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及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_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201910234757.X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3-26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09813723B

主分类号:G01N21/88

分类号:G01N21/88;G01N21/01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19.06.21#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5.28#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及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属于外观检测技术领域。外观检测设备包括输送系统和检测工位,其中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轨道,以及位于输送轨道上的上下料夹具和传送装置;沿输送系统设置有主表面检测系统、中框检测系统、凹面检测系统、凸面检测系统,凹面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设置于第一主表面的凹槽;凸面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凸设于第二主表面的平面。外观检测方法包括:在第一检测工位待检测产品的第一主表面及在第二检测工位所述第一主表面的凹槽和或凸设的平面进行检测;然后翻转,在第一检测工位对第二主表面进行检测。本发明实现产品外观检测的统一化、标准化,以及高效率检测。

主权项:1.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系统600,包括输送轨道640,以及位于所述输送轨道640上的上下料夹具和传送装置630;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沿所述输送轨道640设置有:主表面检测系统100,用于检测待检测产品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中框检测系统200,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中框部分;凹面检测系统300,用于检测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凹槽;凸面检测系统400,用于检测凸设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平面;所述中框检测系统200包括:第二光源220,其为弧形光源,所述弧形光源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上侧和下侧;两个第二成像设备210,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上侧和下侧,两个所述第二成像设备210均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成像设备210的镜头均能朝向所述待检测产品;所述主表面检测系统100、所述中框检测系统200、所述凹面检测系统300、所述凸面检测系统400的检测面均位于同一高度的平面上;通过将所述主表面检测系统100、所述中框检测系统200、所述凹面检测系统300、所述凸面检测系统400集成到检测设备中,且通过所述输送系统600在不同检测系统之间进行输送,提高产品外观检测的效率。

全文数据: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及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外观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及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背景技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对于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加工工艺精度较高,如果产品外观存在异物,针孔、杂质、异色、气泡、凹凸、划伤、亮点等缺陷时,将大大影响该产品的质量指标及美观度,因此有必要在产品出厂前对其进行一个系统的缺陷检测。目前多数产品外观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目检,容易出现漏检以及检测不稳定等情况,无法确保出厂产品的外观质量,同时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及外观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检测设备,以实现产品外观检测的统一化、标准化,以及高效率检测。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实现产品外观的高效率检测。