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_葛广成_201910731835.7 

申请/专利权人:葛广成

申请日:2019-08-08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公开(公告)号:CN110295794B

主分类号:E05B29/00

分类号:E05B29/00;E05B15/14;E05B15/12;E05B15/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5.28#授权;2019.11.01#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10.01#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是在锁芯(1)上设有叶片3,在叶片3上设有叶片臂(33),在锁芯壳2上设有阻挡装置,当叶片3位置不正确时,叶片臂33触发阻挡装置,阻挡装置阻挡锁芯1使锁具不能开启;叶片3位置是否正确锁芯1都能转动一个角度,锁芯(1)转动一个角度后阻挡装置才开始阻挡锁芯(1);在锁芯(1)上设锁定销(4),锁芯(1)转动时锁定销(4)锁定锁芯(1),技术开锁时发现叶片(3)位置不正确时,叶片(3)已经被锁定,必须反转锁芯(1),重新调整叶(3)片再次试探;加装延时装置后,再次试探必须等待一段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技术开启的难度。

主权项:1.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是在锁芯壳2内设有圆柱形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有圆柱形锁芯1,锁芯(1)可以在锁芯壳(2)内转动,在锁芯1上设有钥匙孔27,在锁芯1的径向设若干叶片3,在叶片(3)与锁芯1之间设弹簧,在叶片3上设有叶片孔34,在叶片孔34上设有拨齿,其特征在于:在锁芯1的轴向上设有锁定销4,在锁定销4与锁芯1之间设有弹簧,在锁定销4上设有锁定脊32,锁定脊32对应的锁芯壳2上设有锁定槽(31),在叶片(3)与锁定销(4)的对应处各设有突齿,锁芯(1)转动时锁定销(4)可以锁定叶片(3)位置;在叶片(3)的两端设有叶片臂(33),在锁定销(4)对应的叶片(3)的一半上设有阻挡部,用锁定销(4)限制叶片(3)的移动幅度,所有叶片(3)所能移动的幅度相同;叶片(3)的另一半为半圆形;在叶片臂(33)对应的锁芯壳(2)上设阻挡爪(14),阻挡爪(14)可以锁芯壳(2)上转动,在锁芯壳(2)与阻挡爪(14)之间设有定位弹簧与定位销;阻挡爪(14)上与锁芯(1)接触的位置为楔形,与阻挡爪(14)接触的锁芯(1)上设有斜面;在阻挡爪(14)中段上设一段弧面。

全文数据: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机械锁的叶片锁领域,尤其是带有延时功能的叶片锁领域。背景技术现在通用的叶片锁,叶片上采用V凹槽叶片锁已经有泡沫胶条开锁方法;申请号为2018112185933的一种插片式叶片锁,虽然也具有延时功能,虽然叶片上采用了矩形凹槽,防技术开启方面比叶片上V形凹槽的叶片锁有所提高,但是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制造成本会比较高。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在锁芯壳内设圆柱形空腔,锁芯壳的外形没有限制,在所述空腔内设一圆柱形锁芯,锁芯能在锁芯壳内转动,锁芯的转动能够开启锁具;在锁芯的径向设有若干叶片,在叶片的两端设有叶片臂,在锁芯壳的内壁上设阻挡槽,当叶片位置不正确时,叶片臂会插入锁芯壳的阻挡槽之中,当锁芯转动时锁芯壳会阻挡叶片臂,使锁芯不能转动;锁芯壳上的阻挡槽的宽度比叶片臂的宽度大,当叶片位置不正确时,锁芯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叶片臂才能与阻挡槽的边缘接触并阻止锁芯的转动;在叶片上设有叶片孔,在叶片孔内设有拨齿,当正确钥匙插入叶片孔中时能通过所述拨齿将叶片推到正确位置;在锁芯的轴向上设有锁定销,锁定销上设有由两斜面组成的锁定脊,在锁芯壳的内壁上设有与锁定脊对应的锁定槽,当锁芯转动时,锁定槽能够将锁定销推向叶片;在叶片与锁定销的对应处各设有突齿,当锁定销推向叶片时,锁定销能够锁定叶片的位置;在锁定销与锁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作用是把锁定销推离叶片;在锁芯上设有阻挡部,在叶片可以左右移动的情况下,左右移动叶片,叶片及叶片臂都不能与锁芯壳接触。