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港口无人集卡车队的充电管理调度方法、系统及介质_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_202410370285.1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4-03-29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17973807B

主分类号:G06Q10/0631

分类号:G06Q10/0631;B60L53/00;G06Q10/083;G06Q50/06;G08G1/00;H04L12/4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24.05.21#实质审查的生效;2024.05.03#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港口无人集卡车队的充电管理调度方法、系统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U1.港口下发作业任务,无人集卡车队中,单台车辆接收到任务信息CAN指令后,依次开始作业任务,实时获取当前无人集卡的车辆状态数据信息和已记录的充电桩的状态数据信息;U2.基于所述已记录的充电桩的状态数据信息和所述当前无人集卡的车辆状态数据信息,采用最近空闲充电桩分配算法对无人集卡车队中的每一台车辆分配最优充电任务,输出车辆最优分配充电任务数据信息。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无人集卡的充电管理调度方案较少、效率不高与工程适用面不广的问题,而且有效的兼顾集卡车辆作业与充电的时间,提高了集卡车队的运营效率。

主权项:1.一种港口无人集卡车队的充电管理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U1.港口下发作业任务,无人集卡车队中,单台车辆接收到任务信息CAN指令后,依次开始作业任务,实时获取当前无人集卡的车辆状态数据信息和已记录的充电桩的状态数据信息;U2.基于所述已记录的充电桩的状态数据信息和所述当前无人集卡的车辆状态数据信息,采用最近空闲充电桩分配算法对无人集卡车队中的每一台车辆分配最优充电任务,输出车辆最优分配充电任务数据信息;U3.基于所述车辆最优分配充电任务数据信息,采用最优充电任务执行分配算法对车辆是否执行充电任务进行优化,得到当前时刻车辆最优执行充电任务数据信息;U4.重复步骤U2-U3,无人集卡车队在不间断的运营的情况下,轮流进行充电,得到车辆的最优运行状态数据信息;在步骤U3中,所述采用最优充电任务执行分配算法对车辆是否执行充电任务进行优化包括:U31.基于所述车辆最优分配充电任务数据信息,建立车辆的充电任务执行状态函数Qat,rt,x, ,其中,at为车辆的充电任务动作函数,rt为车辆的充电任务的奖励函数,x为车辆最优分配充电任务数据信息,ω为奖励因子,σ为成本因子,对车辆的任务执行状态进行推算,得到车辆的任务执行状态数据信息;U32.基于所述车辆的任务执行状态数据信息,建立车辆充电任务目标函数W, ,其中,qt为车辆的任务执行状态数据信息,对车辆充电任务目标值进行推算,得到车辆充电任务目标值数据信息;U33.基于所述车辆充电任务目标值数据信息,建立车辆充电任务目标最大值函数V,V=max{Wt1,Wt2,...Wtk,...,Wtm},其中,Wtk为第k辆无人集卡的车辆充电任务目标值,m为无人集卡的数量,得到车辆充电任务目标的最大值,对车辆是否执行充电任务进行优化,得到当前时刻车辆最优执行充电任务数据信息;在步骤U2中,所述采用最近空闲充电桩分配算法对无人集卡车队中的每一台车辆分配最优充电任务包括:U21.基于所述已记录的充电桩的状态数据信息,获取充电桩的空闲时间集合T={T1,T2,...,Ti,...Tn},并建立充电桩的最大空闲时间函数Ti,Ti=max{T1,T2,...,Ti,...Tn},其中,Ti为第i个充电桩的空闲时间,n为充电桩的个数,得到充电桩的最大空闲时间数据信息;U22.基于所述充电桩的最大空闲时间数据信息和所述当前无人集卡的状态数据信息,建立无人集卡的充电成本函数Sij, ,Dij=distanceVehiclej,Chargeri,其中,α和β为无人集卡充电成本的适应度因子,Ti为充电桩的最大空闲时间数据信息,Dij为第j个车辆到第i个充电桩的距离,Vehiclej为第j辆无人集卡的位置数据信息,Chargeri为第i个充电桩的位置信息,Pi为第i个充电桩的功率,得到无人集卡的充电成本数据信息;U23.基于所述无人集卡的充电成本数据信息,建立最小充电成本函数C,C=min{S11,S12,...Sij,...,Snm},其中,m为无人集卡的数量,对无人集卡的分配充电任务进行优化,得到车辆最优执行充电任务数据信息。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无人集卡车队的充电管理调度方法、系统及介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