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_浙江强仕电线电缆有限公司_201811212137.8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强仕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10-18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公开(公告)号:CN109390109B

主分类号:H01B13/16

分类号:H01B13/16;H01B13/32;H01B13/2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8#授权;2019.03.22#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2.26#公开

摘要: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中,所述匀涂部4包括沿着电缆芯线s围绕形成涂压结构的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包裹在电缆芯线s的四周形成围绕结构,电缆芯线s穿插在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设有用于包裹电缆芯线s的匀涂垫46;具有便于对电缆芯线s进行涂布覆膜液,且采用空腔定位的方式对电缆芯线s进行涂布,并沿着其四周进行包裹性的涂布,并利用匀涂垫46涂布覆膜液均匀的效果。

主权项:1.一种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电缆芯线s上涂布覆膜液的润液部(1),所述润液部(1)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容纳覆膜液的空心腔a,润液部(1)的一侧设有进线槽(11)、另一侧设有引导电缆芯线s输出的出线槽(12);所述润液部(1)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单元(2)、另一侧设有用于均匀涂布覆膜液的匀涂部(4),润液部(1)的上部设有用于供给覆膜液的进液器(3),所述润液部(1)的下侧设有用于回收覆膜液的回液件(5),回液件(5)的下侧设有覆膜液箱(6),覆膜液箱(6)与进液器(3)之间设有供液管(33),所述覆膜液箱(6)上部的液箱盖(61)上设有液泵(7),通过液泵(7)与供液管(33)、润液部(1)的空腔及回液管(51)配合完成循环供给的效果;所述支撑单元(2)包括用于支撑电缆芯线s的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间设有一支撑轴(23),支撑轴(23)上设有用于支撑电缆芯线s进行滚动输送的支撑轮(24);所述匀涂部4包括沿着电缆芯线s围绕形成涂压结构的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包裹在电缆芯线s的四周形成围绕结构,电缆芯线s穿插在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设有用于包裹电缆芯线s的匀涂垫46。

全文数据: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电线电缆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CN201720985906.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色抗老化电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芯以及外护套层,内芯包括导体以及绝缘层,绝缘层包裹在导体的外表面,外护套层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显色层,显色层由无水硫酸铜均匀涂覆,显色层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为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在安装过程中,若外护套层出现裂缝,环境中的水分从裂缝中进入到显色抗老化电缆内部并与无水硫酸铜接触,且无水硫酸铜遇水成为蓝色的五水硫酸铜,这样安装工人能够较为直观的了解到外护套层上是否出现裂缝以及裂缝所处的位置;保护套外侧壁上涂覆有EVA乳液,EVA乳液能够耐紫外线老化,以保证保护套不易在显色抗老化电缆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老化、损坏的情况。