技术开锁时,在锁具上锁的情况下,此时的状态为初始状态,左右移动叶片,叶片不能与锁芯壳接触,锁芯上的阻挡部限制叶片的移动幅度,而且所有叶片的移动幅度都相同,技术开锁人员无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只有转动锁芯使叶片臂与锁芯壳接触,当叶片臂与锁芯壳接触时,叶片已被锁定销锁定,也不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还必须重新反转锁芯到初始状态,再次调整叶片位置进行第二次试探性开启,能有效的降低单位时内试探性开启的次数。在锁芯壳与锁芯的接缝处设挡环,挡环挡住锁芯壳与锁芯之间缝隙,以阻止技术开锁人员使用薄片插入所述缝隙,进行探查叶片臂的长短。进一步的在锁具上加装延时装置,在技术开锁的第一次试探性开启失败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才能进行第二次试探性开启;具体做法是,在锁芯上设阻挡台,在锁芯壳上设止回爪,止回爪可以在锁芯壳上转动,在止回爪与锁芯壳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能够将止回爪的一端压向锁芯,此端为作用端,另一端为控制端,作用端能够阻挡阻挡台使锁芯不能反转;在锁芯壳上设有复位环,复位环上设有带斜面的复位块,复位块能够在复位环的转动下挤压止回爪的控制端使作用端解除对阻挡台的阻挡;在复位环的边缘设有缘齿,在锁芯壳上设拨动杆,在拨动杆上设有拨动块,拨动杆转动时拨动块能够拨动复位环上的缘齿使复位环逆时针转动,拨动杆每转动一圈复位环转动一个缘齿所占的角度;在复位环上有一段没有缘齿,当拨动块位于没有缘齿的位置时,拨动块不能再拨动复位环,复位块刚好挤压在止回爪的控制端,使止回爪的作用端解除对锁芯的阻挡,锁芯可以反转到初始状态;复位环上设有复位销,在锁芯上设有拨块,当锁芯反转时能够推动复位销使复位环转动一个角度,复位环转动后,复位环上的复位块解除对止回爪的挤压,拨动块重新位于复位环上有缘齿的位置;复位销弹性安装在复位环上,在锁芯壳上设带斜面的复位台,在复位环逆时针转动时复位台的斜面能够挤压复位销凸出复位环,复位台顶端有一段平面,当复位销位于复位台顶端的平面时,复位块也挤压在止回爪的控制端,拨动块位于复位环上没有缘齿的位置,拨动块不能继续推动复位环逆时针转动;复位台的斜面的对面是垂直立面,当锁芯上的拨块推动复位环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后复位销下落被所述立面阻挡,复位环不能顺时针转动;即在拨动块、锁芯的拨块、复位台斜面及立面的配合下复位环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转动。拨动块滑动安装在拨动杆上,拨动杆为圆柱形并可以在锁芯壳上转动,在拨动块的对应处设有离心块,离心块用轴安装在拨动杆上,离心块可以在拨动杆的径向上转动,在离心块与拨动杆之间设有弹簧;在拨动杆高速转动时,离心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所述弹簧产生转动,离心块的转动可以带动拨动块向远离复位环的方向移动,当拨动杆高速转动停止时,离心块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挤压拨动块向复位环的方向移动;在拨动块的一面与拨动杆的轴线平行,另一面相对于拨动杆的轴线为一斜面,拨动块只能拨动复位环朝逆时针方向转动,当拨动杆拨动复位环顺时针转动时,拨动块上的斜面在复位环缘齿的挤压下使拨动块远离复位环,不能推动复位环顺时针转动,这样可避免技术开锁人员强行反转拨动杆使锁具损坏。