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_临沂锋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_201711012499.8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锋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10-26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公开(公告)号:CN107816125B

主分类号:E04B1/00

分类号:E04B1/00;E04B1/98;E04H9/0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07#授权;2024.05.24#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18.04.13#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03.20#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其特征是地下室顶板的边缘设置混凝土翻口,地下室顶板上面铺设滑移板,滑移板上面铺设预制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板上表面设置凹槽,在建筑物框架柱下面设置混凝土托梁,混凝土托梁下面设置钢滚球,混凝土托梁预留孔内穿设牵引索,牵引索与牵引板联接,牵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托梁侧面。

主权项:1.一种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其特征是地下室顶板高度为400~450mm,地下室顶板的边缘设置混凝土翻口,混凝土翻口高度为300~350mm,混凝土翻口宽度为200~250mm,混凝土翻口作为预制混凝土板的限位结构,地下室顶板上面铺设滑移板,滑移板可采用钢板或硬塑板,钢板或硬塑板厚度为18~22mm,滑移板上面铺设预制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板厚度为300~350mm,在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翻口之间设置聚苯板;预制混凝土板上表面设置凹槽,凹槽深度为70~90mm,凹槽宽度和长度均为200~250mm,凹槽内填塞粗砂;在离凹槽边缘两侧50mm、100mm、150mm处分别设置加密箍筋,在凹槽下面设置抗剪钢筋,抗剪钢筋直径为18~25mm,抗剪钢筋形状为倒碗形;在离地下室50~200m处进行浇筑建筑物混凝土,在建筑物框架柱下面设置混凝土托梁,混凝土托梁高度为300~350mm,混凝土托梁宽度为250~300mm,混凝土托梁下面设置钢滚球,钢滚球直径为70~90mm,钢滚球的中心与上部的框架柱的轴心相对应,钢滚球与预埋钢板焊接联接,预埋钢板预埋于混凝土托梁,预埋钢板厚度为15~18mm,混凝土托梁中间留置预留孔,预留孔直径为30~40mm,混凝土托梁预留孔内穿设牵引索,牵引索与牵引板联接,牵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托梁侧面;逐渐掏掉凹槽内粗砂,使钢滚球进入凹槽后,凹槽内两个边部设置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宽度为50~60mm,高强混凝土强度为C30以上,高强混凝土与钢滚球之间空隙内填塞石英粒,石英粒粒径为10~15mm。