该申请为本申请的最接近现有技术,公开了电缆芯线s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涂布,但是并未公开加工过程中电缆芯线s如何进行涂布及覆膜处理。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中,所述匀涂部包括沿着电缆芯线围绕形成涂压结构的第一涂压部与第二涂压部,第一涂压部与第二涂压部包裹在电缆芯线的四周形成围绕结构,电缆芯线穿插在第一涂压部与第二涂压部形成的内部空腔中,第一涂压部与第二涂压部形成的内部空腔中设有用于包裹电缆芯线的匀涂垫。所述第一涂压部与第二涂压部为两个可分离的圆弧块,第一涂压部与第二涂压部对接的一侧设有进行铰接的转轴、另一侧设有用于锁紧两者的锁轴。所述电缆芯线靠近第一涂压部内侧设有第一包裹件,电缆芯线靠近第二涂压部内侧设有第二包裹件。所述第一包裹件与第二包裹件围绕着电缆芯线形成圆环形,匀涂垫卡接在圆环形的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包裹件与第一涂压部之间设有第一紧固件,第二包裹件与第二涂压部之间设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涂压部的侧部边缘上设有第一锁紧套,第二涂压部的侧部边缘上设有第二锁紧套,第一锁紧套与第二锁紧套中固定插接有一锁轴。所述锁轴的外侧固定有用于锁紧其的锁柄。所述匀涂部的空腔中匀涂垫为一块润湿的软质洗液块,匀涂部为一棉纺块和或海绵块。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1、便于对电缆芯线进行涂布覆膜液,且采用空腔定位的方式对电缆芯线进行涂布,并沿着其四周进行包裹性的涂布,并利用匀涂垫涂布覆膜液均匀。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中匀涂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循环覆膜设备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中润液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中,所述匀涂部4包括沿着电缆芯线s围绕形成涂压结构的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包裹在电缆芯线s的四周形成围绕结构,电缆芯线s穿插在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设有用于包裹电缆芯线s的匀涂垫46;具有便于对电缆芯线s进行涂布覆膜液,且采用空腔定位的方式对电缆芯线s进行涂布,并沿着其四周进行包裹性的涂布,并利用匀涂垫46涂布覆膜液均匀的效果。参见图1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空腔将电缆芯线s插接在其中,利用空腔中设置的匀涂垫46,通过匀涂垫46对电缆芯线s进行包裹,利用软质的包裹结构,通过海绵垫或棉布块对电缆芯线s的表面进行涂布,其中,所述匀涂部的空腔中匀涂垫46为一块润湿的软质洗液块,匀涂部为一棉纺块和或海绵块。一种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4,其中,所述匀涂部4包括沿着电缆芯线s围绕形成涂压结构的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两个涂压结构用于对电缆芯线s的外部进行防护。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包裹在电缆芯线s的四周形成围绕结构,沿着四周形成包裹及围绕的防护结构,通过围绕形成整体防护。电缆芯线s穿插在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通过内部的空腔对电缆芯线s的穿插提供保护空间。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设有用于包裹电缆芯线s的匀涂垫46。通过匀涂垫46的软质结构形成包裹电缆芯线s不断上覆膜油的涂布效果。所述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为两个可分离的圆弧块,设置圆弧形的结构,在单位面积内为空腔提供较大的控件,并可以为匀涂垫46的安装保留余地。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对接的一侧设有进行铰接的转轴45、另一侧设有用于锁紧两者的锁轴47。沿着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的左侧设置转轴45保证两者之间可以进行转接。沿着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的右侧设置插接的锁位轴,通过锁轴47实现其可拆卸的紧固效果。