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轨道,以及位于所述输送轨道上的上下料夹具和传送装置;沿所述输送轨道设置有:主表面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待检测产品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中框检测系统,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中框部分;凹面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凹槽;凸面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凸设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平面。通过设置主表面检测系统、中框检测系统、凹面检测系统、凸面检测系统可以对手机等产品外观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无论是产品的主表面还是凸设或凹设的部分存在异物,针孔、杂质、异色、气泡、凹凸、划伤、亮点等缺陷,均能被发现,实现产品外观检测的统一化、标准化;同时将这些检测系统集成到检测设备中,且通过输送系统在不同检测系统之间进行输送,提高了产品外观检测的效率。作为上述外观检测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能对所述待检测产品进行翻转的翻转工位,所述翻转工位位于所述检测工位的一端。作为上述外观检测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传送装置与所述输送轨道连接,且所述传送装置包括X移动机构、Y移动机构和RZ旋转机构,其中所述RZ旋转机构的自由端设置有能承载待检测产品的承载部件。作为上述外观检测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主表面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光源,包括第一主光源和多个第一侧光源,所述第一主光源配置为光源垂直照射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主表面;多个所述第一侧光源配置为光束倾斜照射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主表面;第一成像设备,配置为位于所述待检测产品主表面的正上方。作为上述外观检测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中框检测系统包括:第二光源,其为弧形光源,所述弧形光源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上侧和下侧;两个第二成像设备,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上侧和下侧,两个所述第二成像设备均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成像设备的镜头均能朝向所述待检测产品。作为上述外观检测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凹面检测系统包括:第三光源,配置为能垂直照射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凹面;第三成像设备;第三角度调节板,与所述第三成像设备连接,所述第三角度调节板设置有第三弧形槽,所述第三成像设备沿所述第三弧形槽移动能垂直拍摄所述待检测产品的凹面。作为上述外观检测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凸面检测系统包括:第四光源,其为同轴光源,配置为照射所述待检测产品高于主表面的平面;第四成像设备,其镜头配置为朝向所述待检测产品高于主表面的平面。作为上述外观检测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翻转工位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旋转气缸,其与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连接;夹持气缸,其壳体与所述旋转气缸的伸缩端连接。作为上述外观检测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产品外观检测设备包括吹扫设备,用于对待检测产品表面灰尘进行吹扫。一种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第一检测工位进行第一主表面检测,在第二检测工位对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凹槽和或凸设的平面进行检测;2翻转所述待检测产品;3在所述第一检测工位进行第二主表面检测,在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对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凹槽和或凸设的平面进行检测。通过对一侧主表面及主表面其他特征进行检测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侧主表面及主表面其他特征的检测,避免了检测过程反复对产品进行翻转的操作,实现了产品外观的高效率检测。作为上述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步骤1或步骤3中还包括:在第三检测工位对待检测产品的中框部分进行检测。