实现定位,此时发射头2不可翻转。当玩家再次触发限转开关702时,可以实现第二次翻转,以此类推,直至翻转蓄能器501存储的能量全部释放完毕。故可实现一次翻转蓄能器501上链,达到发射头2多次翻转的效果。有利地,第一限位凸块70211卡在第一配合凸块70111上时,第二限位凸块70212和第二配合凸块70112相对翻转轴201形成的中心角为锐角。需要说明的是,这样使得限转开关702在触发后释放回位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时间差,保证了发射头2在翻转蓄能器501的作用下翻转一定角度后第二限位凸块70212才会回到与第二配合凸块70212配合的位置以限制发射头2翻转。由此,保证了发射头2能够稳定可靠的实现翻转。有利地,如图12所示,在发射头2朝向翻转蓄能器501蓄能的方向上,限位凸块和配合凸块7011的迎向彼此的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为用于导向配合凸块7011脱离限位凸块的导向面702121。具体而言,限转开关702处于第二限位凸块70212和第二配合凸块70112相配合的初始状态,为了实现手动转动发射头2不会导致两者卡死,在第二限位凸块70212上设有导向面702121,通过该导向面702121可实现翻转轴201在转动时第二配合凸块70112可挤压限转开关702移位,实现正常转动。当然,配合面702121也可以设在第一限位凸块70211、第一配合凸块70111或者第二配合凸块70112上。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限转组件7包括设在手持部1上的两侧止抵部704,发射头2限制在设定角度内可正反往复翻转,在发射头2于设定角度的两个末端处,配合部701分别卡在两侧的止抵部704上。由此,在发射头2翻转所述设定角度后,通过配合部701与止抵部704的配合可以限制发射头2翻转,使用可靠性好。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及图7所示,发射头2可绕其翻转轴201正反往复翻转,翻转驱动器5包括换向齿轮组502,换向齿轮组502包括驱动齿5021和传动齿5022,驱动齿5021与翻转蓄能器501相连,传动齿5022与翻转轴201相连,驱动齿5021和传动齿5022中的至少一个可活动,活动后驱动齿5021和传动齿5022的啮合位置可调换,以使换向齿轮组502具有可切换的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当驱动齿5021同向转动时,翻转轴201的翻转方向相反。由此,通过换向齿轮组502可以改变翻转轴201的翻转方向,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变发射头2的发射方向,增强了趣味性和观赏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是驱动齿5021可活动,也可以是传动齿5022可活动,还可以是驱动齿5021和传动齿5022均可活动。此外,这里,“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当驱动齿5021同向转动时,翻转轴201的翻转方向相反”指的是,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驱动齿5021与传动齿5022的啮合位置不同,在所述第一换向状态和所述第二换向状态下,驱动齿5021的转动方向相同,传动齿5022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传动齿5022为两个,驱动齿5021为一个,驱动齿5021沿其轴向可滑动,在第一换向状态时驱动齿5021仅与其中一个传动齿5022相啮合,在第二换向状态时驱动齿5021仅与其中另一个相啮合。由此,翻转蓄能器501可以为驱动齿5021提供动力,通过驱动齿5021可以驱动传动齿5022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通过传动齿5022驱动翻转轴201翻转,进而改变发射头2的发射方向。当然本发明的结构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齿5022为冠齿轮,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驱动齿5021与冠齿轮相啮合的位置不同。由此,通过改变驱动齿5021与冠齿轮相啮合的位置,可以进一步改变冠齿轮的转向,从而能够改变翻转轴201翻转方向。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当传动齿5022为冠齿轮时驱动齿5021可以为两个,两个驱动齿5021同轴设置,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两个驱动齿5021分别与冠齿轮相啮合。由此,通过改变驱动齿5021与冠齿轮相啮合的位置,可以进一步改变冠齿轮的转向,从而能够改变翻转轴201翻转方向。例如,驱动齿5021为同轴设置的两个直齿轮,传动齿5022为冠齿轮,换向齿轮组502还可以包括第一输出齿5023和第二输出齿5024,第一输出齿5023和第二输出齿5024传动连接,第一输出齿5023与传动齿5022共轴线且同步转动,第二输出齿5024与翻转轴201相连以驱动翻转轴201翻转。其中,驱动齿5021的轴线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与驱动齿5021相啮合的冠齿轮的轴线与驱动齿5021的轴线垂直,第二输出齿5024的轴线可以与驱动齿5021的轴线平行,第二输出齿5024转动时可以驱动翻转轴201翻转。当左侧的驱动齿5021与冠齿轮传动连接时,冠齿轮可以通过第一输出齿5023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输出齿5024,从而能够通过第二输出齿5024进一步驱动翻转轴201沿第一方向翻转;当右侧的驱动齿5021与传动齿5022传动连接时,冠齿轮可以通过第一输出齿5023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输出齿5024,从而能够通过第二输出齿5024进一步驱动翻转轴201沿第二方向翻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翻转驱动器5包括转动部503以及轴芯505,转动部503可由电机驱动转动或者从手持部1的外部手动驱动转动。具体地,转动部503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例如,转动部503可转动地设于手持部1的左端。转动部503可由电机驱动转动,或者转动部503也可以从手持部1的外部手动驱动转动。由此,便于通过手动上链或电动蓄能的方式进一步实现发射头2的自动多次翻转。轴芯505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内,轴芯505的两端分别与转动部503和驱动齿5021相连。由此,通过转动部503的转动可以带动轴芯505转动,从而能够通过轴芯505带动驱动齿5021转动,驱动齿5021可以将动力传递至传动齿5022和第一输出齿5023,进而有利于通过第二输出齿5024驱动翻转轴201翻转。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翻转驱动器5还包括离合器504,翻转蓄能器501的一端与轴芯505相连,翻转蓄能器501的另一端与驱动齿5021相连,离合器504连接在转动部503和翻转蓄能器501之间。由此,通过转动部503便于实现翻转蓄能器501的蓄能,通过离合器504能够控制翻转蓄能器501朝向蓄能方向单向传动,也就是当转动部503朝向一个方向给翻转蓄能器501上链后,不再驱动转动部503翻转蓄能器501,而在离合器504的作用下不会使得翻转蓄能器501直接将能量释放出来,这样保证翻转蓄能器501能够稳定蓄能。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离合器504包括第一单向齿轮5041、第一齿圈5042、第二单向齿轮5043以及第二齿圈5044。第一单向齿轮5041与转动部503相连,第一单向齿轮5041与转动部503同步转动。第一齿圈5042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内,第一齿圈5042外套在第一单向齿轮5041上。第二单向齿轮5043分别与第一齿圈5042和轴芯505相连,且第二单向齿轮5043、第一齿圈5042以及轴芯505可以同步转动。第二齿圈5044固定连接在手持部1内,第二齿圈5044外套在第二单向齿轮5043上。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部503沿翻转蓄能器501的蓄能方向转动时,第一单向齿轮5041可以带动第二单向齿轮5043以及轴芯505等同步转动,当转动部503沿与翻转蓄能器501的蓄能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单向齿轮5041不可以带动第二单向齿轮5043同步转动,从而可以使翻转蓄能器501在蓄能后能够保持在蓄能位置。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翻转驱动器5还包括支撑转轮506,支撑转轮506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内,支撑转轮506的一侧支撑轴芯505转动,支撑转轮506的另一侧与驱动齿5021同步转动连接,且驱动齿5021可沿支撑转轮506的轴向滑动。翻转蓄能器501为外套在轴芯505上的翻转扭簧,翻转扭簧的一端插接在轴芯505上,翻转扭簧的另一端与支撑转轮506相连。由此,玩家通过转动支撑转轮506即可实现翻转弹性件的蓄能,简化了玩家的蓄能操作,提高了发射器100的玩耍趣味性。