在锁具上锁过程中,止回爪的作用端阻不能挡锁芯的转动,在开锁时需要止回爪阻挡锁芯反转,止回爪的作用端才是下落状态,为达到这一目的,在锁芯上设控制环,在控制环上设一个缺口,在所述缺口处设一个控制块,在控制块与锁芯之间设有弹簧,在控制块对应的锁芯壳上设有控制销,在控制销对应的控制块上设控制槽;控制环一直挤压着止回爪控制端,只有控制环上有缺口并且缺口处于止回爪的控制端时,止回爪的作用端才能阻挡锁芯在锁具不能开启之后反转;在锁具上锁时,锁芯反转,当控制环的缺口转动到止回爪的控制端时,控制销通过控制块的控制槽推动控制块向止回爪方向运动,填补控制环上的缺口。进一步地,在锁芯壳上设阻挡爪,利用阻挡爪对锁芯的阻挡代替锁芯壳对叶片臂的阻挡,叶片臂的作用只是在叶片位置不正确时触动阻挡爪偏转,叶片上没有强力出现,叶片可以做得相对较薄,单位长度可以容纳更多的叶片;阻挡爪用轴安装在锁芯壳上,在阻挡爪与锁芯壳之间设一组弹簧,阻挡爪在所述弹簧的控制下与锁芯接近而不接触,当有叶片臂触动阻挡爪的一端时,阻挡爪的另一端向锁芯方向偏转,可以阻挡锁芯的转动;阻挡爪上与锁芯的接触位置做成楔形,锁芯上与阻挡爪的接触位置做成斜面,当阻挡爪与锁芯接触并相对运动时,锁芯能推动阻挡爪进一步向锁芯偏转;阻挡爪的中段做成一段弧面,当锁芯处在初始位置时,左右移动叶片到最大位置,叶片臂不能与阻挡爪接触,在锁芯转动一个角度叶片被锁定销锁定之前,叶片臂也不能与阻挡爪接触;叶片位置不正确时,在叶片被锁定销锁定后,再转动锁芯,叶片臂才开始与阻挡爪的斜面部分接触并推动阻挡爪偏转。进一步的,在锁芯壳上设阻挡块代替阻挡爪对锁芯的阻挡;在阻挡块与锁芯壳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将阻挡块推离锁芯,将阻挡块推动到与锁芯接近而不接触的位置;在阻挡块上设有斜面,在锁芯上设与其相对应的斜面,当锁芯与阻挡块接触并相对运动时,阻挡块会再向锁芯移动一段距离;在阻挡块的两端设有小斜面,在所述小斜面对应处设有推动齿,推动齿向阻挡块运动会使阻挡块向锁芯方向运动;在叶片臂的对应处设有推动杆,在推动杆与推动齿之间设有推动环,推动环把推动杆、推动齿连为一体,开锁时当叶片不在正确位置转动锁芯,叶片臂使推动杆运动,推动杆、推动环、推动齿一起转动,推动齿推动阻挡块向锁芯方向运动。更进一步,在锁芯壳外设复位杆,复位杆代替复位环使止回爪解除对锁芯的阻挡,同时不再需要拨动块、拨动杆、离心块、复位销等构件;在锁芯壳上设有孔洞,复位杆通过所述孔洞插入锁芯壳;复位杆上设有斜面,复位杆能够插入锁芯壳挤压止回爪的控制端使止回爪的作用端解除对锁芯的阻挡;在复位杆上设锁定杆,在锁芯上设复位孔,在复位孔内设有斜面,锁定杆插入锁芯壳后可再插入锁芯上的复位孔内,可以通过所述斜面使锁芯向上锁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但不能完全转动到初始位置;即当复位杆使止回爪解除对锁芯的阻挡时,锁定杆开始通过斜面推动锁芯反转;当复位杆脱离止加爪时,锁定杆还在复位孔内,锁芯还不能完全返转到初始位置;待锁定杆完全从复位孔内抽出,锁芯才能反转到初始状态。在复位杆的对应处设有延时器,延时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动,失去外力后能够反转,并能对外界施加一作用力,类似洗衣机上机械定时器;在延时器上设主动杆与从动杆,在复位杆上设有狭长的复位槽,主动杆插入复位槽之中,主动杆可以在复位槽这之中自由活动一段距离;在延时器的对应处设把手轴,把手轴上设有把手杆,在把手杆与从动杆之间设有连杆,在把手轴上设有复位弹簧,把手轴在外力作用下的转动能够使延时器转动,把手轴失去外力后能够复位,连杆脱离从动杆;在锁具一次开启失败后,转动把手轴,通过连杆、延时器使复位杆插入锁芯壳,止回爪的作用端抬起,锁芯反转一个角度,把手轴失去外力后复位,延时器经过一段时间后反转,带动复位杆从锁芯壳内抽出,锁芯可以反转初始状态。在锁芯的对应处设锁舌,锁芯的转动可以使锁舌左右移动,即锁具的开锁与上锁;在锁舌上设有锁舌杆,锁具在开启过程中锁舌杆能够推动连杆脱离从动杆,在锁具一直使用正确钥匙的情况下不启用延时器及复位杆;即在锁具在开启状态下转动把手轴延时器不启用,常见锁具会有一个活舌,在锁舌打开后,还要顺时针转动一下把手轴才能开门,逆时针转动把手轴常用于锁具直接上锁,不用转动钥匙及锁芯给锁具上锁。