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腹腔引流装置_李刚_201910129991.6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申请日:2019-02-21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09621040B

主分类号:A61M1/00

分类号:A61M1/00;A61M3/0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19.05.1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16#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吸引管,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外管和进水内管;该进水内管置于所述进水外管内;所述吸引管包括吸引外管和吸引内管,该吸引内管置于所述吸引外管内;所述进水外管的近端与所述吸引外管的近端相连并相互隔断;所述进水内管外壁设有环状的第一凸圈,与所述进水外管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引内管外壁上设有环状的第二凸圈,与所述吸引外管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水内管和所述进水外管的近端处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吸引外管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多个吸引外孔,所述吸引内管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或不设吸引内孔;本发明可有效保证管路的通畅,促进整个引流区域最大范围的灌洗和引流,提高引流效果。

主权项:1.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吸引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外管和进水内管;该进水内管置于所述进水外管内,并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吸引管包括吸引外管和吸引内管,该吸引内管置于所述吸引外管内,并能够自由转动;所述进水外管的近端与所述吸引外管的近端相连并相互隔断;所述进水内管的近端和所述吸引内管的近端均为开敞;所述进水内管外壁设有环状的第一凸圈,该第一凸圈与所述进水外管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引内管外壁上设有环状的第二凸圈,该第二凸圈与所述吸引外管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水内管的近端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内孔,所述进水外管的近端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外孔;所述吸引外管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多个吸引外孔,所述吸引内管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或不设吸引内孔;所述进水内管的远端连接注水装置;所述吸引内管的远端连接负压装置;所述进水外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吸引外管的外径;所述进水外管与吸引外管之间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为圆锥台形,由软质硅胶制成;所述第一凸圈位于所述进水内管的中部,其外缘设有螺纹;所述进水外管中部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一凸圈对应的第一螺纹段;该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圈的厚度,使该第一凸圈能够沿该第一螺纹段前后移动,并避免所述进水内管脱离所述进水外管;所述第二凸圈位于所述吸引内管的远端部;所述吸引外管远端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二凸圈相对应的第二螺纹段;该第二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圈的厚度,并延伸至所述吸引外管的远端,使所述第二凸圈能够沿该第二螺纹段移动,直至脱离该第二螺纹段,进而能够使所述吸引内管脱离所述吸引外管。

