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公布】一种春提早黄瓜的温室栽培方法_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_202410419249.X 

申请/专利权人: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申请日:2024-04-09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公开(公告)号:CN118120565A

主分类号:A01G22/05

分类号:A01G22/05;A01G13/00;A01C21/00;A01G2/3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在审-实质审查的生效

法律状态:2024.06.21#实质审查的生效;2024.06.04#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提早黄瓜的温室栽培方法,属于黄瓜栽培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选用优质品种、采用特定砧木进行嫁接育苗培育出抗病、丰产黄瓜植株,并通过田垄双行栽培,大小拱棚增加地温,合理控制水肥,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进行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采用地膜大小拱棚三膜栽培,使地温提前回升到适宜黄瓜定植的温度,提前了定植时间,相较常规的日光温室黄瓜,采摘期可提前10天,平均亩产最高可增加6.73%。

主权项:1.一种春提早黄瓜的温室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择早熟、耐低温弱光、优质、抗病、丰产、适合市场需求的黄瓜品种的种子;2嫁接育苗:采用黑籽南瓜种子作为砧木种子,黄瓜种子作为接穗种子,待黄瓜2片子叶期,砧木南瓜1片真叶时进行嫁接,嫁接后经管理、炼苗及壮苗至符合移栽定植标准;3整地起垄: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2-3%,熟化层40cm以上疏松的壤土或粘壤土;定植前,进行翻地,耕层深度为30cm;在翻地前每亩地撒施200kg~300kg的商品有机肥和50kg的N-P2O5-K2O15-15-15复合肥;开沟起垄,设置垄间距120cm,垄面宽60cm,垄高25cm,垄上覆盖地膜,每行安装1根滴灌带;4搭建大小拱棚:在定植前5~7天,每2垄用拱杆东西方向搭建跨度1.8m,高80cm,长度与种植跨度等长的小拱棚;用拱杆南北方向搭建跨度与种植跨度相等,高1.8m,长度与温室等长的大拱棚;5适期定植:1月中下旬,10cm层土壤地温≥10℃时,在垄上进行双行定植,定植深度以基质面与畦面相平;6温度管理:检测棚内温度,白天温度15~30℃,夜温10~15℃;当白天气温超过30℃时,打开通风口降温;当夜温低于8℃时,小拱棚上覆盖棉被保温管理;直至温室外最低气温连续5天大于15℃时撤去小拱棚,并通过打开上风口通风降温;7植株管理:在苗高30cm时开始吊蔓,10节以下节位的雌花全部打掉,及时摘除卷须、雄花、下部老叶和病叶,主蔓长达180cm时落蔓,落蔓后使植株保持在高度不低于130cm;8灌溉:定植当天浇定植水使土壤湿润深度30~40cm;蹲苗10~15d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30%时开始灌水,频率为7~8天次;坐果至采收期,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0%时开始灌水,频率为5~7天次;全生育期灌水共12~14次;9施肥:定植时和定植后15天分别随水施一次生根剂,施用量均为2kg亩;结瓜初期,每收获1-2次,追施N-P2O5-K2O15-15-15水溶肥1次,共施2-3次;盛瓜期,每收获1-2次,追施N-P2O5-K2O18-18-18水溶肥1次,共施6-8次;结瓜后期,每收获1-2次,叶面喷施1次0.3~0.5%KH2PO4+0.1~0.2%ZnSO4溶液,施用量100ml亩,共施3次;10病虫害防治:a12月中下旬至1月上旬期间,在最低温度-10~-12℃时,清洁温室并深翻土壤30cm,将温室顶风风口和前沿风口打开,连续冻棚15~20d,杀死土层中病菌虫卵,减少病虫害发生;在温室上下通风口处、出入口处铺设60目防虫网;生育期根据温室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防治,当温室内有虫株率低于10%时,在温室内呈“W”形均匀布局,距离黄瓜苗30-50cm处,悬挂粘虫板,20~30张亩,黄板诱杀烟粉虱、蚜虫,蓝板诱杀蓟马,降低害虫基数;当温室内的虫株率达到10-15%时,喷施溴氰虫酰胺1000倍液,施用量30g亩,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b采用喷施烯酰吗啉进行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施用量30g亩,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采用棚式春雷霉素进行黄瓜角斑病的防治,施用量150g亩,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每种防治药剂交替使用;11收获: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采收符合商品瓜要求的黄瓜果实。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春提早黄瓜的温室栽培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