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蓄冷系统及节能控制方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申请日:2018-01-24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公开(公告)号:CN108167988B

主分类号:F24F5/00

分类号:F24F5/00;F24F13/3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5#授权;2020.08.07#著录事项变更;2018.07.1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6.15#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槽和袋式柔性保温隔层,所述蓄冷槽具有布水管、冷水口和热水口;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活动设置在蓄冷槽内,其边缘与蓄冷槽内壁固定连接,将蓄冷槽分隔成两个可变的空间;所述布水管和冷水口与其中一个空间相通,所述热水口与另一个空间相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的蓄冷系统及节能控制方法。本发明创造性地将动态冰蓄冷与水蓄冷结合,充分利用了小空间实现大温差潜热和显热的综合蓄放冷,大幅度提高了蓄冷密度和蓄冷效率,同时配合自然冷源的高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主权项:1.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槽和设置在蓄冷槽内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所述蓄冷槽为圆柱形,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由柔性保温防水材料制成;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左右滑动地设置在蓄冷槽内,前后边缘分别密封固定于蓄冷槽的壁面,下边缘密封固定于蓄冷槽的底面,将蓄冷槽等分成左右两个空间,当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向左或向右展开后,均构成一下部封闭、上部敞开的空心半圆柱体形,所述蓄冷槽顶部设有布水管、左侧上部设有蓄冷进水口、左侧下部设有释冷出水口、底部设有释冰出口、右侧上部设有释冷进水口、右侧下部设有蓄冷出水口,所述布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冰浆出口;其中,所述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通过多根竖直布置的硬质支撑件进行支撑,或者通过设置在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上边缘的多个空心浮球进行支撑;所述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上边缘设有多个连接圆环,所述蓄冷槽上部设置多根左右分布的滑杆,各所述的连接圆环分别左右滑动地吊设在各滑杆上;所述释冰出口还设有防止冰浆进入管道的冰浆过滤器。

全文数据: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蓄冷系统及节能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蓄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蓄冷系统及节能控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蓄冷技术作为一种平衡电网的有效措施,被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冷源中。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我国投入使用的冰蓄冷空调系统有8〇2套,水蓄冷空调178套。随着峰谷电价差距的逐渐拉大,蓄冷技术的应用率将稳步上升。[0003]水蓄冷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运行制冷机组,蓄存4-7°C的冷水,白天电网高峰时段进行蓄水池放冷,从而实现移峰填谷、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水蓄冷装置主要分为:自然分层式、多槽式、迷宫式、隔膜式。其中自然分层式水蓄冷系统利用4°C水密度最大的特点形成温度分层,系统简单、安装简易,但斜温层的存在降低了蓄冷效率;相对而言隔膜式水蓄冷系统能完全的分隔冷热流体,但是由于长期的不断上下拉升,对隔膜的性能要求高、寿命短、实用性低。其他类型的水蓄冷装置由于控制复杂,空间占用大等问题而应用较少。[0004]动态冰蓄冷技术是利用夜间低谷电价蓄存动态冰浆,白天进行低温冷水释冷,达到减少水池容积、增加蓄冷密度、减少运行费用的目的,动态冰蓄冷技术的应用代表了当今世界中央空调发展方向。发明内容[0005]针对现有蓄冷装置中存在的蓄冷效率低、蓄冷密度低、蓄冷可靠性弱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蓄冷系统及节能控制方法,充分结合动态冰蓄冷和水蓄冷的优点,实现潜热和显热的综合蓄放冷,大幅度提高了蓄冷系统的蓄冷密度和蓄冷效率,有效降低了蓄冷装置体积,同时大温差蓄冷为自然冷源利用提供了条件,充分延长了自然冷源的使用时间,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的蓄冷装置和蓄冷系统是:[0007]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槽和设置在蓄冷槽内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所述蓄冷槽为圆柱形,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由柔性保温防水材料制成;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左右滑动地设置在蓄冷槽内,前后边缘分别密封固定于蓄冷槽的壁面,下边缘密封固定于蓄冷槽的底面,将蓄冷槽等分成左右两个空间,当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向左或向右展开后,均构成一下部封闭、上部敞开的空心半圆柱体形,所述蓄冷槽顶部设有布水管、左侧上部设有蓄冷进水口、左侧下部设有释冷出水口、底部设有释冰出口、右侧上部设有释冷进水口、右侧下部设有蓄冷出水口,所述布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冰浆出口。