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_浙江华泰邦威泵业有限公司_201810810849.3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泰邦威泵业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7-23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公开(公告)号:CN108843614B

主分类号:F04D29/12

分类号:F04D29/12;F04D29/58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07#授权;2024.03.26#著录事项变更;2018.12.14#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1.20#公开

摘要:提供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包括静环组件与随转轴2转动的动环组件,静环组件包括机封座、前静环3、后静环4,机封座包括前机封座5、后机封座6,动环组件包括主动环座7及前动环8、次动环座9及后动环10,次动环座9套装主动环座7外,前动环8与后动环10设置受压弹簧11;各动环的接触面与其静环的接触面相互紧贴形成摩擦副;机封座与动环组件之间形成环形空腔12,机封座开设冷却液进出口13与环形空腔12相通;机封冷却效果好,不会发生干磨现象,动静环配合稳定性好,机封结构紧凑合理,使用寿命长;动环座在机封外与转轴2连接,安全并便于安装与拆卸。

主权项:1.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包括相对泵体1静止的静环组件与随转轴2相对泵体1转动的动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组件包括机封座、前静环3、后静环4,机封座包括前机封座5、后机封座6,所述动环组件包括主动环座7及由其驱动的前动环8、次动环座9及由其驱动的后动环10,均呈圆筒状并套装在转轴2外面;所述机封座套装在动环组件外并与泵体1固定连接,所述次动环座9套装主动环座7外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前静环3固定安装在前机封座5的泵内侧,后静环4固定安装在后机封座6的泵外侧,前动环8卡装在主动环座7的泵内侧,所述前动环8与主动环座7内壁侧台之间的环形腔中设置受压弹簧11,后动环10卡装在次动环座9的泵外侧,后动环10与次动环座9外壁侧台之间的环形腔中也设置受压弹簧11;各动环的接触面与其静环的接触面相互紧贴形成摩擦副;所述机封座与动环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冷却液的环形空腔12,所述机封座开设冷却液进出口13与所述环形空腔12相通;所述前静环3、后静环4、前动环8、后动环10各自设置密封圈,前机封座5与泵体1之间、前机封座5与后机封座6之间、主动环座7与转轴2之间也各自设置密封圈;所述主动环座7在其泵外侧超出机封座的延伸段设置与转轴2之间的固定连接机构。

全文数据: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转子泵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背景技术[0002]各种输送栗或搅拌机均需要配置轴密封装置,如输送流体物料的转子栗,机械式轴密封装置是利用受压弹簧迫使随轴转运的动环与相对静止的静环端面相互紧贴形成密封的转动副,周边的缝隙处用密封圈密封。栗工作时动环与静环摩擦,包括动环与静环及密封圈的机封件都需承受发热磨损。通常采用一组动静环,也称其为单端面轴密封装置,为了增强密封性能,也可采用两组动静环,也称其双单端面轴密封装置。泵的轴密封非常重要,泵的轴密封一直是其关健技术之一;提升泵的轴密封性能与轴密封的使用寿命,减少泄漏对环境的污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追求的目标。[0003]现有机械式轴密封装置技术方案中,栗轴密封装置利用其所输送的流体物料进行冷却,也有设置冷却液循环装置进行冷却,或多或少存在动静环配合不够稳定,机封冷却不够充分,往往存在机封干磨现象,安装及维修检查也不方便。