具体而言,当转动部503顺时针转动时,转动部503可以带动第一单向齿轮5041顺时针转动,第一单向齿轮5041再带动第二单向齿轮5043顺时针转动,第二单向齿轮5043将翻转扭簧顺时针拧转,翻转扭簧的一端与支撑转轮506连接,翻转扭簧的另一端与轴芯505连接。由于翻转扭簧转动的方向始终与发射头2能被转动的方向相反,支撑转轮506与发射头2连接且实现同步转动,故此时支撑转轮506不可转动,使得翻转扭簧无法释放而蓄能。当转动部503逆时针转动时,此时由于离合器504的存在使得第一单向齿轮5041无法带动第二单向齿轮5043转动,这样可以保护翻转扭簧不被反转。另外,轴芯505同样可以起到保护翻转扭簧的作用,因为翻转扭簧在蓄能时直径会不断缩小,当翻转扭簧的直径缩小到与轴芯505裹紧时就无法再拧动转动部503,从而可以保护翻转扭簧不会被拧断。在蓄能完成后,如果需要实现发射头2的翻转,只需使得左侧的驱动齿5021与传动齿5022啮合,翻转扭簧释能即可释放能量,使得发射头2顺时针转动180°后被限转组件7限制而停止转动。而当右侧的驱动齿5021与传动齿5022啮合,翻转扭簧同样可释放能量,从而使得发射头2逆时针转动180°后被限转组件7限制而停止转动。因此,只要翻转扭簧的力量足够,即可通过切换与传动齿5022啮合的驱动齿5021即可实现发射头2的多次来回翻转,实现被发射件多次在向上发射和向下发射之间的切换。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翻转蓄能器501包括固定盒5011和翻转卷簧5012,固定盒5011固定连接在手持部1上,轴芯505的两端从固定盒5011内伸出。翻转卷簧5012设在固定盒5011内,翻转卷簧5012的外端与固定盒5011相连,翻转卷簧5012的内端与轴芯505相连。由此,通过转动部503的旋转可以驱动轴芯505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翻转卷簧5012蓄能。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转动部503与轴芯505之间可以设有第一离合组件507,轴芯505与翻转轴201之间可以设有第二离合组件508。由此,使得转动部503可以通过第一离合组件507、轴芯505、第二离合组件508以及翻转轴201单向传动,有利于进一步控制发射头2的翻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具有多功能发射器100还包括第一减速组件11,第一减速组件11包括支撑环1101、支撑弹簧1102以及支撑架1103。支撑环1101外套在轴芯505上,支撑环1101位于离合器504和翻转蓄能器501之间。支撑弹簧1102外套在轴芯505上,并且支撑弹簧1102分别止抵在离合器504和支撑环1101上。支撑架1103设在手持部1上,支撑架1103分别支撑在支撑环1101和支撑转轮506的外周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减速组件11可以减缓翻转蓄能器501的释能过程,有利于提高发射头2翻转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具有多功能发射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减速组件12,第二减速组件12包括联转盘1201、缓速件1202以及缓速弹性件1203。联转盘1201与发射头2的翻转轴201相连,缓速件1202设在手持部1上。缓速弹性件1203用于驱动缓速件1202与联转盘1201相贴合。由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减速组件12可以减缓翻转蓄能器501的释能过程,有利于提高发射头2翻转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地,缓速件1202为缓速盘,并且缓速盘可以设在联转盘1201的轴向一侧,缓速盘与联转盘1201朝向彼此的面是齿形面。由此,有利于减缓翻转蓄能器501的释能过程,使用安全性好。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具有多种的发射器100上可以设有第一减速组件11和第二减速组件12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可以是在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上仅设有第一减速组件11,也可以是在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上仅设有第二减速组件12;还可以是在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上既设有第一减速组件11又设有第二减速组件12,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转动发射头2时还可发出声效,这样更有利于增加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的趣味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所示,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还可以包括蓄能展示组件13,蓄能展示组件13的一端与翻转驱动器5相连,蓄能展示组件13随翻转蓄能器501的蓄能和释能而活动。蓄能展示组件13的另一端从手持部1外部可见,这样可以展示翻转蓄能器501的能量变化。由此,通过在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上设置蓄能展示组件13,使得玩家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到翻转蓄能器501的能量变化,有利于增加发射器100的趣味性和可玩性。具体地,蓄能展示组件13包括展示丝杠1301以及展示档块1302。展示丝杠1031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内,展示丝杠130与翻转驱动器5相连;展示档块1302具有内螺纹孔,展示档块1302可以通过所述内螺纹孔外套在展示丝杠1301上。其中,手持部1上设有展示槽102,展示档块1302可滑动地配合在展示槽102上。由此,通过观察展示档块1302在展示槽102内所处的位置,便于玩家直观地观察到翻转驱动器5的能量的变化。例如,在能量完全释放时,展示档块1302可以位于图中所示的展示槽102的左端;在能量蓄积充足时,展示档块1302可以位于图中所示的展示槽102的右端。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能量完全释放时,展示档块1302可以位于图中所示的展示槽102的右端;在能量蓄积充足时,展示档块1302可以位于图中所示的展示槽102的左端,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还包括吊仓回收器8,吊仓回收器8通过吊绳14与吊仓3相连,回收吊绳14时吊仓3朝向归仓位置活动。可以理解的是,吊仓回收器8可以为手动驱动结构,即不论吊仓3是从出仓位置运动到归仓位置还是从归仓位置运动到出仓位置,均需要玩家手动操作。当然,吊仓回收器8也可以是半自动驱动结构,即吊仓3从归仓位置运动到出仓位置需要玩家手动拉出,而吊仓3从出仓位置到归仓位置时,吊仓3可自动回复归仓位置。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吊仓回收器8包括卷筒801,吊绳14的一端卷绕在卷筒801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吊绳14的一端卷绕在卷筒801上,另一端连接在吊仓3上,因此当吊仓3由归仓位置运动到出仓位置时,吊绳14从卷筒801上放出,而当吊仓3由出仓位置运动到归仓位置时,吊绳14卷绕在卷筒801上。由此,当玩家需要驱动吊仓3运动时可直接驱动卷筒801转动即可,并且卷筒801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吊仓3自然下落。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在有实施例中,玩家可以拉拽吊仓3使其从归仓位置运动到出仓位置,然后驱动卷筒801转动使得吊仓3从出仓位置运动到归仓位置。在有的是实施例中,玩家可以驱动卷筒801转动使得吊仓3从归仓位置运动到出仓位置,再驱动卷筒801转动使得吊仓3从出仓位置运动到归仓位置。当然,在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吊仓回收器8可以不包括卷筒801,也就是说吊仓回收器8仅包括吊绳14。此种情况下,吊仓3的运动依赖与玩家手动或者自身重力。具体而言,当玩家拉拽吊绳14时,吊仓3由出仓位置运动到归仓位置,在到达归仓位置后手动将吊绳14缠绕或者捆绑在发射头2上以防止吊仓3因重力下落。反之,当玩家解开吊绳14拉拽吊仓3时,吊仓3可以归仓位置运动到出仓位置。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吊仓回收器8包括回收蓄能器802,回收蓄能器802与卷筒801相连,回收蓄能器802构造成在卷筒801反转时蓄能、在卷筒801正转时释能。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前文吊绳14相对卷筒801释放或者是卷绕即可实现吊仓3的运动,在此假定卷筒801反转时吊绳14伸长,而卷筒801正转时吊绳14卷绕在卷筒801上,也就是说吊仓3由归仓位置运动到出仓位置时回收蓄能器802蓄能,而吊仓3由出仓位置运动到归仓位置时回收蓄能器802释放能量。