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_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_201811132333.4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9-27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公开(公告)号:CN109177833B

主分类号:B60N2/42

分类号:B60N2/4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4#授权;2020.06.16#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1.11#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连接板开槽组,增设设有吸能板过孔和吸能板开槽组的吸能板,并将吸能板固定在连接板上,利用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吸能板缓冲边和连接板缓冲边受到第二螺栓或第一螺栓挤压变形甚至断裂,来吸收乘员对座椅靠背的冲击能量,有效的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保护了乘员;并且,本发明通过吸能板缓冲边和连接板缓冲边发生变形与断裂的数量,来吸收不同追尾碰撞速度下的冲击能量。本发明使乘员在低速追尾碰撞至高速追尾碰撞下受到的冲击均能够得到缓冲,且在发生中低速追尾碰撞后,汽车座椅仅需更换吸能板即可继续使用,有效的降低了发生碰撞后的维修成本。

主权项:1.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包括座垫侧板(1)、连接板(2)、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所述连接板(2)的下部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2a)和第二通孔(2b),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a)和第二通孔(2b)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以将所述连接板(2)固定在所述座垫侧板(1)上;所述连接板(2)的上部用于连接座椅靠背(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设有连接板开槽组,该连接板开槽组包含多个连接板开槽(2c),各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沿连接板圆弧射线(2d)间隔布置,使得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之间形成一条连接板缓冲边(21),且将最靠近所述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的连接板开槽(2c)记为第一连接板开槽(2c1),该第一连接板开槽(2c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延伸,将与该第一连接板开槽(2c1)相邻的连接板缓冲边(21)记为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所述连接板开槽组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b)处或第一通孔(2a)处: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b)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为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圆心为所述第一通孔(2a)的圆心(2a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开槽(2c1)与所述第二通孔(2b)相连通;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a)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为所述第一通孔(2a)的圆心(2a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圆心为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开槽(2c1)与所述第一通孔(2a)相连通;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还包括吸能板(6);所述吸能板(6)设有吸能板过孔(6a)和吸能板开槽组,该吸能板开槽组包含多个吸能板开槽(6c),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各个所述吸能板开槽(6c)沿吸能板圆弧射线(6b)间隔布置,使得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吸能板开槽组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吸能板开槽(6c)之间均形成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且将最靠近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至少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记为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其中,所述第二螺栓(4)或第一螺栓(3)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时能够卡在其中;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起点为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曲率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曲率相等;所述吸能板(6)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上,使得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相同,并且: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b)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所述第二通孔(2b)共轴,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的距离,所述第二螺栓(4)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第二通孔(2b)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a)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所述第一通孔(2a)共轴,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a)的圆心(2a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的距离,所述第一螺栓(3)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第一通孔(2a)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