[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通过多根竖直布置的硬质支撑件进行支撑,或者通过设置在上边缘的多个空心浮球进行支撑。[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上边缘设有多个连接圆环,所述蓄冷槽上部设置多根左右分布的滑杆,所述的各连接圆环分别左右滑动地吊设在各滑杆上。[0010]进一步地,所述释冰出口还设有防止冰浆进入管道的冰衆过滤器。[0011]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包括上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还包括动态制冰机组、冷水机组、冷却塔、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板式换热器、空调末端、各连接管道和阀门;[0012]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高温侧一端与蓄冷槽的蓄冷出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蓄冷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水机组的蒸发端相连,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凝端与冷却塔相连;[0013]所述动态制冰机组的一端与蓄冷槽的释冰出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布水管相连;[0014]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一端与蓄冷槽的释冰出口和释冷出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布水管和释冷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高温侧与空调末端相连;[0015]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一端与蓄冷槽的蓄冷出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蓄冷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却塔相连;[0016]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两端还设有一带调节阀的旁通管道,用以调节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0017]本发明的另一蓄冷装置和蓄冷系统是:[0018]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槽和设置在蓄冷槽内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所述蓄冷槽为圆柱形,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由柔性保温防水材料制成;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蓄冷槽内,边缘密封固定于蓄冷槽的壁面,将蓄冷槽分成上下两个空间,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向下展开后构成一上部敞开、下部封闭的空心圆柱体,所述蓄冷槽顶部设有布水管、底部设有热水口,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上设有冷水口,所述布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冰浆出口。[0019]进一步地,所述冷水口还设有防止冰浆进入伸缩软管的冰浆过滤器。[0020]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包括上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还包括动态制冰机组、冷水机组、冷却塔、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板式换热器、空调末端、各连接管道和阀门;[0021]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高温侧一端与蓄冷槽的热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冷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水机组的蒸发端相连,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凝端与冷却塔相连;[0022]所述动态制冰机组的一端与蓄冷槽的冷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布水管相连;[0023]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一端与蓄冷槽的冷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布水管和热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高温侧与空调末端相连;[0024]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局温侧的一端与蓄冷槽的热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冷水口相连,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却塔相连;[0025]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两端还设有一带调节阀的旁通管道,用以调节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一"[0026]本发明的采用上述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冷水机组蓄冷、自然冷源蓄冷、动态冰浆蓄冷、动态冰浆释冷、冷水释冷五种运行模式:[0027]冷水机组蓄冷:夜间利用低谷电价运行冷水机组,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将蓄冷槽一个空间的高温水转换成低温水,并存储至蓄冷槽的另一空间;[0028]自然冷源蓄冷:过渡季及冬季有用冷需求时,可直接通过冷却塔和第三板式换热器对蓄冷槽一个空间的高温水进行自然冷源蓄冷,并存储至蓄冷槽的另一空间;[0029]动态冰浆蓄冷:当蓄冷槽蓄满低温水后,关闭冷水机组,开启动态制冰机组进行冰浆的制取,直至完成夜间蓄冰;[0030]动态冰浆释冷:白天开启空调末端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利用蓄冷槽储存的动态冰浆进行冰浆释冷,通过旁通管道保证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0031]冷水释冷:当冰浆释冷结束后,利用蓄冷槽储存的低温水进行冷水释冷。