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_福建泉州市嘉隆模具有限公司_201910134550.5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市嘉隆模具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2-23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09719911B

主分类号:B29C45/40

分类号:B29C45/40;B29C45/2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19.05.31#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5.07#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其包括有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外两侧均连接有活动块,且两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出板,该顶出板设有若干分别嵌入于上模座的各上模腔内的顶杆。活动块底部固定有卡块,该卡块两侧均设有钩槽。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方设有插入槽,卡块可移动至嵌入于插入槽内,且固定块内设有可嵌入于卡块的钩槽内的活动销,该活动销和固定块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上模座还固定有两固定销,活动块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钩,两卡钩分别钩扣于固定销上。活动块于卡钩的两侧还分别固定有顶住于所述卡钩的两侧的挡销和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抗拉强度低于第一弹簧。

主权项:1.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设有上模腔,所述下模座设有下模腔,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后形成注塑产品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两侧均连接有活动块,两所述活动块均沿上模座的移动方向移动,且上模座两侧的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出板,该顶出板设有若干可分别嵌入于上模座的各上模腔内的顶杆,所述顶杆底部固定有模芯,上模座和下模座闭合后,该模芯位于所述上模腔和所述下模腔之间内;所述活动块底部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钩槽,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设有向内凹陷的插入槽,所述卡块可移动的嵌入于插入槽内,固定块内还设有相对插入槽移动至嵌入于卡块的钩槽内的活动销,所述活动销和固定块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块外侧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钩,该卡钩上设有向外弯折且呈圆弧形结构的圆弧面,所述卡钩于所述圆弧面上方设有向下且向圆弧面外倾斜的倾斜面,上模座于两卡钩上均固定有固定销,所述圆弧面钩扣于固定销上,活动块于卡钩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挡销和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两卡钩之间,所述第二弹簧抗拉强度低于第一弹簧,且所述挡销和第二弹簧分别顶住于所述卡钩的两侧。

