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方法及装置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对患者划分不同的自杀风险等级,便于对不同风险程度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管理,通过一个安全管理脚环对中度以上的风险等级的患者进行实时动态监视,包括位置监测、睡眠监测、声音监测、动作监测、心率监测、皮肤温度监测、皮肤电阻监测、时间控制等,动态监测患者的时时活动,对患者的风险因素和风险行为作出突出预警、同比预警和环比预警,依据时间序列等算法对自杀风险事故进行预测,当预测值超过设定阀值时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预警,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出走率、自杀率、伤人率等不安全事件,同时,在护士站终端可以对多个患者进行监视,更加省时省力。

主权项:1.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医院精神科室范围内构建护士站终端和移动监测端,护士站终端和移动监测端基于WebService的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护士站终端设置在护士站用于管理的电脑中,移动监测端安装在大于中度及以上风险等级的病人身上;S2:在护士站终端构建风险预警系统数据库,所述风险预警系统数据库包括风险因素库和风险事故库,是安全风险数据采集、监测、预警和分析的基础,负责对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字典进行维护,包括录入、修改、删除、归档;步骤S2中的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自杀风险行为发生的机会或扩大自杀幅度的条件,是自杀风险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事故是已经造成自杀成功的偶发事件;S3:通过对患者本人、家人进行访谈,了解其严重的绝望或无助感、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情况,有无自杀计划,曾有无自杀既往史等,同时通过患者浏览的社交网站实时找出与自杀有关的词汇的出现频率并结合存在的自杀因素,从而分析出患者自杀的危险程度,将患者风险因素信息和风险事故信息录入风险预警系统数据库;步骤S3中的风险因素信息包括自杀意念、自杀动机、自杀计划、对自杀的态度、精神疾病史、物资滥用、社会关系、人际压力;风险事故信息包括自杀未遂史和自残行为;S4: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风险因素信息和风险事故信息在护士站终端的风险预警系统中通过“自杀风险评估表”进行统一风险评估、设定风险等级;根据“自杀风险评估表”的评估总分,将患者的风险等级分为低度≤5分、中度6~8分、高度9~11分、极高度≥12分;步骤S4中的“自杀风险评估表”包含15项自杀风险预测因子,评价有或无,无不计分,有依据量表评分标准赋分,每项计0分或1分、或3分,总分为0~25分;各项分别为:一.绝望感-3;二.近期负性生活事件-1;三.被害妄想或有被害内容的幻听-1;四.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或愉快感缺乏-3;五.人际和社会功能退缩-1;六.言语流露自杀意图-1;七.计划采取自杀行动-3;八.自杀家族史-1;九.近亲人死亡或重要的亲密关系丧失-3;十.精神病史-1;十一.鳏夫寡妇-1;十二.自杀未遂史-3;十三.社会-经济地位低下-1;十四.饮酒史或酒精滥用-1;十五.罹患晚期疾病-1;S5:根据“自杀风险评估表”的评估总分进行风险预警,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进行不同的管理:评估为高度及以上≥9分自杀风险的患者限制其离病室3米内活动,考虑到采取相关措施,转移去封闭式病房,或使用约束带;评估为中度自杀风险6~8分的患者限制其在病区内活动;中度风险和高度以上风险的患者佩戴移动监测端;低度风险的患者比较轻微,可以不对其进行限制,但应该进行持续监测;一旦风险级别提升或降低,再通过系统进行调整,使等级与病情最贴切;S6:通过移动监测端对中度及以上自杀风险等级的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包括位置监测、睡眠监测、声音监测、动作监测、心率监测、皮肤温度监测、皮肤电阻监测、时间控制等,动态监测患者的时时活动,对患者的风险因素和风险行为作出突出预警、同比预警和环比预警,依据时间序列等算法对自杀风险事故进行预测,当预测值超过设定阀值时向护士站终端进行风险预警,并将风险因素反馈至步骤S3中,步骤S4重新评估风险,设定风险等级;S7:设置预警提示频次,一次违反,医护人员马上提高警惕,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评估违反因素,并将风险因素反馈至步骤S3中,步骤S4重新评估风险,设定风险等级,和患者说明需要遵守安全管理规范,如果患者再次越规,系统自动记录患者违规次数,自动强化预警,强化预警目的提醒医护人员需要做更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转移去封闭式病房,或使用约束带。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种精神科防自杀风险预警方法及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