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多功能锅_中山市众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_201910474861.6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众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6-03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10123126B

主分类号:A47J27/00

分类号:A47J27/00;A47J27/04;A47J36/00;A47J37/06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19.09.1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8.16#公开

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功能锅,包括有锅体、加热组件、用于连接加热组件和锅体的支撑座和控制器,支撑座设置有凹腔,凹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进水接头,进水接头通过进水通道与水泵连通,锅体上设置有与进水接头位置相对应的进水装置,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进水接头可拆装地连通、出水口位于锅体内,进水装置内或进水管路内设置有止回阀;加热组件、水泵和温度传感器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控制器。如此设置,该多功能锅可以对锅体的温度进行精准地控制,避免了在熟制过程中因温度控制不准确而将食物烧焦、烧糊等情况,而且通过水泵向锅体内进行注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既可以对注水量进行准确地控制,又有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主权项:1.一种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承载食物的锅体1、用于给所述锅体1加热的加热组件2、用于连接所述加热组件2和所述锅体1的支撑座和控制器,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供所述锅体1嵌入并靠近或接触所述加热组件2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锅体1接触的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所述进水接头6通过进水通道与水泵连通,所述锅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接头6位置相对应的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接头6可拆装地连通、出水口位于所述锅体1内,所述进水装置内或进水管路内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加热组件2、所述水泵和所述温度传感器5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在所述锅体加热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向所述锅体1内不断注入水,通过控制进水量,始终保持所述锅体1内具有加热工序适合的水量。

全文数据:多功能锅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锅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锅。背景技术锅是一种炊事用具,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煎、炸、炒等多种熟制工作。锅的使用历史悠久,是中国人烹饪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多开始使用电锅,电锅是一种以电为能源的锅具,比如,电磁锅,电热锅等。现有的锅具,一般是在锅体的下方设置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给锅体进行加热,进而实现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熟制操作,而调节锅体的温度,一般是控制加热组件的功率输出,并不能对锅体的温度进行精准的控制,不利于多种熟制操作。由于蒸烤焖涮等加热工序所需要的温度和水量不同,而现有的锅具在加水时,一般是由锅体的开口向锅体内倒水,不便于精确控制水量,而且加水的操作费时费力,不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锅体温度控制不精确,且加水操作费时费力、不便精确控制水量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明内容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锅,其能够解决现有的锅体温度控制不精确,且加水操作费时费力、不便精确控制水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锅,包括有用于承载食物的锅体、用于给所述锅体加热的加热组件、用于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锅体的支撑座和控制器,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供所述锅体嵌入并靠近或接触所述加热组件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锅体接触的温度传感器和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通过进水通道与水泵连通,所述锅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接头位置相对应的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接头可拆装地连通、出水口位于所述锅体内,所述进水装置内或所述进水管路内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水泵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沿所述锅体的周向环绕的支撑圈和位于所述锅体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的支撑架,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进水接头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和与所述进水接头连通的第二连接头,且所述支撑圈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贯穿的通孔。