全文数据: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背景技术汽车前排座椅一般采用连接板将靠背与座垫连接起来,连接板与靠背调角器焊接,与座垫侧板用两个螺栓连接。正常使用时,升降连杆机构处于锁止状态。发生追尾碰撞时,乘员会向后冲击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力,冲击力通过连接板往下传递至座垫侧板,此时以连接板上固定螺栓孔中心为参考坐标系原点,连接板的受力状态为:连接板整体绕上固定螺栓旋转,下固定螺栓孔受到螺栓向上的挤压力。并且冲击力与螺栓挤压力以上固定螺栓为支点,形成杠杆受力状态。由于冲击力作用的力臂相对较大,加上杠杆作用的效应,造成连接板下螺栓孔处的挤压力非常大,比较容易发生挤压变形;同理,以连接板下螺栓孔为参考坐标系原点,下螺栓孔则受到非常大的拉力,也比较容易发生扩孔现象。如果将连接板螺栓孔设计为变形吸能结构,则连接板能有效的吸收冲击能量,缓冲乘员对座椅的冲击力,减轻乘员收到的损伤。现有技术中的吸能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变形吸收的能量相对固定,不能应对不同的追尾碰撞速度,并且发生追尾碰撞后,需要更换整个座椅靠背,维修成本较高。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追尾碰撞速度适用范围与碰撞后维修成本难以兼顾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包括座垫侧板、连接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连接板的下部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座垫侧板连接,以将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座垫侧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上部用于连接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有连接板开槽组,该连接板开槽组包含多个连接板开槽,各个所述连接板开槽沿连接板圆弧射线间隔布置,使得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开槽之间形成一条连接板缓冲边,且将最靠近所述接板圆弧射线的起点的连接板开槽记为第一连接板开槽,该第一连接板开槽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延伸,将与该第一连接板开槽相邻的连接板缓冲边记为第一连接板缓冲边;所述连接板开槽组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处或第一通孔处: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的起点为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的圆心为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开槽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的起点为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的圆心为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开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还包括吸能板;所述吸能板设有吸能板过孔和吸能板开槽组,该吸能板开槽组包含多个吸能板开槽,所述吸能板过孔和各个所述吸能板开槽沿吸能板圆弧射线间隔布置,使得所述吸能板过孔与吸能板开槽组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开槽之间均形成一条吸能板缓冲边,且将最靠近所述吸能板过孔的至少一条吸能板缓冲边记为低速吸能板缓冲边;其中,所述第二螺栓或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时能够卡在其中;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的起点为所述吸能板过孔的中心,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的曲率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的曲率相等;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使得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的方向相同,并且: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吸能板过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共轴,所述吸能板过孔的中心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的距离,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和第二通孔后与所述座垫侧板连接;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吸能板过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共轴,所述吸能板过孔的中心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的距离,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和第一通孔后与所述座垫侧板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板与吸能板形成缓冲边错位重叠的布置方式,即:在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时,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和吸能板圆弧射线的方向,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开始,所述连接板缓冲边和所述吸能板缓冲边交替布置。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能板上与吸能板过孔相邻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设有刚性弱化结构。其中,优选的:所述与吸能板过孔相邻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上的刚性弱化结构为:所述吸能板过孔呈圆弧拱形,该圆弧拱形由半圆弧段、直线底边段和两段直线侧边段构成,所述直线底边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半圆弧段的直径,两段所述直线侧边段均垂直于所述直线底边段,每一段所述直线侧边段均连接在所述半圆弧段的端点与所述直线底边段的端点之间,且所述半圆弧段的中点与所述直线底边段的中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直径;与所述吸能板过孔相邻的吸能板开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直径。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板缓冲边和或吸能板缓冲边的角部设有缺口。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各条所述连接板缓冲边的宽度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逐条增加,各条所述吸能板缓冲边的宽度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逐条增加。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能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方式为:所述连接板开设有卡槽,且所述连接板的边缘设有连接板外翻边;所述吸能板的边缘设有吸能板外翻边和卡齿;所述连接板外翻边与吸能板外翻边内外相紧贴,所述卡齿插入所述卡槽中。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上安装有防脱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发明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连接板开槽组,增设设有吸能板过孔和吸能板开槽组的吸能板,并将吸能板固定在连接板上,利用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吸能板缓冲边和连接板缓冲边受到第二螺栓或第一螺栓挤压变形甚至断裂,来吸收乘员对座椅靠背的冲击能量,有效的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保护了乘员;并且,本发明通过吸能板缓冲边和连接板缓冲边发生变形与断裂的数量,来吸收不同追尾碰撞速度下的冲击能量,因此,本发明能够通过调节每一条吸能板缓冲边和连接板缓冲边的刚度以及它们的数量,来改变本发明吸收冲击能量的下限值和上限值,以使得乘员在低速追尾碰撞对应于冲击能量下限值至高速追尾碰撞对应于冲击能量上限值下受到的冲击均能够得到缓冲;另外,由于所述吸能板过孔的中心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的距离,使得:发生追尾碰撞时,吸能板上的若干条低速吸能板缓冲边必然首先发生变形与断裂,并在全部低速吸能板缓冲边均断裂后,其余的吸能板缓冲边和连接板上的连接板缓冲边才会发生变形与断裂,因此,在发生中低速追尾碰撞后,吸能板上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已能将冲击能量吸收完,而连接板和汽车座椅骨架均不会受到冲击发生永久变形,从而,只需拆卸下已变形的吸能板并更换新的吸能板,汽车座椅即可继续使用,汽车座椅的维修费用非常低。