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变速器总成及其换挡机构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总成及其换挡机构。拨叉轴组件包括拨叉轴及固定于拨叉轴的拨块,拨叉轴沿其轴向可滑动,拨块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换挡轴与拨叉轴间隔设置,换挡轴沿垂直于拨叉轴的方向延伸。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及钢珠,换挡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换挡端及定位端,换挡端可转动地收容于通槽内,定位端开设有沿换挡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的两侧,第一定位槽的内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圆弧形内壁,第二定位槽的内壁呈弧形,换挡轴带动换挡件转动,可使换挡端与通槽的侧壁抵持,以使钢珠的其余部分在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切换。本发明提供的变速器总成及其换挡机构具有换挡流畅的特点。

主权项:1.一种换挡机构,收容于变速器总成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拨叉轴组件,包括拨叉轴及固定于所述拨叉轴的拨块,所述拨叉轴可穿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并沿其轴向可滑动,所述拨块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拨叉轴的延伸方向垂直;换挡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拨叉轴间隔设置,所述换挡轴沿垂直于所述拨叉轴的方向延伸;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及钢珠,所述换挡件固定于所述换挡轴,并包括相对设置的换挡端及定位端,所述换挡端可转动地收容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定位端开设有沿所述换挡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圆弧形内壁,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呈弧形,所述壳体与所述定位端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收容孔,所述钢珠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所述钢珠的其余部分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所述第二定位槽;其中,所述换挡轴带动所述换挡件转动,可使所述换挡端与所述通槽的侧壁抵持,以使所述钢珠的其余部分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部到所述换挡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部到所述换挡端的距离;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宽度沿所述换挡端至所述定位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全文数据:变速器总成及其换挡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总成及其换挡机构。背景技术[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变速器作为汽车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变速器可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从而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变速器通过换挡,可实现传动比的切换,以使发动机的输出特性满足不同的工况需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手动挡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常出现换挡生涩、卡滞的现象,使得换挡不流畅。发明内容[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换挡流畅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换挡流畅的变速器总成及其换挡机构。[0004]—种换挡机构,收容于变速器总成的壳体内,所述换挡机构包括:[0005]拨叉轴组件,包括拨叉轴及固定于所述拨叉轴的拨块,所述拨叉轴可穿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并沿其轴向可滑动,所述拨块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拨叉轴的延伸方向垂直;[0006]换挡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拨叉轴间隔设置,所述换挡轴沿垂直于所述拨叉轴的方向延伸;[0007]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及钢珠,所述换挡件固定于所述换挡轴,并包括相对设置的换挡端及定位端,所述换挡端可转动地收容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定位端开设有沿所述换挡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圆弧形内壁,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呈弧形,所述壳体与所述定位端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收容孔,所述钢珠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所述钢珠的其余部分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所述第二定位槽;[0008]其中,所述换挡轴带动所述换挡件转动,可使所述换挡端与所述通槽的侧壁抵持,以使所述钢珠的其余部分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切换。