优选地,所述进水装置包括有位于所述锅体内侧的进水帽和位于所述锅体外侧的进水底座,所述进水底座贯穿所述锅体的底壁与所述进水帽连接,且所述进水底座和所述进水通道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贯通的内腔,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内腔内。优选地,所述进水底座靠近所述进水帽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锥形腔,所述锥形腔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水底座至所述进水帽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止回阀为嵌在所述锥形腔内的止回锥,所述止回锥与所述锥形腔相适配、并能够沿所述进水底座至所述进水帽的方向位移。优选地,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进水帽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包括有用于给所述进水接头导向的导向部和用于与所述进水接头插接的连接部,所述导向部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水帽至所述进水底座的方向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锅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锅体相抵的定位块。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为电磁炉。优选地,还包括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显示板和控制按键,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时间、功率和温度,所述控制按键用于调节时间、功率和温度,以调节熟制模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锅体上设置有进水装置,当锅体嵌在支撑座内时,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进水接头相连通,而出水口位于锅体的内部,从而将水通过进水装置注入到锅体内,通过水泵向锅体内注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利于实现对注水量的控制;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并将检测到的锅体的实时温度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数据,对加热组件进行实时地调节,当接收到的实时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降低对锅体的加热,当接收到的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提高对锅体的加热,进而实现对锅体的温度的精确控制;水泵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当控制器接收到加水指令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向锅体内加水,方便快捷,有利于对注水量的精准控制,而且通过控制进水量的不同,可以实现蒸烤焖涮等多种加热工序,有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该多功能锅可以对锅体的温度进行精准地控制,避免了在熟制过程中因温度控制不准确而将食物烧焦、烧糊等情况,而且通过水泵向锅体内进行注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既可以对注水量进行准确地控制,又有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多功能锅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架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锅体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进水装置与进水接头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锅体,2-加热组件,3-支撑圈,4-支撑架,5-温度传感器,6-进水接头,7-进水装置,8-第一连接头,9-第二连接头,10-定位块,71-进水帽,72-进水底座,73-止回锥。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考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锅,包括有锅体1、加热组件2、支撑座和控制器,其中,锅体1用于承载实物、并将锅体1的热量传递给食物,进而实现食物的熟制,该锅体1可以设置为304不锈钢材质,其能够快速导热,便于电磁加热,耐酸性腐蚀,结构稳定可靠;加热组件2用于给锅体1进行加热,以使锅体1具有一定的热度,以便烹饪食物,具体地,该加热组件2可以是电磁炉,也可以是其他能够给锅体1进行加热的组件;支撑座用于连接锅体1和加热组件2,以将锅体1固定在加热组件2的加热区域,保持该多功能锅的整体性。支撑座设置有凹腔,锅体1伸入到该凹腔内、以靠近或接触加热组件2,既能够固定锅体1,又能够使得加热组件2对锅体1进行加热。在凹腔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由于锅体1嵌在凹腔内,以使得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能够与锅体1接触,其中,温度传感器5与锅体1的外壁接触,并能够感应出锅体1的温度,具体地,该温度传感器5可以位于锅体1的侧壁,也可以位于锅体1的底壁;进水接头6通过进水通道与水泵连通,在水泵的带动下,将水通过进水通道流通至进水接头6,再通过进水接头6与锅体1连接,进而将水添加到锅体1的内部。具体地,在锅体1上设置有进水装置,该进水装置与进水接头6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当锅体1嵌在支撑座内时,进水装置与进水接头6相连通,这里,进水装置可以设置在锅体1的侧部,也可以设置在锅体1的底部,进水接头6与进水装置相匹配。其中,进水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相连通,当锅体1嵌在支撑座内时,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进水接头6相连通,而出水口位于锅体1的内部,从而将水通过进水装置注入到锅体1内,通过水泵向锅体1内注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利于实现对注水量的控制。