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瓣膜修复装置_北京领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_201711032596.3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领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7-10-30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公开(公告)号:CN109717987B

主分类号:A61F2/24

分类号:A61F2/2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4#授权;2019.05.31#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5.07#公开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膜修复装置,通过捕获瓣叶,夹闭瓣叶治疗瓣膜反流。本发明可重复定位,重复闭合。本发明特别适合治疗二尖瓣反流。

主权项:1.一种瓣膜修复装置,包括U型臂、悬臂、U型弹簧、弹簧夹臂,装载杆,锁杆弹簧滑杆和锁杆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有锁死和解锁状态,解锁状态下所述悬臂可绕所述U型臂旋转,解锁状态下所述悬臂自动张开,锁死状态下所述悬臂与所述装载杆平行,所述U型弹簧有两个U型弹簧臂,所述U型弹簧臂的近端通过铰链与弹簧夹臂连接,所述U型弹簧臂的近端设有线孔用于悬臂导线的通过,所述弹簧夹臂可绕铰链旋转,所述悬臂的远端尾段设有悬臂导线孔,所述悬臂导线的远端与悬臂导线孔固定,所述U型弹簧有压缩和膨胀状态,压缩状态下,所述U型弹簧臂与所述装载杆平行,膨胀状态下所述U型弹簧臂与所述悬臂平行,所述U型臂的近端末端与悬臂的远端末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悬臂可绕销轴转动,所述悬臂的远端与U型臂的近端设有复位弹簧片,所述悬臂的远端末端内部设有悬臂锁孔,所述U型臂的近端末端内部设有U型臂锁孔,所述锁杆弹簧滑杆设置在U型臂锁孔内,所述锁杆弹簧的远端固定于锁杆弹簧滑杆远端,所述锁杆弹簧的近端与锁杆的近端固定,所述锁杆的近端与锁杆导线连接,所述装载杆固定于U型臂的底部,所述U型弹簧的底部设有U型弹簧固定孔并通过该U型弹簧固定孔固定于装载杆的远端。