[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部到所述换挡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部到所述换挡端的距离。[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宽度沿所述换挡端至所述定位端的方向逐渐增大。[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组件还包括换挡压缩弹簧,所述换挡压缩弹簧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且所述换挡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容孔的底壁及所述钢珠的部分抵接。[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铆钉,所述换挡件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换挡轴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并通过所述铆钉与所述换挡件固定连接。[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端呈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换挡端的弧形边可操作地与所述通槽的侧壁抵持。[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叉轴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拨叉轴平行且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槽间隔设置并连通,所述换挡轴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换挡轴沿其轴向滑动,可带动所述换挡端在多个所述通槽之间切换。[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座及滑动杆,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换挡轴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换挡轴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卡持,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换挡轴的方向延伸形成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带动所述换挡轴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滑动。[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另一端沿平行于所述换挡轴的方向延伸形成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带动所述换挡轴转动。[0017]—种变速器总成,包括:[0018]呈中空结构的壳体;[0019]接合套,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及[0020]如上述换挡机构,所述接合套与所述拨叉轴固定连接,所述拨叉轴可带动所述接合套沿所述拨叉轴的轴向滑动。[0021]上述变速器总成及其换挡机构,当换挡端收容于通槽内,并位于通槽的中部时,换挡机构处于空挡位置,此时钢珠位于第一定位槽内。换挡时,换挡轴带动换挡件转动,换挡端与通槽的其中一个侧壁抵持,此时,钢珠从第一定位槽滑动至与之对应的其中一个第二定位槽内,换挡机构实现一个挡位的转换。同理,当换挡端与通槽的另一侧壁抵持时,钢珠可从第一定位槽滑动至另外一个第二定位槽内,换挡机构可实现另一个挡位的转换。而将第一定位槽的内壁设置成两个相互连接的圆弧形内壁,第二定位槽的内壁设置成呈弧形,使得钢珠在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内的运动路径更加平滑,从而减小了换挡过程中的阻力,使得换挡更流畅。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变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换挡机构去掉安装座后的爆炸图;[0024]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换挡机构去掉安装座后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4为图3所示的换挡机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换挡机构具有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0030]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变速器总成200包括壳体210、接合套220及换挡机构100。