[0004]另外,现有机械式轴密封装置,如转子泵轴密封装置,动环与转轴连接的连接销位于机封内,转子泵工作过程中,连接销容易松动滑出,并且由于其位于机封内,难以及时发现松动现象,往往直至完全脱出致使其损坏机封件,并且会咬死机封件,造成经济损失和生产计划延误。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动静环配合稳定,机封冷却充分,机封不会出现干磨现象,便于安装及维修检查。[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包括相对泵体1静止的静环组件与随转轴2相对栗体1转动的动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组件包括机封座、前静环3、后静环⑷,机封座包括前机封座5、后机封座6,所述动环组件包括主动环座7及由其驱动的前动环8、次动环座9及由其驱动的后动环(10,均呈圆筒状并套装在转轴2外面;所述机封座套装在动环组件外并与泵体1固定连接,所述次动环座9套装主动环座7外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前静环3固定安装在前机封座5的栗内侧,后静环4固定安装在后机封座6的栗外侧,前动环⑻卡装在主动环座7的泵内侧,所述前动环8与主动环座⑺内壁侧台之间的环形腔中设置受压弹簧11,后动环10卡装在次动环座9的泵外侧,后动环(1〇与次动环座9外壁侧台之间的环形腔中也设置受压弹簧(11;各动环的接触面与其静环的接触面相互紧贴形成摩擦副;所述机封座与动环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冷却液的环形空腔1¾,所述机封座开设冷却液进出口(13与所述环形空腔(12相通;所述前静环⑶、后静环⑷、前动环8、后动环(1〇各自设置密封圈,前机封座⑸与泵体⑴之间、前机封座5与后机;timo;乙问、主动坏座⑺与转轴⑵之间也各自设置密封圈;所述主动环座⑺在其栗外侧超出机封座的延伸段设置与转轴⑵之间的固定连接机构。[0007]以下分别是进一步的方案。_8^臟麵1D为銶在转轴⑵外讎单个传麵大賴或波獅簧;或者,所述受压弹簧11为沿转轴2外圆周均布的多个小弹簧。[0009]所述环形腔内各自加设弹簧垫圈(14,所述受压弹簧(11的至少其中一端顶在弹簧垫圈(14的其中一侧。[0010]所述主动环座7栗内侧沿其内壁圆周至少设置2个凸筋(15,所述前动环⑻沿其外侧壁圆周设置相应的凹陷(16;所述次动环座9的栗内侧沿其内壁圆周至少设置2个凸筋15,所述后动环10沿其外侧壁圆周设置相应的凹陷(16。[0011]所述主动环座7泵内侧沿其内壁圆周均布设置4个凸筋(15,所述前动环8沿其外侧壁圆周设置均布设置4个相应的凹陷(I6;所述次动环座9的泵内侧沿其内壁圆周均布设置4个凸筋(15,所述后动环1〇沿其外侧壁圆周均布设置4个相应的凹陷(16。[0012]所述前机封座⑸包括伸出部⑽与法兰端⑽,前机封座⑸伸出部(⑺对称开设1对销子孔(19,前静环3栗内侧对称开设1对相应的缺口槽2〇,经1对销子33穿过前机封座5的销子孔(19插入前静环3的缺口槽20实现二者的连接;后机封座6包括筒体与法兰端(18,前机封座5、后机封座6的法兰端(18均沿其圆周开设多个连接孔22,经多个连接螺栓与栗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后机封座6筒体的栗外侧也对称开设1对销子孔(19,后静环⑷栗外侧也对称开设1对相应的缺口槽20,经1对销子33穿过后机封座⑹的销子孔19插入后静环⑷的缺口槽20实现二者的连接。[0013]所述主动环座⑺筒体对称开设1对销子孔19,次动环座⑼对称开设1对相应的缺口槽(20,经1对销子CB3穿过次动环座⑼的缺口槽(20插入主动环座(7的销子孔19实现二者的连接。[0014]所述密封圈包括卡在前静环3与前机封座5内腔壁之间的第一0形圈(23,卡在前动环⑻与转轴2之间的第二0形圈(24,卡在主动环座⑺与转轴⑵之间的第三〇形圈(25,卡在后静环⑷与后机封座⑹内腔壁之间的第四0形圈(26,卡在后动环(1〇与主动环座7筒体外壁之间的第五0形圈(27,卡在前机封座5与泵体(1侧壁之间的第六〇形圈(28,卡在前机封座⑸与后机封座⑹之间的第七〇形圈(29。