[003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0033]1、结合了动态冰蓄冷和水蓄冷技术实现大温差全热蓄冷放冷,大大提高了蓄冷密度,相同体积下本发明蓄冷装置的蓄冷密度约为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的7〜10倍。[0034]2、由于袋式柔性保温隔层的存在,解决了冷热流体掺混的问题,为大温差放冷提供条件,常规空调释冷回水温度可提高至15°C,工艺性空调回水温度可提高至25°C,有效提高蓄放冷效率。[0035]3、将自然冷源的利用结合进本装置中,在过渡季节和冬季用冷时段进行冷却塔免费供冷,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0036]4、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在中间位置时,处于折叠收拢状态,受到水压波动引起的弹性拉扯小,相对于隔膜式结构,可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003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蓄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蓄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3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蓄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4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蓄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41]图中蓄冷槽;2-袋式柔性保温隔层;3-硬质支撑件;4-冰浆出口;5-冰楽过滤器;6-布水管;7-蓄冷进水口;8-释冷出水口;9-释冰出口;10-释冷进水口;u-蓄冷出水口:12-冷水口;13-伸缩软管;14-热水口。’具体实施方式[004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0043]实施例1:[0044]图1不出了本实施例的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槽1和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蓄冷槽1为圆柱形,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布水管6和释冰出口9,布水管6上均句设置有多个冰浆出口4,该冰浆出口4也用于释冰后的回水口,释冰出口9处设置有冰楽过滤器5,冰浆过滤器5可商购获得,防止冰浆误入导致管道堵塞。蓄冷槽1左侧上部设有蓄冷进水口7、左侧下部设有释冷出水口8、右侧上部设有释冷进水口1〇、右侧下部设有蓄冷出水口11〇[0045]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由柔性保温防水材料制成,由防水层和隔热保温层构成,前后边缘分别密封连接在蓄冷槽1的壁面,下边缘密封连接在蓄冷槽1的底面,将蓄冷槽1等分成左右两个空间,可以阻隔冷热流体掺混现象。当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位于中间位置时,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处于折叠收拢状态,当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向左或向右展开时,均构成一下部封闭、上部敞开的空心半圆柱体形。例如,当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向左展开紧贴蓄水槽1左侧时,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半圆柱面紧贴蓄水槽1左侧的壁面,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半圆底面紧贴蓄水槽1左侧底面,此时蓄水槽1蓄满高温水,蓄冷时,高温水从蓄冷出水口11流出换热降温,降温后的〇〜-2°C低温水从蓄冷进水口7流入蓄冷槽1左侧,由于水压和泵压的作用,随着蓄冷槽1左侧水量的增加,推动着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向右移动,当蓄水槽1蓄满低温水时,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半圆柱面紧贴蓄水槽1右侧的壁面,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半圆底面紧贴蓄水槽1右侧底面。[0046]由于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只有边缘与蓄冷槽1连接,其可活动的竖直部分会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下垂,因此,需要通过多根坚直布置的硬质支撑件进行支撑,也可以通过设置在上边缘的多个空心浮球进行支撑。还可以采用在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上边缘设置多个连接圆环,在蓄冷槽上部设置多根左右分布的滑杆,各连接圆环分别左右滑动地吊设在各滑杆上,这样不但可以防止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可活动的竖直部产生下垂,还能起到导向的作用。[0047]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其包括了上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同时还包括动态制冰机组、冷水机组、冷却塔、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板式换热器、空调末端、各连接管道以及阀门VI〜V21。[0048]冷水机组蓄冷回路:蓄冷槽1的蓄冷出水口11通过阀门V12、V14与第一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一端相连,第一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13、V8与蓄冷槽1的蓄冷进水口7相连,第一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水机组的蒸发端相连,冷水机组的冷凝端通过阀门V15、V16与冷却塔相连。