[0031]壳体210呈中空结构,用于收容变速器总成200的元件。一般地,壳体210须由机械强度相对较大的合金、塑钢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具体地,变速器总成200—般还包括输入轴23〇、中间轴240及输出轴250。输入轴230及中间轴240上套设有多个换挡齿轮,动力从输入轴230输入,并通过多个换挡齿轮的传动作用从输出轴250输出。[0032]接合套22〇收容于壳体210内。在变速器总成200中,接合套220为多个,并分别套设于输入轴230和中间轴240上。变速器总成200还包括拨叉260,多个换挡齿轮分别固定于输入轴230或中间轴240上,拨叉26〇的一端与换挡机构1〇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合套220卡持。[0033]换挡机构100收容于变速器总成200的壳体210内。换挡机构100用于实现变速器总成200的挡位的转换。当汽车的工况发生变换时,换挡机构100可带动拨叉260移动。进而拨叉26〇带动接合套22〇沿输入轴23〇或中间轴240的轴向移动,使得接合套220与对应挡位的换挡齿轮接合。进一步地,动力可从输入轴230通过接合套220传递至对应挡位的换挡齿轮,进而传递至输出轴250并输出,以使得车轮的转速发生变化,满足工况需求。[0034]请一并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换挡机构1〇〇包括拨叉轴组件110、换挡轴120及换挡组件130。[0035]拨叉轴组件110包括拨叉轴111及拨块112。拨叉轴111可穿设于壳体210的侧壁,并沿其轴向可滑动。拨块112固定于拨叉轴111。拨块112的表面开设有通槽1121,通槽1121的延伸方向与拨叉轴111的延伸方向垂直。在变速器总成200中,输入轴230、中间轴240及输出轴25〇与拨叉轴111平行且间隔设置,接合套M0通过拨叉与拨叉轴in固定连接。拨叉260的一端固定于拨叉轴111上,另一端与接合套22〇卡接。拨叉轴111可带动接合套220沿拨叉轴111的轴向滑动,从而使得接合套220沿输入轴230或中间轴240的轴向滑动,以实现挡位转换。[003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拨块11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拨叉轴111穿设于通孔内,并与通孔的内壁卡持。拨块112远离通孔的一端设置通槽1121。通过在拨块112的一端设置通孔,将拨叉轴111与通孔卡持,使得在无需设置紧固件的情况下便可将拨叉轴U1与拨块112相互固定,从而使得拨块112与拨叉轴111的安装更简单。[0037]换挡轴120可转动地穿设于壳体210。换挡轴120与拨叉轴111间隔设置,并沿垂直于拨叉轴111的方向延伸。在变速器中,换挡轴120与汽车内的换挡臂连接。换挡臂可带动换挡轴120转动。进而,换挡轴U0带动拨叉轴ill沿拨叉轴m的轴向滑动,以实现换挡。[0038]换挡组件130包括换挡件131及钢珠132。换挡件131固定于换挡轴120,并包括相对设置的换挡端1311及定位端1312。换挡端1311可转动地收容于通槽1121内。定位端1312开设有沿换挡轴120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13121及第二定位槽13122。第二定位槽13122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第一定位槽13121的两侧。第二定位槽13122与第一定位槽13121连通。第一定位槽13121的内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圆弧形内壁131212。第二定位槽13122的内壁呈弧形。壳体210与定位端1312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收容孔133,钢珠132部分收容于收容孔133内。钢珠132的其余部分可滑动地收容于第一定位槽13121或第二定位槽13122。[0039]其中,换挡轴120带动换挡件131转动,可使换挡端1311与通槽1121的侧壁抵持。以使钢珠132的其余部分在第一定位槽13121与第二定位槽13122之间切换。[0040]在本实施例中,换挡组件130还包括换挡压缩弹簧134。换挡压缩弹簧134收容于收容孔133内,且换挡压缩弹簧134的两端分别与收容孔133的底壁及钢珠132的部分抵接。[0041]具体的,为了达到更好的安装效果,换挡组件130还包括换挡定位座135。换挡定位座135固定于壳体210,并与定位端1312位置相对。换挡定位座135朝向定位端1312的表面开设有收容孔133。换挡压缩弹簧134收容于收容孔133内。通过设置换挡定位座135,使得钢珠132的安装简单易行,便于提高工作效率。而换挡压缩弹簧134的设置,可为钢珠132提供一个弹性回复力,使得钢珠132在第一定位槽13121及第二定位槽13122的移动过程中,始终与第一定位槽13121及第二定位槽13122的内壁贴合,进而使得钢珠132能够稳定地沿第一定位槽13121及第二定位槽13122的内壁滑动。进一步地,换挡压缩弹簧134的弹性回复力还可以对钢珠132造成挤压,从而便于钢珠132能够在换挡完成之后更牢固的卡持于第一定位槽13121或第二定位槽13122内,以防止换挡机构100自动换挡。[0042]下面通过具体的说明来描述换挡过程。[0043]假设通槽1121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两个第二定位槽13122分别用1挡定位槽及2挡定位槽进行区分。第一侧壁及1挡定位槽对应变速器的1挡,第二侧壁及2挡定位槽对应变速器的2挡。第一侧壁及1挡定位槽分别位于换挡件131相对的两侦J,第二侧壁及2挡定位槽分别位于换挡件131相对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为完全相同的两个侧壁,1挡定位槽及2挡定位槽为完全相同的两个第二定位槽13122,仅为了便于描述才对其标号进行区分。