所述电缆芯线s靠近第一涂压部41内侧设有第一包裹件43,为保证第一涂压部41内侧与电缆芯线s之间发生接触时,不会发生断裂,因此将第一包裹件43设置为的硬海绵或者树脂块或橡胶块。电缆芯线s靠近第二涂压部42内侧设有第二包裹件44。同理,将第二包裹件44也设置为硬海绵或者树脂块或橡胶块,第二包裹件44与第一包裹件43对应形成圆环结构。所述第一包裹件43与第二包裹件44围绕着电缆芯线s形成圆环形,将两个分离式的圆弧形成可分离的半圆弧结构。通过半圆弧结构保证对接形成圆环,其中,匀涂垫46卡接在圆环形的内部空腔中,通过内部空腔对匀涂垫46进行卡接容纳。所述第一包裹件43与第一涂压部41之间设有第一紧固件431,第二包裹件44与第二涂压部42之间设有第二紧固件441。其中,第一紧固件431与第二紧固件441可以是铆钉、螺栓或螺钉等,便于将包裹件与涂压部之间固定起来形成总体结构。所述第一涂压部41的侧部边缘上设有第一锁紧套432,第二涂压部42的侧部边缘上设有第二锁紧套442,第一锁紧套432与第二锁紧套442中固定插接有一锁轴47。第一涂压部41及第二涂压部42侧边的锁紧套中统一插接一锁轴47,通过锁轴47的插接实现紧固封闭两个涂压部的效果。所述锁轴47的外侧固定有用于锁紧其的锁柄48,锁柄48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具有插接结构的锁栓,通过锁柄48将锁轴47定位,进而保证第一涂压部41及第二涂压部42形成一个具有圆形空腔的整体。参见图2至图3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匀涂部4具体使用在循环覆膜设备中,其中,匀涂部4内部空腔中的匀涂垫46与电缆芯线s配合进而形成均匀涂布覆膜液的效果。在输送的过程中,采用一个槽式的结构通过向下不断滴油或者喷油的方式对电缆芯线s的表面涂布覆膜液,其中,覆膜液由底部的覆膜液箱6统一容纳,并形成循环供给的方式不断供应覆膜液。其中,覆膜液可以是一层防护油脂对电缆芯线s进行防护,也可以是一种具有极大异味的油脂电缆芯线s发生燃烧时易于发现,提高安全性。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中,包括用于在电缆芯线s上涂布覆膜液的润液部1,所述润液部1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支撑单元2、另一侧设有用于均匀涂布覆膜液的匀涂部4,润液部1的上部设有用于供给覆膜液的进液器3,所述润液部1的下侧设有用于回收覆膜液的回液件5,回液件5的下侧设有覆膜液箱6,覆膜液箱6与进液器3之间设有供液管33。其中,回液件5是一根空心的管件,通过回液件5与覆膜液箱6之间连接进而形成固定支撑与连接的效果。利用覆膜液箱6与进液器3之间设置覆膜液供应的管道完成液体的输送。所述覆膜组件包括用于在电缆芯线s上涂布覆膜液的润液部1,通过润液部1容纳与接收油脂,同时保证电缆芯线s沿着润液部1内部的空心与覆膜液配合,进而形成润湿、涂布的作用。所述润液部1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电缆芯线s的支撑单元2、另一侧设有用于均匀涂布覆膜液的匀涂部4,为保证电缆芯线s进入润液部1时能够稳定的进入,因此在其左侧部位设置支撑电缆芯线s的支撑单元2,沿着润液部1的右侧部位设置用于将润湿后的电缆芯线s表面进行涂布的匀涂部4。润液部1的上部设有用于供给覆膜液的进液器3。通过进液器3不断地向润液部1中输送覆膜液进而保证覆膜的稳定性。所述润液部1的下侧设有用于回收覆膜液的回液件5,其中,回液件5用于避免润液部1中覆膜液中液体过多导致泄露,避免浪费同时也避免覆膜液流出导致环境污染。所述回液件5为一根竖向支撑的管道即回液管51,通过一根空心的金属管,不仅可以支撑润液部1的总体位置还可以对其稳定性进行支撑,保证其稳定运行。所述润液部1的下侧设有用于回收覆膜液的回液件5,所述回液件5为一根竖向支撑的管道即回液管51,可以采用金属空心管制作。所述润液部1包括引导电缆芯线s进入润液部1中的进线槽11,通过润液部1为一具有空心结构的长方体,沿着其一侧壁设置槽形成进线槽11、另一侧壁设置槽形成出线槽12。润液部1的一侧设有进线槽11、另一侧设有引导电缆芯线s输出的出线槽12。回液件5的下侧设有覆膜液箱6,将覆膜液箱6设置在下侧完成统一的固定支撑与定位安装。利用覆膜液箱6形成底座式的支撑效果。覆膜液箱6与进液器3之间设有供液管33,通过供液管33将覆膜液箱6中的覆膜液输送至进液器3中与电缆芯线s结合完成覆膜。所述覆膜液箱6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回液件5的液箱盖61,为保证覆膜液箱6内部的覆膜液不受外部污染,因此采用液箱盖61对其上部进行保护完成整体防护的效果。液箱盖61的中间位置与回液件5的底部固定连通,为进一步保证回液件5支撑的稳定效果,通过回液件5底部与液箱盖61的矩形中心位置连接,保证稳定的支撑与固定。所述覆膜液箱6上部的液箱盖61上设有液泵7,通过液泵7与供液管33、润液部1的空腔及回液管51配合完成循环供给的效果。