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_臻越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_201811105257.8 

申请/专利权人:臻越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9-21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公开(公告)号:CN109130199B

主分类号:B29C65/10

分类号:B29C65/10;B29L31/58;B29L31/3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07#授权;2024.04.12#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19.01.29#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1.04#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用于输出320℃~330℃的风从而将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装饰面料表面的发泡层进行加热融化,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第一送风单元;加热单元,与第一送风单元连通;第二送风单元,与加热单元连通,其中,第二送风单元包括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第三导风室,第一导风室具有一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第二导风室包括两个分隔的导风腔,两个导风腔的上端分别与两个出气口相连通,导风腔内设置有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为束状分布,第三导风室与两个导风腔分别连通,下端为盲端,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沿直线间隔分布的出风口,出风口的分布直线与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

主权项:1.一种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用于输出320℃~330℃的风从而将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装饰面料表面的发泡层进行加热融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送风单元,用于提供常温风;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相连通,用于对所述常温风进行加热形成高温风;以及第二送风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相连通,用于输出所述高温风,其中,所述第二送风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以及第三导风室,所述第一导风室具有一个进气口以及两个出气口,所述第二导风室包括两个分隔的导风腔,两个所述导风腔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导风腔内设置有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为束状分布,所述第三导风室的上端与两个所述导风腔分别连通,下端为盲端,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沿直线间隔分布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分布直线与所述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其中,所述第三导风室的下端面为斜面,该斜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与所述装饰面料之间的夹角为α,120°≤α≤130°,所述出风口距离所述第三导风室的下端面0cm,所述第三导风室内还设置有拐角调风机构,所述拐角调风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导风室的顶部的两个拐角位置第一引风板和第二引风板,所述导风腔的截面为梯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均向外侧倾斜,所述第二侧壁向内侧倾斜,所述第四侧壁沿竖直方向延伸。