[0044]在汽车领域,手动挡的变速器在换挡之前需先将挡位设置为空挡。空挡时,换挡端1311处于第一定位槽13121内。汽车低速行驶,需要挂1挡时,换挡臂带动换挡轴120转动,换挡端1311在沿垂直于通槽1121的方向滑动,并与第一侧壁抵接。与此同时,钢珠132伸出收容腔的部分从第一定位槽13121滑动至1挡定位槽,并与1挡定位槽的内壁抵持,从而实现1挡的转换。进一步地,钢珠132卡持于1挡定位槽内,还可防止定位端1312的钢珠132滑动而导致汽车换挡失效。进一步的,若要换2挡,将换挡端1311沿垂直于通槽1121的方向滑动至通槽1121的中部,钢珠132重新回到第一定位槽13121内。进而换挡端1311继续运动,换挡端1311与第二侧壁抵接,钢珠132卡持于2挡定位槽内,从而实现2挡的转换。[0045]在换挡的过程中,由于将第一定位槽13121的内壁设置成两个相互连接的圆弧形内壁131212,第二定位槽13122的内壁设置成呈弧形,使得钢珠132在第一定位槽13121及第二定位槽13122内的运动路径更加平滑,从而减小了换挡过程中的阻力,使得换挡更流畅。[0046]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换挡轴120的通槽1121上设置两个挡位。需要说明的是,换挡机构100内设置的拨叉轴111及挡位的数量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设定。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拨叉轴111组件110为多个。多个拨叉轴111平行且间隔设置,多个通槽1121间隔设置并连通。换挡轴120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210内,且换挡轴120沿其轴向滑动,可带动换挡端1311在多个通槽1121之间切换。[0047]下面以三个换挡组件130为例进行说明换挡过程。[0048]具体地,三个换挡组件130为三根拨叉轴111,三个拨叉轴111依次为第一拨叉轴1112、第二拨叉轴1114及第三拨叉轴1116。第一拨叉轴1112上可进行1,2挡的转换,第二拨叉轴1114上可进行3,4挡的转换,第三拨叉轴1116上可进行5,6挡的转换。第一拨叉轴1112离换挡轴12〇最远,第三拨叉轴1116离换挡轴120最近,第二拨叉轴1114处于第一换挡轴120及第三换挡轴120的中间。第一拨叉轴1112、第二拨叉轴1114及第三拨叉轴me上的通槽1121并列设置并连通,以形成选挡通槽1315,且选挡通槽1315的延伸方向与换挡轴120的延伸方向相同。当汽车低速行驶,需要进行1挡或2挡的转换时,与上述1,2挡的转化方式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当汽车需要从2挡转换为3挡时,即换挡端1311需从第一拨叉轴1112变换至第二拨叉轴1114上时,先将换挡端1311移动至第一拨叉轴1112上通槽1121的中间位置,将挡位设置为空挡。进而,换挡轴120沿换挡轴120的轴向移动,带动换挡端1311沿选挡通槽1315的中部移动,换挡端1311即从第一拨叉轴1112的通槽1121移动至第二拨叉轴1114的通槽1121,从而实现选挡。与此同时,钢珠132沿第一定位槽13121的延伸方向滑动。接下来,3,4挡的转换与1,2挡的操作方法相同。若汽车要从4挡转换为5挡,操作方法与2挡转换至3挡的操作方法一致,5,6挡的转换方式与1,2挡的转换方式也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0049]在变速器总成2〇0中,第一拨叉轴1112、第二拨叉轴1114及第三拨叉轴111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拨叉260,在输入轴230上设置有两个接合套220,在中间轴240上设置有一个接合套220,第一拨叉轴1112上的拨叉260与中间轴240上的接合套220固定连接,第二拨叉轴1114及第三拨叉轴1116上的拨叉260分别与输入轴230上的两个接合套220固定连接。不同的拨叉轴111移动可带动与之对应的接合套220移动,从而使得对应挡位的换挡齿轮啮合并从输出轴250输出。[00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13121的底部到换挡端1311的距离大于第二定位槽13122的底部到换挡端1311的距离。[0051]因此,在同一拨叉轴111上,从第一定位槽13121转换到第二定位槽13122时,即从空挡转换至相邻的挡位时,钢珠I32可在换挡压缩弹簧13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第一定位槽13121滑动至第二定位槽13122内,从而使得挡位的转化过程流畅省力。进一步的,由于第一定位槽13121的底部到换挡端1311的距离大于第二定位槽13122的底部到换挡端1311的距离,即第一定位槽13121的底部高于第二定位槽13122的底部,因此,换挡完成之后,钢珠132卡持于第二定位槽13122内时,也很难从第二定位槽13122移回第一定位槽13121内。如此,使得换挡机构1〇〇可在实现轻松换挡的同时,还能避免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换挡机构100自动换挡,故具有较好的换挡稳定性。[0052]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槽13121及第二定位槽13122的内壁宽度沿换挡端1311至定位端1312的方向逐渐增大。[0053]即意味着第一定位槽1幻21的开口口径比第一定位槽13U1的底部宽度要大,第二定位槽13122的开口口径也要比第二定位槽1:3122的底部宽度要大。因此,在换挡时,钢珠132在第一定位槽13121及第二定位槽13122内位置转换时,钢珠132与第一定位槽13121及第二定位槽13122的接触面积较小,可在换挡压缩弹簧13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很自然的落入第一定位槽13121或第二定位槽13122内。