全文数据: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背景技术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利用模具可对工业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现有技术在利用注塑模具来成型塑料产品时,在开模后需要利用模具中的顶出结构将产品顶出,使产品彻底脱离模具的模腔,以便于取出。然而,此顶出结构的设计使生产过程中,增加了一道顶出的工序,无疑降低了生产效率,且顶出结构的设计还进一步的增加了模具的成本。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以克服现有模具取出成型产品的效率低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后形成有注塑产品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两侧均连接有活动块,两所述活动块均沿上模座的移动方向移动,且上模座两侧的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出板,该顶出板设有若干可分别嵌入于上模座的各上模腔内的顶杆;所述活动块底部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钩槽,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设有向内凹陷的插入槽,所述卡块可移动至嵌入于插入槽内,固定块内还设有相对插入槽移动至嵌入于卡块的钩槽内的活动销,所述活动销和固定块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块上转动连接有卡钩,该卡钩上设有向外弯折且呈圆弧形结构的圆弧面,所述上模座于活动块上方固定有固定销,所述圆弧面钩扣于固定销上,活动块于卡钩的两侧还分别固定有挡销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抗拉强度低于第一弹簧,且所述挡销和第二弹簧分别顶住于所述卡钩的两侧。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块包括有基体和固定贴合于基体两侧面的封板,所述基体侧面的两端均设有贯穿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为条形孔,且移动槽连通至所述插入槽;基体两端的端面均设有贯穿至所述移动槽内的弹簧孔,所述第一弹簧嵌入于该弹簧孔内,且弹簧孔靠近基体端面的一端螺旋连接有螺栓。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钩于所述弯钩面上方设有向下且向弯钩面外倾斜的斜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活动块外侧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钩,且上模座于两卡钩上均固定有所述固定销,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两卡钩之间,且活动块在两卡钩相对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侧外固定有所述挡销。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活动块外侧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钩,且上模座于两卡钩上均固定有所述固定销,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两卡钩之间,且活动块在两卡钩相对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侧外固定有所述挡销。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模座内设有贯穿两侧的活动槽,所述顶出板位于活动槽内,且沿活动槽上下移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顶杆底部固定有模芯,上模座和下模座闭合后,该模芯位于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活动槽的底面中间设有导向孔,所述顶出板底面的中间固定有导向柱,该导向柱穿过导向孔并沿导向孔上下移动。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在分模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弹簧的强度强于第二弹簧,因此上模座向上移动可使卡块尚未脱离固定块内的活动销而卡钩先脱离于固定销,即可使顶出板与顶封板分离。并且上模座继续向上移动使活动块和顶出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活动槽下移动。同时在上模座继续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可使卡块脱离于固定块内,从而完成分模,最终使顶出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顶杆自动的将成型的产品向下顶出至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间隙,方便将注塑成型的产品取出。并且在此分模的过程中,无需另外通过顶出结构将成型产品顶出,在分模时同时即可将成型产品顶出,可有效的提高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合模时俯视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合模时的侧面及局部剖视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分模时俯视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分模时仰视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分模时的侧面及局部剖视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部分分解的示意图。图7为固定块分解的示意图。图8为固定块正面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合模时内部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分模时内部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11为本发明分模时内部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3至6和9至11所示,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包括有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底部内设有上模腔51,所述下模座52上表面均设有上模腔52,上模座1和下模座2合模后,所述上模腔51和下模腔52闭合形成注塑出产品6的成型腔5。如附图1至6所示,所述上模座1两侧连接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底部均固定有卡块42,该卡块42两侧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的钩槽421。活动块4外侧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钩41,且两所述卡钩4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5。所述卡钩41与活动块4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卡钩41上设置沉头孔(示图未示)并且在活动块4上设置螺纹孔(示图未示),通过螺栓46穿过卡钩41的所述沉头孔与活动块4的所述螺纹孔螺旋至紧固,且使螺栓46的螺头与沉头孔的大孔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即可使卡钩41以螺栓为轴心位于活动块4上转动。所述第二弹簧45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在所述卡钩41的侧面上加工形成内凹的凹槽413,第二弹簧45的两端分别嵌入两卡钩的凹槽413内。另外,活动块4在两卡钩41相对所述第二弹簧45的另一侧外均固定有挡销44,且挡销44的位置高于上述螺栓46,通过此挡销44的结构可限制卡钩41,防止两卡钩41脱离固定销43后,在第二弹簧45的弹性作用力下分别向活动块4两侧翻转。继续参照附图1至6所示,卡钩41顶部设有向相对第二弹簧45另一侧外弯折且呈圆弧形结构的圆弧面411,且卡钩41于所述弯钩面411的上方还设有向下且向弯钩面外倾斜的倾斜面412。所述上模座1于两卡钩的外侧端均固定有固定销43,合模后,两卡钩41的所述圆弧面411分别钩扣于两固定销43上,使活动块4可固定于上模1座侧面无法移动。