综上所述,本发明使乘员在低速追尾碰撞至高速追尾碰撞下受到的冲击均能够得到缓冲,且在发生中低速追尾碰撞后,汽车座椅仅需更换吸能板即可继续使用,有效的降低了发生碰撞后的维修成本。第二,本发明通过将连接板与吸能板形成缓冲边错位重叠的布置方式,在连接板和吸能板有限的空间内,能够更大限度的增加连接板缓冲边和吸能板缓冲边的总数量,以提高本发明吸收冲击能量的上限值,使得更高速的追尾碰撞冲击能够得到缓冲;并且,连接板缓冲边和吸能板缓冲边的总数量增加,也可使吸能的效率提高。第三,本发明在与吸能板过孔相邻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设置刚性弱化结构,由于发生追尾碰撞时,与吸能板过孔相邻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是最先被冲击变形和断裂的,因此,通过刚性弱化结构降低它的刚性,也就降低了本发明吸收冲击能量的下限值,使得更低速的追尾碰撞冲击也能够得到缓冲。第四,本发明通过在连接板缓冲边和或吸能板缓冲边的角部设有缺口,能调节连接板缓冲边和或吸能板缓冲边的刚性,以确保每一条连接板缓冲边和吸能板缓冲边在受到冲击时均能够发生变形与断裂,并改变本发明吸收冲击能量的下限值和上限值。第五,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板缓冲边的宽度和吸能板缓冲边的宽度来改变它们的刚性,以确保本发明在高速追尾碰撞下的吸能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车辆正常行驶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的结构爆炸图;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接板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接板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3为图4-2的A-A剖视图;图5-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吸能板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吸能板6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3为图5-2的B-B剖视图;图6-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连接板2与吸能板6的背面装配示意图;图6-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连接板2与吸能板6的正面装配示意图;图7-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7-2为图7-1的C-C剖视图;图8-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连接板2上的缺口形式之一;图8-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连接板2上的缺口形式之二;图8-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连接板2上的缺口形式之三;图8-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连接板2上的缺口形式之四;图9-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吸能板6上的缺口形式之一;图9-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吸能板6上的缺口形式之二;图9-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吸能板6上的缺口形式之三;图9-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吸能板6上的缺口形式之四;图9-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吸能板6上的缺口形式之五;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在车辆正常行驶时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是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包括座垫侧板1、连接板2、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所述连接板2的下部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2a和第二通孔2b,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a和第二通孔2b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以将所述连接板2固定在所述座垫侧板1上;所述连接板2的上部用于连接座椅靠背5,连接板2的上部可以直接与座椅靠背5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调角器8与座椅靠背5连接。所述连接板2设有连接板开槽组,该连接板开槽组包含多个连接板开槽2c,各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沿连接板圆弧射线2d间隔布置,使得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之间形成一条连接板缓冲边21,且将最靠近所述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的连接板开槽2c记为第一连接板开槽2c1,该第一连接板开槽2c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延伸,将与该第一连接板开槽2c1相邻的连接板缓冲边21记为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所述连接板开槽组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b处: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b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为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圆心为所述第一通孔2a的圆心2a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开槽2c1与所述第二通孔2b相连通;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还包括吸能板6;所述吸能板6设有吸能板过孔6a和吸能板开槽组,该吸能板开槽组包含多个吸能板开槽6c,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各个所述吸能板开槽6c沿吸能板圆弧射线6b间隔布置,使得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吸能板开槽组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之间均形成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且将最靠近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至少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记为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其中,所述第二螺栓4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时能够卡在其中;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起点为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曲率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曲率相等;所述吸能板6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上,使得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相同,并且: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b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所述第二通孔2b共轴,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的距离,所述第二螺栓4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第二通孔2b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与所述座垫侧板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所述座垫侧板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分别穿过座垫侧板1上的两个通孔后与两个螺母7连接固定;或者,所述座垫侧板1上直接开设两个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分别与座垫侧板1上的两个螺纹孔连接固定。