全文数据:一种腹腔引流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腹部引流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腹腔引流装置。背景技术在腹部污染手术时,如重症胰腺炎坏死感染引流术、肠瘘引流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经常需要在术后放置引流管。目前,此类手术放置的引流管主要为直型单孔或多孔乳胶引流管,也有放置硅胶负压冲洗管等,但普遍存在引流区域及效果局限、引流管移位、引流管体内端对局部组织物理性损伤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容易引起损伤。因此,需要改进引流装置,以便更好的满足治疗的需求。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当前在腹部外科手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腹腔引流装置,能够保证管路的通畅,促进整个引流区域最大范围的灌洗和引流,从而提高引流效果、减少引流治疗的相关损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吸引管,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外管和进水内管;该进水内管置于所述进水外管内,并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吸引管包括吸引外管和吸引内管,该吸引内管置于所述吸引外管内,并能够自由转动;所述进水外管的近端与所述吸引外管的近端相连并相互隔断;所述进水内管的近端和所述吸引内管的近端均为开敞;所述进水内管外壁设有环状的第一凸圈,该第一凸圈与所述进水外管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引内管外壁上设有环状的第二凸圈,该第二凸圈与所述吸引外管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水内管的近端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内孔,所述进水外管的近端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外孔;所述吸引外管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多个吸引外孔,所述吸引内管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或不设吸引内孔;所述进水内管的远端连接注水装置;所述吸引内管的远端连接负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外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吸引外管的外径;所述进水外管与吸引外管之间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为圆锥台形,由软质硅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圈位于所述进水内管的中部,其外缘设有螺纹;所述进水外管中部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一凸圈对应的第一螺纹段;该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圈的厚度,使该第一凸圈能够沿该第一螺纹段前后移动,并避免所述进水内管脱离所述进水外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圈位于所述吸引内管的远端部;所述吸引外管远端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二凸圈相对应的第二螺纹段;该第二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圈的厚度,并延伸至所述吸引外管的远端,使所述第二凸圈能够沿该第二螺纹段移动,直至脱离该第二螺纹段,进而能够使所述吸引内管脱离所述吸引外管。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外孔和进水内孔均为多排轴向排列;所述进水外孔的排数多于所述进水内孔。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内管与进水外管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吸引内管与吸引外管之间的间隙均为1-2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保证管路的通畅,促进整个引流区域最大范围的灌洗和引流,从而提高引流效果。同时,还可形成窦道通路,极大的方便了引流装置的更换,提高医疗品质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其中:1-进水内管;2-进水外管;3-第一凸圈;4-进水外孔;5-进水内孔;6-连接部;7-吸引外孔;8-吸引内孔;9-吸引外管;10-第二凸圈;11-吸引内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吸引管,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外管1和进水内管2;该进水内管1置于所述进水外管2内,并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吸引管包括吸引外管9和吸引内管11,该吸引内管11置于所述吸引外管9内,并能够自由转动。优选的,所述进水内管1与进水外管2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吸引内管11与吸引外管9之间的间隙均为1-2mm。同时,本发明可以设计为不同规格,并对所述间隙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满足使用的需要。所述进水外管2的外径小于所述吸引外管9的外径。一般的,所述进水外管2粗细为12-16F,吸引外管9的粗细为28-30F,其中,1F代表其直径约为0.33mm。所述进水外管2与吸引外管9之间设有连接部6。该连接部6为圆锥台形,由软质硅胶制成,使所述进水外管2与吸引外管9之间连接平滑且相互隔断。同时,还可使所述进水外管2与吸引外管9之间可以适当扭曲,方便手术操作。所述进水内管1的近端和所述吸引内管11的近端均为开敞。所述进水内管1中部设有环绕在其外壁上的第一凸圈3,其外缘设有螺纹;所述进水外管2中部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一凸圈3对应的第一螺纹段;该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圈3的厚度,使该第一凸圈3能够沿该第一螺纹段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进水内管1前后移动,并可避免所述进水内管1脱离所述进水外管2。优选的,所述进水外管2的长度约为20cm,并使所述进水内管1的近端距离所述进水外管2的近端2-3cm。