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_北京呈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201910522780.9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呈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6-17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10130743B

主分类号:E05B63/14

分类号:E05B63/14;E05B15/10;E05B9/00;E05B15/04;E05B15/00;E05B47/00;H01R24/00;H01R13/627;H01R13/633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24.06.11#专利申请权的转移;2019.09.1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8.16#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由公插组件和母插组件组成,公插组件包括公插后壳体、公插前壳体、齿轮驱动机构、中部齿轮、两个公插锁舌、两个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两根复位弹簧和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母插组件包括母插壳体和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公插锁舌由滑动部、传动部、锁紧部和电线连接触点等;两个锁舌设在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且电线连接触点和锁紧部均露出于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之外,齿轮驱动机构设在公插后壳体的中部,中部齿轮设在齿轮驱动机构上,中部齿轮与传动部啮合,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设在公插锁舌上。本发明与现有同类锁具相比,具有同步性好,电源连接稳定,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尺寸小,适用性强等优点。

主权项:1.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由公插组件和母插组件组成,所述公插组件包括公插后壳体(1)、公插前壳体(2)、齿轮驱动机构(3)、中部齿轮(4)、第一公插锁舌(5)、第二公插锁舌(6)、两个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和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8),所述母插组件包括母插壳体(9)和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包括第一滑动部(501)、第一传动部(502)、第一锁紧部(503)和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所述第二公插锁舌(6)包括第二滑动部(601)、第二传动部(602)、第二锁紧部(603)和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所述第一锁紧部(503)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前侧面的左端,所述第二锁紧部(60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前侧面的右端,且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右侧面的前端上设置有第一锁钩(505),所述第二锁紧部(603)左侧面的前端上设置有第二锁钩(605);所述第一传动部(502)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右端面的上部,所述第二传动部(602)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左端面的下部,且所述第一传动部(502)的下平面和所述第二传动部(602)的上平面均设置有齿纹;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后侧面的中部,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后侧面的中部,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的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电线插孔(11);所述公插后壳体(1)与所述公插前壳体(2)盖合后形成公插组件内部空间,所述公插后壳体(1)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6)整体滑动的锁舌滑道,所述公插后壳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伸出并移动的电线连接触点开孔;所述公插前壳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伸出并移动的锁紧部开孔,所述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8)设置在所述公插前壳体(2)的中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6)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锁舌滑道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电线连接触点开孔露出于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之外,同时,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的上部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锁紧部开孔露出于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之外,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相对设置形成一对的锁爪;所述齿轮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公插后壳体(1)内侧面的中部,所述中部齿轮(4)套设在所述齿轮驱动机构(3)的转轴上,所述中部齿轮(4)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部(502)下平面的齿纹及所述第二传动部(602)上平面的齿纹啮合,所述齿轮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所述中部齿轮(4)正转或反转,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6)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6)的前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其中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锁钩(505)贴合,其中部与所述第一锁紧部(503)的右侧面和所述第一滑动部(501)的前侧面贴合,其后部穿过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后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的左侧面贴合,其中另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钩(605)贴合,其中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603)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部(601)的前侧面贴合,其后部穿过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后与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的右侧面贴合,且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后端的开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上的所述电线插孔(11)重合;所述母插壳体(9)的中部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8)的避让孔(14),所述母插壳体(9)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15),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15)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15)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母插壳体(9)的前侧面,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母插壳体(9)的后侧面,且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另一端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母插组件盖设在所述公插组件上,当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6)相向运动时,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分别与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贴合,且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分别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锁紧,当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6)相反运动时,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分别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解锁,且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分别与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分离;所述齿轮驱动机构(3)为电机或锁芯;所述公插前壳体(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中部齿轮(4)前端的鼓包(13),且位于所述母插壳体(9)上的避让孔的尺寸与所述鼓包(13)的尺寸相对应。