作为上述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步骤1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待检测产品进行吹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外观检测设备通过设置主表面检测系统、中框检测系统、凹面检测系统、凸面检测系统可以对手机等产品外观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无论是产品的主表面还是凸设或凹设的部分存在异物,针孔、杂质、异色、气泡、凹凸、划伤、亮点等缺陷,均能被发现,实现产品外观检测的统一化、标准化;同时将这些检测系统集成到检测设备中,且通过输送系统在不同检测系统之间进行输送,提高了产品外观检测的效率;外观检测方法通过对一侧主表面及主表面其他特征进行检测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侧主表面及主表面其他特征的检测,避免了检测过程反复对产品进行翻转的操作,实现了产品外观的高效率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外观检测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外观检测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上料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安装于龙门架的主表面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侧调节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一角度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二角度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中框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凹面检测系统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凹面检测系统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安装于龙门架的凸面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外观检测设备置于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机;11′、第一主表面;12′、第二主表面;13′、中框部分;100、主表面检测系统;110、第一成像设备;120、第一光源;121、第一主光源;122、第一侧光源;130、第一调节板;131、第一长条孔;140、第一孔板;150、第二调节板;151、第二长条孔;160、侧调节板组件;1601、第三长条孔;1602、第四长条孔;1603、第五长条孔;1604、让位槽;1605、第六长条孔;1606、第七长条孔;161、第一侧板;162、第二侧板;163、第三侧板;164、第四侧板;165、第一连接架;166、第二连接架;167、第一角度调节板;1671、第一弧形槽;168、第二角度调节板;1681、第二弧形槽;169、第一安装块;1610、第二安装块;′200、中框检测系统;210、第二成像设备;220、第二光源;230、第二安装支架;231、中框检测立板;232、角度调节平台;233、中框光源安装板;2331、腰型孔;300、凹面检测系统;310、第三成像设备;320、第三光源;330、第三安装支架;331、凹面检测立板;332、第三角度调节板;3321、第三弧形槽;333、光源安装架;3331、矩形孔;334、连接件;3341、第一安装板;3342、第二安装板;3343、第三安装板;3344、第四弧形槽;335、水平调节组件;400、凸面检测系统;410、第四成像设备;420、第四光源;430、第四安装支架;431、第二孔板;432、第三转接件;433、第三调节板;4331、第十长条孔;434、第四调节板;4341、第十一长条孔;500、翻转机构;510、升降气缸;520、旋转气缸;530、夹持气缸;600、输送系统;610、上料夹具;611、第一支架;612、第二支架;613、夹具升降气缸;614、夹具水平气缸;615、夹板;6151、夹持部;6152、承载部;620、下料夹具;630、传送装置;640、输送轨道;700、龙门架;710、第一立柱;720、第二立柱;730、第一横梁;740、第二横梁;800、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观检测设备,该外观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对手机1′、平板电脑等外观进行检测。以手机1′为例,其外观通常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表面11′和第二主表面12′,以及位于第一主表面11′和第二主表面12′之间的中框部分13′,另外还包括凹设于第一主表面11′上的凹槽,以及凸设于第二主表面12′上的平面,其中凹槽可用于设置听筒部件,凸设于第二主表面12′上的平面可为手机1′后置摄像头凸出手机壳体的平面。当然,于其他产品中,凹槽可设置于第二主表面12′,凸设的平面可设置于第一主表面11′,或者第一主表面11′和第二主表面12′均设置有凹槽和凸设有平面。本实施例主要针对待检测产品为手机1′进行进一步介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输送系统600和检测工位,其中输送系统600包括输送轨道640,以及位于输送轨道640上的上下料夹具和传送装置630;检测工位沿输送轨道640设置有主表面检测系统100、中框检测系统200、凹面检测系统300、凸面检测系统400。