液泵7由覆膜液箱6内部向外延伸有供液管33,通过供液管33向进液器3中供给液体,再通过进液器3上部的进液管32与供液管33连接,使液体滴入进液器3中经过的电缆芯线s上,覆膜液再由回液管51同一回收至覆膜液箱6中。供液管33与进液器3中的进液管32连接,供液管33为软管,进液管32为硬质管件如铜管。所述覆膜液箱6侧部边缘设有固定其的底脚8,为保证覆膜液箱6底部位置能够固定,因此设置底脚8固定连接在覆膜液箱6底部。底脚8的端侧向下插接有固定栓81,为进一步的实现底脚8与地面或安装位置的连接,采用固定栓81将底脚8下部固定,通过固定栓81完成与地面之间的插接效果。润液部1的左侧进线为进线槽11、右侧出线为出线槽12。所述润液部1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容纳覆膜液的空心腔a,润液部1内部的空心结构用于容纳覆膜液,同时保证电缆芯线s的经过。电缆芯线s设置在进液器3中进液头31的下部,用于保证覆膜液能够稳定的与进液头31位置对接,保证其稳定的运行。进液头31的后侧设有进液管32,进液管32用于对进液头31进行支撑,保证进液头31可以稳定的设置在电缆芯线s的上方。电缆芯线s由进线槽11进入由出线槽12输出,电缆芯线s沿着左右位置进行贯穿。空心腔a设在进线槽11与出线槽12之间,设置空心腔a用于保证进液头31向下喷洒覆膜液时可以稳定的涂布在电缆芯线s上。所述润液部1内部的空心腔a中还设有用于定位电缆芯线s的定线体,其中,定线体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定线体13与第二定线体14。所述空心腔a中定位电缆芯线s的定线体包括第一定线体13与第二定线体14,第一定线体13、第二定线体14沿着润液部1中出线槽12的两侧设置,第一定线体13与第二定线体14间隔形成电缆芯线s的出线槽12。第一定线体13、第二定线体14为两个软质的材料,可以为两个硬质的海绵块,不仅可以对电缆芯线s进行定位且不会损伤电缆芯线s,同时海绵可以吸收覆膜液保证对电缆芯线s表面的涂布。所述支撑单元2包括用于支撑电缆芯线s的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间设有一支撑轴23,支撑轴23上设有用于支撑电缆芯线s进行滚动输送的支撑轮24。沿着润液部1的外侧部设置支撑单元2,通过支撑单元2对电缆芯线s进行支撑,进而保证电缆芯线s能够滚动的输入至进线槽11中。所述匀涂部4为一块润湿的软质吸液块,为进一步的避免电缆芯线s表面涂布较多的覆膜液,因此沿着其表面进行擦拭,且采用软质的吸液块对电缆芯线s进行涂布,保证其表面具有一层较薄的覆膜液。匀涂部4为一棉纺块和或海绵块,在涂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棉纺块和或海绵块进行涂布。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涂部4包括沿着电缆芯线s围绕形成涂压结构的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包裹在电缆芯线s的四周形成围绕结构,电缆芯线s穿插在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形成的内部空腔中设有用于包裹电缆芯线s的匀涂垫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为两个可分离的圆弧块,第一涂压部41与第二涂压部42对接的一侧设有进行铰接的转轴45、另一侧设有用于锁紧两者的锁轴4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芯线s靠近第一涂压部41内侧设有第一包裹件43,电缆芯线s靠近第二涂压部42内侧设有第二包裹件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裹件43与第二包裹件44围绕着电缆芯线s形成圆环形,匀涂垫46卡接在圆环形的内部空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裹件43与第一涂压部41之间设有第一紧固件431,第二包裹件44与第二涂压部42之间设有第二紧固件44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压部41的侧部边缘上设有第一锁紧套432,第二涂压部42的侧部边缘上设有第二锁紧套442,第一锁紧套432与第二锁紧套442中固定插接有一锁轴4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轴47的外侧固定有用于锁紧其的锁柄48。

百度查询: 浙江强仕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电线电缆芯的匀涂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