[0049]自然冷源蓄冷回路:蓄冷槽1的蓄冷出水口11通过阀门VI2、V20与第三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一端相连,第三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I7、V8与蓄冷槽1的蓄冷进水口7相连,第三板式换热器低温侧通过阀门V18、V19与冷却塔相连。[0050]动态冰浆蓄冷回路:蓄冷槽1的释冰出口9通过阀门V10、V5与动态制冰机组的一端相连,动态制冰机组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4、V7与蓄冷槽1的布水管6相连。[0051]动态冰浆释冷回路:蓄冷槽1的释冰出口9通过阀门V10、V2与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一端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I、V7与与蓄冷槽1的布水管6相连,还包括带阀HV21的旁通管道,一端位于阀门V10、V2之间,另一端位于阀门V1、V7之间,可通过阀门V2调节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0052]冷水释冷回路:蓄冷槽1的释冷出水口8通过阀门V9、V6、V2与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一端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I、V3、VI1与蓄冷槽1的释冷进水口10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高温侧与空调末端相连。[0053]本实施例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其节能控制过程如下:[0054]冷水机组蓄冷:开启冷水机组、冷却塔及其对应阀门V8、V12〜V16,高温水从蓄冷槽1右侧经蓄冷出水口11流出后进入第一板式换热器换热,降温后的〇〜-2。:低温水从蓄冷进水口7流回蓄冷槽1左侧,由于水压和泵压的作用,随着蓄冷槽丨左侧水量的增加,推动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向右移动,直至蓄冷槽1全部蓄满低温水。[0055]自然冷源蓄冷:当过渡季节和冬季需要用冷时,优先开启冷却塔及对应阀门V8、V12、V17〜V20,利用外界低温空气进行免费蓄冷,高温水从蓄冷出水口11流出后进入第三板式换热器换热,降温后的低温水从蓄冷进水口7流回蓄冷槽1。[0056]动态冰蓄冷:接着进入动态冰蓄冷阶段,开启动态制冰机组及其对应阀门V4、V5、V7和V10,低温冷水通过冰浆过滤器5经释冰出口9流入动态冰蓄冷机组中完成动态冰浆的制取,随后通过布水管6的冰浆出口4均匀进入蓄冷槽1漂浮于水面,循环该过程直至完成动态冰蓄冷。[0057]动态冰释冷潜热释冷):当释冷时,优先进行动态冰释冷,开启空调末端及其对应阀门V1、V2、V7和V10,0°C的低温冷水通过冰浆过滤器5经释冰出口9流入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空调末端回水进行换热,5〜7°C的回水经过布水管6的冰浆出口4进入蓄冷槽1中完成一次供冷,可通过阀门V21调节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0058]冷水释冷显热释冷):当动态冰释冷结束后,开始冷水深度释冷,同样开启空调末端及其对应阀门V1〜V3、V6、V9和V11,蓄冷槽1左侧5〜7°C的低温水通过释冷出水口8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空调末端回水进行换热,12〜15°C的回水经过释冷进水口10流入蓄冷槽1右侧完成一次释冷循环,随着进入蓄冷槽1右侧的水量增多,在水压和泵压的作用,推动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向左移动,直至蓄冷槽1全部蓄满高温水,完成大温差显热释冷过程。[0059]实施例2:[0060]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槽1和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设置方式的不同、以及蓄冷槽1上的各进出口的设置方式不同。[0061]蓄冷槽1为圆柱形,顶部设置有布水管6,布水管6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冰浆出口4,该冰浆出口4也用于释冰后的回水口。将实施例1中的蓄冷进水口7、释冷出水口8和释冰出口9合并成一个冷水口12,并将冷水口12设置在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上,通过伸缩软管13与蓄冷槽1外部连通,冷水口12处也设有防止冰浆进入伸缩软管13的冰浆过滤器,同时将实施例1中释冷进水口1〇和蓄冷出水口11合并成一个热水口14,并将其设置在蓄冷槽1的底面。[0062]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边缘密封连接在蓄冷槽1的壁面,将蓄冷槽1分成上下两个空间,可以阻隔冷热流体掺混现象。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受^方水压向下展开时,构成一上部敞开、下部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同理,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受下方水压向上展开时,则构成一下部敞开、上部封闭的空心圆柱体。例如,当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向上展开时,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圆柱面紧贴蓄水槽1上部壁面,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圆形面靠近蓄水槽1顶面,此时蓄水槽1蓄满高温水,蓄冷时,高温水从热水口14流出换热降温,降温后的0〜-2°C低温水从冷水口12流入蓄冷槽1上部,随着蓄冷槽1上部水量的增加,推动着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向下移动,当蓄冷槽1蓄满低温水时,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圆柱面紧贴蓄水槽1下部壁面,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圆形面紧贴蓄水槽1底面。