全文数据: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背景技术现如今,许多锁具都要求在上锁的同时具备连接电源的功能。这其中,对置锁舌的锁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可以实现接电功能的锁具,其两个锁舌呈爪钩状,相对设置在锁壳上,通过驱动装置及传动装置同时带动两个钩状锁舌相向或相对运动,从而在实现锁具的上锁和解锁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电源的连接和断开。但现有的对置锁舌的锁具大多都具有体积大、易磨损、锁舌运动不同步、无法自动上锁等缺点,从而导致使用寿命短、使用感不佳、适用性不强以及电源连接不稳定等问题。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对置锁舌的锁具存在的寿命短、使用感不佳、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具有体积小、耐磨损、锁舌运动同步、可自动上锁且电源连接稳定的优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由公插组件和母插组件组成,所述公插组件包括公插后壳体、公插前壳体、齿轮驱动机构、中部齿轮、第一公插锁舌、第二公插锁舌、两个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和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所述母插组件包括母插壳体和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一传动部、第一锁紧部和第一电线连接触点,所述第二公插锁舌包括第二滑动部、第二传动部、第二锁紧部和第二电线连接触点;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前侧面的左端和第二滑动部前侧面的右端,且所述第一锁紧部右侧面的前端和所述第二锁紧部左侧面的前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右端面的上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左端面的下部,且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下平面和所述第二传动部的上平面均设置有齿纹;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后侧面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后侧面的中部,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的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电线插孔;所述公插后壳体与所述公插前壳体盖合后形成公插组件内部空间,所述公插后壳体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整体滑动的锁舌滑道,所述公插后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伸出并移动的电线连接触点开孔;所述公插前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伸出并移动的锁紧部开孔,所述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设置在所述公插前壳体的中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锁舌滑道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电线连接触点开孔露出于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之外,同时,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的上部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锁紧部开孔露出于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之外,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相对设置形成一对的锁爪;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公插后壳体内侧面的中部,所述中部齿轮套设在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的转轴上,所述中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部下平面的齿纹及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平面的齿纹啮合,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所述中部齿轮正转或反转,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插锁舌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两个所述锁舌的前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其中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锁钩贴合,其中部与所述第一锁紧部的右侧面和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前侧面贴合,其后部穿过所述第一滑动部后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的左侧面贴合,其中另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钩贴合,其中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前侧面贴合,其后部穿过所述第二滑动部后与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的右侧面贴合,且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后端的开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上的所述电线插孔重合;所述母插壳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的避让孔,所述母插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两个所述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母插壳体的前侧面,两个所述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母插壳体的后侧面,且两个所述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另一端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母插组件盖设在所述公插组件上,当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相向运动时,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贴合,且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分别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锁紧,当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相反运动时,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分别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解锁,且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分离。进一步的,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为电机或锁芯。进一步的,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也可以替换为拉索,只需在公插锁舌的滑动部的下部设置拉索安装座,以及在公插后壳体的下部左右两端设置拉索滑动槽即可,将拉索安装在拉索滑动槽中,其一端与公插锁舌的拉索安装座连接,另一端外露于公插后壳体之外,用户只需拉动拉索的外露端,即可驱动两个公插锁舌同步相向或相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公插前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中部齿轮前端的鼓包,且位于所述母插壳体上的避让孔的尺寸与所述鼓包的尺寸相对应,以减小所述公插后壳体的厚度,缩小锁具的整体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钩的右侧前端和所述第二锁钩的左侧前端分别设置为斜面,同时,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左端面和所述第二传动部的右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弹簧安装孔,两个所述弹簧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根复位弹簧,两根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孔底接触,两根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公插后壳体左右两侧的内壁接触,在安装所述复位弹簧之后,并配合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上的斜面,便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的同步自动上锁。进一步的,所述公插后壳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弹簧定位柱,两个所述弹簧定位柱的位置分别与两根所述复位弹簧的位置相对应,两根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弹簧定位柱上后,再与所述公插后壳体左右两侧的内壁接触,这样可以防止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公插后壳体内侧壁之间发生打滑,避免自动上锁功能轻易失效。