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公布】一种测量平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及方法_大连理工大学_202410356330.8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申请日:2024-03-27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公开(公告)号:CN118191007A

主分类号:G01N25/16

分类号:G01N25/1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在审-公开

法律状态:2024.06.14#公开

摘要:本发明属于结构表面对流换热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量平板状构件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采用两个相同的实验件对称夹持加热片的双面结构,实现了对称加热,并在流道中双侧吹风,使加热片产生的热量平均地散向两侧,以总发热量的一半作为计算一侧平板表面换热的热流值。这样解决了传统的单侧加热方式中,加热片一侧无法绝热导致热损失较大的问题,大幅减少了非绝热损失和系统误差,从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本发明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空心框架结构采用较薄的壁厚,通过缩减导热面积抑制热量传递,减少发生在夹持装置与平板实验件接触面的热损失,尽可能地达到绝热的效果,提高了实验的精度。

主权项:1.一种测量平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风机1、流量计2、测量段3以及实验段6;气源风机1形成的高压流量,使工质首先流经流量计2并测得其质量流量m∞,然后流经测量段3,并利用压力测量系统4和温度测量系统5,测量来流工质的总压和p*∞和温度T∞;工质在进入到实验段6后,沿插入进实验段流道7的夹持装置16的两侧平行表面吹过,同时也从两侧对称放置的两个平板实验件11的表面吹过,在其表面形成近似平板流动;同时双通道电源15对平板实验件11底面的薄膜加热片21施加电流,薄膜加热片21包含主加热区22和陪衬加热区23两部分,使其释放电阻热;热流在使得两个平板实验件11均升温后,经平板待测表面,与管内来流形成近似一维平板对流换热过程,并被工质带走;当来流和加热功率P均处于稳定状态时,通过红外热像仪9测量平板实验件11外表面的平均温度TW,进而通过一维平板对流换热公式计算得到平板实验件11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α;两个材质和尺寸完全相同的平板实验件11被对称的置于夹持装置16的两侧,再被固定在实验段流道7的中央,两件平板实验件11将一片薄膜加热片21对称且紧密的夹在内部;所述的夹持装置16的内部设计为空心框架结构20,依靠其内部的加热膜夹持台19和实验件安装孔24来固定薄膜加热片21和平板实验件11;空心框架结构20采用较薄的壁厚;实验件及插入框架28的装配过程:首先分别将两块平板实验件11放置在两个夹持装置16的实验件安装孔24内,并采用导热胶分别将薄膜加热片21的主加热区22与平板实验件11底面粘接,以及陪衬加热区23与加热膜夹持台19粘接,然后通过引线14接入外部的双通道电源15,再扣合两个对开的夹持装置16,最后通过螺钉和螺母进行紧固,完成对实验件及插入框架28的装配;实验段框架29的装配过程:首先将两块红外玻璃10分别安装在与其尺寸相同的两个红外观察窗口27内,既形成了实验段流道7的一部分,又可使红外波段的辐射透过并被红外热像仪9采集,然后采用螺钉紧固,从而将压紧环25贴紧在红外玻璃10上,即完成了实验段框架29的装配;实验段6的装配过程:在完成上述装配后,首先将实验件及插入框架28穿过实验段框架29上壁面的实验件及插入框架的插入孔26,然后采用螺栓紧固,使实验件及插入框架28固定在实验段框架29内,即完成实验段6的装配;装配完成的实验段6与上游的测量段3相连接,完成实验装置的装配。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测量平板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