[0015]所述主动环座7与转轴2之间的固定连接机构包括套装在主动环座⑺泵外侧的固定套30,所述固定套30对称开设1对顶紧螺纹孔31,所述主动环座7的延伸段对称开设1对通孔34,与所述固定套30顶紧螺纹孔31相配的1对顶紧螺钉32各自穿过主动环座⑺的通孔34顶紧转轴⑵。[0016]所述转轴⑵在顶紧螺钉3¾位置开设凹坑,所述顶紧螺钉32顶入此凹坑。[0017]所述前静环3与前动环8的接触面、后静环4与后动环(10的接触面上均喷涂有耐磨层。[0018]所述机封座与动环组件之间的环形空腔(12经冷却液进出口(13与外界形成冷却液循环系统。[0019]本发明双端面轴密封装置采用包括前机封座5、后机封座6的可拆卸机封座,形成机封内腔,动环组件包括主动环座⑺及由其驱动的前动环8、次动环座⑼及由其驱动的后动环(10,次动环座⑼套装在主动环座7外并且互动连接,分别卡装削动环⑻与后动环(10,分别与位于机封内腔前后两端的前静环、后静环4形成摩擦副。由机封内腔的冷却液保证冷却效果,位于泵内侧的前静环机封件还可利用物料进行冷却,整个机封冷却效果好,不会发生干磨现象。每个动环均配置有单独的受压弹簧,动静环配合稳定性好,机封结构紧凑合理,便于制作。整个机封轴向长度与单端面机封相当,使用寿命长。另外,动环座固定连接机构设置在主动环座⑺在其泵外侧超出机封座的延伸段,位于机封外面,削除了现有技术动环座与转轴连接的连接销位于机封内的各种缺陷与安全隐患,并便于安装与拆卸。本发明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尤其适用于转子栗,也适用于其它液体物料输送泵或搅拌机。附图说明[0020]图1为本发明用于转子栗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图3均为前机封座立体示意图,分别显示不同方位;图4、图5均为后机封座立体示意图,分别显示不同方位;图6为前静环立体示意图;图7为前动环立体示意图;图8为前弹簧垫圈立体示意图;图9、图10均为主动环座立体示意图,分别显示不同方位;图11为次动环座立体示意图;图12为后动环立体示意图;图13为后静环立体示意图;图14后弹簧垫圈立体示意图;图15为固定套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以下以图1至图15所示用于转子泵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描述,将各机封件朝向转子栗内的一侧称作栗内侧,朝向转子栗外的一侧称作栗外侧。[0022]如图1所示,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包括相对泵体1静止的静环组件与随转轴2相对泵体1转动的动环组件;静环组件包括机封座、前静环3、后静环4,机封座包括前机封座5、后机封座6,动环组件包括主动环座7及由其驱动的前动环8、次动环座9及由其驱动的后动环10,均呈圆筒状并套装在转轴2外面;机封座套装在动环组件外并与栗体1固定连接,次动环座9套装主动环座7外并相互固定连接,前静环3固定安装在前机封座5的泵内侧,后静环4固定安装在后机封座6的栗外侧,前动环8卡装在主动环座7的泵内侧,前动环8与主动环座7内壁侧台之间的环形腔中设置受压弹簧11,后动环10卡装在次动环座9的栗外侧,后动环10与次动环座9外壁侧台之间的环形腔中也设置受压弹簧11;各动环的接触面与其静环的接触面相互紧贴形成摩擦副;机封座与动环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冷却液的环形空腔12,机封座开设冷却液进出口13与环形空腔12相通;前静环3、后静环4、前动环8、后动环10各自设置密封圈,前机封座5与栗体1之间、前机封座5与后机封座6之间、主动环座7与转轴2之间也各自设置密封圈;主动环座7在其泵外侧超出机封座的延伸段设置与转轴2之间的固定连接机构。[0023]受压弹簧11为套装在转轴2外面的单个传统的大弹簧或波形弹簧;或者,受压弹簧11为沿转轴2外圆周均布的多个小弹簧。[0024]如图1所示,密封圈包括卡在前静环3与前机封座5内腔壁之间的第一〇形圈23,卡在前动环8与转轴2之间的第二0形圈24,卡在主动环座7与转轴2之间的第三0形圈25,卡在后静环4与后机封座6内腔壁之间的第四0形圈26,卡在后动环10与主动环座7筒体外壁之间的第五0形圈27,卡在前机封座5与泵体1侧壁之间的第六0形圈28,卡在前机封座5与后机封座6之间的第七0形圈29。[0025]如图1所示,环形腔内各自加设弹簧垫圈14,受压弹簧11的至少其中一端顶在弹簧垫圈14的其中一侧。