由此,当吊仓3在归仓位置时玩家手动拉拽吊仓3使其运动到出仓位置,此时回收蓄能器802蓄能,到达出仓位置后松开吊仓3,回收蓄能器802可以将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使得吊仓3自动由出仓位置回到归仓位置。综上所述,吊仓回收器8包括回收蓄能器802可以实现吊仓3的自动回收,简化了玩家操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发射器100的趣味性。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吊仓回收器8包括筒轴803,筒轴803穿过卷筒801并连接在发射头2上,回收蓄能器802位于卷筒801内,回收蓄能器802为回收卷簧,回收卷簧的内端与筒轴803相连,回收卷簧的外端与卷筒801相连。可以理解的是,采用回收卷簧作为回收蓄能器802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吊仓3的自动回收。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吊绳14可以形成为弹性绳,也就是说在此种情况下回收蓄能器802由吊绳14充当。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吊仓回收器8包括单向锁804,单向锁804与卷筒801相配合,单向锁804构造成在卷筒801反转时卷筒801可自由转动,在卷筒801正转时单向锁804可锁死卷筒801,在触发时单向锁804释放卷筒801。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吊仓回收器8仅仅有回收蓄能器802,那么当吊仓3处于出仓位置且玩家松开吊仓3后,吊仓3会自动回到归仓位置。这样可能会造成吊仓3还没有吸合到被发射件时,吊仓3就自动回收,或者提高了在出仓位置将被发射件安装到吊仓3上的难度。而当吊仓回收器8包括有单向锁804时,卷筒801反转使得回收蓄能器802存储能量,及吊仓3从归仓位置运动到出仓位置时,单向锁804不影响卷筒801转动,即在回收蓄能器802储存能量的过程中,单向锁804不影响回收蓄能器802工作。而当吊仓3运动到出仓位置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回收蓄能器802会主动释放能量即驱动卷筒801正转,但是由于此时单向锁804与卷筒801配合,卷筒801无法自动正转。因此,单向锁804的存在可以阻碍在出仓位置的吊仓3自动回收到归仓位置,只有当玩家触发单向锁804使得单向锁804释放卷筒801时,回收蓄能器802才能将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吊仓3由出仓位置自动回收到归仓位置。综上所述,设置单向锁804能够使得吊仓3长时间保持在出仓位置,从而进一步方便了玩家玩耍,提高了发射器100的趣味性。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单向锁804包括棘轮8041和棘齿8042,棘轮8041与卷筒801相连,棘齿8042可活动地设在发射头2上,棘齿8042构造成常配合在棘轮8041上,触发时棘齿8042脱离棘轮8041。可以理解的是,当卷筒801反转时,棘轮8041可以正常转动,但是当卷筒801反转时,由于棘齿8042和棘轮8041的单向传动性,此时棘齿8042可限制棘轮8041的旋转,从而使得卷筒801无法正转。而当单向锁804触发时可带动棘齿8042脱离棘轮8041,从而使得卷筒801可在回收蓄能器802的带动下正转。采用棘轮8041和棘齿8042作为单向锁804能够较好的实现单向传动的功能,简化了发射器100的内部结构。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棘齿8042受到触发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有的实施例中,发射头2上设有与棘齿8042相连的长杆,长杆直接驱动棘齿8042运动,也可以形成为按钮,当按钮被触发时棘齿8042可在与其相连的驱动结构的驱动下运动。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单向锁804还可以形成为其他可实现单向传动功能的结构,并不限于棘轮8041和棘齿8042结构。此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叙述均建立在吊仓3由归仓位置到出仓位置为玩家手动驱动,而吊仓3由出仓位置运动到归仓运动的动力来源于回收蓄能器802,但是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吊仓回收器8可包括电机而不包括回收蓄能器802,电机的电机轴与卷筒801相连,这样并不需要单向锁804即可实现吊仓3能够长时间保持在出仓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在此种情况下,发射头2上设有两个开关,其中一个开关被触发时,电机带动卷筒801反转使得吊仓3由归仓位置运动到出仓位置;另一个开关被触发时,电机带动卷筒801正转使得吊仓3由出仓位置运动到归仓位置。由此,同样可以实现吊仓3能够长时间保持在出仓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还包括发射组件6,发射组件6包括顶针601和回缩弹性件602,顶针601在顶出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设在吊仓3上,回缩弹性件602用于驱动顶针601朝向回缩位置滑动,顶针601在触发后朝向顶出位置滑动,当顶针601位于回缩位置时被发射件可配合在吊仓3上,当顶针601朝向顶出位置滑动时顶针601将被发射件从吊仓3上撞脱。可以理解的是,采用顶针601撞脱被发射件的发射方式,使得被发射件能够较为容易被发射组件6发射出去,降低了被发射件卡死的几率,保证了发射组件6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玩家的玩耍满意度。此外,由于发射组件6还包括回缩弹性件602,在顶针601受到触发将被发射件从吊仓3上撞脱的过程中回缩弹性件602可储存能量,当被发射件被撞脱后顶针601可在回缩弹性件602的作用下回到回缩位置,准备下一次撞击被发射件。由此,回缩弹性件602能够使得顶针601在撞脱被发射件后自动恢复原位,从而使得玩家无需进行顶针601复位操作,简化了玩家的发射操作,提高了玩家的玩耍满意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发射组件6包括发射爪和弹簧,当发射组件6受到触发时发射爪将被发射件释放,被发射件在其自身的重力的下落。当然,发射组件6的结构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形式,在此不做举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还包括翻转联锁组件9,翻转联锁组件9与吊仓3相配合,翻转联锁组件9构造成当吊仓3位于出仓位置时限制发射头2翻转,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释放发射头2。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吊仓3处于归仓位置时,发射头2同样可以翻转则容易造成吊仓3上保持的被发射件在发射头2翻转的过程中被甩起从而击打玩家的现象发生。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翻转联锁组件9的存在,发射头2只有在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才能翻转,由此较好地避免了上述现象发生,提高了发射头2的玩耍安全性。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翻转联锁组件9包括联锁件901和联锁弹性件902,联锁件901可转动地设在发射头2上,联锁件901具有联锁位和联开位,在联锁位时联锁件901限制翻转驱动器5触发,在联开位与联锁件901脱离对翻转驱动器5的限制,当吊仓3与发射头2接触连接时,吊仓3顶动联锁件901至联开位,联锁弹性件902连接在联锁件901和发射头2之间,并常驱动联锁件901朝向联锁位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吊仓3处于归仓位置时,吊仓3顶动联锁件901至联开位使得翻转驱动器5可以受到触发,从而实现翻转驱动器5可驱动发射头2翻转。而在吊仓3顶动联锁件901的同时联锁弹性件902发生形变并储存能量。当吊仓3运动到出仓位置,也就是说此时吊仓3与联锁件901不再接触,联锁弹性件902将存储的能量释放从而使得联锁件901由联开位运动到联锁位,此时由于联锁件901处于联锁位,因此翻转驱动器5不可以被触发从而使得发射头2不能翻转。由此,较为简单地实现了吊仓3对翻转联锁组件9的触发,简化了发射器100的结构,降低了发射器100的生产成本。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吊仓3的顶部设有定向块3011,联锁件901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定向块3011的定向槽9011。由此,保证了在归仓位置吊仓3对联锁件901的推动作用,从而保证了吊仓3在归仓位置时,发射头2可以稳定翻转而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吊仓3的顶部位于定向块3011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尖角,两侧的尖角向上凸起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吊仓3顶动联锁件901的过程中,定向块3011逐渐插入定向槽9011中,而吊仓3的顶部位于定向块3011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尖角保证了吊仓3对联锁件901的推动作用,从而保证了吊仓3在归仓位置时,发射头2可以稳定翻转而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吊仓3包括吊架301和转动体302,吊架301悬吊在发射头2上,转动体302可转动地连接在吊架301上,转动体302适于保持被发射件。