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及折叠式防洪墙_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_201811197685.8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10-15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公开(公告)号:CN109356089B

主分类号:E02B3/10

分类号:E02B3/1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8#授权;2019.03.15#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2.19#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折叠底板和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折叠底板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旋转连接,所述折叠底板包括第一翻折底板和第二翻折底板,所述第一翻折底板和第二翻折底板旋转连接;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旋转连接。本发明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可以折叠,收纳方便,不占地方。本发明防洪墙能够实现快速组装,减少人力和组装时间,而且能够在各种条件下使用,防洪墙折叠起来,方便运输,占用空间少。

主权项:1.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折叠底板和挡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1包括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2包括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折叠底板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旋转连接,所述折叠底板包括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所述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旋转连接;所述折叠底板折叠时,折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平行;所述挡板5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旋转连接。

全文数据: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及折叠式防洪墙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及折叠式防洪墙。背景技术近几年来,我国大量地区在夏天是暴雨成灾,多条河流水位超警戒并且由于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降水径流过程变化及城市排涝能力不足等原因,城区一旦遇特大暴雨便内涝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地下设施的有效运行。面对这种情况,防洪防汛的传统做法是用沙袋、木板来挡住雨水的涌进,运输困难,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堵住小的径流,使堤坝不断被冲刷而溃堤,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首先木料如果大量使用必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导致新灾情,实质是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所以近年已经不采用了;由于装沙需要大量的人力,严重响影抢修的时间,而且水流急时沙包容易被冲走,所以出现了用人墙抗洪的可歌可泣感人事迹,但从技术层面上说明我国的抗洪技术严重不足所导致的,但暴雨的突袭往往来不及找沙袋等防汛物品,有时甚至半夜、休息天来袭,根本来不及组织人员进行防汛防堵,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短时间的暴雨导致城市内涝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尤其地下车库,由于不能及时将水排出,导致大量车辆被淹,同样,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几年的暴雨有愈来愈猛之势,在排水设计上对来水量的预估不足;另一方面,也有技术上的困难,难以做好防范措施,例如预先用砂包磊好,挡住水流,避免其从车库出口流入车库内,这和砂包较重,搬运磊放困难有关,且组装不便,尤其遇到紧急情况,装配速度慢,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使用起来不仅费时同时还比较费力,如果距离比较大则所消耗的人力和时间成比例上涨,而且收取时候则一个一个收取,消耗的人力也比较大,时间也比较长。发明内容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折叠底板和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折叠底板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旋转连接,所述折叠底板包括第一翻折底板和第二翻折底板,所述第一翻折底板和第二翻折底板旋转连接;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旋转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侧面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翻折底板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翻折底板通过第二连接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立柱与所述挡板一端通过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挡板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挡板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销相适配的轴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采用连接轴、销钉、合页或铰链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所述挡板底部设置有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采用橡胶复合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都设置有加强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包括多个所述的折叠式防洪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有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所述相连的两个折叠式防洪装置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或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折叠底板和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折叠底板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旋转连接,所述折叠底板包括第一翻折底板和第二翻折底板,所述第一翻折底板和第二翻折底板旋转连接;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旋转连接。实现了装置的折叠,且收纳方便,不占地方;展开时,折叠底板与挡板垂直,可以更好地防止洪水,支撑作用更好,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支撑作用更强,保护财产安全,采用连接轴、销钉、合页或铰链连接,方便折叠、拆卸和组装。折叠式防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在需要竖立防洪装置的位置直接拉展开,将固定销插入相应的轴孔便可形成防洪装置,消耗人力少,同时效率也更高。防洪墙包括多个折叠式防洪装置,可以自由拆卸、拼接组装;使用完回收简便,将固定销拔出相应的轴孔,在防洪墙两侧向内推挤便可将其折叠起来。本发明防洪墙能够实现快速组装,减少人力和组装时间,而且能够在各种条件下使用,防洪墙折叠起来,方便运输,占用空间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及折叠式防洪墙,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所述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爆照示意图;图2为所述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折叠示意图;图4为所述一种折叠式防洪墙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一种折叠式防洪墙折叠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一翻折底板;4-第二翻折底板;5-挡板;6-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折叠底板和挡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1包括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2包括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折叠底板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旋转连接,所述折叠底板包括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所述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旋转连接;所述挡板5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旋转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使支撑更加牢固,抵抗洪水压力更好防止洪水过大,毁坏装置,更加安全。具体地,所述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转连接,折叠时,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可以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2侧面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翻折底板4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翻折底板3通过第二连接件铰接。