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制冷机传导冷却的宽温区液体介质环境试验装置_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_202011117486.9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申请日:2020-10-19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公开(公告)号:CN112327110B

主分类号:G01R31/12

分类号:G01R31/1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4#授权;2021.02.26#实质审查的生效;2021.02.05#公开

摘要:一种基于制冷机传导冷却的宽温区液体介质环境试验装置,包括真空低温腔体、低温试验腔体,高压电极、大电流引线、进气管、出气管、制冷机、气体缓冲罐,以及配气系统。本发明可提供50‑120K宽温区混合液体介质液氮四氟化碳试验环境,进行混合液体介质绝缘特性试验、混合液体介质浸泡条件下固‑液复合绝缘特性试验、混合液体介质浸泡条件下超导带材与超导线圈的载流能力和失超恢复等电磁特性试验。

主权项:1.一种基于制冷机传导冷却的宽温区液体介质环境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真空低温腔体(1),低温试验腔体(2),高压电极(9),大电流引线(10),进气管(8-1),出气管(8-2),密封插头(12),试验部件(11),制冷机(5),以及配气系统;所述的真空低温腔体(1)内置导冷件(6)、试验腔体托盘(3)及低温试验腔体(2);导冷件(6)为软纯铜线,一端从制冷机(5)的冷头末端引出,另一端固定于低温试验腔体(2)的底部,为低温试验腔体(2)提供冷量;所述试验腔体托盘(3)吊挂于真空低温腔体(1)上盖板内部法兰上;所述的低温试验腔体(2)置于试验腔体托盘(3)上;低温试验腔体(2)内盛装有宽温区混合液体介质液氮四氟化碳,试验部件(11)浸泡于液氮四氟化碳中;所述的高压电极(9)和大电流引线(10)均为上、下两段,上段高压电极(9)和上段大电流引线(10)通过穿墙套管固定于真空低温腔体(1)的上盖板上,下段高压电极(9)和下段大电流引线(10)通过穿墙套管固定于低温试验腔体(2)的上盖板上;上、下两段高压电极(9)用软铜线连接,上、下两段大电流引线(10)用软铜线连接;两根大电流引线(10)分别置于高压电极(9)的两侧;进行高压试验时,高压电极(9)与高压发生器连接,向试验部件(11)施加高电压;进行大电流试验时,大电流引线(10)与电流源相连,向试验部件(11)通入大电流;所述的进气管(8-1)和出气管(8-2)均为上、下两段,分别密封固定在真空低温腔体(1)的上盖板边缘处和低温试验腔体(2)的上盖板边缘处,上、下两段进气管(8-1)和上、下两段出气管(8-2)由真空用软管分别连接;进气管(8-1)的一端插入低温试验腔体(2)内,进气管(8-1)的另一端连通气体缓冲罐(7),将室温下的混合气体从气体缓冲罐(7)送进低温试验腔体(2);出气管(8-2)的一端插入低温试验腔体(2)内,出气管(8-2)的另一端外露于真空低温腔体(1)外部;进气管(8-1)和出气管(8-2)均设有阀门(13);所述的配气系统包括配气管(8-3)、气瓶(14)和气体缓冲罐(7);配气管(8-3)连接气瓶(14)和气体缓冲罐(7),将气瓶(14)中的高纯度氮气和四氟化碳气体按照一定配比从气瓶(14)输入气体缓冲罐(7);真空低温腔体(1)的上盖板和低温试验腔体(2)的上盖板上固定有密封插头(12),用于引出低温试验腔体(2)内传感器的引线以及地电极的接地线;所述宽温区为50-120K;所述的试验部件(11)包括第一地电极(11-1)、包覆有固体绝缘材料的第二地电极(11-2)和超导带材或超导线圈(11-3)三种;三种试验部件均包含环氧树脂或常用低温绝缘材料制作的圆柱形支撑固定件,试验时支撑固定件置于低温试验腔体(2)底部;所述的第一地电极(11-1)的支撑固定件顶部有中心开孔的绝缘盘,绝缘盘的孔径与高压电极杆外径相等,试验时高压电极(9)穿入绝缘盘中心孔内,正对地电极(11-1);包覆有固体绝缘材料的第二地电极(11-2)的支撑固定件与第一地电极(11-1)的支撑固定件结构相同;超导带材或超导线圈(11-3)的支撑固定件的两侧装有线圈接线端子,试验时该线圈接线端子与大电流引线(10)连接,超导带材沿其支撑固定件盘绕,首尾与线圈接线端子相连。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基于制冷机传导冷却的宽温区液体介质环境试验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