全文数据: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适用于建筑领域。背景技术[0002]建筑物传统的建设模式是先建造好地下室,再建设上部结构,由于地下室涉及土方开挖,而土方开挖要以支护结构作为保证,做临时支护结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地下室混凝土养护时间也较长,因此地下室施工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在建设地下室期间同步施工上部结构必然会节省大量工程时间。另外,在地震多发地区如何提升建筑物抗震效果是工程人员要面对的课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物建设速度慢和抗震能力差的问题。[0004]本发明地下室顶板高度为400〜450mm,地下室顶板的边缘设置混凝土翻口,混凝土翻口高度为300〜350mm,混凝土翻口宽度为200〜250mm,混凝土翻口作为预制混凝土板的限位结构,地下室顶板上面铺设滑移板,滑移板采用钢板或硬塑板,钢板或硬塑板厚度为18〜22mm,滑移板上面铺设预制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板厚度为300〜350mm,在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翻口之间设置聚苯板;预制混凝土板上表面设置凹槽,凹槽深度为70〜90mm,凹槽宽度和长度均为200〜250mm,凹槽内填塞粗砂,粗砂上面覆盖木板,待钢滚球到位后抽掉木板并去掉粗砂让钢滚球缓缓下移。钢滚球进入凹槽后会产生很大剪切应力,混凝土局部抗剪能力要进行提升,在离凹槽边缘两侧50mm、100mm、150mm处分别设置加密箍筋,在凹槽下面设置抗剪钢筋,抗剪钢筋直径为18〜25mm,抗剪钢筋形状为倒碗形。地下室顶板与预制混凝土板之间设置滑移板,在地震来临时地下室顶板与预制混凝土板之间出现滑移,可以很好地释放地震应力。[0005]在离地下室50〜200m处进行饶筑建筑物混凝土,在建筑物框架柱下面设置混凝土托梁,混凝土托梁高度为300〜350mm,混凝土托梁宽度为250〜300mm,混凝土托梁下面设置钢滚球,钢滚球直径为70〜90mm,钢滚球的中心与上部的框架柱的轴心相对应,钢滚球与预埋钢板焊接联接,预埋钢板预埋于混凝土托梁,预埋钢板厚度为15〜18mm,混凝土托梁中间留置预留孔,预留孔直径为30〜40mm,混凝土托梁预留孔内穿设牵引索,牵引索与牵引板联接,牵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托梁侧面。传统的牵引索固定在混凝土托梁前端的牵引环,混凝土托梁有可能因为局部抗拉能力不足而破坏。本发明将牵引索穿到建筑物后面,通过牵引板固定到混凝土托梁上,牵引板面积相对牵引环要大得多,可以大大缓解局部集中应力。另一方面牵引板施加于混凝土托梁的力是压力,传统牵引环施加于混凝土托梁的力是拉力,而混凝土抗压能力显然比抗拉能力要强很多,故本发明相对于传统方案不易破坏。[0006]牵引索固定在牵引设备上,钢支撑将牵引设备和钢龙门架进行联接,钢支撑采用直径为IOOmm的钢圆管,钢支撑与钢龙门架联接方式采用螺栓联接,钢龙门架为牵引设备提供牵引力,钢龙门架与地下室通过钢桁架进行联接,钢龙门架的反力由地下室提供。[0007]钢滚球进入凹槽后,凹槽内两个边部设置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宽度为50〜60mm,高强混凝土强度为C30以上,高强混凝土与钢滚球之间空隙内填塞石英粒,石英粒粒径为10〜15mm,在地震作用下石英粒会出现滑动,钢滚球出现一定位移,缓解地震的水平应力。[0008]施工步骤为:[0009]1设置地下室支护,对地下室部分土方进行开挖,支设地下室结构和混凝土翻口的模板,并浇筑地下室结构和混凝土翻口的混凝土;[0010]⑵同步施工建筑物结构,在离地下室50〜200m处铺设钢轨道,在钢轨道上面设置钢滚球,钢滚球与上面的预埋钢板焊接,绑扎混凝土托梁的钢筋,预埋钢板焊接在混凝土托梁的箍筋上面,在混凝土托梁侧面预埋牵引板,框架柱的钢筋伸入混凝土托梁内,钢筋锚固长度要大于500mm,支设混凝土托梁模板,浇筑混凝土托梁的混凝土;[0011]3绑扎一层框架柱和一层楼板的钢筋,浇筑一层框架柱和一层楼板的混凝土;[0012]⑷依次施工不同层数的框架柱和楼板;[0013]5待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