主表面检测系统100用于检测待检测产品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表面11′和第二主表面12′;中框检测系统200用于检测位于第一主表面11′和第二主表面12′之间的中框部分13′;凹面检测系统300用于检测设置于第一主表面11′的凹槽;凸面检测系统400用于检测凸设于第二主表面12′的平面。通过设置主表面检测系统100、中框检测系统200、凹面检测系统300、凸面检测系统400可以对手机1′等产品外观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无论是产品的主表面还是凸设或凹设的部分存在异物,针孔、杂质、异色、气泡、凹凸、划伤、亮点等缺陷,均能被发现,实现产品外观检测的统一化、标准化;同时将这些检测系统集成到检测设备中,且通过输送系统600在不同检测系统之间进行输送,提高了产品外观检测的效率具体地,输送轨道640可根据产品实际生产工艺需要设置其结构,如可设置为直线型输送轨道或其他定制的输送轨道等。本实施例中以输送轨道640为直线型进行介绍,传送装置630沿直线型输送轨道640进行往复运动。其中输送轨道640可直接采用直线运动平台。为了下文叙述方便,设定平行于直线型输送轨道640的方向为X方向,垂直于直线型输送轨道640且垂直于高度方向为Y方向,高度方向为Z方向。进一步可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下料夹具包括上料夹具610和下料夹具620,上料夹具610和下料夹具620分别位于输送轨道640的两端,检测工位位于上料夹具610和下料夹具620之间。如此设置,通过上料夹具610和下料夹具620分别与外观检测设备的上下游工位连接,从而便于手机1′进行批量检测以加快检测速度。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上下料夹具也可以为同一夹具,上下料夹具将待检测的手机1′放置于传送装置630上,然后经过检测工位中各个系统的检测后,再由传送夹具将完成检测手机1′送回至上下料夹具完成下料。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料夹具610和下料夹具620基本结构相同,可包括位于输送轨道640两侧的第一支架611和第二支架612,第一支架611和第二支架612均设置有夹具升降气缸613和夹具水平气缸614,夹具水平气缸614的缸体与夹具升降气缸613的伸缩端连接,两个夹具水平气缸614的伸缩端相对设置,且两个夹具水平气缸614的伸缩端均设置有夹板615,两个夹板615可在两个夹具水平气缸614的作用下实现相对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手机1′的夹持或放松。其中传送装置630可移动至第一支架611和第二支架612之间。当上料夹具610需要将手机1′放置于传送装置630时,先通过夹具升降气缸613下降至传送装置630,然后夹具水平气缸614使两个夹板615相互远离,手机1′被放置于传送装置630上;同理,当下料夹具620需要将传送装置630上手机1′夹起,先通过夹具升降气缸613下降至传送装置630,然后夹具水平气缸614使两个夹板615相互靠近直到与手机1′接触完成夹持,再使夹具升降气缸613上升远离传送装置630。可选地,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夹持手机1′的稳定性,夹板615包括能与手机1′侧面,即中框接触的夹持部6151,还包括能与手机1′的第一主表面11′或第二主表面12′接触的承载部6152,使得被夹持的手机1′类似放于一个设置有底面的凹槽中,夹持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可以理解的是,承载部6152的设置不影响上下料夹具与传送装置630之间的运动。其中夹板615上的承载部6152沿夹持部615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中间部分可用于传送装置630与手机1′接触。进一步可选地,为了避免检测过程中,传送装置630需要不断地将手机1′沿Z向进行上下调节,本实施例中,沿输送系统600设置有主表面检测系统100、中框检测系统200、凹面检测系统300、凸面检测系统400的检测面均位于同一高度的平面上,通过将检测工位上的检测系统各个检测面均位于同一高度,省去了传送装置630设置升降装置以适应不同检测系统的检测面,同时降低了传送装置630的复杂程度。本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630仅需带动手机1′进行XY平面上的移动即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630包括X移动机构、Y移动机构和RZ旋转机构,其中RZ旋转机构的自由端设置有能承载待检测产品的承载部件。进一步可选地,承载部件可选用真空吸盘,真空吸盘不会对手机1′表面进行划伤。其中传送装置630可直接购买,如灵猴的LPS-06C14-110×1050-G10-F06020×F06030。于其他实施例中,传送装置还可以选用其他型号,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仅作示例性介绍。。具体地,如图6所示,主表面检测系统100包括第一光源120和第一成像设备110,第一光源120包括第一主光源121和多个第一侧光源122,第一主光源121配置为光束垂直照射于待检测产品的主表面;多个第一侧光源122配置为光束倾斜照射于待检测产品的主表面;第一成像设备110,配置为位于产品主表面的正上方。针对手机1′通常为扁平的长方体结构,第一侧光源122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手机1′的四个侧面,第一主光源121位于手机1′正上方,能对手机1′的第一主表面11′或第二主表面12′进行照射,通过多个光源对手机1′的第一主表面11′或第二主表面12′进行照射,第一成像设备110进行拍摄后通过处理设备判断出第一主表面11′或第二主表面12′是否存在异物,针孔、杂质、异色、气泡、凹凸、划伤、亮点等缺陷。