进一步的,所述中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部下平面的齿纹及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平面的齿纹之间分别涂覆有润滑油,以减小所述中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部及所述第二传动部的磨损,可长时间保持两个锁舌的同步运动,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左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左右平移的滑动稳定孔,同时,所述公插后壳体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动稳定孔位置对应的滑动凸块,左右两个所述滑动凸块分别对应嵌设在两个所述滑动稳定孔中,以防止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第二公插锁舌在左右移动时出现上下摆动。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动稳定孔中分别设置有一根滑动条,同时,两个所述滑动凸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滑动条位置相对应的滑动条卡勾,左右两个所述滑动条分别对应嵌设在两个所述滑动条卡勾中,以防止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第二公插锁舌在左右移动时出现前后摆动。进一步的,所述公插后壳体和所述公插前壳体通过若干螺丝固定安装在一起。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分别通过包胶注塑于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的前侧面,既起到耐磨的作用,又能作为电极起到导电的作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分别在两根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向移动至滑道的最内端,从而使得锁爪处于夹紧状态;当需要上锁时,公插组件在外力作用下靠近母插组件,在母插组件上的母插电极接插件触到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的前端斜面后,将顺势推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向左右两侧移动,从而使得锁爪自动张开并插入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中,当锁爪完全进入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后,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分别在两根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相向移动,使得锁爪夹紧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从而实现自动上锁,并且使得两个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充分接触,实现公插组件与母插组件的导通;当需要解锁时,将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中部齿轮正向转动,所述中部齿轮则带动与之啮合的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同步朝左右两侧移动至滑道的最外端,使得锁爪张开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分离,从而实现解锁,并且两个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也同时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分离,实现公插组件与母插组件的断开;而当解锁后,且齿轮驱动机构的不施加外力时,所述第一公插锁舌和所述第二公插锁舌分别再次在两根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相向移动至滑道的最内端,从而使得锁爪再夹紧,回到初始状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采用一个齿轮同时啮合两个齿条的传动方式,实现了两个对置锁舌的同步相向或相反运动,使得本锁具的锁舌运动具有极好的同步性,同时提高了公插组件与母插组件电源连接的稳定性,改善了现有同类锁具的使用效果。2、本发明通过在锁舌与公插后壳体之间安装复位弹簧,并在锁舌上端设置斜面,斜面可以使得锁舌在遇到母插组件上的电极接插件时顺势张开,便于锁爪插入母插组件中,复位弹簧则可以使得锁爪在插入母插组件后自动夹紧,从而实现了锁具的自动上锁,公插组件和母插组件的电源连接也更加稳定。3、本发明在齿轮与锁舌之间涂抹有润滑油,不仅可以提高这些部件运动的顺滑度,还可以降低这些部件之间的摩擦,减小磨损,同时,本发明的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通过包胶注塑在锁舌的前侧面上,这样既起到耐磨的作用,又能作为电极起到导电的作用,大大延长了锁具的使用寿命。4、本发明在两个锁舌滑道内设置了滑动凸块,并在两个锁舌上开设了与滑动导凸块对应的滑动稳定孔,同时还在滑动凸块上设置了滑动条卡勾,并且在滑动稳定孔中设置了滑动条,通过滑动凸块与滑动稳定孔的配合,可以防止两个锁舌在左右移动时出现上下摆动,通过滑动条与滑动卡勾的配合,可以防止两个锁舌在左右移动时出现前后摆动,进一步提高了锁舌在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同步性。5、本发明在公插前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中部齿轮前端的鼓包,并且在母插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避让该鼓包的避让孔,这可以进一步减小公插后壳体的厚度,缩小锁具的整体尺寸,从而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的后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公插组件正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爆炸图;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公插锁舌和第二插锁舌的立体图;图5为图1中除去公插前壳体、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和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后的正视图;图6为图5中B-B处的截面图;图7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参见图1-3所示,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由公插组件和母插组件组成,所述公插组件包括公插后壳体1、公插前壳体2、齿轮驱动机构3、中部齿轮4、第一公插锁舌5、第二公插锁舌6、两个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和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8,所述母插组件包括母插壳体9和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参见图4所示,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包括第一滑动部501、第一传动部502、第一锁紧部503和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所述第二公插锁舌6包括第二滑动部601、第二传动部602、第二锁紧部603和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前侧面的左端和第二滑动部601前侧面的右端,且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右侧面的前端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左侧面的前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锁钩505和第二锁钩605;所述第一传动部502和所述第二传动部60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右端面的上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左端面的下部,且所述第一传动部502的下平面和所述第二传动部602的上平面均设置有齿纹;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后侧面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后侧面的中部,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的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电线插孔11。参见图1和图3所示,所述公插后壳体1与所述公插前壳体2通过螺丝12盖合后形成公插组件内部空间,所述公插后壳体1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整体滑动的锁舌滑道,所述公插后壳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伸出并移动的电线连接触点开孔;所述公插前壳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伸出并移动的锁紧部开孔,所述公插前壳体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中部齿轮4前端的鼓包13,以减小所述公插后壳体1的厚度,缩小锁具的整体尺寸,所述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8设置在所述鼓包13上。