地下室底板上面铺设预制混凝土板,在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翻口之间设置聚苯板;[0014]6搭设钢龙门架,在钢龙门架和地下室底板之间设置钢桁架,在混凝土托梁的预留孔穿设牵引索,牵引索固定在牵引设备,牵引过程中牵引索通过牵引设备进行牵引;根据大量试验数据,钢滚珠的摩擦力系数会随着上部荷载值变化而变化,钢滚珠的摩擦力系数采用表1,上部荷载值与表中不同时采用插值法确定摩擦力系数;[0015]表1钢滚珠的摩擦力系数[0017]⑺把建筑物结构牵引至指定位置,卸掉牵引设备,在混凝土托梁预留孔取出牵引索,用环氧树脂封闭混凝土托梁预留孔;[0018]8在建筑物结构的框架柱上面安装位移计,逐步使建筑物结构下部的钢滚珠下放到凹槽内,具体方法如下:先抽掉凹槽上面的木板,逐渐掏掉凹槽的粗砂,建筑物结构会逐渐下沉,掏粗砂情况根据建筑物结构下沉情况来调整,直至钢滚珠到达凹槽底部;[0019]⑼在凹槽内浇筑高强混凝土,在高强混凝土和钢滚珠之间填塞石英粒;[0020]10在建筑物结构的框架柱之间砌筑外墙和隔墙,安装门窗后做建筑物的外墙涂料和内墙抹灰,最后做屋面防水。[0021]本发明抗震性能好,进度快。附图说明[0022]图1为地下室抗震构造示意图,图2为滑移建筑物的抗震构造示意图,图3为建筑物的滑移结构示意图,图4为建筑物的牵引构造示意图。[0023]1、地下室顶板,2、混凝土翻口,3、滑移板,4、预制混凝土板,5、粗砂,6、木板,7、加密箍筋,8、抗剪钢筋,9、聚苯板,10、钢滚球,11、石英粒,12、高强混凝土,13、预埋钢板,14、混凝土托梁,15、框架柱,16、楼板,17、钢轨道,18、牵引索,19、牵引板,20、钢龙门架,21、牵引设备,22、钢支撑,23、钢桁架。具体实施方式[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0025]实施例[0026]本实施例地下室顶板1高度为400mm,地下室顶板1的边缘设置混凝土翻口2,混凝土翻口2高度为300mm,混凝土翻口2宽度为200mm,混凝土翻口2作为预制混凝土板4的限位结构,地下室顶板1上面铺设滑移板3,滑移板3采用钢板或硬塑板,钢板或硬塑板厚度为18〜22mm,滑移板3上面铺设预制混凝土板4,预制混凝土板4厚度为300mm,在预制混凝土板4和混凝土翻口2之间设置聚苯板9;预制混凝土板4上表面设置凹槽,凹槽深度为80mm,凹槽宽度和长度均为220mm,凹槽内填塞粗砂5;在离凹槽边缘两侧50mm、100mm、150mm处分别设置加密箍筋7,在凹槽下面设置抗剪钢筋8,抗剪钢筋8直径为22mm,抗剪钢筋8形状为倒碗形。[0027]在离地下室80m处进行饶筑建筑物混凝土,在建筑物框架柱15下面设置混凝土托梁14,混凝土托梁14高度为300mm,混凝土托梁14宽度为250mm,混凝土托梁14下面设置钢滚球10,钢滚球10直径为780mm,钢滚球10的中心与上部的框架柱15的轴心相对应,钢滚球10与预埋钢板13焊接联接,预埋钢板13预埋于混凝土托梁14,预埋钢板13厚度为18mm,混凝土托梁14中间留置预留孔,预留孔直径为35mm,混凝土托梁14预留孔内穿设牵引索18,牵引索18与牵引板19联接,牵引板19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托梁14侧面。[0028]牵引索18固定在牵引设备21上,钢支撑22将牵引设备21和钢龙门架20进行联接,钢支撑22采用直径为IOOmm的钢圆管,钢支撑22与钢龙门架20联接方式采用螺栓联接,钢龙门架20为牵引设备21提供牵引力,钢龙门架20与地下室通过钢桁架23进行联接,钢龙门架20的反力由地下室提供。[0029]钢滚球10进入凹槽后,凹槽内两个边部设置高强混凝土12,高强混凝土12宽度为50mm,高强混凝土12强度为C35,高强混凝土12与钢滚球10之间空隙内填塞石英粒11,石英粒11粒径为10〜15mm。