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直流插头、直流插座及用电设备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插头、直流插座及用电设备。其中,直流插头,用于与直流插座连接向用电设备供电,直流插头包括:插芯,包括第一插芯侧面、第二插芯侧面第三插芯侧面和第四插芯侧面,其中,第一插芯侧面与第二插芯侧面相对设置;第三插芯侧面与第四插芯侧面相对设置;第一插头电流导体,设于第一插芯侧面和第二插芯侧面;以及第二插头电流导体,设于第三插芯侧面和第四插芯侧面;其中,第一插头电流导体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之一,第二插头电流导体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另一。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插头的形式能够避免与三相交流电的插头插座产生混淆。

主权项:1.一种直流插头,用于与直流插座(2)连接向用电设备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插头(1)包括:插芯(11),包括第一插芯侧面(111)、第二插芯侧面(112)第三插芯侧面(113)和第四插芯侧面(114),其中,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相对设置;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设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和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以及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设于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和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其中,所述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另一;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和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均设有至少三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位于同一插芯侧面的两端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度;所述直流插头(1)还包括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和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位于同一插芯侧面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均连接于同一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所述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上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口;所述直流插头(1)还包括插头绝缘部(12),所述插头绝缘部(12)连接所述插芯(11)的第五插芯侧面,所述插头绝缘部(12)的尺寸大于所述插芯(11)的尺寸,所述插头绝缘部(12)用于将所述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和所述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与所述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连接的端部包覆在内;所述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的其中一端设于所述插头绝缘部(12)内,且该端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线接口。

全文数据:直流插头、直流插座及用电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插头、直流插座及用电设备。背景技术随着电力、清洁能源的发展,直流微电网系统、直流电器应用需求,涉及直流接口配件,做为直流电器与直流微电网的桥梁。当前直流接口为航空插头与面板的改造版本,不具有直流系统的代表性。再者,航空插头属于工业应用产品,使用复杂,重量大,成本高,不太适合生活中使用。现有仿照三相交流电插头插座设计的直流插头插座,采用插针和插孔的结构形式,放在生活中,很容易混淆。所以,在当前确定的400VDC和48VDC的电压等级下,需要创造性的开发直流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接口直流插头和直流插座。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直流插头、直流插座及用电设备。其中,直流插头用于缓解现有直流插头容易与交流插头混淆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插头,用于与直流插座连接向用电设备供电,所述直流插头包括:插芯,包括第一插芯侧面、第二插芯侧面第三插芯侧面和第四插芯侧面,其中,所述第一插芯侧面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插芯侧面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相对设置;第一插头电流导体,设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和所述第二插芯侧面;以及第二插头电流导体,设于所述第三插芯侧面和所述第四插芯侧面;其中,所述第一插头电流导体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插头电流导体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另一。可选地,所述第一插芯侧面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为弧形面;和或,所述第三插芯侧面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为弧形面。可选地,所述第一插芯侧面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为向所述插芯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和或,所述第三插芯侧面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为向所述插芯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可选地,设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与设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对称设置,和或,设于所述第三插芯侧面的第二插头电流导体与设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的第二插头电流导体对称设置。可选地,各插芯侧面均设有多个插头电流导体,同一插芯侧面上的多个插头电流导体依次排布,且相对于该插芯侧面的中线对称,所述插芯侧面的中线到插芯侧面的两端的距离相等。可选地,所述第一插芯侧面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插头电流导体的数量相同,和或,所述第三插芯侧面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插头电流导体的数量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插芯侧面和所述第二插芯侧面均设有至少三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位于同一插芯侧面的两端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的长度。可选地,直流插头包括第三插头电流导体,所述第一插芯侧面和所述第二插芯侧面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位于同一插芯侧面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均连接于同一第三插头电流导体,所述第三插头电流导体上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口。可选地,直流插头包括插头绝缘部,所述插头绝缘部连接所述插芯的第五插芯侧面,所述插头绝缘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插芯的尺寸,所述插头绝缘部用于将所述第三插头电流导体和所述第一插头电流导体与所述第三插头电流导体连接的端部包覆在内。可选地,所述第二插头电流导体的其中一端设于所述插头绝缘部内,且该端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线接口。可选地,所述第一插芯侧面、所述第三插芯侧面、所述第二插芯侧面和所述第四插芯侧面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插芯侧面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对称设置,且为向所述插芯内部凹入的弧形面;所述第三插芯侧面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对称设置,且为向所述插芯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可选地,所述第一插芯侧面与所述第三插芯侧面的连接、所述第三插芯侧面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的连接、所述第二插芯侧面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的连接,以及所述第四插芯侧面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的连接均为弧形过渡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插芯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和或,所述第三插芯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可选地,所述第一插芯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插芯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插座,其用于与直流插头配合,以向用电设备供电,所述直流插座包括:插槽,包括第一插槽侧面、第二插槽侧面、第三插槽侧面和第四插槽侧面,其中,所述第一插槽侧面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插槽侧面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相对设置;第一插座电流导体,设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和所述第二插槽侧面;以及第二插座电流导体,设于所述第三插槽侧面和所述第四插槽侧面;其中,所述第一插座电流导体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插座电流导体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另一。