具体地,所述凸起的凸出长度与所述挡板5厚度相同,折叠时,可以容纳挡板5,使折叠更加平整,更加方便,效果更好,折叠后占地更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第一立柱与所述挡板5一端通过固定杆6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挡板5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6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挡板5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销相适配的轴孔。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与所述挡板5通过固定杆6可拆卸连接,固定杆6的固定销拔出相适配的轴孔,挡板5向第二支撑板2方向折叠,第二翻折底板4向第二支撑板2折叠,第一翻折底板3折叠,方便快捷,节约时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采用连接轴、销钉、合页或铰链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采用连接轴、销钉、合页或铰链,方便折叠、拆卸和组装。进一步地,所述挡板5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所述挡板5底部设置有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减少洪水渗漏,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体地,所述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为橡胶复合件,橡胶复合件使用寿命长,价格便宜,方便安装,不透水且抗压作用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平行。实施例2: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折叠底板和挡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1包括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2包括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折叠底板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旋转连接,所述折叠底板包括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所述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旋转连接;所述挡板5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旋转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使支撑更加牢固,抵抗洪水压力更好防止洪水过大,毁坏装置,更加安全。具体地,所述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4转连接,折叠时,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可以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2侧面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翻折底板4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翻折底板3通过第二连接件铰接。具体地,所述凸起的凸出长度与所述挡板5厚度相同,折叠时,可以容纳挡板5,使折叠更加平整,更加方便,效果更好,折叠后占地更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第一立柱与所述挡板5一端通过固定杆6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挡板5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6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挡板5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销相适配的轴孔。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与所述挡板5通过固定杆6可拆卸连接,固定杆6的固定销拔出相适配的轴孔,挡板5向第二支撑板2方向折叠,第二翻折底板4向第二支撑板2折叠,第一翻折底板3折叠,方便快捷,节约时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采用连接轴、销钉、合页或铰链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采用连接轴、销钉、合页或铰链,方便折叠、拆卸和组装。进一步地,所述挡板5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所述挡板5底部设置有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减少洪水渗漏,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体地,所述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为橡胶复合件,橡胶复合件使用寿命长,价格便宜,方便安装,不透水且抗压作用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都设置有加强筋,防止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变形,更好的起支撑作用。实施例2与实施例1区别:实施例2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都设置有加强筋,防止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变形,更好的起支撑作用。实施例3: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包括多个所述的折叠式防洪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板2设置有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二支撑板2结构相同,所述相连的两个折叠式防洪装置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或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一端都设置有凸起,使用更加便捷,节约材料,节省物力财力。相连的两个折叠式防洪装置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或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可以更加方便的折叠使用,节约材料,减少成本和人力。折叠式防洪墙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在需要竖立防洪墙的位置直接拉展开,固定杆的固定销插入相适配的轴孔,便可形成防洪墙,消耗人力少,同时效率也更高,防洪墙包括多个折叠式防洪装置,可以自由拆卸、拼接组装;使用完回收简便,固定杆的固定销拔出相适配的轴孔,在防洪墙两侧向内推挤便可将其折叠起来,大大提高防洪墙的综合性能,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折叠底板和挡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1包括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2包括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折叠底板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旋转连接,所述折叠底板包括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所述第一翻折底板3和第二翻折底板4旋转连接;所述挡板5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旋转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侧面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翻折底板4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翻折底板3通过第二连接件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第一立柱与所述挡板5一端通过固定杆6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挡板5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挡板5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销相适配的轴孔。5.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采用连接轴、销钉、合页或铰链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连接处设置有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所述挡板5底部设置有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的有机柔性材料采用橡胶复合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平行。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都设置有加强筋。10.一种折叠式防洪墙,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设置有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板2设置有所述第二横杆、第二立柱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横杆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二支撑板2结构相同,所述相连的两个折叠式防洪装置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或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连接。

百度查询: 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防洪装置及折叠式防洪墙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