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不锈钢带拉矫装置及其拉矫工艺_广东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_202311241560.1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3-09-23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公开(公告)号:CN117282806B

主分类号:B21D1/02

分类号:B21D1/02;B21D1/05;B21D43/02;B21D43/09;B21C47/0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1#授权;2024.01.12#实质审查的生效;2023.12.26#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带拉矫装置及其拉矫工艺,上辊盒和下辊盒的前后两侧通过齿轮机构连接,液压缸驱动上辊盒和下辊盒在竖直方向上的互相靠近或者远离;调节张紧机构的角度,从而实现对不锈钢带张紧度的调节;上辊盒和下辊盒的后端之间设有用于装夹不锈钢带左右侧边的侧边装夹机构,上辊盒和下辊盒互相靠近或者远离时,使得左右两组光杆互相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实现侧边装夹机构装夹不同宽度的不锈钢带。本发明通过液压缸可同步调节转动辊机构和驱动辊机构之间的距离,以满足对不同厚度的不锈钢带的滚压拉矫;上下两组夹紧滚筒对不锈钢带具有限位作用,可防止不锈钢带在经由转动辊机构和驱动辊机构进行滚压拉矫时产生翘起的现象。

主权项:1.一种不锈钢带拉矫装置,包括防护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6)内部设有上下分布的上辊盒(1)和下辊盒(2),上辊盒(1)和下辊盒(2)的前后两侧通过齿轮机构连接,在防护箱(6)顶部的液压缸(8)的驱动下实现上辊盒(1)和下辊盒(2)在竖直方向上的互相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防护箱(6)的前端活动安装有用于承载并张紧不锈钢带(708)的张紧机构(7),且防护箱(6)的上端前部设有导轮机构,上辊盒(1)上端前部的钢绳(12)绕过导轮机构后连接于张紧机构(7),通过上辊盒(1)的上下移动,调节张紧机构(7)的角度,从而实现对不锈钢带(708)张紧度的调节;所述上辊盒(1)的内部设有紧贴着不锈钢带(708)顶部的转动辊机构,下辊盒(2)的内部设有经由伺服电机(202)驱动的驱动辊(205)机构,驱动辊(205)机构用于驱动不锈钢带(708)向后移动;所述上辊盒(1)和下辊盒(2)的后端之间设有用于装夹不锈钢带(708)左右侧边的侧边装夹机构(10),侧边装夹机构(10)包括左右分布的两组光杆(109)以及光杆(109)上设有的上下两组夹紧滚筒(103);在上辊盒(1)和下辊盒(2)在竖直方向上的互相靠近或者远离时,使得左右两组光杆(109)互相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实现侧边装夹机构(10)装夹不同宽度的不锈钢带(708);所述液压缸(8)下端输出端的活塞杆伸入至防护箱(6)内部后连接于上辊盒(1)的顶部;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上辊盒(1)和下辊盒(2)侧边呈前后对角线连接的齿条(3)以及同一侧前后两组齿条(3)之间啮合的连接齿轮(4);所述防护箱(6)内部左右侧壁固定有竖直导轨(5),且连接齿轮(4)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于竖直导轨(5)内,前后两组齿条(3)滑接于竖直导轨(5)内部;所述转动辊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上辊盒(1)内部的三组支撑辊(13)、两组中间辊(14)和一组工作辊(15);两组中间辊(14)的上端表面分别与相邻两组支撑辊(13)下端表面接触,工作辊(15)的上端表面与两组中间辊(14)的下端表面接触;所述驱动辊(205)机构包括互相水平活动连接于下辊盒(2)内部的驱动辊(205)和从动辊(206),且伺服电机(202)固定在下辊盒(2)的右侧壁,伺服电机(202)输出端伸入至下辊盒(2)后连接于驱动辊(205)右端固定的驱动齿轮(207),所述下辊盒(2)右侧内壁活动连接有中间齿轮(204),其前后两侧分别与驱动齿轮(207)以及从动辊(206)右端固定的从动齿轮(208)啮合;所述张紧机构(7)包括通过转轴(702)活动连接于防护箱(6)前部左右两侧的承载臂(701)、左右两承载臂(701)之间的上端连接的连接座(705)、连接座(705)内部活动连接的第一张紧辊(704)以及转轴(702)上固定的位于防护箱(6)内部的第二张紧辊(703);所述承载臂(701)的前端顶部设有承载座(706),承载座(706)上设有用于承载滚架(710)两端滚架(710)轴的开槽,且不锈钢带(708)初始为收卷在滚架(710)上;所述滚架(710)上的不锈钢带(708)的一端依次经由第一张紧辊(704)下方和第二张紧辊(703)上方绕过;所述导轮机构包括固定在防护箱(6)上端前部的缺口左右两侧的滚轮架(9)、活动连接于滚轮架(9)内部前方上侧的第一导轮(91)以及活动连接于滚轮架(9)内部后方下侧的第二导轮(92);所述钢绳(12)依次经由第二导轮(92)和第一导轮(91)绕过后固定连接于连接座(705)的上端中部;所述上辊盒(1)的后端连接有顶座(11),顶座(11)下端通过螺栓(1012)固定有限位板(101),且光杆(109)顶部套接固定有位于限位板(101)底部的限位盘(106),光杆(109)顶部经由限位板(101)中部的水平槽(1011)贯穿后螺接有螺母(102);所述下辊盒(2)的后端连接有底座(201),底座(201)内部的安装槽(203)中设有限位座(110),限位座(110)的上端两侧设有向外张开的底部斜面(1101);所述光杆(109)下端伸入至移动座(107)内部的圆孔(1073)内,且移动座(107)的底部设有斜度与底部斜面(1101)一致的顶部斜面(1071),所述顶部斜面(1071)滑接于对应的底部斜面(1101)上;两组移动座(107)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用于实现两组移动座(107)互相远离;所述底部斜面(1101)中部设有滑槽(1102),且滑槽(1102)内部设有等间距分布的若干组滚柱(1103),所述顶部斜面(1071)的下端中部设有滑接于对应的滑槽(1102)内的滑块;所述光杆(109)上还设有用于调节上下两组夹紧滚筒(103)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接在光杆(109)上的上下两组缓冲弹簧(105)和弹簧卡座(104)以及螺接于光杆(109)上的调节螺母(102)(112),所述调节螺母(102)(112)位于上下两组夹紧滚筒(103)之间;上下两组弹簧卡座(104)分别位于上方的夹紧滚筒(103)的顶部以及下方的夹紧滚筒(103)的底部,上方的缓冲弹簧(105)连接于限位盘(106)和上方的弹簧卡座(104)之间,下方的缓冲弹簧(105)连接于下方的弹簧卡座(104)和移动座(107)之间;上方的夹紧滚筒(103)的底部以及下方的夹紧滚筒(103)的上端均为圆台形设置,上方的夹紧滚筒(103)的底部外侧以及下方的夹紧滚筒(103)的上端外侧均设有限位环座(1031),用于防止不锈钢带(708)与调节螺母(102)(112)接触,且夹紧滚筒(103)上的圆台形侧边表面设有若干组凸起,用于摩擦掉不锈钢带(708)侧边的毛刺。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广东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不锈钢带拉矫装置及其拉矫工艺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