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槽侧面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为弧形面;和或,所述第三插槽侧面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为弧形面。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槽侧面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为向所述插槽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和或,所述第三插槽侧面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为向所述插槽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可选地,设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与设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对称设置,和或,设于所述第三插槽侧面的第二插座电流导体与设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的第二插座电流导体对称设置。可选地,各插槽侧面均设有多个插座电流导体,同一插槽侧面上的多个插座电流导体依次排布,且相对于该插槽侧面的中线对称,所述插槽侧面的中线到插槽侧面的两端的距离相等。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槽侧面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插座电流导体的数量相同,和或,所述第三插槽侧面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插座电流导体的数量相同。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槽侧面和所述第二插槽侧面均设有至少三个第一插座电流导体,位于同一插槽侧面的两端区域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的长度。可选地,包括第三插座电流导体,所述第一插槽侧面和所述第二插槽侧面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插座电流导体,位于同一插槽侧面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均连接于同一第三插座电流导体,所述第三插座电流导体上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口。可选地,包括:插座绝缘部,所述插槽设于所述插座绝缘部内,所述插座绝缘部用于将所述第三插座电流导体和所述第一插座电流导体与所述第三插座电流导体连接的端部包覆在内。可选地,所述第二插座电流导体的其中一端设于所述插座绝缘部内,且该端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线接口。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槽侧面、所述第三插槽侧面、所述第二插槽侧面和所述第四插槽侧面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插槽侧面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对称设置,且为向所述插槽内部凹入的弧形面;所述第三插槽侧面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对称设置,且为向所述插槽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槽侧面与所述第三插槽侧面的连接、所述第三插槽侧面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的连接、所述第二插槽侧面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的连接,以及所述第四插槽侧面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的连接均为弧形过渡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槽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和或,所述第三插槽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可选地,所述第一插槽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插槽侧面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其包括上述的直流插头,和或,上述的直流插座。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头包括插芯,插芯的其中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面设置第一插头电流导体,插芯的另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面设置第二插头电流导体,第一插头电流导体和第二插头电流导体用于实现与电源正极和负极的连接,该直流插头的形式相对于现有根据三相交流电的插头插座形式设置的接口产品,具有明显区别,能够避免与三相交流电的插头插座产生混淆。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直流插头与直流插座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直流插头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直流插头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电流导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直流插座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电流导体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与电源正极连接的插座电流导体的剖视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直流插头;11-插芯;111-第一插芯侧面;112-第二插芯侧面;113-第三插芯侧面;114-第四插芯侧面;12-插头绝缘部;13-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4-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5-第三插头电流导体;2-直流插座;21-插槽;211-第一插槽侧面;212-第二插槽侧面;213-第三插槽侧面;214-第四插槽侧面;22-插座绝缘部;23-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4-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5-第三插座电流导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插头,其用于与直流插座2连接向用电设备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直流插头1包括插芯11。进一步地,插芯1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插芯11包括第一插芯侧面111、第二插芯侧面112、第三插芯侧面113和第四插芯侧面114。其中,第一插芯侧面111与第二插芯侧面112相对设置。第三插芯侧面113与第四插芯侧面114相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头1包括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设于第一插芯侧面111和第二插芯侧面112。第一插芯侧面111和第二插芯侧面112上均设有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利于实现直流插头1的正插和反插无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头1包括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设于第三插芯侧面113和第四插芯侧面114。第三插芯侧面113和第四插芯侧面114上均设有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利于实现直流插头1的正插和反插无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之一,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另一。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头1包括插芯11,插芯11的其中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面设置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插芯11的另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面设置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和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用于实现与电源正极和负极的连接,该直流插头1的形式相对于现有根据三相交流电的插头插座设计的接口产品,具有明显区别,能够避免与三相交流电的插头插座产生混淆。在一些实施例中,插芯11的其中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面设置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插芯11的另一对相对设置的侧面设置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利于实现直流插头1的正插反插的无限制。各个插芯侧面上的插头电流导体均可以设置多个,电流导体分散式设置,能够将高电流向低电流分散,解决发热问题,增加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阻。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头1的至少一个插芯侧面设置为弧形面,以使直流插头1与直流插座2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便于更好地实现电流导体的排布,使直流插头1的体积更小,载流能力更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芯侧面111与第二插芯侧面112为向插芯11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或曲面。进一步地,第一插芯侧面111与第二插芯侧面112的弧度一致,利于实现直流插头1的正插、反插无区别,操作更简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插芯侧面113与第四插芯侧面114为向插芯11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或曲面。进一步地,第三插芯侧面113与第四插芯侧面114的弧度一致,利于实现直流插头1的正插、反插无区别,操作更简便。