参见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锁舌滑道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电线连接触点开孔露出于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之外,同时,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的上部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锁紧部开孔露出于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之外,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相对设置形成一对的锁爪;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公插后壳体1内侧面的中部,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3为电机或锁芯,所述中部齿轮4套设在电机或锁芯的转轴上,所述中部齿轮4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部502下平面的齿纹及所述第二传动部602上平面的齿纹啮合,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所述中部齿轮4正转或反转,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所述中部齿轮4与所述第一传动部502下平面的齿纹及所述第二传动部602上平面的齿纹之间分别涂覆有润滑油,以减小所述中部齿轮4、所述第一传动部502及所述第二传动部602的磨损,可长时间保持两个锁舌的同步运动,提高使用寿命。参见图4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的前侧面分别通过包胶注塑有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这样既起到耐磨的作用,又能作为电极起到导电的作用;其中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锁钩505贴合,其中部与所述第一锁紧部503的右侧面和所述第一滑动部501的前侧面贴合,其后部穿过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后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的左侧面贴合,其中另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钩605贴合,其中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603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部601的前侧面贴合,其后部穿过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后与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的右侧面贴合,且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后端的开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上的所述电线插孔11重合。参见图7所示,所述母插壳体9的中部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8的避让孔14,所述避让孔14的尺寸与所述鼓包13的尺寸相对应,所述母插壳体9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15,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15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15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两个所述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母插壳体9的前侧面,两个所述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母插壳体9的后侧面,且两个所述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另一端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的形状相对应。参见图1、图3和图7所述,所示,所述母插组件盖设在所述公插组件上,当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相向运动时,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分别与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贴合,且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分别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锁紧,当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相反运动时,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分别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解锁,且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分别与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分离。进一步的,参见图1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锁钩505的右侧前端和所述第二锁钩605的左侧前端分别设置为斜面,同时,所述第一传动部502的左端面和所述第二传动部602的右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弹簧安装孔16,两个所述弹簧安装孔16内分别设置有一根复位弹簧17,两根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弹簧安装孔16的孔底接触,两根所述复位弹簧17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公插后壳体1左右两侧内壁的所述弹簧定位柱18上,并同时分别与所述公插后壳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接触。在安装所述复位弹簧17之后,并配合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上的斜面,便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的同步自动上锁,所述弹簧定位柱18则可以防止所述复位弹簧17与所述公插后壳体1内侧壁之间发生打滑,避免自动上锁功能轻易失效。进一步的,参见图5-6所示,所述第一滑动部50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601的左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左右平移的滑动稳定孔19,同时,所述公插后壳体1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动稳定孔19位置对应的滑动凸块21,左右两个所述滑动凸块21分别对应嵌设在两个所述滑动稳定孔19中,以防止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第二插锁舌6在左右移动时出现上下摆动。并且,两个所述滑动稳定孔19中分别设置有一根滑动条20,同时,两个所述滑动凸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滑动条20位置相对应的滑动条卡勾22,左右两个所述滑动条20分别对应嵌设在两个所述滑动条卡勾22中,以防止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第二插锁舌6在左右移动时出现前后摆动。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分别在两根所述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相向移动至滑道的最内端,从而使得锁爪处于夹紧状态;当需要上锁时,公插组件在外力作用下靠近母插组件,在母插组件上的母插电极接插件10接触到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的前端斜面后,将顺势推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向左右两侧移动,从而使得锁爪自动张开并插入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中,当锁爪完全进入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后,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分别在两根所述复位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相向移动,使得锁爪夹紧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从而实现自动上锁,并且使得两个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充分接触,实现公插组件与母插组件的导通;当需要解锁时,将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3带动所述中部齿轮4正向转动,所述中部齿轮4则带动与之啮合的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同步朝左右两侧移动至滑道的最外端,使得锁爪张开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分离,从而实现解锁,并且两个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也同时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分离,实现公插组件与母插组件的断开;而当解锁后,且齿轮驱动机构3的不施加外力时,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分别再次在两根所述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相向移动至滑道的最内端,从而使得锁爪再夹紧,回到初始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由公插组件和母插组件组成,所述公插组件包括公插后壳体1、公插前壳体2、齿轮驱动机构3、中部齿轮4、第一公插锁舌5、第二公插锁舌6、两个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和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