前弹簧垫圈14如图8所示,垫在受压弹簧11的泵内侧与前动环8之间,设置为1个,前弹簧垫圈14栗内侧设置有内圈凸台,伸入前动环8外圈内,与第二0形圈24相接触。后弹簧垫圈14如图14所示,设置为2个,分别垫在后受压弹簧11的两端面。由于受压弹簧11的弹力较大,如果受压弹簧11长度为整个环形腔跨度,会使弹簧拆装十分困难,可加设弹簧垫圈14使受压弹簧11长度短于空腔跨度,可使弹簧容易拆装。[0026]如图9、图10所示,主动环座7泵内侧沿其内壁圆周至少设置2个凸筋15,如图7所示,前动环8沿其外侧壁圆周设置相应的凹陷16;如图11所示,次动环座9的栗内侧沿其内壁圆周至少设置2个凸筋15,如图12所示,后动环10沿其外侧壁圆周设置相应的凹陷16。[0027]如图9、图10所示,主动环座7栗内侧沿其内壁圆周均布设置4个凸筋15,如图7所示,前动环8沿其外侧壁圆周设置均布设置4个相应的凹陷16;如图11所示,次动环座9的栗内侧沿其内壁圆周均布设置4个凸筋15,如图12所示,后动环10沿其外侧壁圆周均布设置4个相应的凹陷16。[0028]如图2、图3所示,前机封座5包括伸出部17与法兰端18,前机封座5伸出部17对称开设1对销子孔19,如图6所示,前静环3泵内侧对称开设1对相应的缺口槽20,经1对销子33穿过前机封座5的销子孔19插入前静环3的缺口槽20实现二者的连接;如图4、图5所示,后机封座6包括筒体与法兰端18,前机封座5、后机封座6的法兰端18均沿其圆周开设多个连接孔22,经多个连接螺栓与栗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后机封座6筒体的栗外侧也对称开设1对销子孔19,如图13所示,后静环4泵外侧也对称开设1对相应的缺口槽2〇,经1对销子33穿过后机封座6的销子孔19插入后静环4的缺口槽20实现二者的连接。[0029]如图9、图10所示,主动环座7筒体对称开设1对销子孔19,如图11所示,次动环座9对称开设1对相应的缺口槽20,经1对销子33穿过次动环座9的缺口槽20插入主动环座7的销子孔19实现二者的连接。[0030]如图1所示,主动环座7与转轴2之间的固定连接机构包括套装在主动环座7泵外侧的固定套30,如图15所示,固定套30对称开设1对顶紧螺纹孔31,如图9、图1〇所示,主动环座7的延伸段对称开设1对通孔34,与固定套3〇顶紧螺纹孔幻相配的1对顶紧螺钉32各自穿过主动环座7的通孔34顶紧转轴2。为了加强顶紧效果,转轴2在顶紧螺钉32位置开设凹坑,顶紧螺钉32顶入此凹坑。此固定连接机构设置在主动环座7在其泵外侧超出机封座的延伸段,位于机封外面,消除了现有技术动环与转轴连接的连接销位于机封内的各种缺陷与安全隐患,并便于安装与拆卸。[0031]为了增强摩擦副的接触耐磨性,可在静环3与前动环8的接触面、后静环4与庙别^10的接触面上喷涂耐磨层。、_[0032]本发明双端面轴密封装置经冷却液进出口13向环形空腔I2注入冷却液后封闭,运行时利用环形空腔12内随动环组件滚动的的冷却液进行冷却。或者、,机封座与动环组件之间的环形空腔12经冷却液进出口I3与外界形成冷却液循环系统,这样,冷却效果会更好。对于采用耐腐材料的转子泵来说,可以采用水作为冷却液,当然也可石舰[0033]錄_端爾幡封類尤類用于转拽,倾用于其^雜辦杨送水_拌机。

权利要求:1.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包括相对泵体(1静止的静环组件与随转轴(2相对泵体1转动的动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组件包括机封座、前静环3、后静环4,机封座包括前机封座(5、后机封座(6,所述动环组件包括主动环座(7及由其驱动的前动环8、次动环座9及由其驱动的后动环(10,均呈圆筒状并套装在转轴2外面;所述机封座套装在动环组件外并与泵体(1固定连接,所述次动环座⑼套装主动环座⑺外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前静环⑶固定安装在前机封座⑸的泵内侧,后静环⑷固定安装在后机封座⑹的泵外侧,前动环⑻卡装在主动环座⑺的杲内侧,所述前动环⑻与主动环座⑺内壁侧台之间的环形腔中设置受压弹簧11,后动环(10卡装在次动环座9的泵外侧,后动环(10与次动环座9外壁侧台之间的环形腔中也设置受压弹簧(11;各动环的接触面与其静环的接触面相互紧贴形成摩擦副;所述机封座与动环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