[0030]施工步骤为:[0031]1设置地下室支护,对地下室部分土方进行开挖,支设地下室结构和混凝土翻口2的模板,并浇筑地下室结构和混凝土翻口2的混凝土;[0032]2同步施工建筑物结构,在离地下室80m处铺设钢轨道17,在钢轨道17上面设置钢滚球10,钢滚球10与上面的预埋钢板13焊接,绑扎混凝土托梁14的钢筋,预埋钢板13焊接在混凝土托梁14的箍筋上面,在混凝土托梁14侧面预埋牵引板19,框架柱15的钢筋伸入混凝土托梁14内,钢筋锚固长度要大于500mm,支设混凝土托梁14模板,浇筑混凝土托梁14的混凝土;[0033]3绑扎一层框架柱15和一层楼板16的钢筋,浇筑一层框架柱15和一层楼板16的混凝土;[0034]⑷依次施工不同层数的框架柱15和楼板16;[0035]5待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在地下室底板上面铺设预制混凝土板4,在预制混凝土板4和混凝土翻口2之间设置聚苯板9;[0036]⑹搭设钢龙门架20,在钢龙门架20和地下室底板之间设置钢桁架23,在混凝土托梁14的预留孔穿设牵引索18,牵引索18固定在牵引设备21,牵引过程中牵引索18通过牵引设备21进行牵引;钢滚珠的摩擦力系数为0.0078;[0037]7把建筑物结构牵引至指定位置,卸掉牵引设备21,在混凝土托梁14预留孔取出牵引索18,用环氧树脂封闭混凝土托梁14预留孔;[0038]8在建筑物结构的框架柱15上面安装位移计,逐步使建筑物结构下部的钢滚珠下放到凹槽内,具体方法如下:先抽掉凹槽上面的木板6,逐渐掏掉凹槽的粗砂5,建筑物结构会逐渐下沉,掏粗砂5情况根据建筑物结构下沉情况来调整,直至钢滚珠到达凹槽底部;[0039]⑼在凹槽内浇筑高强混凝土12,在高强混凝土12和钢滚珠之间填塞石英粒11;[0040]10在建筑物结构的框架柱15之间砌筑外墙和隔墙,安装门窗后做建筑物的外墙涂料和内墙抹灰,最后做屋面防水。

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其特征是地下室顶板高度为400〜450mm,地下室顶板的边缘设置混凝土翻口,混凝土翻口高度为300〜350mm,混凝土翻口宽度为200〜250mm,混凝土翻口作为预制混凝土板的限位结构,地下室顶板上面铺设滑移板,滑移板可采用钢板或硬塑板,钢板或硬塑板厚度为18〜22mm,滑移板上面铺设预制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板厚度为300〜350mm,在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翻口之间设置聚苯板;预制混凝土板上表面设置凹槽,凹槽深度为70〜90mm,凹槽宽度和长度均为200〜250mm,凹槽内填塞粗砂;在离凹槽边缘两侧50mm、100mm、150mm处分别设置加密箍筋,在凹槽下面设置抗剪钢筋,抗剪钢筋直径为18〜25mm,抗剪钢筋形状为倒碗形。在离地下室50〜200m处进行饶筑建筑物混凝土,在建筑物框架柱下面设置混凝土托梁,混凝土托梁高度为300〜350mm,混凝土托梁宽度为250〜300mm,混凝土托梁下面设置钢滚球,钢滚球直径为70〜90mm,钢滚球的中心与上部的框架柱的轴心相对应,钢滚球与预埋钢板焊接联接,预埋钢板预埋于混凝土托梁,预埋钢板厚度为15〜18mm,混凝土托梁中间留置预留孔,预留孔直径为30〜40mm,混凝土托梁预留孔内穿设牵引索,牵引索与牵引板联接,牵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托梁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其特征是钢滚球进入凹槽后,凹槽内两个边部设置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宽度为50〜60mm,高强混凝土强度为C30以上,高强混凝土与钢滚球之间空隙内填塞石英粒,石英粒粒径为10〜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其特征是钢滚珠的摩擦力系数采用表1,上部荷载值与表中不同时采用插值法确定摩擦力系数;表1钢滚珠的摩擦力系数G

百度查询: 临沂锋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同步施工的结构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