8,所述母插组件包括母插壳体9和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包括第一滑动部501、第一传动部502、第一锁紧部503和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所述第二公插锁舌6包括第二滑动部601、第二传动部602、第二锁紧部603和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前侧面的左端和第二滑动部601前侧面的右端,且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右侧面的前端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左侧面的前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锁钩505和第二锁钩605;所述第一传动部502和所述第二传动部60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右端面的上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左端面的下部,且所述第一传动部502的下平面和所述第二传动部602的上平面均设置有齿纹;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后侧面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后侧面的中部,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的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电线插孔11;所述公插后壳体1与所述公插前壳体2盖合后形成公插组件内部空间,所述公插后壳体1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整体滑动的锁舌滑道,所述公插后壳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伸出并移动的电线连接触点开孔;所述公插前壳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伸出并移动的锁紧部开孔,所述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8设置在所述公插前壳体2的中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锁舌滑道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电线连接触点开孔露出于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之外,同时,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的上部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锁紧部开孔露出于所述公插组件内部空间之外,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相对设置形成一对的锁爪;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公插后壳体1内侧面的中部,所述中部齿轮4套设在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3的转轴上,所述中部齿轮4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部502下平面的齿纹及所述第二传动部602上平面的齿纹啮合,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所述中部齿轮4正转或反转,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两个所述锁舌的前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其中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锁钩505贴合,其中部与所述第一锁紧部503的右侧面和所述第一滑动部501的前侧面贴合,其后部穿过所述第一滑动部501后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的左侧面贴合,其中另一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锁钩605贴合,其中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603的左侧面和所述第二滑动部601的前侧面贴合,其后部穿过所述第二滑动部601后与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的右侧面贴合,且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后端的开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线连接触点504和所述第二电线连接触点604上的所述电线插孔11重合;所述母插壳体9的中部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公插信号电极接插件8的避让孔14,所述母插壳体9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15,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15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锁紧部503和所述第二锁紧部603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安装槽15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两个所述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母插壳体9的前侧面,两个所述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母插壳体9的后侧面,且两个所述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另一端的形状分别与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母插组件盖设在所述公插组件上,当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相向运动时,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分别与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贴合,且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分别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锁紧,当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相反运动时,所述第一锁钩505和所述第二锁钩605分别与两个母插电极接插件10解锁,且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分别与两个所述母插电极接插件10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齿轮驱动机构3为电机或锁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前壳体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中部齿轮4前端的鼓包13,且位于所述母插壳体9上的避让孔的尺寸与所述鼓包13的尺寸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钩505的右侧前端和所述第二锁钩605的左侧前端分别设置为斜面,同时,所述第一传动部502的左端面和所述第二传动部602的右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弹簧安装孔16,两个所述弹簧安装孔16内分别设置有一根复位弹簧17,两根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弹簧安装孔16的孔底接触,两根所述复位弹簧1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公插后壳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后壳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弹簧定位柱18,两个所述弹簧定位柱18的位置分别与两根所述复位弹簧17的位置相对应,两根所述复位弹簧17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弹簧定位柱18上后,再与所述公插后壳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齿轮4与所述第一传动部502下平面的齿纹及所述第二传动部602上平面的齿纹之间分别涂覆有润滑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50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601的左端分别设置有辅助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左右平移的滑动稳定孔19,同时,所述公插后壳体1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动稳定孔19位置对应的滑动凸块21,左右两个所述滑动凸块21分别对应嵌设在两个所述滑动稳定孔19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稳定孔19中分别设置有一根滑动条20,同时,两个所述滑动凸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滑动条20位置相对应的滑动条卡勾22,左右两个所述滑动条20分别对应嵌设在两个所述滑动条卡勾22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后壳体1和所述公插前壳体2通过若干螺丝12固定安装在一起。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公插锁舌电极接插件7分别通过包胶注塑于所述第一公插锁舌5和所述第二插锁舌6的前侧面。

百度查询: 北京呈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接电功能的锁具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