可选地,再次参照图6,外观检测设备包括龙门架700,龙门架700包括位于输送轨道640两侧的第一立柱710和第二立柱720,以及位于第一立柱710和第二立柱720之间的第一横梁730和第二横梁740,第一横梁730和第二横梁740沿Y方向设置,其中第一横梁730高于第二横梁740。其中主表面检测系统100用于安装第一光源120和第一成像设备110的第一安装支架与龙门架700连接。具体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安装第一成像设备110的第一调节板130、用于安装第一主光源121的第一孔板140和第二调节板150、以及用于安装第一侧光源122的侧调节板组件160。其中第一调节板130设置有长度方向平行于Z方向的第一长条孔131,使得第一成像设备110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沿Z向的高度调节,便于针对不同尺寸的手机1′进行调焦。第一孔板140与第二横梁740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板150与第一主光源121连接,且第二调节板150与第一孔板140连接,第一孔板140沿Y方向设置有多组调节孔,第二调节板150通过将螺栓连接结构选择性与第一孔板140上的任意一组调节孔连接,实现第一主光源121沿平行于Y方向的调节;可选地,第二调节板150也设置有长度方向平行于Z方向的第二长条孔151,第二长条孔151能与第一孔板140上的调节孔连接,便于第一主光源121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沿Z向的高度调节。如图7-9所示,侧调节板组件16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61和第二侧板162,以及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架165和第二连接架166,第一侧板161、第一连接架165、第二侧板162和第二连接架166依次首尾相连围成矩形,其中第一侧板161和第二侧板162的中间部分分别连接有第三侧板163和第四侧板164,第三侧板163和第四侧板164分别与龙门架700的第一立柱710和第二立柱720连接,以使侧调节板组件160固定连接于龙门架700上。其中第三侧板163和第四侧板164的结构相同,均呈L形结构,其上均设置有长度方向平行于Z方向的第三长条孔1601以及长度方向平行于Y方向的第四长条孔1602。两个第一侧光源122分别通过第一转接件与第三侧板163和第四侧板164连接。可选地,第一转接件包括能与第四长条孔1602固定连接的第一角度调节板167,参照图8,第一角度调节板167包括第一弧形槽1671,第一侧光源122沿第一弧形槽1671转动可实现倾斜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手机1′的照射。可选地,再次参照图7,第一转接件还包括第一安装块169,第一安装块169的一侧能与第一侧光源122固定连接,另一侧能与第一弧形槽1671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块169的设置为非标件,可根据第一侧光源122的实际结构进行设置,其中第一安装块169的设置既可以确保第一侧光源122与第一角度调节板167的稳固安装,还可以避免第一侧光源122在调整角度过程中绕第一弧形槽1671移动时由于安装结构的不适配导致第一侧光源122受损的现象发生。另外两个第一侧光源122通过第二转接件实现与第一侧板161和第二侧板162的连接。具体地,第一侧板161和第二侧板162结构相同均设置有长度方向平行于X方向的第五长条孔1603,第二转接件包括第二角度调节板168,参照图9,第二角度调节板168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槽1681以及长度方向平行于Z方向的第六长条孔1605,螺栓连接结构可依次穿过第五长条孔1603和第六长条孔1605实现第一侧板161与第二侧板162和第二角度调节板168的连接,第一侧光源122可通过沿第二弧形槽1681转动以实现倾斜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手机1′的照射。其中,再次参照图7,第二转接件还包括第二安装块1610,其中第二安装块1610的作用与第一安装块169作用相同,且均可根据第一侧光源122实际结构进行设置。具体地,两个第一侧光源122位于第一侧板161和第二侧板162之间且相对设置,另两个第一侧光源122分别位于第三侧板163和第四侧板164上。由于其中两个第一侧光源122设置于第一侧板161和第二侧板162之间,这两个第一侧光源122的两端需要分别进行固定,为了避免第二安装块1610的加工误差导致第一侧光源122安装不符合要求,第二安装块1610设置有第七长条孔1606,便于第一侧光源122两端能够适应性调节,使得第一侧光源122的安装符合要求。可选地,第一侧板161和第二侧板162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让位槽1604,让位槽1604的设置避免与第三侧板163和第四侧板164连接的第一侧光源122进行角度调节时可能与第一侧板161和第二侧板162发生干涉。进一步,如图10所示,中框检测系统200包括第二光源220和两个第二成像设备210,第二光源220为弧形光源,弧形光源的两端分别位于待检测产品的上侧和下侧;两个第二成像设备210分别位于待检测产品的上侧和下侧,两个第二成像设备210均倾斜设置,其中第二成像设备210的镜头端均能朝向待检测产品。