而且,第一定位槽13121的开口口径比第一定位槽13121的底部宽度要大,第二定位槽13122的开口口径比第二定位槽13122的底部宽度要大,还可以在钢珠132沿第一定位槽13121或第二定位槽13122的内壁滚入第一定位槽13121或第二定位槽13122时,钢珠132可逐渐与第一定位槽13121或第二定位槽13122的相对两侧的内壁实现逐渐贴合与卡紧,从而使得钢珠132更加牢固的卡持于第一定位槽13121或第二定位槽13122内。[0054]在本实施例中,换挡机构1〇〇还包括铆钉140。换挡件131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1313。换挡轴120穿设于定位孔1313,并通过铆钉140与换挡件131固定连接。[0055]故换挡轴120在带动换挡件131转动的过程中,可将应力均匀的分布于换挡件131,从而便于换挡轴120稳定地带动换挡件131移动。[0056]在选挡时,为了防止换挡件131挂入某一拨叉轴111的通槽1121内时,其他拨叉轴111沿其轴向窜动而乱挡,还在换挡机构内设置固定块180。固定块180的一端开设有固定通槽1S4,换挡轴120及换挡件131穿设于固定通槽184内。换挡件131的内壁与固定通槽184的内壁贴合。固定块ISO的另一端相对的两侧设置有折边182,折边182均沿朝向换挡端1311的方向弯折。通过在固定块180上设置折边182,折边182的弯折方向与选挡通槽1315的延伸方向平行,换挡端U11夹持于两折边182之间,可对换挡端1311产生限位作用。因此,若拨叉轴111发生窜动时,两折边182对换挡端1311产生挤压,从而起到防止乱挡的作用。[0057]在本实施例中,换挡端1311呈弧形板状结构。换挡端1311的弧形边13112可操作地与通槽1121的侧壁抵持。[0058]弧形板状的换挡端1311具有光滑的弧形边13112。由于弧形边13112不存在拐角,因此,通过将弧形边13112可操作地与通槽1121的侧壁抵持,可防止边角与通槽1121的内壁之前压力过于集中而对拨块112造成机械损伤,从而便于延长拨块112的使用寿命。同时,弧形板状的换挡端1311与固定块180的两折边182还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便于换挡端1311在移动时两折边182对换挡端1311进行接触挤压,从而使得换挡端1311可稳定地固定于换挡位置。[0059]请一并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换挡机构100还包括安装座150及滑动杆160。安装座150与换挡轴120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152。换挡轴120穿设于固定孔152,并与固定孔152的内壁卡持。滑动杆160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座150,另一端沿垂直于换挡轴120的方向延伸形成滑动部162。滑动部162可带动换挡轴120沿换挡轴120的轴向滑动。[0060]具体地,在汽车中,换挡臂通过连接件与滑动部162连接。通过移动换挡臂,可带动滑动部162及换挡轴120沿换挡轴120的轴向移动,使得换挡端1311可沿选挡通槽1315滑动,从而实现选挡。因此,通过设置安装座150及滑动杆160,便于操作者从外部操作换挡机构1〇〇进行挡位变换。[0061]为防止安装座150因松动沿换挡轴120移动并对换挡件131产生挤压,而影响换挡件131的换挡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换挡件131与固定块180之间还设置有挤压弹簧186。挤压弹簧186套设于换挡轴120上,挤压弹簧186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150及固定块180抵接。因此,在固定块180或安装座150相对换挡轴120发生移动时,挤压弹簧186可为固定块180和安装座150提供挤压力,从而防止两元件相互碰撞而损坏换挡机构1〇〇。此外,挤压弹簧186还具有选挡复位的作用。在无外力作用时,挤压弹簧186对固定块180施加的挤压力间接的作用于换挡件131,从而使得换挡端U11可在复位时始终保持在选挡通槽1315的中间位置,并位于通槽1121的空挡位置。[0062]并且,在安装座150的表面还开设有环形凹槽154,环形凹槽154的轴线与换挡轴120的轴线重合。滑动杆160远离滑动部162的一端凸起形成滑动块164,滑动块164卡持于环形凹槽154内。当滑动部162受外界力的作用,滑动块164与环形凹槽154的侧壁抵接,以带动安装座150及换挡轴12〇沿换挡轴120的轴向移动,从而最终实现选挡。[0063]在本实施例中,换挡机构100还包括转动杆17〇。转动杆170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座150,另一端沿平行于换挡轴120的方向延伸形成转动部172。转动部172可带动换挡轴120转动。[00M]具体地,在汽车中,换挡臂也通过连接件与转动部172连接。通过移动换挡臂,可带动转动部I?2及换挡轴120转动。进而,换挡端1311可沿通槽1121移动,并与通槽1121的侧壁抵接,从而实现换挡。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换挡机构100的占用空间,便于转动杆170的装置,也将转动杆170设置于安装座150上。[0065]并且,在此处需要重申的是,换挡轴120转动可带动换挡端1311在其中一个拨叉轴111的通槽1121内移动,并与通槽1121的侧壁抵接,以实现同一个拨叉轴111上的换挡。换挡轴120沿其轴向滑动,可带动换挡端1311在多个拨叉轴111形成的选挡通槽1315内滑动,以实现多个拨叉轴111之间的选挡。[0066]上述变速器总成200及其换挡机构100,当换挡端1311收容于通槽1121内,并位于通槽1121的中部时,换挡机构100处于空挡位置,此时钢珠132位于第一定位槽13121内。换挡时,换挡轴120带动换挡件131转动,换挡端1311与通槽1121的其中一个侧壁抵持,此时,钢珠132从第一定位槽13121滑动至与之对应的其中一个第二定位槽13122内,换挡机构100实现一个挡位的转换。