附图说明图1为锁具的纵向剖视图。图2-4为实施例1中图1的A-A线的剖面图,图2为锁具上锁时的状态,图3为叶片偏向左边时转动锁芯时的状态,图4为叶片偏向右边时转动锁芯时的状态。图5-7为实施例2中图1的B-B线的剖面图,图5为锁具上锁时的状态,图6为开启锁具时锁芯转动一个角度后的状态,图7为上锁过程中的状态。图8为实施例2、5中图1的D-D线的剖面图。图9为实施例2中图1的C-C线的剖面图。图10-11为图9中拨动块的右视图。图12-14为图9中复位销的顶视图。图15为锁芯的立体图。图16为锁定销的立体图。图17、18为控制块的立体图。图19为锁芯、锁定销、控制块的配合立体图。图20-22为实施例3中图1的A-A线剖面图,图20为锁具上锁时的状态,图21为叶片位置不正确时转动锁芯的状态,图22为在图21的状态下进一步转动锁芯后的状态。图23、24为实施例4中图1的A-A线剖面图,图23为锁具上锁时的状态,图24为叶片不正确时转动锁芯后的状态。图25为图推动环、推动杆、推动齿的立体结构图。图26为阻挡块的立体图。图27为阻挡块、推动环、推动杆、推动齿的配合立体图。图28为阻挡爪的立体图。图29为阻挡爪、叶片的配合立体图。图30、31为实施例5中图1的C-C线的剖面图,图30为止回爪被复位杆推动复位的状态,图31为止回爪复位后进一步推动复位杆的状态。图32-34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32为延时器将复位杆推到位时的状态,图33为延时器推动复位杆从锁芯中抽出是的状态,图33为锁具完全开启后的状态。图35为图10的顶视图。1-锁芯、2-锁芯壳、3-叶片、4-锁定销、5-控制环、6-止回爪、7-控制销、8-控制块、9-阻挡台、10-复位环、11-拨动块、12-离心块、13-拨动杆、14-阻挡爪、15-推动杆、16-推动齿、17-推动环、18-阻挡块、19-复位杆、20-复位孔、21-锁舌、22-锁舌杆、23-延时器、24-连杆、25-把手轴、26-挡环、27-钥匙孔、28复位销、29-锁定杆、31-锁定槽、32-锁定脊、33-叶片臂、34-叶片孔、35-主动杆、36-从动杆、37复位槽、38-把手杆、39-复位台、40复位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在锁芯壳2内设一圆柱形空腔,锁芯1为圆柱形并安装于锁芯壳2的空腔之中,在锁芯1内径向安装有若干叶片3,叶片3与锁芯1之间设有弹簧,叶片3可分为两组,一组被弹簧推向左边,一组被弹簧推向右边;在锁芯1内轴向设有锁定销4,锁定销4上设有突齿,在叶片3的对应处也设有突齿,锁定销4可以下压使两突齿相啮合从而锁定叶片3;在锁定销4上设有两斜面构成的锁定脊32,在锁芯壳2上设有与锁定脊32对应的锁定槽31,锁芯1转动时锁定槽31可以挤压锁定脊32使锁定销4向下运动;在锁定销4与锁芯1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使锁定销4向上运动;在叶片3两端设有叶片臂33,在叶片臂33对应处的锁芯壳2上设阻挡槽,在叶片3不在正确位置时,叶片臂33可以在锁芯壳2的阻挡槽内转动一个角度,在转动过程中锁定销4被锁定槽31挤压而锁定叶片3,此时叶片臂33还不能与锁芯壳2接触,再转动锁芯1时,叶片臂33受锁芯壳2的阻挡锁芯1不能继续转动;当叶片3处于正确位置时,叶片臂33不能受到锁芯壳2的阻挡,锁芯1能够继续转动,锁芯1的继续转动能够带动其它构件完成开锁。多个叶片臂33有所不同,有的是左端的长一些,有的是右端的长一些,有的是两端一样长;在叶片3与锁芯1上各设有阻挡部,在叶片3能够左右移动时,叶片3以及叶片臂33都不能接触锁芯壳2,所有叶片3能够左右移动的幅度都是一样的;有的叶片3推到最左端时为正确位置,有的叶片3推到最右端时为正确位置,有的叶片3在中间的特定位置时为正确位置。在叶片3上设有叶片孔34,在叶片孔34上设有拨齿,钥匙上设有牙花,当正确钥匙插入叶片孔34时,钥匙上的牙花能够推动拨齿使叶片3左右移动到正确位置。