在一些实施例中,设于第一插芯侧面111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与设于第二插芯侧面112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对称设置,利于实现直流插头1的正插和反插无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设于第三插芯侧面113的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与设于第四插芯侧面114的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对称设置,利于实现直流插头1的正插和反插无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插芯11的各插芯侧面均设有多个插头电流导体,同一插芯侧面上的多个插头电流导体依次排布,且相对于该插芯侧面的中线对称,插芯侧面的中线到插芯侧面的两端的距离相等。插芯侧面的两端是指沿多个插头电流导体依次排布的方向的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芯侧面111与第二插芯侧面112上设置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数量相同。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插芯侧面111和第二插芯侧面112上设置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数量均为七个。当然,第一插芯侧面111和第二插芯侧面112上不限于设有七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也可以大于七个,或小于七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插芯侧面113与第四插芯侧面114上设置的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的数量相同。例如:如图3所示,第三插芯侧面113和第四插芯侧面114上设置的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的数量均为一个。当然,第三插芯侧面113和第四插芯侧面114上设置的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的数量也可以均为两个,或者,三个以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芯侧面111和第二插芯侧面112均设有至少三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三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依次排布。位于同一插芯侧面的两端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度。插芯侧面的两端是指沿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依次排布的方向。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插芯侧面111和第二插芯侧面112上设置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数量均为七个,位于同一插芯侧面的两端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度。进一步地,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与电源负极连接。同一插芯侧面上,与正极连接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短不一,在进行插入的过程中,电流能够缓慢的接入,不至于在接入过程中因为接触电阻过大,导致电流导体烧毁。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直流插头1包括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第一插芯侧面111和第二插芯侧面112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位于第一插芯侧面111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均连接于一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位于第二插芯侧面112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均连接于另一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上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头包括插头绝缘部12,插头绝缘部12连接插芯11的第五插芯侧面,插头绝缘部12的尺寸大于插芯11的尺寸,插头绝缘部12用于将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以及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与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连接的端部包覆在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插芯11的第一插芯侧面111、第三插芯侧面113、第二插芯侧面112和第四插芯侧面114为依次连接的侧面,第五插芯侧面与第一插芯侧面111、第二插芯侧面112、第三插芯侧面113和第四插芯侧面114均有连接。即:第五插芯侧面连接于第一插芯侧面111、第二插芯侧面112、第三插芯侧面113和第四插芯侧面114。进一步地,插头绝缘部12与插芯11采用相同的绝缘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插芯2与插头绝缘部12做成整体,插芯2用于固定电流导体,插头绝缘部12便于人工操作。在固定方式上采用一体成型,将电流导体的端部埋入插头绝缘部12中,保证了安全及外观的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的其中一端设于插头绝缘部12内,且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位于插头绝缘部12内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线接口。进一步地,第一插芯侧面111的表面和第二插芯侧面112的表面镶嵌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与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连接的端部,以及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埋入插头绝缘部12内,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上设置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芯侧面111、第三插芯侧面113、第二插芯侧面112和第四插芯侧面114依次连接。第一插芯侧面111与第二插芯侧面112对称设置,且为向插芯11内部凹入的弧形面。第三插芯侧面113与第四插芯侧面114对称设置,且为向插芯11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在规定的电流下,利用该结构利于电流导体的合理分布,增大电流导体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载流能力更大更安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芯侧面111与第三插芯侧面113的连接、第三插芯侧面113与第二插芯侧面112的连接、第二插芯侧面112与第四插芯侧面114的连接,以及第四插芯侧面114与第一插芯侧面111的连接均为弧形过渡连接。从与正极连接的电流导体沿着插芯11的弧形过渡连接爬到与负极连接的电流导体,爬电距离增大,能够在更小的体积及紧凑的结构下,解决了爬电距离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芯侧面11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插芯侧面112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插芯侧面的两端是指插芯侧面上电流导体的排布方向的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插芯侧面113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第四插芯侧面114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插芯侧面的两端是指插芯侧面上电流导体的排布方向的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芯侧面11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插芯侧面113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以减少拉弧,及方便接线。可选地,插芯11的用于设置与正极连接的电流导体的插槽侧面的长度大于用于设置与负极连接的电流导体的插槽侧面的长度,以减少拉弧,及方便接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插芯11呈扁平状。在一些实施例中,插芯11本身为对称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插芯11的截面呈四边形或四边形的变形。可选地,插芯11为实心结构。如图3所示,插芯2的截面形状类似于蝴蝶的翅膀,故名为蝴蝶翅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蝴蝶翅型的上下表面对应于插芯1的第一插芯侧面111和第二插芯侧面112。第一插芯侧面111和第二插芯侧面112上镶嵌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为直流插头1的正极。第一插芯侧面111上间隔镶嵌七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七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短不一,两端长,中间短,均匀分布。第一插芯侧面111上的七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均连接于一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将将分散的电流进行整流,后经过接线口与线缆进行连接。第二插芯侧面112上间隔镶嵌七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七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短不一,两端长,中间短,均匀分布。第二插芯侧面112上的七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均连接于一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将将分散的电流进行整流,后经过接线口与线缆进行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为弧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为条形片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为条形片状。