可以理解的是,吊架301与吊绳14相连能够实现吊仓3的稳定升降,而转动体302可转动地连接在吊架301上可以保证加速驱动器4驱动被发射件转动时,被发射件可以稳定地转动。这样实现了吊仓3升降时不影响被发射件转动,而被发射件转动时也不会影响吊绳14释放和回收。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转动体302与加速驱动器4相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吊仓3在出仓位置时,如果转动体302和加速驱动器4配合,加速驱动器4驱动被发射件开始转动时,吊绳14会由于惯性作用甩动,从而提升被发射件打到玩家的可能。而将吊仓3设置为在归仓位置时转动体302与加速驱动器4相配合能够很好地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发射器100的玩耍安全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吊架301上设有可转动的吊齿轮306,吊齿轮306与转动体302相连,加速驱动器4具有驱动齿轮401,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驱动齿轮401与吊齿轮306相啮合。由此,较为方便了实现了加速驱动器4对被发射件的驱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吊仓3上设有磁组件303和同转卡持件图未示出,磁组件303设在转动体302上,同转卡持件设在转动体302上,同转卡持件适于卡在被发射件上以保持同步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磁组件303可以将被发射件例如陀螺保持在转动体302上,即磁组件303可以通过磁吸与被发射件保持连接状态,转动体302在转动时会带动被发射件转动,用以给被发射件增加转速。例如在陀螺脱离发射器100后自由转动,陀螺的转速会逐渐减小甚至停止,此时将磁组件303对准陀螺,磁组件303将陀螺磁吸在转动体302上,同时由于转动体302通过发射器100的加速驱动器4的驱动作用下高速转动,进而可以带动陀螺高速转动。同转卡持件适于卡在被发射件上以保持同步转动,由此可以保证当玩家驱动加速驱动器4时转动体302能够较好地带动被发射件与其同步旋转,避免被发射件相对转动体302转动的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玩家加速被发射件的效率。此外,当被发射件保持在转动体302上时,同时同转卡持件与被发射件卡接相连,被发射件随着发射头2的翻转而翻转,例如由发射头2朝上的状态向下翻转,被发射件由位于发射头2的上方翻转至位于发射头2的下方,在发射头2翻转的过程中,被发射件具有极易被甩出的较大可能,通过设置同转卡接件与被发射件进一步可靠相连,可以有效地避免发射头2在翻转时由于翻转的惯性导致被发射件甩出去,确保小朋友在玩耍时安全可靠。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转动体302包括外罩3021和内胆3022,内胆3022设在外罩3021内,被发射件适于结合在内胆3022上,外罩3021和内胆3022的顶部设有对应的外穿口30213、内穿口30223,当发射组件6中的顶针601朝向顶出位置滑动时,顶针601穿过外穿口30213、内穿口30223顶在被发射件上。可以理解是,顶针601可穿过外穿口30213和内穿口30223将被发射件顶出,因此转动体302在转动过程中并不会与顶针601发射摩擦,由此既保证了转动体302能够较为顺畅的旋转,也可以降低顶针601的损坏几率。于此同时,被发射件适于结合在内胆3022上,这样能够起到保护被发射件的作用,还能降低玩家碰到被发射件与内胆3022的连接处使得被发射件脱落的可能,从而保证了吊仓3对被发射件的固定的可靠性,提高了玩家的玩耍满意度。有利地,如图6所示,外罩3021包括两个可拆卸的半罩30211,两个半罩30211合围在内胆3022的外侧,通过将外罩3021设置成包括两个半罩30211的结构,便于拆卸,为后期对转动体302的维修更换带来方便,即需要维修更换时,直接拆开两个半罩30211即可,完成后,直接将两个半罩30211装配合上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转动体302具有用于被发射件伸入的配合口302a,磁组件303设在转动体302内,磁组件303包括磁吸件3031和外包在磁吸件3031上的隔磁套3032,隔磁套3032在朝向配合口302a的一侧敞开。可以理解的是,被发射件伸入配合口302a的部分可被磁吸件3031吸住,这样使得被发射件与磁吸件3031的接触部被保护在转动体302内部,降低了玩家碰到转动体302使得被发射件脱落的了可能,从而保证了转动体302对被发射件的固定的可靠性,提高了玩家的玩耍满意度。于此同时,转动体302的其他部分可能也存在金属件,在磁吸件3031的外周包有隔磁套3032能够防止转动体302的其他部分出现磁化而影响被发射件的正常发射的现象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当被发射件为陀螺时,陀螺被发射出去后转速会逐渐降低,此时将发射器100的转动体302靠近陀螺时,磁吸件3031即可将陀螺吸住并且连接在转动体302上。这样在玩耍的过程中,需要将陀螺安装在转动体302上时无需手动操作,只需将转动体302对准陀螺即可,大大提升了玩耍趣味性。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吊仓3上还设有扣件304,扣件304可活动地设在转动体302上,扣件304上设有在扣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活动的扣脚3042,在扣锁位置扣脚3042适于扣在被发射件上,在解锁位置扣脚3042适于与被发射件脱离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待发射状态下,扣脚3042位于扣锁位置以锁住被发射件,当扣件304受到触发,扣脚3042由扣锁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时,扣脚3042与被发射件脱离配合,使得被发射件可自由落下。由此,通过扣脚3042在扣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可以锁住或者释放被发射件。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扣件304可转动地设在外罩3021和内胆3022之间,扣件304上具有扣轴3041,扣轴3041连接在内胆3022上,扣脚3042位于扣轴3041的一端,扣件304在绕扣轴3041转动时扣脚3042可在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伸缩。可以理解的是,在通常状态下,扣脚3042回缩在内胆3022内以扣锁被发射件,当扣件304被触发时,扣脚3042围绕扣轴3041转动,使得扣脚3042向内胆3022外转动,从而释放被发射件。由此,较为方便地实现了扣脚3042对被发射件的锁接和发射。此外,由于将扣脚3042位于锁扣位置时扣脚3042位于内胆3022内,因此进一步降低了玩家碰掉被发射件的可能。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吊仓3上还设有扣锁弹性件305,扣锁弹性件305套设在扣轴3041上,扣锁弹性件305用于驱动扣轴3041转动使得扣脚3042朝向扣锁位置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扣件304被触发使得扣脚3042围绕扣轴3041转动的同时,扣锁弹性件305可储存能量,扣脚3042将被发射件释放使得被发射件发射出去后,扣锁弹性件305可以将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以驱动扣轴3041旋转从而使得扣脚3042回到扣锁位置,以等待下次被触发。由此扣锁弹性件305可实现扣脚3042的自动回复扣锁位置,使得玩家无需手动将扣脚3042回复扣锁位置,简化了玩家的操作,提高了发射器100的玩耍满意度。可选择地,扣锁弹性件305连接在在扣件304与内胆3022之间,扣锁弹性件305与扣脚3042位于扣轴3041的两端,在扣件304上设有扣槽30431,扣槽30431用于配合扣锁弹性件305,即扣锁弹性件305一端连接在内胆3022的外壁上,扣锁弹性件305的另一端连接在扣槽30431内。由此,能够使得扣锁弹性件305可以固定在扣槽30431内,使得扣锁弹性件305能够可靠地连接在内胆3022和扣件304之间,从而使得扣脚3042常保持在扣锁位置。更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扣件304上设有锁扣凸起3043,外罩3021或内胆3022上设有扣锁凹槽30212,扣锁凹槽30212与锁扣凸起3043相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当扣件304位于扣锁位置时,锁扣凸起3043配合在扣锁凹槽30212内,锁扣凸起3043与扣脚3042位于扣轴3041的两端。这样锁扣凸起3043通过配合在扣锁凹槽30212内,即扣轴3041一端的锁扣凸起3043卡在扣锁凹槽30212内,可以使得扣轴3041另一端的扣脚3042扣紧被发射件,防止被发射件脱落。