在技术开锁时,锁具处在上锁状态,锁芯1的状态为初始状态;锁定销4处在锁定槽31处,锁定销4脱离叶片3,叶片3的在左右移动到最大位置时也不能与锁芯壳2接触,不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转动一角度,锁定槽31推动锁定销4锁定叶片3,再转动一个角度才能知道叶片3的位置是否正确,但不知道哪一个叶片3不正确,当叶片3的位置不正确时锁芯1不能再转动,必须反转锁芯1到初始状态重新调整叶片3的位置,进行下一次试探性开启,能够有效延长技术开锁的时间。如图1所示,在锁芯壳2与锁芯1的缝隙处设挡环26,用挡环26可阻挡锁芯壳2与锁芯1的缝隙,挡环26与锁芯壳2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锁芯1的左端一小段直径做得大一此些,使锁芯壳2与锁芯1的缝隙轴向看起来是弯折的,这样做可以不设挡环2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延时装置,如图5-8所示,在锁芯1上设阻挡台9,在锁芯壳2设止回爪6,止回爪6可以在锁芯壳2上转动,在止回爪6与锁芯壳2之间设有弹簧,在锁芯1上设有控制环5,在控制环5上设有缺口;在锁芯1向开锁方向转动时,锁芯1上的阻挡台9转动到止回爪6的右侧时,控制环5的缺口转动到止回爪6的控制端上方,止回爪6在弹簧的作用下作用端下压,阻挡阻挡台9使锁芯1不能反转;叶片3处在正确位置时,锁芯1能够继续转动,止回爪6的控制端能够受到控制环5挤压使止回爪6的控制端下降受控制环5的控制。在控制环5的缺口上设有控制块8,在控制块8的对应处的锁芯壳2上设有控制销7,在控制销7与锁芯壳2之间设有弹簧;在控制块8上设有控制槽,在锁具上锁过程中控制块8在控制销7的推动下填补控制环5的缺口。止回爪6的控制端设有斜面或弧面,控制环5可挤压止回爪6的控制端使作用端抬起。如图8所示,当止回爪6的作用端阻挡阻挡台9时,止回爪6的控制端与锁芯壳2接触,在锁芯1受强力反转时,锁芯壳2分担一部分压力。当阻挡台9被止回爪6阻挡不能反转,叶片3不正确也不能继续向开锁方向转动时,锁芯1被锁死,此时需要使用复位环10使止回爪6的作用端抬起,使锁芯1复位;如图9所示,在锁芯壳2上设有复位环10,复位环10可以在锁芯壳2上转动,复位环10上设有一个带斜面的复位块40,复位环10在转动过程中复位块(40)能够下压止回爪6的控制端使其作用端抬起,锁芯1能够反转初始状态进行下一次开启;复位环10边缘上设有缘齿,在缘齿处设拨动块11,可以使用拨动块11拨动复位环10上的缘齿使复位环10逆时针转动。如图10、11所示,拨动块11安装在拨动杆13上,拨动块11可以在拨动杆13上滑动,与拨动块11相连的有离心块12,离心块12用轴安装在拨动杆13,离心块12与拨动杆13之间设有弹簧,拨动杆13可以在锁芯壳2上转动,在当拨动杆13转动较快时,离心块1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转动,离心块12的转动能够使拨动块11向右移动,拨动块11向右移动时不能拨动复位环10上的缘齿;拨动块11在拨动复位环10必须以较低的速度转动,进尔起到延时的作用。拨动杆13一端在复位环10处并设有拨动块11,另一端为操作端,操作端一直通到锁芯壳之外,上面设凹槽或凸起,使用专用工具或常用工具使操作端转动;也可以在拨动杆的操作端设旋钮。如图9所示,在复位环10上设有一段没有缘齿,当拨动块11拨动复位环10,复位环10上缘齿空缺处转动到拨动块11处时,拨动块11不能再拨动复位环10,复位块(40)挤压在止回爪6的控制端,使止回爪6的作用端抬起,使锁芯1能够逆时针转动初始状态;在复位环10上设有复位销28,锁芯1设有拨块,在锁芯1逆时针转动复位时拨块能够推动复位销28使复位环10转动一段距离,拨动块11重新位于复位环10的有缘齿的位置,拨动块11可以重新拨动复位环10逆时针转动。如图12-14所示,在锁芯壳2设有复位台39,复位台39的右端为斜面,左端为垂直面,在复位环10上设复位销28,复位销28弹性安装在复位环10上,在复位环10转动到复位销28被复位台39推动凸出复位环10时,拨动块11位于复位环10的缘齿空缺处,拨动块11不能再拨动复位环28,复位销28从图12过渡到图13的状态,复位销28凸出复位环10;当锁芯1逆时针转动时,锁芯1上的拨块推动复位销28,复位销28会转动到图14的状态,复位台39阻挡复位销28使复位环10不能顺时针转动。