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的长度要长于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度,以便埋入插头绝缘部12中,且便于接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插芯11呈蝴蝶翅型,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整个表面,无论是连接正极的电流导体所在的插芯侧面还是连接负极的电流导体所在的插芯侧面都由曲面构成,使直流插头与直流插座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更好的排布电流导体的负极与正极。2蝴蝶翅型由于能够使插头与插座大面积的接触,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将插芯11做到更薄,更小。3蝴蝶翅型特有的结构,解决了直流插头正插反插的问题。4插芯11的四角凸起部分弧形过渡连接处能够有效的控制正极与负极的爬电距离。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为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电流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或者爬电距离可以理解为:从一个电流导体走到另一个电流导体的必须经过最短的路程,就是爬电距离。直流插头1是将多个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流导体整流,将多个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流导体进行整流。直流插座2是将正极电源分成多个部分,即分为多个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流导体,将负极电源分成多个部分,即分为多个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流导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座根据插头的形状进行设计,相反的设计思路,该排布是将整流进行分散开来。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插座,其用于与直流插头1配合,以向用电设备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座2包括插槽21。如图5所示,插槽21包括第一插槽侧面211、第二插槽侧面212、第三插槽侧面213和第四插槽侧面214,其中,第一插槽侧面211与第二插槽侧面212相对设置;第三插槽侧面213与第四插槽侧面214相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座2的至少一个插槽侧面设置为弧形面,以使直流插座2与直流插头1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便于更好地实现电流导体的排布,使直流插头1的体积更小,载流能力更强。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座2包括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设于第一插槽侧面211和第二插槽侧面212。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座2包括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设于第三插槽侧面213和第四插槽侧面214。其中,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之一,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另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槽侧面211与第二插槽侧面212为向插槽21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插槽侧面213与第四插槽侧面214为向插槽21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设于第一插槽侧面211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与设于第二插槽侧面212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对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设于第三插槽侧面213的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与设于第四插槽侧面214的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对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插槽侧面均设有多个插座电流导体,同一插槽侧面上的多个插座电流导体依次排布,且相对于该插槽侧面的中线对称,插槽侧面的中线到插槽侧面的两端的距离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槽侧面211与第二插槽侧面212上设置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的数量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插槽侧面213与第四插槽侧面214上设置的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的数量相同。可选地,第三插槽侧面213与第四插槽侧面214上均设置一个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插槽侧面211和第二插槽侧面212均设有至少三个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位于同一插槽侧面的两端区域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座包括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第一插槽侧面211和第二插槽侧面212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位于同一插槽侧面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均连接于同一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上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座包括:插座绝缘部22,插槽21设于插座绝缘部22内,插座绝缘部22用于将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和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与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连接的端部包覆在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的其中一端设于插座绝缘部12内,且该端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线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槽侧面211、第三插槽侧面213、第二插槽侧面212和第四插槽侧面214依次连接;第一插槽侧面211与第二插槽侧面212对称设置,且为向插槽21内部凹入的弧形面;第三插槽侧面213与第四插槽侧面214对称设置,且为向插槽21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槽侧面211与第三插槽侧面213的连接、第三插槽侧面213与第二插槽侧面212的连接、第二插槽侧面212与第四插槽侧面214的连接,以及第四插槽侧面214与第一插槽侧面211的连接均为弧形过渡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槽侧面21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插槽侧面212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插槽侧面213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第四插槽侧面214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槽侧面21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插槽侧面213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插座2的插槽21与直流插头1的插芯11相适配,相应的,直流插座2的结构同样能够产生与直流插头1的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有益效果。直流插头1的插芯11插入直流插座2的插槽21内的过程中,插槽21内的与正极和负极连接的电流导体发生微小形变,如图7所示,其形变方式为在插座绝缘部22与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之间有个方形槽,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向前拉伸,向前拉伸指的是电流导体发生形变,产生向前变形,直流插头1的插芯11拔出后将恢复形变,具有轻微的夹紧作用。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直流插头1,和或,上述实施例中的直流插座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插头,用于与直流插座2连接向用电设备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插头1包括:插芯11,包括第一插芯侧面111、第二插芯侧面112第三插芯侧面113和第四插芯侧面114,其中,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相对设置;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设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和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以及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设于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和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其中,所述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另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为弧形面;和或,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为弧形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为向所述插芯11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和或,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为向所述插芯11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与设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对称设置,和或,设于