当转动体302高速转动时,由于离心作用,使得扣件304上的锁扣凸起3043卡接在扣锁凹槽30212内,避免扣轴3041的一端向外继续转动,进而使得扣轴3041另一端的扣脚3042可以牢牢卡住被发射件。有利的,扣件304的重心偏离扣轴3041,且位于锁扣凸起3043所在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扣件304的重心不在扣轴3041上,当扣件304跟随内胆3022旋转时,锁扣凸起3043在离心作用下朝向远离内胆3022的方向的旋转,从而使得扣脚3042更好地卡接在被发射件上,且内胆3022的转速越快,扣脚3042将被发射件卡接的越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内胆3022的周壁上设有内胆口30221,扣脚3042在转动时从内胆口30221可伸入或者退出内胆3022,内胆3022的一端设有内胆翻边30222,扣轴3041的一端配合在内胆翻边30222上,增大内胆3022上端的表面积,同时可以用于与外罩3021的内壁相连。通常情况下,扣脚3042从内胆口30221伸入到内胆3022中,即此时扣脚3042位于扣锁位置且用于扣锁被发射件。当扣件304受到触发时,扣脚3042从内胆口30221退出内胆3022,扣脚3042相对内胆3022向外转动,释放被发射件,被发射件脱离吊仓3并自由下落。这样既能保持扣脚3042在扣锁位置的稳定性,又保证了被发射件可被发射的可靠性。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扣脚3042也可以直接贴合在内胆3022的外周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扣件304上设有延伸脚3044,延伸脚3044位于外穿口30213和内穿口30223之间,延伸脚3044朝向外穿口30213的一侧设有倾斜的延伸面30441,当顶针601伸入到外穿口30213时顶在延伸面30441上,使扣脚3042朝向解锁位置活动。可以理解的是,正常状态下内胆3022上的扣件304从内胆口30221伸入到内胆3022内,扣件304的延伸脚3044的端部位于内胆3022的中心,当向下的作用力施加在延伸面30441上,推动延伸脚3044从内胆口30221向内胆3022外转动,同时扣脚3042也从内胆口30221退出内胆3022,朝向解锁位置活动,进而释放被发射件,这样,通过在延伸脚3044的延伸面30441上施加作用,实现扣脚3042释放被发射件的功能。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延伸面30441是方便顶针601触发延伸脚3044,因此衍射面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向的斜面或者弧面等等。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吊仓3上并不设有扣件304,仅靠磁吸件3031将被发射件吸合在吊仓3上。当玩家驱动加速驱动器4使得被发射件转动时,在被发射件的转动速度较低时,磁吸件3031的吸合力能够保持被发射件连接在吊仓3上,但是当被发射件的转速逐渐增加至被发射件的转速较快时,磁吸件3031的吸合力不能在保持被发射件,被发射件在离心作用下被甩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还包括控制组件10,控制组件10包括回收控制杆1001、换向控制杆1002、发射控制杆1003及控制拨杆1004。回收控制杆1001可滑动地设在发射头2上且用于触发吊仓回收器8,换向控制杆1002可滑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且用于触发翻转驱动器5,发射控制杆1003可滑动地设在发射头2上且用于触发发射组件6。控制拨杆1004可拨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控制拨杆1004在不同的拨动角度分别触发回收控制杆1001、换向控制杆1002、发射控制杆1003滑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控制拨杆1004在不同的拨动角度分别触发回收控制杆1001、换向控制杆1002、发射控制杆1003滑动,也就是说玩家只需拨动控制拨杆1004使其处于不同的位置即可实现回收吊翻转发射头2、发射被发射件等多种操作,简化了发射器100的结构,降低了发射器100的生产成本,简化了玩家的玩耍操作,提高了玩家的玩耍满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发射器100的翻转轴201伸入到手持部1内,翻转轴201上设有伸出槽2011,回收控制杆1001、发射控制杆1003位于翻转轴201内,回收控制杆1001、发射控制杆1003的一部分从伸出槽2011处伸出,控制拨杆1004外套在翻转轴201上。由此,通过拨动控制拨杆1004便于驱动发射控制杆1003及回收控制杆1001,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驱动发射组件6发射所述被发射件、或者吊仓回收器8回收吊仓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7所示,换向控制杆1002的两端分别设有触发部10021,换向控制杆1002触发其中一个触发部10021时发射头2正向翻转,换向控制杆1002触发另一个触发部10021时发射头2反向翻转。由此,通过换向控制杆1002与触发部10021的配合,易于实现发射头2的正向翻转或反向翻转。具体而言,换向控制杆1002的左端和右端可以分别设有触发部10021,当通过控制拨杆1004带动换向控制杆1002触发位于左侧的触发部10021时,发射头2可以正向或反向翻转。当通过控制拨杆1004带动换向控制杆1002触发位于右侧的触发部10021时,发射头2可以反向或正向翻转。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拨杆1004在拨动范围的两端分别触发两个触发部10021,控制拨杆1004在拨动范围的两端之间的位置触发发射控制杆1003及回收控制杆1001。由此,通过拨动控制拨杆1004易于控制发射头2的翻转以及被发射件的发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7所示,控制拨杆1004具有拨动轴10041和拨块10042,控制拨杆1004通过拨动轴10041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内,拨块10042从手持部1内伸出。由此便于拨动控制拨杆1004触发发射控制杆1003、回收控制杆1001或者换向控制杆1002。具体而言,控制拨杆1004上形成有第一拨环1004a和第二拨杆1004b,第一拨环1004a外套在翻转轴201上,第二拨杆1004b外套在换向控制杆1002上,第一拨环1004a邻近拨动轴10041设置,第二拨杆1004b邻近拨块10042设置。当通过拨动拨块10042带动控制拨杆1004绕拨动轴10041转动时,通过第一拨环1004a可以拨动发射控制杆1003,从而便于进一步实现被发射件的发射。有利地,如图7所示,第一拨环1004a可以外套在翻转轴201上且邻近发射控制杆1003设置,相比较而言,第一拨环1004a比第二拨杆1004b距离拨动轴10041近。所以在大小相同的力的作用下,拨动发射控制杆1003时的作用力更大,而拨动换向控制杆1002的作用力小,有利于保证发射控制触发的准确性,提高玩家在发射被发射件时的体验。第二拨杆1004b外套在换向控制杆1002上,当通过拨动拨块10042带动控制拨杆1004绕拨动轴10041转动时,通过第二拨杆1004b可以拨动换向控制杆1002,从而便于进一步实现发射头2的翻转。有利地,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发射控制杆1003与发射组件6相配合,当玩家拨动控制拨杆1004使得发射控制杆1003受到触发后驱动发射组件6朝向发射位置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发射控制杆1003与发射组件6相配合,也就是说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发射组件6才能将被发射件发射出去。这样避免了在出仓位置时,玩家误碰到发射控制杆1003使得被发射件被发射出去,从而导致玩家需要频繁的将被发射件重新装回吊仓3的现象发生。由此,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是发射控制杆1003与发射组件6相配合避免了玩家进行重复操作,提高了玩家的玩耍满意度。有利地,当吊仓3位于出仓位置时翻转联锁组件9卡在回收控制杆1001上,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翻转联锁组件9释放回收控制杆1001,控制拨杆1004可拨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控制拨杆1004与回收控制杆1001的另一端相配合,控制拨杆1004在拨动方向上具有负二档、负一档、零档、一档、二档。在零档时控制拨杆1004释放回收控制杆1001,在一档时控制拨杆1004推动回收控制杆1001滑动使得棘齿8042脱离棘轮8041,在负一档是控制拨杆1004推动发射控制杆1003滑动,在二档时控制拨杆1004推动换向控制杆1002上一个触发部10021活动,在负二档时控制拨杆1004推动换向控制杆1002上另一个触发部10021活动。当翻转联锁组件9卡在回收控制杆1001上时限制控制拨杆1004朝向二档或者负二档拨动。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吊仓3在出仓位置玩家误操作拨动控制拨杆1004至二档从而使得发射头2翻转的现象发生。