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参见图1,当应用本发明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的车辆正常行驶时,乘员乘坐座椅上对座椅靠背5施加的压力F1较小,使得乘员依次通过座椅靠背5、连接板2和第二螺栓4作用于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上的压力F2也较小,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的刚度足以承受该压力F2而不会发生永久的塑性变形,因此,在车辆正常行驶时,与常规的汽车座椅一样,应用本发明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的汽车座椅能够正常使用。其中,所述第二螺栓4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时能够卡在其中的作用是:配合所述吸能板6与连接板2的固定关系,使得连接板2与第二螺栓4相对固定,避免:车辆正常行驶时,因连接板2上第一连接板开槽2c1的存在,导致连接板2与第二螺栓4发生相对移动。参见图2,当应用本发明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的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乘员对座椅靠背5形成非常大的冲击力F3,使得:在座椅靠背5的带动下,连接板2绕第一螺栓3逆时针旋转运动,而因第二螺栓4与座垫侧板1连接固定,则使第二螺栓4相对于连接板2沿连接板圆弧射线2d和吸能板圆弧射线6b运动,从而,第二螺栓4会首先挤压在吸能板6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上,由于杠杆效应的作用即:第一螺栓3为支点,冲击力F3为动力,座椅靠背5为动力臂,第二螺栓4对吸能板缓冲边61或连接板缓冲边21的挤压力F4为阻力,第一螺栓3与第二螺栓4之间的部位为阻力臂,第二螺栓4对吸能板缓冲边61或连接板缓冲边21的挤压力F4被放大,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会被第二螺栓4挤压变形,在此过程中,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的变形起到了吸收冲击力F3的冲击能量的作用,而当冲击力F3足够大的情况下,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会发生断裂,而第二螺栓4则会继续相对于连接板2沿连接板圆弧射线2d和吸能板圆弧射线6b运动,继续挤压下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或连接板缓冲边21,直至冲击力F3的冲击能量被全部吸收,则连接板2停止逆时针旋转运动、第二螺栓4停止与连接板2的相对运动;因此,本发明利用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吸能板缓冲边61和连接板缓冲边21受到第二螺栓4挤压变形甚至断裂,来吸收乘员对座椅靠背5的冲击能量,有效的在车辆发生追尾碰撞时保护了乘员。其中,所述连接板2上开设连接板开槽组的方式以及所述吸能板6上开设吸能板过孔6a和吸能板开槽组的方式,对第二螺栓4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即使得所述第二螺栓4相对于连接板2沿连接板圆弧射线2d和吸能板圆弧射线6b运动,能够有效避免第二螺栓4对吸能板6除吸能板缓冲边61外的其它部位、对连接板2除连接板缓冲边21外的其它部位产生冲击,以提高缓冲吸能效果。并且,本发明通过吸能板缓冲边61和连接板缓冲边21发生变形与断裂的数量,来吸收不同追尾碰撞速度下的冲击能量,因此,本发明能够通过调节每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和连接板缓冲边21的刚度以及它们的数量,来改变本发明吸收冲击能量的下限值和上限值,以使得乘员在低速追尾碰撞对应于冲击能量下限值至高速追尾碰撞对应于冲击能量上限值下受到的冲击均能够得到缓冲。另外,由于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的距离,使得:发生追尾碰撞时,吸能板6上的若干条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必然首先发生变形与断裂,并在全部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均断裂后,其余的吸能板缓冲边61和连接板2上的连接板缓冲边21才会发生变形与断裂,因此,在发生中低速追尾碰撞后,吸能板6上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已能将冲击能量吸收完,而连接板2和汽车座椅骨架均不会受到冲击发生永久变形,从而,只需拆卸下已变形的吸能板6并更换新的吸能板6,汽车座椅即可继续使用,汽车座椅的维修费用非常低。综上所述,本发明使乘员在低速追尾碰撞至高速追尾碰撞下受到的冲击均能够得到缓冲,且在发生中低速追尾碰撞后,汽车座椅仅需更换吸能板6即可继续使用,有效的降低了发生碰撞后的维修成本。实施例二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是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包括座垫侧板1、连接板2、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所述连接板2的下部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2a和第二通孔2b,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a和第二通孔2b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以将所述连接板2固定在所述座垫侧板1上;所述连接板2的上部用于连接座椅靠背5,连接板2的上部可以直接与座椅靠背5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调角器8与座椅靠背5连接。所述连接板2设有连接板开槽组,该连接板开槽组包含多个连接板开槽2c,各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沿连接板圆弧射线2d间隔布置,使得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之间形成一条连接板缓冲边21,且将最靠近所述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的连接板开槽2c记为第一连接板开槽2c1,该第一连接板开槽2c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延伸,将与该第一连接板开槽2c1相邻的连接板缓冲边21记为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所述连接板开槽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a处: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a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为所述第一通孔2a的圆心2a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圆心为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开槽2c1与所述第一通孔2a相连通;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还包括吸能板6;所述吸能板6设有吸能板过孔6a和吸能板开槽组,该吸能板开槽组包含多个吸能板开槽6c,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各个所述吸能板开槽6c沿吸能板圆弧射线6b间隔布置,使得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吸能板开槽组