如图15所示,为锁芯1的立体图,图中的I处为锁定销4的安装槽,图中的H处为控制块8的安装槽,在锁芯1上设有钥匙孔27、控制环5、阻挡台9。如图16为锁定销4的立体图,在锁定销4上设有两斜面组成的锁定脊32,在锁定销4上设有突齿,在锁定销4设有柱体,在锁芯1上设有相应孔洞,所述柱体插入相应孔洞之中以稳定锁定销4。如图17为控制块8的立体图,E为锁芯1逆时针转运时控制销7通过的控制槽,控制销7从控制槽E右端进入,从左端滑出,在此过程中控制销7能够推动控制块8向下运动;在锁芯1顺时针转运时,控制销7从控制槽F的左端滑入,控制槽F的右端设有斜面,控制销7通过所述斜面滑出控制槽F,此过程可以稳定控制块8的位置使其不能移动。如图18为控制块8的另一面,图中G为安装弹簧的凸块。如图19为锁芯1、锁定销4、控制块8的立体配合图,锁定销4的圆柱体分别插入对应的圆孔之中,中间的圆孔之中设有弹簧,该弹簧可以把锁定销4推向锁芯壳2;控制块8安装于安装槽H处,在控制块8与锁芯1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把控制块8推向止回爪6。如图35所示,拨动块11一面设为平面,一面设为斜面,当拨动块11向下运动时,能够拨动复位环10向下运动,即复位环10逆时针转动;当拨动块11向上运动时,复位环10会挤压拨动块11上的斜面使拨动块11向右运动,即在复位环10受到阻挡时拨动块11不能使复位环10顺时针转动;在复位台39阻挡复位销28时,强行转动拨动杆13让复位环10顺时针转动,拨动块11向右移动至不能拨动复位环10,避免相关构件的损坏。实施例3,如图20-2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两个阻挡爪14,当叶片3的位置不正确时,叶片臂33会触动阻挡爪14使其转动,转动后的阻挡爪14会阻挡锁芯1使锁具不能打开;阻挡爪14上与锁芯1接触的位置为楔形,当叶片3使阻挡爪14偏转一个较小角度时,锁芯1对阻挡爪14的挤压能够使阻挡爪14偏转一个较大角度;在与锁定销4对应的叶片3上设有阻挡部,锁定销4可以限制叶片3的移动幅度,当锁具上锁状态不转动锁芯1时,左右移动叶片3都不能与阻挡爪14、锁芯壳2接触;阻挡爪14的中段为一弧面,当锁芯1开始转动到叶片3被锁定销4锁定之前,叶片臂33都不能与阻挡爪14接触;阻挡爪14用轴安装锁芯壳2上,在每个阻挡爪14与锁芯壳2之间设有一组弹簧,一组弹簧有两个,每个弹都配有一个定位销,弹簧与定位销的配合能够把阻挡爪14推到一特定位置不再继续推动,当阻挡爪14不受叶片臂33触动时,锁芯1转动时不与阻挡爪14发生接触;当叶片3位置不正确时,转动锁芯1,先是锁定销4被锁芯壳2挤压向下运动锁定叶片3,再转动时叶片臂33与阻挡爪14的一段斜面接触并推动阻挡爪14发生偏转,继续转动,锁芯1与阻挡爪14接触使阻挡爪14产生更大偏转,进而阻挡爪14阻挡锁芯1使锁具不能开启。图28是阻挡爪14的立体图,其中K处是阻挡爪的安装座,L处是安装轴或安装孔;图29为阻挡爪14与叶片3的配合立体图,叶片3两端的叶片臂33的长短是不一至的。如图20所示,当由锁定销4限定叶片3的移动幅度时,叶片3的下半部可以做成半圆状的实体,当暴力开锁时,在锁芯1中央打孔时,叶片3两端的叶片臂33通过叶片3半圆的外缘支撑而使锁具不能打开;叶片3下面的锁芯1只保留一小部分用来稳定叶片3,与阻挡爪14接触的部分设在没有叶片3的区域。图15所示的锁芯1是实施例3所用的锁芯1。实施例4,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用阻挡块18对锁芯1的阻挡代替阻挡爪14对锁芯1的阻挡;如图23-25所示,在锁芯壳2上设有阻挡块18,在阻挡块18与锁芯壳2之间设弹簧,该弹簧将阻挡块18推离锁芯1,在阻挡块18的对应处设推动齿16,推动齿16向阻挡块18方向运动时,能够通过斜面推动阻挡块18向锁芯方向运动;叶片臂33的对应处设推动杆15,推动杆15通过推动环17与推动齿16相连;叶片3位置不正确时,叶片臂33能够推动推动杆15使推动环17转动,推动环17上的推动齿16推动阻挡块18向锁芯方向运动,在锁芯1和阻挡块18对应处各设有斜面,当锁芯1与阻挡块18接触并相对运动时,锁芯1能够使阻挡块18进一步向锁芯1方向运动。