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射器100,当吊仓3位于出仓位置时翻转联锁组件9卡在回收控制杆1001上,而回收控制杆1001的一端始终与控制拨杆1004配合,因此当吊仓3位于出仓位置时,玩家拨动控制拨杆1004使其运动到一档位置时吊仓3开始回收,但是在吊仓3并未达到归仓位置时,由于翻转联锁组件9卡接在回收控制杆1001上,此时玩家不能够拨动控制拨杆1004朝向与一档方向相同的二档方向运动或者直接朝向负二档方向运动。由此,避免了吊仓3在出仓位置玩家误操作拨动控制拨杆1004至二档从而使得发射头2翻转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发射器100的安全性。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回收控制杆1001在设有棘齿8042的两侧分别设有锁凸10011,翻转联锁组件9上设有间隔开设置的两个锁钩9012,两个锁钩9012可分别挂在两个锁凸10011上。由此,保证了在吊仓3在出仓位置翻转联锁组件9对回收控制杆1001的锁接作用,从而保证了吊仓3在出仓位置时发射头2不可翻转的功能。当然,在本发明器其他实施例中,翻转联锁组件9锁接回收控制杆1001的结构还可以有其他中。例如,在有的实施例中回收控制杆1001上设有锁孔,翻转联锁组件9上设有与锁孔配合凸起等等。有利地,如图3-图4所示,回收控制杆1001与发射头2之间设有回收弹性件10012,回收弹性件10012常驱动回收控制杆1001朝向棘齿8042配合在棘轮8041的方向运动,由此当玩家触发控制拨杆1004驱动回收控制杆1001使得棘轮8041脱离棘齿8042,从而实现吊仓回收器8器的回收功能后,回收控制杆1001可在回收弹性件10012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以等待下次触发,由此简化了玩家的操作,提高了玩家的玩耍满意度。有利地,如图3-图4所示,发射控制杆1003与发射头2之间设有发射弹性件10031,发射弹性件10031常驱动发射控制杆1003朝向脱离发射组件6的方向运动。由此当玩家触发控制拨杆1004驱动发射控制杆1003使其触发发射组件6将被发射件发射出去后,发射控制杆1003可在发射弹性件10031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以等待下次触发,由此简化了玩家的操作,提高了玩家的玩耍满意度。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控制拨杆1004为三个,一个与回收控制杆1001相连,一个与发射控制杆1003相连还有一个与换向控制杆1002相连。或者,在有的实施例中,发射器100上并不设有控制拨杆1004,用户可以直接触发回收控制杆1001或者发射控制杆1003或者换向控制杆1002。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发射组件6和控制组件10也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例如被发射件设有金属结构,而发射组件6形成为电磁铁而控制组件10形成为开关,当开关断开使得电磁铁断电时,被发射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脱离发射头2。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本发明3个具体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发射器100。实施例1: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包括手持部1、发射头2、发射组件6、吊仓3、吊仓回收器8、加速驱动器4、控制组件10、翻转联锁组件9、翻转驱动器5、限转组件7和第一减速组件11。吊仓3可悬吊地连接在发射头2上,吊仓3用于保持被发射件,吊仓3具有归仓位置和出仓位置,在归仓位置吊仓3与发射头2接触连接,在出仓位置吊仓3与发射头2脱离接触。吊仓回收器8通过吊绳14与吊仓3相连,吊仓回收器8构造成可回收或者释放吊绳14,以使吊仓3在归仓位置和出仓位置之间可调换。加速驱动器4用于驱动被发射件转动。翻转联锁组件9与吊仓3相配合,翻转联锁组件9构造成当吊仓3位于出仓位置时限制发射头2翻转,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释放发射头2。发射组件6在保持位置和发射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发射头2上,发射组件6包括顶针601和回缩弹性件602,顶针601在顶出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可滑动,回缩弹性件602用于驱动顶针601朝向回缩位置滑动,顶针601在触发后朝向顶出位置滑动,当顶针601朝向顶出位置滑动时顶针601顶在被发射件上以挣脱转动体302。吊仓3包括吊架301、转动体302、磁组件303、同转卡持件、扣件304和扣锁弹性件305,吊架301与吊绳14相连,转动体302可转动地连接在吊架301上,转动体302上设有磁吸件3031可以保持被发射件,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转动体302与加速驱动器4相配合。吊架301上设有可转动的吊齿轮306,吊齿轮306与转动体302相连,加速驱动器4具有驱动齿轮401,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驱动齿轮401与吊齿轮306相啮合。吊架301的顶部设有定向块3011,联锁件901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定向块3011的定向槽9011。吊仓3的顶部位于定向块3011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尖角,两侧的尖角向上凸起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转动体302包括外罩3021和内胆3022,内胆3022设在外罩3021内,被发射件适于结合在内胆3022上,外罩3021包括两个可拆卸的半罩30211,两个半罩30211合围在内胆3022的外侧。外罩3021和内胆3022的顶部设有对应的外穿口30213、内穿口30223,当顶针601朝向顶出位置滑动时,顶针601穿过外穿口30213、内穿口30223顶在被发射件上。外罩3021的底部设有用于被发射件伸入的配合口302a,磁组件303设在转动体302内。磁组件303设在转动体302内,磁组件303包括磁吸件3031和外包在磁吸件3031上的隔磁套3032,隔磁套3032在朝向配合口302a的一侧敞开。同转卡持件形成为设在转动体302上的凸包,凸包适于卡在被发射件上以保持同步转动。扣件304可转动地设在外罩3021和内胆3022之间,扣件304包括扣脚3042、扣轴3041、锁扣凸起3043及延伸脚3044。扣脚3042在扣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扣锁位置扣脚3042适于扣在被发射件上,在解锁位置扣脚3042适于与被发射件脱离配合。扣轴3041连接在内胆3022上,扣脚3042位于扣轴3041的一端,扣件304在绕扣轴3041转动时扣脚3042可在锁扣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伸缩。锁扣凸起3043与设在外罩3021上的扣锁凹槽30212相配合。延伸脚3044位于外穿口30213和内穿口30223之间,延伸脚3044朝向外穿口30213的一侧设有倾斜的延伸面30441,当顶针601伸入到外穿口30213时顶在延伸面30441上,使扣脚3042朝向解锁位置活动。扣锁弹性件305套设在扣轴3041上,扣锁弹性件305用于驱动扣轴3041转动使得扣脚3042朝向扣锁位置转动。吊仓回收器8包括卷筒801、回收蓄能器802、筒轴803和单向锁804。吊绳14的一端卷绕在卷筒801上,另一端连接在吊仓3上,回收蓄能器802与卷筒801相连,回收蓄能器802构造成在卷筒801反转时蓄能、在卷筒801正转时释能。筒轴803穿过卷筒801并连接在发射头2上,回收蓄能器802位于卷筒801内,回收蓄能器802形成为回收卷簧,回收卷簧的内端与筒轴803相连,回收卷簧的外端与卷筒801相连。单向锁804与卷筒801相配合,单向锁804构造成在卷筒801反转时卷筒801可自由转动,在卷筒801正转时单向锁804可锁死卷筒801,单向锁804受到触发时可释放卷筒801。单向锁804包括棘轮8041和棘齿8042,棘轮8041与卷筒801相连,棘齿8042可活动地设在发射头2上,棘齿8042构造成常配合在棘轮8041上。翻转驱动器5包括换向齿轮组502、转动部503、轴芯505、翻转蓄能器501、离合器504和支撑转轮506。换向齿轮组502连接在翻转蓄能器501与发射头2的翻转轴201之间,换向齿轮组502包括驱动齿5021、传动齿5022、第一输出齿5023和第二输出齿5024。驱动齿5021为同轴设置的两个直齿轮,传动齿5022为冠齿轮,第一输出齿5023的与传动齿5022同轴设置,第二输出齿5024与第一输出啮合连接,第二输出齿5024与发射头2的翻转轴201相连。换向齿轮组502具有可切换的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传动齿5022与两个驱动齿5021分别连接,且翻转轴201的翻转方向相反。转动部503形成为设在手持部1外部且可手动驱动转动的摇柄,轴芯505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内,轴芯505的两端分别与离合器504和支撑转轮506相连。翻转蓄能器501形成为套设在轴芯505上的翻转扭簧,翻转扭簧的内端与轴芯505相连,外端支撑转轮506相连。