全文数据:一种瓣膜修复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或微创心血管外科的瓣膜修复器械,尤其是二尖瓣膜的修复。二尖瓣反流是常见的瓣膜疾病,瓣叶或腱索的损坏会导致二尖瓣的反流,缘对缘修复二尖瓣瓣叶是常用的外科手术方式,本发明采用介入或微创外科方式夹闭二尖瓣的前叶和后叶的中部,使二尖瓣膜的闭合通道由一个变为两个通道,加强二尖瓣的闭合功能,治疗二尖瓣反流。背景技术美国专利申请号:14070,936公开了一种介入二尖瓣修复器械,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594219.8公开了一种经心尖微创外科二尖瓣修复器械。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这两项技术极大地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但是仍有缺陷:美国专利申请号:14070,936公开的技术缺陷在于:夹臂采用多连杆方式折叠、舒张,其原理与雨伞的折叠、舒张一致,结构复杂,体积大,开合角度受到限制,另外,其闭合弹簧夹臂为固定装置,由于瓣叶的厚度、形态各异,闭合力不能灵活分配,容易引起组织损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594219.8公开的技术缺点在于,其结构原理不适合介入治疗。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优化了折叠结构,使产品体积更小,折叠闭合更容易,采用活动弹簧夹臂结构,有效分配弹簧闭合力,提高了组织顺应性,减少了对组织的损伤。本发明既可经皮介入植入,也可经心尖微创植入。发明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更小、操作更灵活、组织顺应性更好的经皮介入或经心尖微创手术植入的瓣膜修复装置。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膜修复装置,包括:U型臂,悬臂,弹簧夹臂,U型弹簧,装载杆。U型臂与悬臂通过销轴连接并设有复位弹簧,装载杆固定于U型臂的底部,U型弹簧底部固通过U型弹簧固定孔固定于装载杆远端末端,U型弹簧臂与弹簧夹臂通过铰链连接,弹簧夹臂可绕铰链旋转。U型臂与悬臂之间设有锁杆,锁杆末端与锁杆导线连接,当U型臂、悬臂及装载杆平行时,锁杆自动锁死,牵引锁杆导线解锁,悬臂自动张开,牵引悬臂导线,悬臂闭合直至锁死。三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自膨式悬臂设计,提供了一种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的瓣膜修复装置,该瓣膜修复装置既可经皮介入,也可经心尖微创植入;本发明采用活动弹簧夹臂设计,可根据瓣叶厚度和形态调整夹闭的角度,具有更好的组织顺应性,减少损伤瓣叶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U型弹簧及弹簧夹臂的主视图;图3是锁杆锁死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锁杆解锁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闭合状态;图6是打开状态;图7是闭合状态的一种实施例;图8是打开状态的一种实施例;图中:1-U型臂;2-悬臂;3-弹簧夹臂;4-U型弹簧臂;5-装载杆;6-复位弹簧片;7-悬臂导线孔;8-锁杆;9-销轴;10-释放导线孔;11-释放导线;12-悬臂导线;13-锁杆导线;14-铰链;15-线孔;16-U型弹簧;17-U型弹簧固定孔;18-锁杆弹簧;19-锁杆弹簧滑杆;20-悬臂锁孔;21-U型臂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方案,对本发明中提到的近端和远端解释如下:近端和远端是相对于操作者距离远近而言的,具体而言,相对于操作者距离远的定义为远端,距离操作者距离近的定义为近端。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头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包括:U型臂-1;悬臂-2;弹簧夹臂-3;U型弹簧臂-4;装载杆-5;复位弹簧片-6;悬臂导线孔-7;锁杆-8;销轴-9;释放导线孔-10;释放导线-11;悬臂导线-12;锁杆导线-13;铰链-14;线孔-15;U型弹簧-16;U型弹簧固定孔-17;锁杆弹簧-18;锁杆弹簧滑杆-19;悬臂锁孔-20;U型臂锁孔-21。U型臂-1的近端末端与悬臂-2的远端末端通过销轴-9连接,悬臂-2可绕销轴-9转动,悬臂-2的远端与U型臂的近端设有复位弹簧片-6,在不受限制情况下,悬臂-2可自动张开,例如0-180度;悬臂-2的远端末端内部设有悬臂锁孔-20,U型臂-1的近端末端内部设有U型臂锁孔-21,锁杆弹簧滑杆-19设置在U型臂锁孔-21内,锁杆弹簧-18的远端固定于锁杆弹簧滑杆-19远端,锁杆弹簧-18的近端与锁杆-8的近端固定,锁杆-8的近端与锁杆导线-13连接,当悬臂-2与U型臂-1平行时,锁杆-8上移至悬臂锁孔-20中锁死,牵引锁杆导线13,使锁杆-8进入U型臂锁孔-21中解锁,悬臂-2可自动张开;装载杆-5固定于U型臂-1的底部,U型弹簧-16的底部设有U型弹簧固定孔-17固定于装载杆-5的远端,U型弹簧-16有两个U型弹簧臂-4,U型弹簧臂-4的近端通过铰链-14与弹簧夹臂-3连接,U型弹簧臂的近端设有线孔15用于悬臂导线-12的通过,弹簧夹臂-3可绕铰链-14旋转;悬臂-2的远端尾段设有悬臂导线孔-7,悬臂导线-12的远端与悬臂导线孔-7固定,目标组织图中未标出被夹闭在弹簧夹臂-3与悬臂-2之间,弹簧夹臂-3根据目标组织的厚度和形态,适当绕铰链-14旋转,最终达到稳定,牵引悬臂导线-12,悬臂-2绕销轴-9旋转,当悬臂-2与U型臂-1、装载杆-5相互平行时,锁杆-8自动弹入悬臂锁孔-20中锁死,如果需要调整闭合位置,可牵引锁杆导线-13解锁,使悬臂-2自动弹开,再次夹闭目标组织,再次牵引悬臂导线-12,使悬臂-2、U型臂-1、装载杆-5相互平行锁死,如发现闭合位置不理想,可重复释放和闭合,直至达到预期目标。