合模的过程中,卡钩的倾斜面412可起到导向的作用,具体的,当上模座1向下移动至所述固定销43顶住所述倾斜面412时,上模座1继续向下移动可使固定销43下压卡钩41的倾斜面412,而使卡钩41向第二弹簧45方向转动,直至倾斜面412完全移动至固定销43上方,即可使两卡钩41分别在第二弹簧45的弹性作用力下,向外弹出,致使所述圆弧面411钩扣于固定销43上。如附图7和8所示,所述下模座2的两侧在对应活动块4的位置均固定有固定块3,固定块3包括有基体31和焊接贴合于基体31两侧面的封板32,所述基体31的上方设有向内凹陷的插入槽311,所述卡块42向下可移动至嵌入于插入槽311内。基体31侧面的两端均设有贯穿的移动槽312,该移动槽312连通至所述插入槽311,且移动槽312的长度方向和插入槽311的槽口至槽底方向垂直。移动槽312内还均嵌入有活动销33,所述活动销33位于移动槽312内并沿移动槽312长度方向移动,即活动销33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卡块42的移动方向垂直。基体31两端的端面均设有贯穿至所述移动槽312内的弹簧孔313,所述弹簧孔313内均嵌入有第一弹簧34,该第一弹簧34的抗拉强度高于所述第二弹簧45。另外,弹簧孔313靠近基体31端面的一端螺旋连接有螺栓35,该螺栓35通过弹簧孔313嵌入于基体31端面内。继续参照附图7和8所示,装配所述固定块3时,现先将两活动销33分别嵌入两移动槽312内,再将所述封板32以焊接的工艺固定贴合于基体31两侧面;之后再将所述第一弹簧34嵌入所述弹簧孔34内,再通过螺栓35将弹簧孔313封堵,使第一弹簧34介于螺栓35和活动销33之间,并将活动销33顶出至插入槽311方向;最后在通过螺栓(示图未示)将基体31锁固于下模座2的让位槽21上,即可完成所述固定块3的装配。如附图2和5所示,当上模座1向下模座2方向移动时,可带动活动块4块底部的卡块42嵌入于插入槽311内。此过程中,卡块42挤压分别位于插入槽311内两端的活动销33,使活动销33向基体31两端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34,直至卡块42完全嵌入于所述插入槽31内,此时卡块两端的钩槽421形成空隙可使活动销33在第一弹簧34的弹性作用力下移动至嵌入于钩槽421内,从而使上模座1和下模座2紧密贴合。如附图6和11所示,所述上模座1内设有贯穿两侧的活动槽14,且上模座1两侧的活动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出板12,该顶出板12位于活动槽14内上下移动,所述活动槽底面设有若干通孔16,顶出板12底面设有若干可分别穿过各通孔16嵌入于上模座1的各上模腔51内的顶杆13。所述顶杆13底部固定有模芯53,上模座1和下模座2闭合后,该模芯53位于上模腔51和下模腔52之间内,与上模腔和下模腔共同形成的间隙即为注塑产品6的成型腔5,此模芯53的结构可使注塑成型的产品6最终包裹于模芯53上,且由于注塑工艺最终成型的产品为塑胶材质,具有相当的柔性,因此可便于剥离于模芯53上完成产品6的脱模。所述活动槽14底面的中间还设有导向孔(示图未示),顶出板12底面的中间固定有导向柱15,该导向柱15穿过导向孔并沿导向孔上下移动,通过此结构可起到导向的作用,实现顶出板沿活动槽14竖直的上下移动。此外,上模座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覆盖于上模座1顶部且覆盖活动槽14的顶封板11,装配时,将所述顶出板12嵌入于活动槽14内之后,再将顶封板11固定于上模座1上,即可完成顶出板12的装配。合模时,通过注塑机的合模系统驱动上模座1向下模座2方向移动至完成合模。此过程中,上模座1向下移动,使活动块4底部的卡块42移动至嵌入于固定块3的插入槽311内,并且使卡块42的两钩槽421分别扣合于固定块3的两活动销33上,可实现卡块42与固定块3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活动块4固定于下模座2上;此时上模座1继续向下移动,当移动至所述固定销43顶住所述倾斜面412时,上模座1再继续向下移动可使所述卡钩的圆弧面411钩扣于固定销43上,从而使活动块4和上模座1紧密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通过卡钩41、活动块4、卡块422和固定块3使上模座1和下模座2实现紧密合模。分模时,注塑机的合模系统驱动上模座1和下模座2分离。此过程中,由于第一弹簧34的强度强于第二弹簧45,因此上模座1向上移动可在卡块42尚未脱离固定块3内的活动销33时,使卡钩41先脱离于固定销43,即可使顶出板12在自身重力下向活动槽下移动;同时在上模座1继续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可使卡块42脱离于固定块3内,从而完成上模座1和下模座2的分离,最终使顶出板12向下移动并通过顶杆13和模芯53将成型的产品6向下顶出至上模腔51外,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的间隙,进而方便将注塑成型的产品6取出。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模具通过上模座1和下模座2的合模可使上模座1两侧的卡钩41强行的钩扣于固定销43上,从而使顶出板12、顶杆13和模芯53固定于上模座1内,同时还可使上模座1两侧的卡块42扣入于固定块3内的两活动销14之间,从而使上模座1和下模座2实现强行扣合。另外,通过分模的过程中上模座1和下模座2的分离,可依次使卡钩41强行脱离固定销43和卡块42强行脱离固定块3,从而使模芯53通过顶出板12和顶杆13自动的将成型的产品6向下顶出至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的间隙,进而方便将注塑成型的产品6取出,可有效的提高生产的效率。并且此分模的过程中,无需通过额外的顶出工序即可将成型的产品6顶出,可进一步的提高生产的效率。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后形成有注塑产品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两侧均连接有活动块,两所述活动块均沿上模座的移动方向移动,且上模座两侧的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出板,该顶出板设有若干可分别嵌入于上模座的各上模腔内的顶杆;所述活动块底部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钩槽,所述下模座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设有向内凹陷的插入槽,所述卡块可移动至嵌入于插入槽内,固定块内还设有相对插入槽移动至嵌入于卡块的钩槽内的活动销,所述活动销和固定块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块上转动连接有卡钩,该卡钩上设有向外弯折且呈圆弧形结构的圆弧面,所述上模座于活动块上方固定有固定销,所述圆弧面钩扣于固定销上,活动块于卡钩的两侧还分别固定有挡销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抗拉强度低于第一弹簧,且所述挡销和第二弹簧分别顶住于所述卡钩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包括有基体和固定贴合于基体两侧面的封板,所述基体侧面的两端均设有贯穿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为条形孔,且移动槽连通至所述插入槽;基体两端的端面均设有贯穿至所述移动槽内的弹簧孔,所述第一弹簧嵌入于该弹簧孔内,且弹簧孔靠近基体端面的一端螺旋连接有螺栓。3.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于所述弯钩面上方设有向下且向弯钩面外倾斜的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外侧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卡钩,且上模座于两卡钩上均固定有所述固定销,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两卡钩之间,且活动块在两卡钩相对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侧外固定有所述挡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内设有贯穿两侧的活动槽,所述顶出板位于活动槽内,且沿活动槽上下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的底面中间设有导向孔,所述顶出板底面的中间固定有导向柱,该导向柱穿过导向孔并沿导向孔上下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底部固定有模芯,上模座和下模座闭合后,该模芯位于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内。

百度查询: 福建泉州市嘉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强拉强扣且可自动出料的模具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