同理,当换挡端1311与通槽1121的另一侧壁抵持时,钢珠132可从第一定位槽13121滑动至另外一个第二定位槽13122内,换挡机构100可实现另一个挡位的转换。而将第一定位槽13121的内壁设置成两个相互连接的圆弧形内壁131212,第二定位槽13122的内壁设置成呈弧形,使得钢珠132在第一定位槽13121及第二定位槽13122内的运动路径更加平滑,从而减小了换挡过程中的阻力,使得换挡更流畅。[006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006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换挡机构,收容于变速器总成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拨叉轴组件,包括拨叉轴及固定于所述拨叉轴的拨块,所述拨叉轴可穿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并沿其轴向可滑动,所述拨块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拨叉轴的延伸方向垂直;换挡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拨叉轴间隔设置,所述换挡轴沿垂直于所述拨叉轴的方向延伸;换挡组件,包括换挡件及钢珠,所述换挡件固定于所述换挡轴,并包括相对设置的换挡端及定位端,所述换挡端可转动地收容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定位端开设有沿所述换挡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圆弧形内壁,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呈弧形,所述壳体与所述定位端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收容孔,所述钢珠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所述钢珠的其余部分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所述第二定位槽;其中,所述换挡轴带动所述换挡件转动,可使所述换挡端与所述通槽的侧壁抵持,以使所述钢珠的其余部分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部到所述换挡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部到所述换挡端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宽度沿所述换挡端至所述定位端的方向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组件还包括换挡压缩弹簧,所述换挡压缩弹簧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且所述换挡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容孔的底壁及所述钢珠的部分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铆钉,所述换挡件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换挡轴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并通过所述铆钉与所述换挡件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端呈弧形板状结构,所述换挡端的弧形边可操作地与所述通槽的侧壁抵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轴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拨叉轴平行且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槽间隔设置并连通,所述换挡轴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换挡轴沿其轴向滑动,可带动所述换挡端在多个所述通槽之间切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及滑动杆,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换挡轴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换挡轴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卡持,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换挡轴的方向延伸形成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带动所述换挡轴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滑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另一端沿平行于所述换挡轴的方向延伸形成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带动所述换挡轴转动。10.—种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壳体;接合套,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机构,所述接合套与所述拨叉轴固定连接,所述拨叉轴可带动所述接合套沿所述拨叉轴的轴向滑动。

百度查询: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变速器总成及其换挡机构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