图2是U型弹簧-16及弹簧夹臂-3的主视图。弹簧夹臂-3通过铰链-14与U型弹簧臂-4连接,弹簧夹臂-3可绕铰链-14旋转。图3是锁杆-8锁死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当U型臂锁孔-21与悬臂锁孔-20对齐时,也就是说当U型臂-1、悬臂-2、装载杆-5相互平行时,锁杆-8被锁杆弹簧-18推动进入悬臂锁孔-20锁死;当需要解锁时,可牵拉锁杆导线-13,使锁杆-8从悬臂锁孔-20退缩至U型臂锁孔-21。图4是锁杆-8解锁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当锁杆-8处于解锁状态下,悬臂-2在复位弹簧片-6的作用下自动弹开。图5是闭合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复位弹簧片-6位于悬臂-2和U型臂-1的内侧图中未显示,悬臂-2与装载杆-5平行处于锁死状态,U型弹簧臂-4处于压缩状态,对弹簧夹臂-3施加压力,弹簧夹臂-3对悬臂-2施加压力闭合。图6是打开状态。锁杆-8处于解锁状态,复位弹簧片-6位于悬臂-2和U型臂-1的内侧,悬臂-2在复位弹簧片-6作用下弹开呈一定角度,U型弹簧臂-4自动弹开带动弹簧夹臂-3打开,弹簧夹臂-3与悬臂-2大致平行。图7是闭合状态的一种实施例。复位弹簧-6位于悬臂-2与U型臂-1的外侧。图8是打开状态的一种实施例;复位弹簧-6位于悬臂-2与U型臂-1的外侧。下面将结合上述描述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以二尖瓣的修复为实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瓣膜修复装置装载在传送系统图中未标出内,经股动脉入路进入左心房,牵拉锁杆导线-13解锁,悬臂-2自动打开,由于释放导线-11处于牵引状态,U型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也就是说U型弹簧臂-4、弹簧夹臂-3、装载杆-5相互平行,调整传送系统图中未标示,使瓣膜修复装置位于前叶和后叶图中未标示的中部并使瓣膜修复装置的平面与前叶和后叶的相交面垂直,这时悬臂-2位于前叶和后叶的下面,U型弹簧-16位于前叶和后叶的上面,松弛释放导线-11使U型弹簧-16释放,前叶和后叶的中部被夹持在悬臂-2和弹簧夹臂-3之间,根据夹持部位的形态,弹簧夹臂-3可适当旋转分配闭合力,减少对组织的损伤,牵拉悬臂导线-12,使悬臂-2旋转至与装载杆-5平行自动锁死,在超声下观察反流程度,如果需要重新定位,可牵拉锁杆导线-13解锁重新定位。植入完成后撤掉传送系统。本实施例也可经心尖路径完成,当然也可用于修复其他瓣膜组织。工业实用性本发明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瓣膜修复装置,在心脏不停跳下,本器械可经皮或经心尖路径植入,在人体内可重复定位,使瓣膜的流出通道由单孔变为双孔从而有效减少反流,本瓣膜修复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对组织的损伤小,具有显著的工业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瓣膜修复装置,包括U型臂、悬臂、U型弹簧、弹簧夹臂,装载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有锁死和解锁状态,解锁状态下所述悬臂可绕所述U型臂旋转,解锁状态下所述悬臂自动张开,锁死状态下所述悬臂大致与所述装载杆平行,所述U型弹簧包括U型弹簧臂,所述U型弹簧有压缩和膨胀状态,压缩状态下,所述U型弹簧臂与所述装载杆大致平行,膨胀状态下所述U型弹簧臂与所述悬臂大致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和所述U型臂之间以活动连接方式连接,所述悬臂和所述U型臂之间设有复位弹簧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臂与所述U型弹簧臂以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弹簧夹臂可绕连接点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臂内设有U型臂锁孔,所述U型臂锁孔内设有锁杆,所述悬臂内设有悬臂锁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有锁死和解锁状态,解锁状态下,所述悬臂可相对所述U型臂旋转,锁死状态下,所述锁杆进入到所述悬臂锁孔,所述悬臂不可相对所述U型臂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臂设有粗糙面,所述悬臂设有粗糙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臂的底部为固定连接,所述装载杆固定于所述U型臂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U型臂锁孔,所述悬臂锁孔,所述锁杆位于同一条直线时,所述锁杆自动进入所述悬臂锁孔锁死,使所述悬臂不能绕所述U型臂旋转。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锁杆完全位于所述U型臂锁孔中时,所述悬臂自动张开呈一固定角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解锁状态下,所述U型弹簧膨胀状态时,所述弹簧夹臂对所述悬臂施加一定压力。

百度查询: 北京领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瓣膜修复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