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鱼道进口集鱼系统旁侧分散补水系统布置方法_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_201911002091.1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申请日:2019-10-21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公开(公告)号:CN110607787B

主分类号:E02B8/08

分类号:E02B8/08;E02B8/06;E02B1/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03#授权;2020.01.1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12.24#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道进口集鱼系统旁侧分散补水系统布置方法,属于鱼道工程领域。一种鱼道进口集鱼系统旁侧分散补水系统布置方法,采用旁侧分散补水型式,避免了集鱼渠底部补水可能带来的泥沙淤积问题,特别适用于多泥沙河流上鱼道集鱼系统建设,能够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避免了集鱼系统垂向尺度的增加,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并利于在电站尾水平台上进行布置;本发明设计中所提出的补水方式和相关措施均较为简单,便于工程施工,通用借鉴性高。

主权项:1.一种鱼道进口集鱼系统旁侧分散补水系统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集鱼渠侧面并列设置补水渠,补水渠底高程与集鱼渠一致,高度与集鱼渠相同,宽度根据消能和补水要求确定;集鱼渠存在多个进鱼口,其相应补水渠应分段布置,其中区段按进鱼口数量等量划分,或按多个进鱼口分组划分,通过补水管道为各区段分别补水,以便达到更好的出流效果;S2、自上游水库设置补水管道,通过钢管引水至补水渠,在补水渠内设置水流消能措施;S3、在补水渠与集鱼渠中间隔墙的中下部开设一排补水孔,采用旁侧分散进水的方式对集鱼渠进行补水;补水孔布置在补水渠与集鱼渠之间的隔墙中下部,孔高h不超过最低运行水位w时集鱼渠内水深的一半,即: 上式中:h为补水孔高度,w为集鱼系统的最低运行水位,h0为集鱼渠底高程;所述补水孔等间隔布置,间隔宽度不小于0.3m;所述补水孔宽度采用沿水流方向依次递减或分组依次递减的布置方式,各组次补水孔变化幅度保持一致,且处于0.60-0.95之间;所述补水孔总面积A的取值大于8倍补水流量值,即:A≥8Qmax上式中:A为补水孔总出流面积,Qmax为最大补水流量,对于多区段补水,则以该区段补水孔总面积和补水出流量进行计算;S4、在补水孔进水端,位于补水渠一侧设置三角形导流墩调整分散水流,保持各补水孔进入集鱼渠的水流均匀和稳定;三角形导流墩设置在在每一补水孔的顺水流方向下游侧,以便引导水流从各支孔分散出流;导流墩高度与补水渠高度一致,导流墩宽度沿补水水流方向逐渐增加,最后一块导流墩处补水渠内最小过流断面宽度不小于0.2倍的补水渠总宽,即bn≥0.2B上式中:bn为最后一块导流墩处补水渠内最小断面宽度,B为补水渠总宽,具体宽度布置根据模型试验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S5、在补水孔末端,位于集鱼渠一侧布置格栅网,防止上溯鱼类误入补水渠;S6、在补水管道上增设补水调节阀,以便在不同水位工况下均能进行适量补水,满足诱鱼需求。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鱼道进口集鱼系统旁侧分散补水系统布置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