可选地,中框检测系统200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230,包括中框检测立板231,中框检测立板231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三个安装位,中间的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光源220,两端的第二安装位分别用于安装两个第二成像设备210。具体地,第一安装位设置有中框光源安装板233,中框光源安装板233的一端与第二光源220连接,另一端沿平行于Y方向设置有多组腰型孔2331,便于第二光源220在沿Y方向上的调节。第二安装位设置有沿Z方向设置的第八长条孔,便于第二成像设备210沿Z方向上进行高度调节。并且第二安装位上设置有与第二成像设备210连接的角度调节平台232,便于调整第二成像设备210的角度,以便针对不同型号手机1′进行调节。其中角度调节平台232可直接购买,如米思米RPG85。于其他实施例中,角度调节平台还可以选用其他型号,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仅作示例性介绍。进一步地,如图11和12所示,凹面检测系统300包括第三光源320、第三成像设备310,第三光源320配置为能垂直照射于待检测产品的凹面;第三成像设备310配置为能垂直拍摄手机1′的凹面,可理解为用于拍摄凹槽的侧壁和底壁。可选地,凹面检测系统300还包括第三安装支架330,第三安装支架330包括凹面检测立板331,凹面检测立板331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两个安装位,上方的第三安装位用于设置第三成像设备310,下方的第四安装位用于设置第三光源320。可选地,第三安装位设置有第三角度调节板332,其与第三成像设备310连接,第三角度调节板332设置有第三弧形槽3321,第三成像设备310沿第三弧形槽3321移动能垂直拍摄凹槽的侧壁和底壁。如手机1′听筒位置的凹槽其设置有30度倒角,相应地将第三成像设备310调整至大致与倒角面垂直即可。于本实施例中,第三角度调节板332中第三弧形槽3321接近四分之一圆弧,当对凹槽其他侧进行检测时可依靠传送装置630上能进行Rz方向转动的承载部件进行转动,此时待检测手机1′移动即可,无需凹面检测系统300中的检测部件进行移动,节省了外观检测设备的空间占用,使得该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另外,可选地,第三光源320类似第一侧光源122,也设置四个光源,以对凹槽进行多角度照射。其中第三光源320主要针对设置于第一主表面11′上的凹槽进行检测,如听筒处的凹槽,其结构相对于第一主表面11′小很多,为此第三光源320中四个光源之间的距离较近,以对凹槽处进行集中照射。具体地,第四安装位连接有光源安装架333,光源安装架333的一端设置有矩形孔3331,四个光源分布于矩形孔3331周围,其中手机1′的凹槽可在传送装置630的作用下移动至矩形孔3331下方,四个光源可对凹槽进行照射。并且,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型号手机1′的检测,第三光源320的照射角度也均可调节。具体地,第三光源320中四个光源围成矩形,其中相邻两个光源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34,如图13所示,连接件334包括两两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板3341、第二安装板3342和第三安装板3343,其中第一安装板3341和第二安装板3342分别与相邻光源连接,且第一安装板3341和第二安装板3342均设置有第四弧形槽3344,以调节两个光源的角度。第三安装板3343能与第三安装支架330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三光源320的固定,可选地,第三安装位和第四安装位均设置有能沿Y方向调节的水平调节组件335。其中水平调节组件335可选择沿Y方向设置的中间板,其中中间板上可以设置长度方向沿Y方向的第九长条孔。进一步,由于凸设于手机1′第二主表面12′的摄像头表面高于第二主表面12′,在主表面检测系统100中,第一成像设备110设置的焦距主要用于检测第一主表面11′和第二主表面12′,对于高于第二主表面12′的平面无法进行精确地检测。可选地,如图14和15所示,凸面检测系统400主要对高于第二主表面12′的平面进行检测,其包括第四光源420,其为同轴光源,配置为照射待检测产品高于主表面的平面;第四成像设备410镜头配置为朝向待检测产品高于主表面的平面。同轴光源提供了比传统光源更均匀的照明,能够凸显物体表面不平整,克服表面反光造成的干扰,同时避免物体的反光,因此提高了机器视觉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可选地,凸面检测系统400其设置于龙门架700远离主表面检测系统100的一侧,其中凸面检测系统400可包括第四安装支架430,第四安装支架430包括第二孔板431和第三转接件432,第二孔板431与第一安装支架中第一孔板140结构相同,第二孔板431设置于第二横梁740上,第三转接件432与第二孔板431连接,其中第三转接件432沿Z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调节板433和第四调节板434,第三调节板433与第四成像设备410连接,第四调节板434与第四光源420连接,并且第四成像设备410位于第四光源420的上方。其中第三调节板433和第四调节板434分别沿Z方向设置第十长条孔4331和第十一长条孔4341,便于第四成像设备410和第四光源420分别在Z方向上调节。进一步,可选地,如图16所示,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能对待检测产品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500,翻转机构500可实现对手机1′进行180度翻转,即当第一主表面11′向上时,翻转机构500可将其手机1′进行翻转,使第二主表面12′向上。