而且,为了防止锅体1内的水沿进水通道回流,在进水装置或者进水通道内设置有止回阀,这样,以保证水仅仅可以沿通道进入到锅体1内,并不能由锅体1流出。加热组件2、水泵和温度传感器5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控制器,以通过控制器精确地控制锅体1的温度和注水量。其中,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并将检测到的锅体1的实时温度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数据,对加热组件2进行实时地调节,当接收到的实时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2降低对锅体1的加热,当接收到的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2提高对锅体1的加热,进而实现对锅体1的温度的精确控制;水泵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当控制器接收到加水指令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向锅体1内加水,方便快捷,有利于对注水量的精准控制,而且通过控制进水量的不同,可以实现蒸烤焖涮等多种加热工序,有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由于蒸烤焖涮的过程所需要的水量不同,可以调节不同的熟制状态,根据不同的熟制状态对注水量精准控制。比如,当用作蒸锅使用时,在给锅体1加热的同时,向锅体1内不断地注入水,通过控制注水的流量,并保持锅体1内的水量始终是处于锅体1底部的一层,这样,可以保证进水到锅体1内的水迅速加热至沸点,以形成蒸汽,有利于节约水量,提升蒸的效率;当用作涮锅、烤锅和焖锅时,均与上述蒸锅类似,只需始终保持锅体1内的处于适合刷烤焖的水量即可,这里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器用于对各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发出相对应的控制指令,具体地,该控制器可以设置为单片机,具体型号为TM57FLA80,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控制结构,这里不做限定。如此设置,该多功能锅可以对锅体1的温度进行精准地控制,避免了在熟制过程中因温度控制不准确而将食物烧焦、烧糊等情况,而且通过水泵向锅体1内进行注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既可以对注水量进行准确地控制,又有利于提升食品熟制的操作的自动化水平。本实施例中,支撑座包括有支撑圈3和支撑架4,其中,支撑圈3沿锅体1的周向环绕在锅体1的侧壁,通过支撑圈3可以对锅体1的边沿翻折处进行支撑,以使得锅体1架在支撑圈3内;支撑架4位于锅体1和加热组件2之间,用于对锅体1的底部进行支撑。而且,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均设置在支撑架4上,由于温度传感器5位于锅体1的底部,而加热组件2也是对锅体1的底部进行加热,使得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实时温度更加精确,进而对锅体1的温度控制更加及时;而进水接头6位于锅体1的底部,可以减少水的流通路径,既有利于快速注水,又便于对水量精准控制。其中,在支撑架4的侧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头8和第二连接头9,其中,第一连接头8与温度传感器5连通,并通过线路连接至控制器,以便于结构的组装和线路的连接,进而保证支撑架4的整体性;第二连接头9与进水接头6连通,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水泵,在连接管路时只需要将管路与第二连接头9连通,即可实现对进水接头6的连通,便于组装,避免了支撑架4内部线路混乱。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支撑架4可以设置为食品级的硅胶垫,由于硅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以便于延长使用寿命,当然,支撑架4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耐高温的材质。该硅胶垫为镂空结构,即可以包括外周的圆形胶圈和沿圆形胶圈的直径连接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条,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位于连接条上,并在连接条的内部设置线路和管路,分别连通至第一连接头8和第二连接头9。而且,在支撑圈3的侧壁设置有两个通孔,该两个通孔的位置与第一连接头8和第二连接头9的位置相对应,并能够供第一连接头8和第二连接头9贯穿,在组装时,将第一连接头8和第二连接头9分别伸入两个通孔内,可以实现支撑圈3和支撑架4的稳固固定,进而防止支撑圈3和支撑架4的位置偏离,提升支撑座的整体性。需要说明的是,当锅体1嵌入支撑圈3内时,锅体1的外边沿与支撑圈3的上端面相抵、实现支撑,此时,进水接头6刚好与进水装置的进水口连通,且锅体1的底部与支撑架4相抵,此为常规手段,这里不再限定赘述。一些实施例中,进水装置包括有进水底座72和进水帽71,其中,进水帽71设置在锅体1的内侧,且设置有出水口,进水底座72设置在锅体1的外侧,并设置有进水口,这里,进水底座72的一部分贯穿锅体1的底壁与进水帽71连接固定,以使进水帽71和进水底座72固定在锅体1上,当然,为了防止漏水,在连接时可以将进水帽71和进水底座72夹紧锅体1的底壁。而且,在进水帽71和进水底座72之间设置有内腔,该内腔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以保持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连通,这里,将止回阀设置在内腔内,这样,当水通过进水装置进入到锅体1内后,停止注水时可以保证水不会由进水装置回流至进水通道内,将锅体1内部的水与进水通道内的水隔绝,对锅体1加热时也不会对进水通道内的水进行传热,防止烫伤管路,保证了结构稳固性。其中,在进水底座72靠近进水帽71的一端设置有锥形腔,该锥形腔与进水口连通,并且锥形腔的横截面积沿进水底座72至进水帽71的方向逐渐增大;而止回阀设置为止回锥73,该止回锥73嵌在锥形腔内、并与锥形腔相匹配,以使得止回锥73的外壁能够与锥形腔的内壁相贴合,进而阻止水流通过锥形腔,而且,止回锥73远离进水口的一端靠近或处于内腔内、且与进水帽71之间留有间隙,以保证止回锥73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进水底座72至进水帽71的方向位移。当注水时,水流经进水口、并通过使得压力带动止回锥73沿进水底座72至进水帽71的方向位移,以使锥形腔将进水口和内腔连通,进而使水通过出水口流通至锅体1内;当停止注水时,进水口处水对止回锥73施加的压力消失,止回锥73在重力作用下嵌入锥形腔,以将进水口和内腔阻断,进而防止锅体1内的水回流。