在锁芯壳2的内壁上设与推动环17、推动杆15、推动齿16相对应的沟槽,推动环17由弹性材料做成并且中间断开,将推动环弯曲后推入锁芯壳2的空腔,然后弹入所述沟槽;在与推动齿16对应的锁芯壳2上设阻挡部,当推动齿16与阻挡部接触时,推动齿16与阻挡块18接近而不接触。如图23所示,当使用不正确钥匙上锁时,由锁芯壳2阻挡叶片臂33使锁芯1不能转动至上锁完成;也可以再设一组推动杆15、推动齿16、阻挡块18用于锁具上锁。图26为阻挡块18的立体图,下边的长斜面可以与锁芯1的斜面接触,两端的小斜面与推动齿16接触;上边的立柱可以是方的也可以是圆的,也可以不设中间的立柱;两端的立柱设有凸块J,该凸块J与锁芯壳2之间设有弹簧,两端的立柱也可以是圆形的,弹簧套在立柱上,该弹簧作用是把阻挡块18推离锁芯1。图27为推动杆15、推动齿16、推动环17、阻挡块18的立体配合图,当有一个叶片3处于不正确位置时,两个阻挡块18同时向锁芯1方向移动。实施例5,实施例5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用复位杆19代替复位环10使止回爪6的作用端解除对阻挡台9的阻挡,该实施例适用在有把手的锁具上,例如房门、柜门等上的锁具。如图30、31所示,在锁芯壳2外设复位杆19,复位杆19的左端设有斜面;在复位杆19上设有锁定杆29,复位杆19在复位环10处插入锁芯壳2,复位杆19代替复位环10,复位杆19插入时能够推动止回爪6的控制端使止回爪6的作用端抬起,解除对阻挡台9的阻挡;在锁芯1上设复位孔20,复位孔20内设一斜面,复位杆19使止回爪6的作用端抬起时,复位杆19继续向左移动,锁定杆29通过斜面使锁芯1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复位杆19从止回爪6处抽离,止回爪6的作用端下落时不能阻挡阻挡台9;当复位杆19抽离止回爪6后,再继续向右移动一段距离锁定杆29才能全部从锁芯1内抽出,锁芯1才能逆时针转动到初始状态。在图30、31中,复位杆19与锁定杆29不在同一剖面上;如图1所示,复位杆19在复位环10的剖面上,锁定杆29在复位环右边的剖面上。如图32-34所示,在锁芯1的对应处设一锁舌21,锁芯1的转动可以使锁舌21左右移动,锁舌21向左移动为上锁,锁舌21向右移动为开锁;在复位杆19的右端设一镂空的复位槽37,复位槽37其实与视线平行的狭长的槽;在复位杆19右端对应处设一延时器23,在延时器23上设有主动杆35、从动杆36,主动杆35插入复位杆19右端的复位槽37中,主动杆35可以在复位槽37中自由移动一段距离;在延时器23的对应处设一把手轴25,把手轴25设一把手杆38,把手杆38和从动杆36通过连杆24相连,把手轴25的转动能够使延器23转动。在锁舌21上设锁舌杆22,当锁舌21向右移动到最大程度后,锁具处于开锁状态,锁舌杆22将推动连杆24脱离从动杆36,把手轴25的顺时针转动不能使延时器23转动,即一直使用正确钥匙开锁时延时器23不启用。

权利要求:1.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是在锁芯壳2内设有圆柱形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有圆柱形锁芯1,锁芯(1)可以在锁芯壳(2)内转动,在锁芯1上设有钥匙孔27,在锁芯1的径向设若干叶片3,在叶片(3)与锁芯1之间设弹簧,在叶片3上设有叶片孔34,在叶片孔34上设有拨齿,其特征在于:在锁芯1的轴向上设有锁定销4,在锁定销4与锁芯1之间设有弹簧,在锁定销4上设有锁定脊32,锁定脊32对应的锁芯壳2上设有锁定槽(31),在叶片(3)与锁定销(4)的对应处各设有突齿,锁芯(1)转动时锁定销(4)可以锁定叶片(3)位置;在叶片(3)的两端设有叶片臂(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与叶片(3)对应的锁芯(1)上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限制叶片(3)的左右移动幅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锁定销(4)对应的叶片(3)的一