同时,所述进水内管1的近端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内孔5,所述进水外管2的近端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外孔4,使经由所述进水内管1流入的冲洗液能够经过该进水内孔5和进水外孔4后流出进水管而进入患者体内,实现冲洗。优选的,所述进水外孔4和进水内孔5均为多排轴向排列,每排的孔数相同或不相同。优选的,所述进水外孔4为6排,所述进水内孔5为3排,并使该两种孔的排列间距与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螺距相配合,即,当所述第一凸圈移动1.5个或0.5个螺距时,所述进水内孔5和进水外孔4之间相互错开,使进水范围和进水量得到改变。所述进水外孔4和进水内孔5均为每排4-8个。所述所述进水外孔4的孔径为所述进水外管2周长的116~18。所述进水内孔5的孔径为所述进水内管1周长的116~18。所述吸引内管11远端部设有环绕在外壁上的第二凸圈10,所述吸引外管11远端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二凸圈10相对应的第二螺纹段;该第二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圈10的厚度,并延伸至所述吸引外管9的远端,使所述第二凸圈10能够沿该第二螺纹段移动,直至脱离该第二螺纹段,从而,可以使所述吸引内管11在所述吸引外管9内前后移动,并可脱离所述吸引外管9,使引流操作更加方便。所述吸引外管9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吸引外孔7,所述吸引内管11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吸引内孔8,可使两者对应贯通后,实现引流。当所述吸引内管11前后移动时,可改变所述吸引内孔8和吸引外孔7之间的位置,使吸引范围得到调节,并可防止吸引内管11和吸引外管9相互粘连堵塞而导致引流不畅等事件的发生。所述吸引外孔7和吸引内孔8可以沿管周均匀设置,以便保证吸引效果。优选的,所述吸引外孔7设置为8-10排,每排4-6个,其孔径约为所述吸引外管9周长的18。所述吸引内孔8设置为6-8排,每排4-6个,其孔径约为所述吸引内管11周长的18。或者,所述吸引内管11近端也可以不设置吸引内孔8,而是在其近端口内填塞医用海绵材料,通过该海绵材料进行吸引。所述进水内管1的远端伸出于所述进水外管2之外,并连接注水装置,以便注入冲洗液等药物;所述吸引内管11的远端亦伸出所述吸引外管9之外,并可连接负压装置,通过负压作用进行引流。所述进水内管1和吸引内管11的远端部均设有刻度,能够相对于所述进水外管2或吸引外管9的远端端口,显示各自伸入进水外管2或吸引外管9的程度,使操作更加方便。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手术中,将本装置放入患者体内,使其进水外管远端和吸引外管远端分别经皮肤牵出后固定于患者腹部不同的区域。然后,将进水内管的远端连接注水装置,向患者体内注入冲洗液等,并通过旋转该进水内管,调节注入量。当需要引流时,将吸引内管的远端连接负压装置,通过负压作用将体内的污物引出,并可通过旋转该吸引内管,改变其近端口与所述吸引外管近端的位置,调节吸引力及引流区域。由此,本发明可贯穿整个病灶区域,形对冲和通畅的引流,避免体内端成为盲端,减少以往体内盲端因物理性因素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并可杜绝引流管移位脱落。同时,还可形成窦道通路,方便引流装置的更换,即,在原引流装置的进水外管上安装引导线,然后,将原来的吸引外管从其远端处拉出,直至进水内管和引导线全部移出体外,再将该引导线安装到新引流装置的进水内管远端,并在该引导线的牵引下,按窦道通路放回原位或目标位置,极大的方便了更换操作。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包括进水管和吸引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外管和进水内管;该进水内管置于所述进水外管内,并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吸引管包括吸引外管和吸引内管,该吸引内管置于所述吸引外管内,并能够自由转动;所述进水外管的近端与所述吸引外管的近端相连并相互隔断;所述进水内管的近端和所述吸引内管的近端均为开敞;所述进水内管外壁设有环状的第一凸圈,该第一凸圈与所述进水外管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引内管外壁上设有环状的第二凸圈,该第二凸圈与所述吸引外管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进水内管的近端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内孔,所述进水外管的近端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外孔;所述吸引外管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多个吸引外孔,所述吸引内管的近端部侧壁上设有或不设吸引内孔;所述进水内管的远端连接注水装置;所述吸引内管的远端连接负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外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吸引外管的外径;所述进水外管与吸引外管之间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为圆锥台形,由软质硅胶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凸圈位于所述进水内管的中部,其外缘设有螺纹;所述进水外管中部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一凸圈对应的第一螺纹段;该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凸圈的厚度,使该第一凸圈能够沿该第一螺纹段前后移动,并避免所述进水内管脱离所述进水外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凸圈位于所述吸引内管的远端部;所述吸引外管远端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二凸圈相对应的第二螺纹段;该第二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凸圈的厚度,并延伸至所述吸引外管的远端,使所述第二凸圈能够沿该第二螺纹段移动,直至脱离该第二螺纹段,进而能够使所述吸引内管脱离所述吸引外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外孔和进水内孔均为多排轴向排列;所述进水外孔的排数多于所述进水内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内管与进水外管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吸引内管与吸引外管之间的间隙均为1-2mm。

百度查询: 李刚 一种腹腔引流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