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的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与设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的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对称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各插芯侧面均设有多个插头电流导体,同一插芯侧面上的多个插头电流导体依次排布,且相对于该插芯侧面的中线对称,所述插芯侧面的中线到插芯侧面的两端的距离相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数量相同,和或,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的数量相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和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均设有至少三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位于同一插芯侧面的两端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的长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和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位于同一插芯侧面的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均连接于同一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所述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上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口。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绝缘部12,所述插头绝缘部12连接所述插芯11的第五插芯侧面,所述插头绝缘部12的尺寸大于所述插芯11的尺寸,所述插头绝缘部12用于将所述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和所述第一插头电流导体13与所述第三插头电流导体15连接的端部包覆在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电流导体14的其中一端设于所述插头绝缘部12内,且该端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线接口。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和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对称设置,且为向所述插芯11内部凹入的弧形面;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对称设置,且为向所述插芯11内部凹入的弧形面。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与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的连接、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的连接、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的连接,以及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的连接均为弧形过渡连接。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插芯侧面112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和或,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插芯侧面114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直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侧面11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插芯侧面113的两端之间的距离。15.一种直流插座,其用于与直流插头1配合,以向用电设备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插座2包括:插槽21,包括第一插槽侧面211、第二插槽侧面212、第三插槽侧面213和第四插槽侧面214,其中,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相对设置;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设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和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以及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设于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和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其中,所述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中的其中另一。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为弧形面;和或,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为弧形面。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为向所述插槽21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和或,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为向所述插槽21的内部凹入的弧形面。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与设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对称设置,和或,设于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的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与设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的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对称设置。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各插槽侧面均设有多个插座电流导体,同一插槽侧面上的多个插座电流导体依次排布,且相对于该插槽侧面的中线对称,所述插槽侧面的中线到插槽侧面的两端的距离相等。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的数量相同,和或,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的数量相同。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和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均设有至少三个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位于同一插槽侧面的两端区域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的长度大于位于中部区域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的长度。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和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位于同一插槽侧面的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均连接于同一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所述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上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接线口。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绝缘部22,所述插槽21设于所述插座绝缘部22内,所述插座绝缘部22用于将所述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和所述第一插座电流导体23与所述第三插座电流导体25连接的端部包覆在内。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座电流导体24的其中一端设于所述插座绝缘部12内,且该端设有用于与线缆连接的线接口。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和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对称设置,且为向所述插槽21内部凹入的弧形面;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对称设置,且为向所述插槽21内部凹入的弧形面。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与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的连接、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的连接、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的连接,以及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的连接均为弧形过渡连接。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插槽侧面212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和或,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插槽侧面214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直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侧面21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插槽侧面213的两端之间的距离。29.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插头,和或,如权利要求15~28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插座。

百度查询: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插头、直流插座及用电设备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