[0063]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其包括了上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同时还包括动态制冰机组、冷水机组、冷却塔、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板式换热器、空调末端、各连接管道及阀门vl〜vl8。[00M]冷水机组蓄冷回路:蓄冷槽1的热水口14通过阀门v8、vl2与第一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一端相连,第一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l1、v9与蓄冷槽1的冷水口12相连,第一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水机组的蒸发端相连,冷水机组的冷凝端通过阀门v14、v15与冷却塔相连。[0065]自然冷源蓄冷回路:蓄冷槽1的热水口14通过阀门vS、vl8与第三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一端相连,第三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l3、v9与蓄冷槽1的冷水口12相连,第三板式换热器低温侧通过阀门vl6、vl7与冷却塔相连。[0066]动态冰浆蓄冷回路:蓄冷槽1的冷水口12通过阀门v9、vlO、v6与动态制冰机组的一端相连,动态制冰机组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5、v7与蓄冷槽1的布水管6相连。[0067]动态冰浆释冷回路:蓄冷槽1的冷水口12通过阀门v9、vl0、v2与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一端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l、v7与蓄冷槽1的布水管6相连,还包括带阀门v4的旁通管道,一端位于阀门v10、v2之间,另一端位于阀门v1、v7之间,可通过阀门v4调节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0068]冷水释冷回路:蓄冷槽1的冷水口12通过阀门v9、v3、vl与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一端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另一端通过阀门v2、v8与蓄冷槽1的热水口14相连,第二板式换热器高温侧与空调末端相连。[0069]本实施例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其节能控制过程如下:[0070]冷水机组蓄冷:开启冷水机组、冷却塔及其对应阀门v8、v9、v11、vl2、v14和vl5,高温水从蓄冷槽1下部经热水口14流出后进入第一板式换热器换热,降温后的0〜-2°C低温水从冷水口12流入蓄冷槽1上部,随着蓄冷槽1上部水量的增加,推动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向下移动,直至蓄冷槽1全部蓄满低温水。[0071]自然冷源蓄冷:当过渡季节和冬季需要用冷时,优先开启冷却塔及对应阀门…、v9、vl3、vl6〜v18,利用外界低温空气进行免费蓄冷,高温水从热水口14流出后进入第三板式换热器换热,降温后的低温水从冷水口12流回蓄冷槽1。[0072]动态冰蓄冷:接着进入动态冰蓄冷阶段,开启动态制冰机组及其对应阀门v5〜v7、v9和V10,低温冷水通过冷水口流入动态冰蓄冷机组中完成动态冰浆的制取,随后通过布水管6的冰浆出口4均匀进入蓄冷槽1漂浮于水面,循环该过程直至完成动态冰蓄冷。[0073]动态冰释冷潜热释冷):当释冷时,优先进行动态冰释冷,开启空调末端及其对应阀门vl、v2、v7、v9和v10,TC的低温冷水通过冷水口12流入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空调末端回水进行换热,5〜7°C的回水经过顶部布水管6的冰浆出口4进入蓄冷槽1中完成一次供冷,可通过阀门v4调节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0074]冷水释冷显热释冷):当动态冰释冷结束后,开始冷水深度释冷,同样开启空调末端及其对应阀门vl〜V3、v8和v9,蓄冷槽1上部的5〜7°C的低温水通过冷水口I2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空调末端回水进行换热,12〜15°C的回水经热水口14流入蓄冷槽1下部完成—次释冷循环,随着进入蓄冷槽1下部的水量增多,在水压和栗压的作用下,推动袋式柔性保温隔层2向上移动,直至蓄冷槽1全部蓄满高温水,完成大温差显热释冷过程。[0075]本发明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创造性的将动态冰蓄冷和水蓄冷结合起来实现大温差全热蓄冷放冷,大大提高了蓄冷装置的蓄冷密度,是常规水蓄冷装置的7〜10倍。袋式柔性保温隔层的使用,扩大了水蓄冷系统的释冷温差,解决了自然分层水蓄冷装置的斜温层的问题,有效提高蓄放冷效率。袋式柔性保温隔层相对于隔膜式蓄冷装置,其结构简单,仅靠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就可实现储冷和储热空间的转换,受到水压波动引起的弹性拉扯小,可有效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最后结合自然冷源的充分利用,在过渡季节和冬季用冷时段进行冷却塔免费供冷,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0076]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槽和设置在蓄冷槽内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所述蓄冷槽为圆柱形,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由柔性保温防水材料制成;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左右滑动地设置在蓄冷槽内,前后边缘分别密封固定于蓄冷槽的壁面,下边缘密封固定于蓄冷槽的底面,将蓄冷槽等分成左右两个空间,当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向左或向右展开后,均构成一下部封闭、上部敞开的空心半圆柱体形,所述蓄冷槽顶部设有布水管、左侧上部设有蓄冷进水口、左侧下部设有释冷出水口、底部设有释冰出口、右侧上部设有释冷进水口、右侧下部设有蓄冷出水口,所述布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冰浆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通过多根竖直布置的硬质支撑件进行支撑,或者通过设置在上边缘的多个全心泮球进行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上边缘设有多个连接圆环,所述蓄冷槽上部设置多根左右分布的滑杆,所述的各连接圆环分别左右滑动地吊设在各滑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冰出口还设有防止冰浆进入管道的冰浆过滤器。