全文数据: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背景技术在汽车车门上装饰板半成品的包边过程中,粘贴在车门上装饰板半成品的边部内表面的装饰面料需要从车门上装饰板半成品的边部的内表面翻转至边部的外表面,并同边部的外表面相粘合。而粘合过程中,首先需要利用高达330℃左右的热风将装饰面料表面的发泡层融化,然后撤去热风后发泡层冷却凝固从而将装饰面料粘合在车门上装饰板半成品的边部内表面上。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人工或某些器械直接将加热管输出的热风吹向装饰面料表面的发泡层,由于待加热的装饰面料的发泡层的面积或区域是长度较长、宽度较小、整体面积较大的区域,而加热管在装饰面料长度方向的加热面积有效加热面积较小,这就需要通过多次移动加热管来完成整个待加热区域的加热,但是,这种加热方式很容易造成先被加热部分的发泡层已经处于逐渐冷却的状态而正在被加热部分的发泡层却处于逐渐融化的状态,即造成装饰面料的发泡层在其长度方向的不同区域加热融化状态差别较大,使得粘合效果很不理想。此外,由于汽车车门上装饰板半成品的边部一般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边部内表面的装饰面料也通常做成相适应的倾斜状,因此在对装饰面料的发泡层进行加热时,还需要对加热管的高度进行不断调节,而这也进一步增加了高温加热的难度。综上,上述加热过程不仅加热效果不够理想,还存在热量散失情况严重、操作过程繁琐、加热操作时间长等缺陷。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用于输出320℃~330℃的风从而将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装饰面料表面的发泡层进行加热融化,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第一送风单元,用于提供常温风;加热单元,与第一送风单元相连通,用于对常温风进行加热形成高温风;以及第二送风单元,与加热单元相连通,用于输出高温风,其中,第二送风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以及第三导风室,第一导风室具有一个进气口以及两个出气口,第二导风室包括两个分隔的导风腔,两个导风腔的上端分别与两个出气口相连通,导风腔内设置有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为束状分布,第三导风室的上端与两个导风腔分别连通,下端为盲端,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沿直线间隔分布的出风口,出风口的分布直线与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在本发明提供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多个导风板的分布密度为两侧大于中间。在本发明提供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三导风室的下端面为斜面,该斜面的延伸方向与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与装饰面料之间的夹角为α,120°≤α≤130°,出风口距离第三导风室的下端面0cm。在本发明提供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出风口为设置在第三导风室的侧壁上的方形通孔。在本发明提供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出风口之间的间隔为8mm~12mm。在本发明提供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三导风室内还设置有拐角调风机构,拐角调风机构包括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三导风室的顶部的两个拐角位置第一引风板和第二引风板。在本发明提供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导风腔的截面为梯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均向外侧倾斜,第二侧壁向内侧倾斜,第四侧壁沿竖直方向延伸。发明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因为具有第一送风单元、加热单元以及第二送风单元,第二送风单元包括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以及第三导风室,加热单元能够将第一送风单元提供的常温风加热成高达370℃的高温风,然后依次通过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以及第三导风室并从第三导风室的出风口输出达到320℃~330℃的高温风,并且由于经过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以及第三导风室,使得高温风由一束风变成两束风最后从出风口输出多束风,这些多束风沿第三导风室的长度方向形成整片的加热区域,使得整个加热激活装置的有效加热面积显著增大。此外,导风腔内设置多个导风板,导风板为束状分布,使得由第一导风室通入的高温风被分散成均匀的风帘。另外,第三导风室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三导风室的一侧,使得从出风口输出的风能够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装饰面料表面的发泡层形成近似于垂直加热的效果。进一步地,出风口的分布直线与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这样在加热过程中,出风口就能始终从对准同样沿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装饰面料,达到很好的加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以及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作具体阐述。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100用于加热融化车门上装饰板a边部的装饰面料b表面的发泡层c,包括第一送风单元图中未示出、加热单元10以及第二送风单元20。第一送风单元用于提供常温风,包括鼓风机和与鼓风机的出口相连接的第一通气管。加热单元10包括第二通气管11和加热器12。第二通气管11的上端与第一通气管连接并连通。加热器12环绕固定在第二通气管11上,能够将第二通气管11内的空气由常温加热至370℃形成高温风。加热器12内部还设置有温度反馈,从而保证第二通气管11内的空气温度能够达到370℃。第二送风单元20包括第一导风室21、第二导风室22以及第三导风室23。第一导风室21为“倒Y字形”的管道,该管道为圆滑过渡结构,具有位于顶部的一个进气口211和位于底部的两个出气口212。进气口211与第二通气管11的下端连接并连通。通过第一导风室21能够将由第二通气管11导入的高温风一分为二。第二导风室22连接在第一导风室21的下端,包括互相分隔的第一导风腔221和第二导风腔222。第一导风腔221和和第二导风腔222的顶端与两个出气口212分别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腔221和第二导风腔222的结构相同,因此以第一导风腔22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导风腔221沿其长度上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如图3所示,第一导风腔221沿其宽度上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第一导风腔2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2211、第二侧壁2212、第三侧壁2213以及第四侧壁2214,该第四侧壁2214还与第一侧壁2211相连接。第一侧壁2211与第三侧壁2213均向外侧倾斜,第二侧壁2212向内侧倾斜,第四侧壁2214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导风腔221的上端与一个进气口211连接并连通,内设置有多个导风板2215。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2215设置在第一导风腔221的中部,并且分别与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导风板2215为如图2所示的束状分布,从而将由进气口211导入的高温风分散成多束。