半上设有阻挡部,用锁定销(4)限制叶片(3)的移动幅度,所有叶片(3)所能移动的幅度相同;叶片(3)的另一半为半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锁芯壳(2)的内壁上设有与叶片臂(33)相对应的阻挡槽,阻挡槽的宽度大于叶片臂(33)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叶片臂(33)对应的锁芯壳(2)上设阻挡爪(14),阻挡爪(14)可以锁芯壳(2)上转动,在锁芯壳(2)与阻挡爪(14)之间设有定位弹簧与定位销;阻挡爪(14)上与锁芯(1)接触的位置为楔形,与阻挡爪(14)接触的锁芯(1)上设有斜面;在阻挡爪(14)中段上设一段弧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锁芯壳(2)上设阻挡块(18),在阻挡块(18)与锁芯(1)上各设有相对应的斜面;在阻挡块(18)的对应处设推动齿(16),在推动齿(16)与阻挡块(18)的对应处各设有小斜面;叶片臂(33)对应处设有推动杆(15),推动齿(16)、推动杆(15)通过推动环(17)连在一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推动环(17)由弹性材料制成,推动环中间可以断开。8.根据权利要求4-7其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锁芯1上设阻挡台9,在与阻挡台(9)对应的锁芯壳2上设上回爪6,止回爪(6)可以在锁芯壳(2)上转动,在锁芯壳(2)与止回爪(6)之间设有弹簧;在锁芯1上设控制环5,在控制环(8)上设有制缺口,在控制环(8)的缺口处设有控制块8,在控制块(8)与锁芯(1)之间设有弹簧;在控制块(8)对应的锁芯壳1上设有控制销7,在控制销(7)对应的控制块(8)上设有控制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锁芯壳2上设复位环10,复位环(10)可以在锁芯壳(2)上转动;在复位环10上设有缘齿,在复位10环上设一段没有缘齿;在复位环(10)的缘齿处设有拨动杆13,在拨动杆(13)上设有拨动块11,拨动杆(13)转动时拨动块(11)能够推动复位环(10)转动;拨动杆(13)上设有离心块12,在拨动杆(13)转速较高时离心块12能够使拨动块(11)脱离复位环(10)上的缘齿;在复位环(10)上设有用于挤压止回爪(6)的复位块(40);在复位环(10)上设有复位销(28),在锁芯壳2上设有用于挤压、阻挡复位销(28)的复位台39,复位销(28)弹性安装在复位环(10)上,复位销(28)可以凸出或陷入复位环(10);在锁芯(1)设有用推动凸出复位环(10)的复位销(28)的拨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拨动块(11)上与复位环(10)缘齿接触的两个面,一个面与拨动杆(13)的轴线平行,另一个面相对于拨动杆(13)的轴线为一个斜面,使拨动块(11)只能拨动复位环(10)向一个方向转动。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锁芯壳(2)外设有用于插入锁芯壳(2)挤压止回爪(6)控制端的复位杆(19);在复位杆(19)上设锁定杆(29),在锁定杆(29)对应的锁芯(1)上设复位孔(20),在复位孔(20)内设有斜面;在复位杆(19)上设有复位槽(37),在复位杆(19)的对应处设有延时器(23),在延时器(23)上设主动杆35、从动杆36,主动杆(35)插入复位槽(37)之中;在延时器(23)的对应处设有把手轴(25),在把手轴(25)设有把手杆(38),在把手杆(38)与从动杆(36)之间设连杆(24);在锁芯(1)对应处设锁舌(21)。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其特征在于:在锁舌(21)上设锁舌杆(22),锁舌杆(22)在锁具开启时可以推动连杆(24)脱离从动杆(36)。

百度查询: 葛广成 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