冷却液的环形空腔(12,所述机封座开设冷却液进出口(13与所述环形空腔(12相通;所述前静环3、后静环⑷、前动环8、后动环(10各自设置密封圈,前机封座⑸与栗体⑴之间、前机封座⑸与后机封座6之间、主动环座7与转轴(2之间也各自设置密封圈;所述主动环座7在其栗外侧超出机封座的延伸段设置与转轴2之间的固定连接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弹簧(11为套装在转轴2外面的单个传统的大弹簧或波形弹簧;或者,所述受压弹簧(11为沿转轴(2外圆周均布的多个小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内各自加设弹簧垫圈(14,所述受压弹簧11的至少其中一端顶在弹簧垫圈(14的其中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环座7泵内侧沿其内壁圆周至少设置2个凸筋(15,所述前动环8沿其外侧壁圆周设置相应的凹陷(16;所述次动环座9的栗内侧沿其内壁圆周至少设置2个凸筋(15,所述后动环(10沿其外侧壁圆周设置相应的凹陷(1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环座(7泵内侧沿其内壁圆周均布设置4个凸筋(15,所述前动环8沿其外侧壁圆周设置均布设置4个相应的凹陷(16;所述次动环座(9的栗内侧沿其内壁圆周均布设置4个凸筋(15,所述后动环10沿其外侧壁圆周均布设置4个相应的凹陷(16。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封座(5包括伸出部17与法兰端18,前机封座⑸伸出部(17对称开设1对销子孔19,前静环⑶泵内侧对称开设1对相应的缺口槽2〇,经1对销子33穿过前机封座⑸的销子孔(19插入前静环3的缺口槽20实现二者的连接;后机封座6包括筒体与法兰端(18,前机封座5、后机封座⑹的法兰端(1S均沿其圆周开设多个连接孔22,经多个连接螺栓与泵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后机封座⑹筒体的泵外侧也对称开设1对销子孔(19,后静环⑷栗外侧也对称开设1对相应的缺口槽2〇,经1对销子33穿过后机封座6的销子孔(19插入后静环⑷的缺口槽20实现二者的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环座(7筒体对称开设1对销子孔(19,次动环座⑼对称开设1对相应的缺口槽20,经1对销子33穿过次动环座9的缺口槽20插入主动环座⑺的销子孔19实现二者的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卡在前静环3与前机封座05内腔壁之间的第一〇形圈23,卡在前动环⑻与转轴⑵之间的第二〇形圈(24,卡在主动环座⑺与转轴⑵之间的第三〇形圈(25,卡在后静环⑷与后机封座⑹内腔壁之间的第四〇形圈(26,卡在后动环(10与主动环座⑺筒体外壁之间的第五〇形圈27,卡在前机封座5与泵体(1侧壁之间的第六〇形圈(28,卡在前机封座5与后机封座⑹之间的第七〇形圈29。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环座7与转轴2之间的固定连接机构包括套装在主动环座7栗外侧的固定套30,所述固定套30对称开设1对顶紧螺纹孔31,所述主动环座(7的延伸段对称开设1对通孔34,与所述固定套30顶紧螺纹孔m相配的1对顶紧螺钉32各自穿过主动环座⑺的通孔34顶紧转轴⑵。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在顶紧螺钉32位置开设凹坑,所述顶紧螺钉32顶入此凹坑。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静环3与前动环8的接触面、后静环4与后动环1〇的接触面上均喷涂有耐磨层。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面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封座与动环组件之间的环形空腔12经冷却液进出口(13与外界形成冷却液循环系统。

百度查询: 浙江华泰邦威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