5.—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槽和设置在蓄冷槽内的袋式柔性保温隔层,所述蓄冷槽为圆柱形,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由柔性保温防水材料制成;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蓄冷槽内,边缘密封固定于蓄冷槽的壁面,将蓄冷槽分成上下两个空间,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向下展开后构成一上部敞开、下部封闭的空心圆柱体,所述蓄冷槽顶部设有布水管、底部设有热水口,所述袋式柔性保温隔层上设有冷水口,所述布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冰浆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口还设有防止冰浆进入伸缩软管的冰浆过滤器。7.—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还包括动态制冰机组、冷水机组、冷却塔、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板式换热器、空调末端、各连接管道和阀门;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高温侧一端与蓄冷槽的蓄冷出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蓄冷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水机组的蒸发端相连,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凝端与冷却塔相连;所述动态制冰机组的一端与蓄冷槽的释冰出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布水管相连;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一端与蓄冷槽的释冰出口和释冷出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布水管和释冷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高温侧与空调末端相连;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一端与蓄冷槽的蓄冷出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蓄冷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却塔相连;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两端还设有一带调节阀的旁通管道,用以调节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8.—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还包括动态制冰机组、冷水机组、冷却塔、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板式换热器、空调末端、各连接管道和阀门;尸r、迎f俠热益ri温侧一端与蓄冷槽的热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冷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水机组的蒸发端相连,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凝端与冷却塔相连;所述动态制冰机组的一端与蓄冷槽的冷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布水管相连;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低温侧的一端与蓄冷槽的冷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布水管和热水口相$,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高温侧与空调末端相连;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高温侧的一端与蓄冷槽的热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蓄冷槽的冷水口相连,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低温侧与冷却塔相连;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两端还设有一带调节阀的旁通管道,用以调节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机组蓄冷、自然冷源蓄冷、动态冰浆蓄冷、动态冰浆释冷、冷水释冷五种运行模式:冷水机组蓄冷:夜间利用低谷电价运行冷水机组,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将蓄冷槽一个空间的高温水转换成低温水,并存储至蓄冷槽的另一空间;自然冷源蓄冷:过渡季及冬季有用冷需求时,可直接通过冷却塔和第三板式换热器对蓄冷槽一个空间的高温水进行自然冷源蓄冷,并存储至蓄冷槽的另一空间;动态冰浆蓄冷:当蓄冷槽蓄满低温水后,关闭冷水机组,开启动态制冰机组进行冰浆的制取,直至完成夜间蓄冰;动态冰浆释冷:白天开启空调末端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利用蓄冷槽储存的动态冰浆进行冰浆释冷,通过旁通管道保证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供水温度;冷水释冷:当冰浆释冷结束后,利用蓄冷槽储存的低温水进行冷水释冷。

百度查询: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蓄冷系统及节能控制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