离合器504包括第一单向齿轮5041、第一齿圈5042、第二单向齿轮5043和第二齿圈5044。第一单向齿轮5041与转动部503相连并同步转动,第一齿圈5042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内,第一齿圈5042外套在第一单向齿轮5041上,第二单向齿轮5043分别与第一齿圈5042、轴芯505相连并同步转动。第二齿圈5044固定连接在手持部1内,第二齿圈5044外套在第二单向齿轮5043上。限转组件7包括设在发射头2上的配合部701及设在手持部1上的两侧止抵部704,发射头2限制在设定角度内可正反往复翻转,在发射头2于设定角度的两个末端处,配合部701分别卡在两侧的止抵部704上。翻转联锁组件9包括联锁件901和联锁弹性件902,联锁件901可转动地设在发射头2上,联锁件901具有联锁位和联开位,在联锁位时联锁件901限制翻转驱动器5触发,在联开位与联锁件901脱离对翻转驱动器5的限制,当吊仓3与发射头2接触连接时,吊仓3顶动联锁件901至联开位。联锁弹性件902连接在联锁件901和发射头2之间,并常驱动联锁件901朝向联锁位转动。控制组件10包括控制拨杆1004、发射控制杆1003、回收控制杆1001、换向控制杆1002,控制拨杆1004可拨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控制拨杆1004分别与发射控制杆1003、回收控制杆1001及换向控制杆1002相配合。控制拨杆1004具有零档、一档、二档、负一档及负二档。发射控制杆1003可滑动地设在发射头2上且发射控制杆1003的一端与控制拨杆1004相连,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发射控制杆1003另一端与发射组件6相配合,控制拨杆1004在负一档时可触发发射控制杆1003,从而使得发射组件6朝向发射位置滑动。回收控制杆1001可滑动地设在发射头2上,回收控制杆1001的一端与控制拨杆1004相配合,回收控制杆1001的另一端与棘齿8042相连,当吊仓3位于出仓位置时联锁件901卡在回收控制杆1001上,当吊仓3位于归仓位置时翻转联锁件901释放回收控制杆1001。控制拨杆1004在一档时可推动回收控制杆1001滑动以使棘齿8042脱离棘轮8041,从而吊仓回收器8自动回收吊仓3。换向控制杆1002可滑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换向控制杆1002与两个驱动齿5021同轴设置,换向控制杆1002的两端分别设有触发部10021,控制拨杆1004二档和负二档时可分别驱动两个触发部10021,使得两个驱动齿5021分别与传动齿5022啮合,从而实现触发其中一个触发部10021时发射头2正向翻转,触发另一个触发部10021时发射头2反向翻转。控制拨杆1004具有拨动轴10041和拨块10042,控制拨杆1004通过拨动轴10041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内,拨块10042从手持部1内伸出。控制拨杆1004上形成有第一拨环1004a和第二拨杆1004b,第一拨环1004a外套在发射头2的翻转轴201上,第二拨杆1004b外套在换向控制杆1002上,第一拨环1004a邻近拨动轴10041设置,第二拨杆1004b邻近拨块10042设置。第一减速组件11包括支撑环1101、支撑弹簧1102以及支撑架1103。支撑环1101外套在轴芯505上,支撑环1101位于离合器504和翻转蓄能器501之间。支撑弹簧1102外套在轴芯505上,并且支撑弹簧1102分别止抵在离合器504和支撑环1101上。支撑架1103设在手持部1上,支撑架1103支撑在支撑环1101和支撑转轮506的外周上。本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的玩法为:第一步:当吊仓3处于归仓位置时,将被发射件安装在转动体302上;第二步:驱动加速驱动器4带动被发射件旋转;第三步:拨动控制拨杆1004至负一档,驱动发射控制杆1003运动,从而使得顶针601朝向顶出位置运动以将被发射件撞脱;第四步,手动拉拽吊仓3使其运动到出仓位置;第五步,将吊仓3放置于旋转中的被发射件上方,转动体302上的磁吸件3031可将转动中的被发射件吸合到转动体302上;第六步,拨动控制拨杆1004至一档,驱动回收控制杆1001运动,使得棘齿8042脱离棘轮8041,从而使得带有被发射件的吊仓3回到归仓位置,以实现被发射件的回收;第七步,拨动控制拨杆1004至二档,驱动换向控制杆1002上的一个驱动齿5021与传动齿5022啮合,从而使得发射头2可翻转,即发射头2由朝下的位置翻转为朝上设置;第八步,拨动控制拨杆1004至负一档,驱动发射控制杆1003运动,从而使得顶针601朝向顶出位置运动以将被发射件再次撞脱,以实现被发射件的二次发射。第九步,拨动控制拨杆1004至负二档,驱动换向控制杆1002上另一个驱动齿5021与传动齿5022啮合,从而使得发射头2可翻转,即发射头2由朝上的位置翻转为朝下设置,即可发射另一个被发射件。本实施例的翻转可锁的发射器100能够实现被发射件的多次发射和回收,且具有多种玩法,操作简单,趣味性较强。实施例2:如图9-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100与实施例1的发射器100结构大体相同,但是本实施例的翻转驱动器5与限转组件7与实施例1的限转组件7结构并不相同,在此不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地方做出赘述,仅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不相同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发射器100的翻转蓄能器501可以包括固定盒5011和形成为翻转卷簧5012的翻转蓄能件,发射头2的翻转轴201的一端与发射头2固定连接,翻转轴201的另一端可以与翻转卷簧5012相连。翻转卷簧5012设在固定盒5011内,翻转卷簧5012的内端可以与翻转轴201相连,翻转卷簧5012的外端可以与固定盒5011相连。限转组件7包括配合部701、限转开关702和限转弹簧703,配合部701设在发射头2上。发射头2在每翻转设定角度后配合部701被锁住。限转开关702可活动地设在手持部1上,限转开关702上设有与配合部701常配合的限位部7021,限转开关702在触发后限位部7021可脱离配合部701。限转开关702上设有限位部7021的一侧还形成有限位板7022,限位板7022上形成有朝向翻转蓄能器501向左延伸的定位柱7023。限转弹簧703的一端止抵在手持部1上,且限转弹簧703的另一端外套在定位柱7023上且止抵限位板7022上以保证限位部7021常于配合部701配合。配合部701形成为配合凸块7011,且配合凸块7011包括第一配合凸块70111和第二配合凸块70112,第一配合凸块70111和第二配合凸块70112可以沿轴向间隔开设置。第一配合凸块70111为两个,两个第一配合凸块70111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间隔180度,第二配合凸块70112为两个,两个第二配合凸块70112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间隔180度。本实施例的发射器100上设有与第一减速组件11结构不同的第二减速组件12,第二减速组件12包括联转盘1201、缓速件1202以及缓速弹性件1203。联转盘1201与发射头2的翻转轴201相连,缓速件1202设在手持部1上。缓速弹性件1203用于驱动缓速件1202与联转盘1201相贴合。缓速件1202为缓速盘,并且所述缓速盘可以设在联转盘1201的轴向一侧,缓速盘与联转盘1201朝向彼此的面是齿形面。实施例三:如图13-图14所示,实施例三可以包括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组合,实施例三中的限转组件7可以采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任一种方式,实施例三中的发射头2翻转的方式可以采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任一种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发射器100还包括蓄能展示组件13。蓄能展示组件13的一端例如蓄能展示组件13的左端与翻转驱动器5相连,蓄能展示组件13随翻转蓄能器501的蓄能和释能而活动。蓄能展示组件13的另一端从手持部1外部可见以展示翻转蓄能器501的能量变化。蓄能展示组件13包括展示丝杠1301以及展示档块1302。展示丝杠1301可转动地设在手持部1内,展示丝杠1301与翻转驱动器5相连;展示档块1302具有内螺纹孔,展示档块1302可以通过所述内螺纹孔外套在展示丝杠1301上。其中,手持部1上设有展示槽102,展示档块1302可滑动地配合在展示槽102上。