该结构简单可靠,方便加工生产,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在一些优选方案中,将出水口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出水口均匀的分布在进水帽71的四周,以使得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朝向锅体1的底壁后侧壁,有利于防止水流流向锅体1的外部,具体地,如图4所示,进水帽71设置为圆形结构,且出水口设置为八个、并沿进水帽71的径向延伸,这样,出水稳定,将出水分流,有利于避免产生高压水流。进水口包括有导向部和连接部,其中,导向部用于为进水接头6的伸入进行导向,具体地,该导向部的横截面积沿进水底座72至进水帽71的方向逐渐减小;连接部用于与进水接头6插接,这里,进水接头6的外壁与连接部的内壁的直径相一致,以防止漏水。在将进水接头6与进水口连接时,便于找准定位,且连接稳固可靠。在支撑架4上设置有定位块10,该定位块10位于朝向锅体1的一侧,并能够与锅体1的底壁相抵,由于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均凸出与支撑架4,以便于检测和连接,设置定位块10可以保持锅体1与支撑架4接触后,相抵稳固,可以避免锅体1倾斜,具体地,如图2所示,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相对设置,且该定位块10相对设置有两个,有利于保持锅体1稳定。而且,可以在锅体1的底壁外侧设置凹陷,该凹陷与定位块10相对应,在放置锅体1时,有利于锅体1的找准定位。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设置为电磁炉,由于电磁加热自身不会产生火焰和高温,有利于提升本多功能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然,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有控制板,该控制板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键和显示板,其中,控制按键用于接收使用者的控制指令,用于调节加热的温度、功率和时间,以及注水量和熟制模式,具体地,控制按键可以包括温度调节按键、功率调节按键、加热时间按键和注水量按键,也可以包括调节熟制模式的蒸烤焖涮等多个按键,有利于对食物的加工过程进行调节控制;显示板用于显示时间、功率和温度,当然也可以显示注水情况,有利于对食物的加工状态进行显示,以供使用者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承载食物的锅体1、用于给所述锅体1加热的加热组件2、用于连接所述加热组件2和所述锅体1的支撑座和控制器,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供所述锅体1嵌入并靠近或接触所述加热组件2的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锅体1接触的温度传感器5和进水接头6,所述进水接头6通过进水通道与水泵连通,所述锅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接头6位置相对应的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接头6可拆装地连通、出水口位于所述锅体1内,所述进水装置内或所述进水管路内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加热组件2、所述水泵和所述温度传感器5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控制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沿所述锅体1的周向环绕的支撑圈3和位于所述锅体1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的支撑架4,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进水接头6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连通的第一连接头8和与所述进水接头6连通的第二连接头9,且所述支撑圈3的侧壁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头8和所述第二连接头9贯穿的通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有位于所述锅体1内侧的进水帽71和位于所述锅体1外侧的进水底座72,所述进水底座72贯穿所述锅体1的底壁与所述进水帽71连接,且所述进水底座72和所述进水通道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贯通的内腔,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内腔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底座72靠近所述进水帽7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锥形腔,所述锥形腔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水底座72至所述进水帽71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止回阀为嵌在所述锥形腔内的止回锥73,所述止回锥73与所述锥形腔相适配、并能够沿所述进水底座72至所述进水帽71的方向位移。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进水帽71的周向均匀分布。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包括有用于给所述进水接头6导向的导向部和用于与所述进水接头6插接的连接部,所述导向部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水帽71至所述进水底座72的方向逐渐增大。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朝向所述锅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锅体1相抵的定位块10。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设置为电磁炉。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显示板和控制按键,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时间、功率和温度,所述控制按键用于调节时间、功率和温度,以调节熟制模式。

百度查询: 中山市众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锅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