并且,为了避免两侧的风小于中间的风,将多个导风板的分布密度设置成两侧大于中间。第三导风室23连接在第二导风室22上,并且其上端与第一导风腔221和第二导风腔222分别连通。第三导风室23的下端为盲端,下端面为斜面,该斜面的延伸方向与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与装饰面料之间的夹角为α,120°≤α≤130°,。第三导风室23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沿直线间隔分布的出风口231。设置有出风口231的侧壁与第一导风腔221的第二侧壁位于同一侧。出风口231距离第三导风室23的下端面0cm。因此,多个出风口231之间的分布直线与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231为方形通孔,相邻两个出风口231之间的间隔为8mm~12mm。第三导风室23内还设置有拐角调风机构232。该拐角调风机构232包括第一引风板2321和第二引风板2322。第一引风板2321和第二引风板2322分别设置在第三导风室23的顶部的两个拐角位置。第一引风板2321和第二引风板2322分别向外侧倾斜,从而引导拐角处的风流向第三导风室23的两侧部,进而使得第三导风室23内风能够更加均匀,并且,经过检测所有的出风口231的出风温度差别较小,为±10℃,出风口231的输出温度为320℃~330℃。本实施例中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100的使用过程如图3所示:将本装置放置于待加热的装饰面料b表面的发泡层c的前方,使得出风口231距离待加热的装饰面料b表面的发泡层c约10mm,并将所有的出风口231对准发泡层c的中部进行高温加热即可。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因为具有第一送风单元、加热单元以及第二送风单元,第二送风单元包括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以及第三导风室,加热单元能够将第一送风单元提供的常温风加热成高达370℃的高温风,然后依次通过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以及第三导风室并从第三导风室的出风口输出达到320℃~330℃的高温风,并且由于经过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以及第三导风室,使得高温风由一束风变成两束风最后从出风口输出多束风,这些多束风沿第三导风室的长度方向形成整片的加热区域,使得整个加热激活装置的有效加热面积显著增大。此外,导风腔内设置多个导风板,导风板为束状分布,使得由第一导风室通入的高温风被分散成均匀的风帘。另外,第三导风室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三导风室的一侧,使得从出风口输出的风能够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装饰面料表面的发泡层形成垂直加热的效果。进一步地,出风口的分布直线与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这样在加热过程中,出风口就能始终从对准同样沿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装饰面料,达到很好的加热效果。进一步地,出风口间隔设置,能够调节局部高温风的均匀度,使得多个出风口输出的高温风的均匀度更好,进而使得加热的一致性更佳。进一步地,多个导风板的分布密度为两侧大于中间,使得两侧与中间形成的风帘均匀度一致。进一步地,第三导风室的下端面为斜面,该斜面的延伸方向与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相同,出风口距离第三导风室的下端面0cm,一方面使得出风口的分布直线与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另一方面使得高温风能够从第三导风室的底部位置输出。此外,由于斜面与装饰面料之间的夹角为α,120°≤α≤130°,出风口距离第三导风室的下端面0cm,使得从出风口喷出的高温风的吹动方向以及覆盖范围与装饰面料待加热部分在其宽度方向上的需求相符,因此能够实现较佳的加热效果。进一步地,出风口为方形通孔使得从中喷出的高温风的范围能够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进一步地,出风口之间的间隔为8mm~12mm,使得间隔分布的出风口所喷出的高温风在待加热的装饰面料的长度方向上连接成一片,既不会有隔断部分也不会有太对的加热重叠部分,使得整个加热激活装置所对应的加热区域的加热效果均匀一致。进一步地,拐角调风机构的设置避免了第三导风室的两侧相较于中间部分风力过小的问题,使得整个第三导风室的出风口输出的高温风更佳均匀。进一步地,导风腔的截面为梯形,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均向外侧倾斜,第二侧壁向内侧倾斜,第四侧壁沿竖直方向延伸,一方面使得导风腔内的风在导风腔长度方向上的流动面积更大,另一方面使得从导风腔内流出的风束便于流向横截面的宽度更小的第三导风室。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用于输出320℃~330℃的风从而将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装饰面料表面的发泡层进行加热融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送风单元,用于提供常温风;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一送风单元相连通,用于对所述常温风进行加热形成高温风;以及第二送风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相连通,用于输出所述高温风,其中,所述第二送风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导风室、第二导风室以及第三导风室,所述第一导风室具有一个进气口以及两个出气口,所述第二导风室包括两个分隔的导风腔,两个所述导风腔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导风腔内设置有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为束状分布,所述第三导风室的上端与两个所述导风腔分别连通,下端为盲端,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沿直线间隔分布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分布直线与所述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多个所述导风板的分布密度为两侧大于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导风室的下端面为斜面,该斜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门上装饰板边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与所述装饰面料之间的夹角为α,120°≤α≤130°,所述出风口距离所述第三导风室的下端面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出风口为设置在所述第三导风室的侧壁上的方形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间隔为8mm~1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导风室内还设置有拐角调风机构,所述拐角调风机构包括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导风室的顶部的两个拐角位置第一引风板和第二引风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风腔的截面为梯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均向外侧倾斜,所述第二侧壁向内侧倾斜,所述第四侧壁沿竖直方向延伸。

百度查询: 臻越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车门上装饰板表皮加热激活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