其中翻转机构500可设置于传送装置630上。于本实施例中,外观检测设备单独设置了一个翻转工位,翻转工位位于检测工位的一端。翻转机构500设置于翻转工位上,翻转机构500包括升降气缸510、旋转气缸520和夹持气缸530;旋转气缸520与升降气缸510的伸缩端连接;夹持气缸530的壳体与旋转气缸520的伸缩端连接。其中,翻转机构500的设置可以将检测系统均设置于检测位上方,避免了在检测位下方设置相应的检测系统,降低了检测系统的布置难度;同时翻转机构500的设置使得一个表面检测系统可对手机1′的第一主表面11′和第二主表面12′进行检测,降低了外观检测设备的成本。另外将翻转机构500单独设置于翻转工位上,相比于将翻转机构500设置于传送装置630上,前者降低了传送装置630的复杂程度,而且传送装置630和翻转机构500其中之一发生损坏不影响另一个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沿直线型输送轨道640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夹具610、主表面检测系统100、凸面检测系统400、中框检测系统200、凹面检测系统300和翻转机构500。具体使用时,手机1′经过上料组件上料到达传送装置630上,传送装置630依次将手机1′送至主表面检测系统100、中框检测系统200、凹面检测系统300进行检测,然后到达翻转机构500将手机1′第二主表面12′翻转至上方,然后传送装置630将手机1′依次送至凸面检测系统400和主表面检测系统100进行检测,最后再由传送装置630将手机1′传送至下料夹具620,由下料夹具620将手机1′送出产品外观检测设备。于其他实施例中,检测工位中的各个检测系统的位置可任意设置。可选地,外观检测设备包括壳体800,上料夹具610、主表面检测系统100、凸面检测系统400、中框检测系统200、凹面检测系统300和翻转机构500均位于箱体内,避免外界灰尘等对手机1′检测造成干扰。其中产品外观检测设备包括吹扫设备,用于对待检测产品表面灰尘进行吹扫。优选在手机1′进入上料夹具610时箱体内的吹扫设备对手机1′进行吹扫,避免手机1′表面灰尘影响检测结果。当然本实施例仅是通过手机1′对外观检测设备进行示例性说明,其还可以用于平板电脑等的外观检测。相应的调整设备中零部件大小即可。需要声明的是,外观检测设备中还包括定位检测系统,以便传送装置630将待检测产品移动至相应工位进行检测,此定位检测系统属于本领域现有技术,其并非本实施例改进之处,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产品外观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第一检测工位进行第一主表面检测,在第二检测工位对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凹槽和或凸设的平面进行检测;2翻转所述待检测产品;3在所述第一检测工位进行第二主表面检测,在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对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凹槽和或凸设的平面进行检测。本实施例的外观检测方法通过对一侧主表面及主表面其他特征进行检测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侧主表面及主表面其他特征的检测,避免了检测过程反复对产品进行翻转的操作,实现了产品外观的高效率检测。作为可选,步骤1或步骤3中还包括在第三检测工位对待检测产品的中框部分进行检测。进一步,步骤1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待检测产品进行吹扫。本实施例中还以手机1′为待检测产品进行介绍,且采用实施例一中的外观检测设备实施外观检测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S1、将手机1′放置于上料夹具610上;S2、上料夹具610在夹具升降气缸613的作用下到达传送装置630的承载部件处,然后夹具水平气缸614使两个夹板615相互远离,直至完全脱离手机1′;S3、传送装置630将手机1′移动至主表面检测系统100所在的检测工位,当第一主表面11′朝上时,主表面检测系统100对手机1′的第一主表面11′进行检测;S4、传送装置630将手机1′移动至凹面检测系统300所在的检测工位,凹面检测系统300对设置于第一主表面11′所在侧的听筒凹槽进行检测,其中主要对听筒凹槽的侧壁和底壁进行检测;S5、翻转机构500对手机1′进行翻转使第二主表面12′朝上;S6、传送装置630将手机1′移动至凸面检测系统400所在检测工位,凸面检测系统400对设置于第二主表面12′所在侧的摄像头进行检测,其中主要针对高出第二主表面12′的平面进行检测,且该平面平行于第二主表面12′;S7、传送装置630再次将手机1′移动至主表面检测系统100所在的检测工位,主表面检测系统100对手机1′的第二主表面12′进行检测;S8、传送装置630将手机1′移动至下料夹具620,下料夹具620中夹具升降气缸613下降,然后夹具水平气缸614使两个夹板615相互靠近,直至完成手机1′夹持,夹具升降气缸613上升便于完成外观检测的手机1′进入下一生产线。上述步骤中还包括手机1′的中框检测步骤S9、传送装置630将手机1′移动至中框检测工位,对手机1′中框进行检测。由于手机1′通常为长方体,且第一主表面11′为矩形,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边,传送装置630的Y移动机构和Rz旋转机构两者联动,使得中框检测系统200的第二光源220和第二成像设备210能够对长边侧中框和短边侧中框部分13′均能进行检测。其中步骤S9可位于步骤S2之后和步骤S8之前的任意一步中。