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之间均形成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且将最靠近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至少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记为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其中,所述第一螺栓3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时能够卡在其中;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起点为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曲率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曲率相等;所述吸能板6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上,使得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相同,并且: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a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所述第一通孔2a共轴,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a的圆心2a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的距离,所述第一螺栓3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第一通孔2a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与所述座垫侧板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所述座垫侧板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分别穿过座垫侧板1上的两个通孔后与两个螺母7连接固定;或者,所述座垫侧板1上直接开设两个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分别与座垫侧板1上的两个螺纹孔连接固定。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二中,以第二螺栓4为支点,以第一螺栓3对吸能板缓冲边61或连接板缓冲边21的挤压力F5为阻力。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三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如图7-2所示,所述连接板2与吸能板6形成缓冲边错位重叠的布置方式,即:在所述吸能板6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上时,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和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方向,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开始,所述连接板缓冲边21和所述吸能板缓冲边61交替布置。从而,在连接板2和吸能板6有限的空间内,能够更大限度的增加连接板缓冲边21和吸能板缓冲边61的总数量,以提高本发明吸收冲击能量的上限值,使得更高速的追尾碰撞冲击能够得到缓冲;并且,连接板缓冲边21和吸能板缓冲边61的总数量增加,也可使吸能的效率提高。实施例四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四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所述吸能板6上与吸能板过孔6a相邻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设有刚性弱化结构。从而,由于发生追尾碰撞时,与吸能板过孔6a相邻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是最先被冲击变形和断裂的,因此,通过刚性弱化结构降低它的刚性,也就降低了本发明吸收冲击能量的下限值,使得更低速的追尾碰撞冲击也能够得到缓冲。其中,优选的:如图5-2所示,所述与吸能板过孔6a相邻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上的刚性弱化结构为:所述吸能板过孔6a呈圆弧拱形,该圆弧拱形由半圆弧段、直线底边段和两段直线侧边段构成,所述直线底边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半圆弧段的直径,两段所述直线侧边段均垂直于所述直线底边段,每一段所述直线侧边段均连接在所述半圆弧段的端点与所述直线底边段的端点之间,且所述半圆弧段的中点与所述直线底边段的中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直径;与所述吸能板过孔6a相邻的吸能板开槽6c的长度L小于所述直径。实施例五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五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本发明通过在连接板缓冲边21和或吸能板缓冲边61上设置刚性弱化结构,来调节连接板缓冲边21和或吸能板缓冲边61的刚性,以确保每一条连接板缓冲边21和吸能板缓冲边61在受到冲击时均能够发生变形与断裂,并改变本发明吸收冲击能量的下限值和上限值,优选的:如图8-1至图8-4,以及图9-1至图9-5所示,所述连接板缓冲边21和或吸能板缓冲边61的角部设有缺口2f和6d,该缺口可以是圆弧形、三角形等各种形式。实施例六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六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参见图4-2,各条所述连接板缓冲边21的宽度W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逐条增加,参见图5-2,各条所述吸能板缓冲边61的宽度W2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逐条增加,以确保本发明在高速追尾碰撞下的吸能效果。实施例七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七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所述吸能板6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上的方式为:所述连接板2开设有卡槽2e,且所述连接板2的边缘设有连接板外翻边23;所述吸能板6的边缘设有吸能板外翻边63和卡齿64;所述连接板外翻边23与吸能板外翻边63内外相紧贴,所述卡齿64插入所述卡槽2e中。从而,对于实施例一,当所述第二螺栓4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第二通孔2b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时,所述吸能板6即固定在了所述连接板2上;对于实施例二,当所述第一螺栓3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第一通孔2a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时,所述吸能板6即固定在了所述连接板2上。其中,所述连接板2、吸能板6、座垫侧板1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是:吸能板6位于连接板2与座垫侧板1之间,此时,吸能板外翻边63包裹在连接板外翻边23外;也可以是:连接板2位于吸能板6与座垫侧板1之间,此时,连接板外翻边23包裹在吸能板外翻边63外。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上安装有防脱垫片9,以防止第二螺栓4对于实施例一或第一螺栓3对于实施例二被拉脱。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例如:连接板2与吸能板6也可不采用缓冲边错位重叠的布置方式,即连接板缓冲边21和吸能板缓冲边61也可同时处于同一个垂直于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面上,此时,可通过在连接板缓冲边21和或吸能板缓冲边61上设置刚性弱化结构,确保第一通孔2a或第二通孔2b的挤压力能够使它们变形、断裂,避免连接板缓冲边21和吸能板缓冲边61叠加的刚性过大而无法被冲击变形,造成本发明的缓冲吸能效果失效。