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发射头,所述发射头可翻转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吊仓,所述吊仓可悬吊地连接在所述发射头上,所述吊仓用于保持被发射件,所述吊仓具有归仓位置和出仓位置,在归仓位置所述吊仓与所述发射头接触连接,在出仓位置所述吊仓与所述发射头脱离接触;加速驱动器,所述加速驱动器设在所述发射头上,在所述吊仓位于归仓位置时所述加速驱动器可与所述被发射件相配合以驱动所述被发射件旋转;翻转驱动器,所述翻转驱动器连接在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发射头之间,所述翻转驱动器在触发后可驱动所述发射头翻转;发射组件,所述发射组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吊仓上,所述发射组件触发后将所述被发射件从所述吊仓上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器包括:翻转蓄能器,所述翻转蓄能器连接在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发射头之间,所述翻转蓄能器构造成在释能时驱动所述发射头翻转;且,所述发射器还包括限转组件,所述限转组件构造成所述发射头每翻转设定角度后,与所述手持部配合以限制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头可绕其翻转轴正反往复翻转,所述翻转驱动器包括: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驱动齿和传动齿,所述驱动齿与所述翻转蓄能器相连,所述传动齿与所述翻转轴相连,所述驱动齿和所述传动齿中的至少一个可活动,活动后所述驱动齿和所述传动齿的啮合位置可调换,以使所述换向齿轮组具有可切换的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当所述驱动齿同向转动时,所述翻转轴的翻转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为两个,所述驱动齿为一个,所述驱动齿沿其轴向可滑动,在第一换向状态时所述驱动齿仅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齿相啮合,在第二换向状态时所述驱动齿仅与其中另一个相啮合;或者,所述传动齿为冠齿轮,在第一换向状态和第二换向状态下,所述驱动齿与所述冠齿轮相啮合的位置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器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转动部可由电机驱动转动或者从所述手持部的外部手动驱动转动;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转动部相连;轴芯,所述轴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内,所述轴芯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齿相连;其中,所述翻转蓄能器分别与所述离合器和所述轴芯的另一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器还包括:支撑转轮,所述支撑转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内,所述支撑转轮的一侧支撑所述轴芯转动,所述支撑转轮的另一侧与所述驱动齿同步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齿可沿所述支撑转轮的轴向滑动;所述翻转蓄能器为外套在所述轴芯上的翻转扭簧,所述翻转扭簧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轴芯上,所述翻转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转轮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仓回收器,所述吊仓回收器通过吊绳与所述吊仓相连,回收所述吊绳时所述吊仓朝向归仓位置活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远距离回收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仓回收器包括:卷筒,所述吊绳的一端卷绕在所述卷筒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远距离回收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仓回收器包括:回收蓄能器,所述回收蓄能器与所述卷筒相连,所述回收蓄能器构造成在所述卷筒反转时蓄能、在所述卷筒正转时释能。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仓回收器包括筒轴,所述筒轴穿过所述卷筒并连接在所述发射头上,所述回收蓄能器位于所述卷筒内,所述回收蓄能器为回收卷簧,所述回收卷簧的内端与所述筒轴相连,所述回收卷簧的外端与所述卷筒相连。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仓回收器包括:单向锁,所述单向锁与所述卷筒相配合,所述单向锁构造成在所述卷筒反转时所述卷筒可自由转动,在所述卷筒正转时所述单向锁可锁死所述卷筒,在触发时所述单向锁释放所述卷筒。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锁包括:棘轮和棘齿,所述棘轮与所述卷筒相连,所述棘齿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发射头上,所述棘齿构造成常配合在所述棘轮上;其中,触发时所述棘齿脱离所述棘轮。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组件,所述发射组件包括:顶针和回缩弹性件,所述顶针在顶出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吊仓上,所述回缩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顶针朝向回缩位置滑动,所述顶针在触发后朝向顶出位置滑动,当所述顶针位于回缩位置时所述被发射件可配合在所述吊仓上,当所述顶针朝向顶出位置滑动时所述顶针将所述被发射件从所述吊仓上撞脱。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联锁组件,所述翻转联锁组件与所述吊仓相配合,所述翻转联锁组件构造成当所述吊仓位于出仓位置时限制所述发射头翻转,当所述吊仓位于归仓位置时释放所述发射头。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联锁组件包括:联锁件,所述联锁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发射头上,所述联锁件具有联锁位和联开位,在联锁位时所述联锁件限制所述翻转驱动器触发,在联开位与所述联锁件脱离对所述翻转驱动器的限制,当所述吊仓与所述发射头接触连接时,所述吊仓顶动所述联锁件至联开位;联锁弹性件,所述联锁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联锁件和所述发射头之间,并常驱动所述联锁件朝向联锁位转动。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触发所述吊仓回收器的回收控制杆,所述回收控制杆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发射头上;用于触发所述翻转驱动器的换向控制杆,所述换向控制杆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用于触发所述发射组件的发射控制杆,所述发射控制杆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发射头上;控制拨杆,所述控制拨杆可拨动地设在所述手持部上,所述控制拨杆在不同的拨动角度分别触发所述回收控制杆、所述换向控制杆、所述发射控制杆滑动。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的翻转轴伸入到所述手持部内,所述翻转轴上设有伸出槽,所述回收控制杆、所述发射控制杆位于所述翻转轴内,所述回收控制杆、所述发射控制杆的一部分从所述伸出槽处伸出,所述控制拨杆外套在所述翻转轴上。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控制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触发部,所述换向控制杆触发其中一个所述触发部时所述发射头正向翻转,所述换向控制杆触发另一个所述触发部时所述发射头反向翻转。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仓包括:吊架,所述吊架悬吊在所述发射头上;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吊架上,所述转动体适于保持所述被发射件。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仓上设有:磁组件,所述磁组件设在所述转动体上;扣件,所述扣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转动体上,所述扣件上设有在扣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活动的扣脚,在扣锁位置所述扣脚适于扣在被发射件上,在解锁位置所述扣脚适于与所述被发射件脱离配合。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包括:外罩和内胆,所述内胆设在所述外罩内,所述扣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外罩和所述内胆之间,所述扣件具有扣轴,所述扣脚位于所述扣轴的一端,所述扣件在绕所述扣轴转动时所述扣脚可伸缩;且,所述扣件和所述转动体之间还设有扣锁弹性件,所述扣锁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扣脚朝向扣锁位置转动。

百度查询: 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功能的发射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