于本实施例中,鉴于外观检测设备的紧凑性设置,凸面检测系统400和主表面检测系统100均安装于龙门架700上,凹面检测系统300、中框检测系统200均依次沿直线型输送轨道640设置。因此本实施例中,步骤S9可位于步骤S3之后,或步骤S6之前。可选地,翻转机构500可设置于传送装置630上,也可单独设置翻转工位。当外观检测设备单独设置翻转工位时,步骤S5中还包括,传送装置630将手机1′移动至翻转工位,然后再由翻转机构500对手机1′进行翻转使第二主表面12′朝上。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10,吹扫设备对待检测的产品进行吹扫。其中步骤S10可位于步骤S1之后和S2之前,也可以贯穿整个检测过程。需要声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外观检测方法不仅适用于手机1′外观检测,还可以对平板电脑、显示器、电子阅读器等众多产品进行检测。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系统600,包括输送轨道640,以及位于所述输送轨道640上的上下料夹具和传送装置630;沿所述输送轨道640设置有:主表面检测系统100,用于检测待检测产品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中框检测系统200,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之间的中框部分;凹面检测系统300,用于检测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凹槽;凸面检测系统400,用于检测凸设于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或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能对所述待检测产品进行翻转的翻转工位,所述翻转工位位于所述检测工位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630与所述输送轨道640连接,且所述传送装置630包括X移动机构、Y移动机构和RZ旋转机构,其中所述RZ旋转机构的自由端设置有能承载所述待检测产品的承载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表面检测系统100包括:第一光源120,包括第一主光源121和多个第一侧光源122,所述第一主光源121配置为光源垂直照射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主表面;多个所述第一侧光源122配置为光束倾斜照射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主表面;第一成像设备110,配置为位于所述待检测产品主表面的正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检测系统200包括:第二光源220,其为弧形光源,所述弧形光源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上侧和下侧;两个第二成像设备210,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上侧和下侧,两个所述第二成像设备210均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成像设备210的镜头均能朝向所述待检测产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检测系统300包括:第三光源320,配置为能垂直照射于所述待检测产品的凹面;第三成像设备310;第三角度调节板332,与所述第三成像设备310连接,所述第三角度调节板332设置有第三弧形槽3321,所述第三成像设备310沿所述第三弧形槽3321移动垂直拍摄所述待检测产品的凹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检测系统400包括:第四光源420,其为同轴光源,配置为照射所述待检测产品高于主表面的平面;第四成像设备410,其镜头配置为朝向所述待检测产品高于主表面的平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工位设置有翻转机构500,所述翻转机构500包括:升降气缸510,;旋转气缸520,其与所述升降气缸510的伸缩端连接;夹持气缸530,其壳体与所述旋转气缸520的伸缩端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吹扫设备,用于对所述待检测产品表面灰尘进行吹扫。10.一种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第一检测工位进行第一主表面检测,在第二检测工位对所述第一主表面上的凹槽和或凸设的平面进行检测;2翻转所述待检测产品;3在所述第一检测工位进行第二主表面检测,在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对所述第二主表面的凹槽和或凸设的平面进行检测。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或步骤3中还包括:在第三检测工位对待检测产品的中框部分进行检测。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之前还包括步骤对所述待检测产品进行吹扫。

百度查询: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及待检测产品的外观检测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