权利要求:1.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包括座垫侧板1、连接板2、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所述连接板2的下部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2a和第二通孔2b,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a和第二通孔2b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以将所述连接板2固定在所述座垫侧板1上;所述连接板2的上部用于连接座椅靠背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设有连接板开槽组,该连接板开槽组包含多个连接板开槽2c,各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沿连接板圆弧射线2d间隔布置,使得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之间形成一条连接板缓冲边21,且将最靠近所述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的连接板开槽2c记为第一连接板开槽2c1,该第一连接板开槽2c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延伸,将与该第一连接板开槽2c1相邻的连接板缓冲边21记为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所述连接板开槽组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b处或第一通孔2a处: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b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为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圆心为所述第一通孔2a的圆心2a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开槽2c1与所述第二通孔2b相连通;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a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起点为所述第一通孔2a的圆心2a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圆心为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开槽2c1与所述第一通孔2a相连通;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还包括吸能板6;所述吸能板6设有吸能板过孔6a和吸能板开槽组,该吸能板开槽组包含多个吸能板开槽6c,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各个所述吸能板开槽6c沿吸能板圆弧射线6b间隔布置,使得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吸能板开槽组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开槽2c之间均形成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且将最靠近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至少一条吸能板缓冲边61记为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其中,所述第二螺栓4或第一螺栓3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时能够卡在其中;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起点为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曲率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曲率相等;所述吸能板6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上,使得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与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的方向相同,并且: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2b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所述第二通孔2b共轴,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孔2b的圆心2b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的距离,所述第二螺栓4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第二通孔2b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对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2a处的连接板开槽组,所述吸能板过孔6a与所述第一通孔2a共轴,所述吸能板过孔6a的中心6a1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到任意一条所述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a的圆心2a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到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的距离,所述第一螺栓3穿过所述吸能板过孔6a和第一通孔2a后与所述座垫侧板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与吸能板6形成缓冲边错位重叠的布置方式,即:在所述吸能板6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上时,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和吸能板圆弧射线6b的方向,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缓冲边22开始,所述连接板缓冲边21和所述吸能板缓冲边61交替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6上与吸能板过孔6a相邻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设有刚性弱化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吸能板过孔6a相邻的低速吸能板缓冲边62上的刚性弱化结构为:所述吸能板过孔6a呈圆弧拱形,该圆弧拱形由半圆弧段、直线底边段和两段直线侧边段构成,所述直线底边段的长度等于所述半圆弧段的直径,两段所述直线侧边段均垂直于所述直线底边段,每一段所述直线侧边段均连接在所述半圆弧段的端点与所述直线底边段的端点之间,且所述半圆弧段的中点与所述直线底边段的中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直径;与所述吸能板过孔6a相邻的吸能板开槽6c的长度L小于所述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缓冲边21和或吸能板缓冲边61的角部设有缺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条所述连接板缓冲边21的宽度W1沿所述连接板圆弧射线2d逐条增加,各条所述吸能板缓冲边61的宽度W2沿所述吸能板圆弧射线6b逐条增加。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6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上的方式为:所述连接板2开设有卡槽2e,且所述连接板2的边缘设有连接板外翻边23;所述吸能板6的边缘设有吸能板外翻边63和卡齿64;所述连接板外翻边23与吸能板外翻边63内外相紧贴,所述卡齿64插入所述卡槽2e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上安装有防脱垫片9。

百度查询: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追尾碰撞座椅吸能结构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