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和装置_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_201910344978.2 

申请/专利权人: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9-04-26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公开(公告)号:CN110400037B

主分类号:G06Q10/0631

分类号:G06Q10/0631;G06Q50/4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1#授权;2020.11.27#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11.01#公开

摘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在目标用户乘坐某一公交路线的公共交通工具时,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其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根据该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确定出第一站点集合。而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站点集合,其中包括目标用户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历史上车站点。根据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确定出目标下车站点,该目标下车站点有很大可能就是目标用户在该公交路线的实际下车站点,从而实现了确定用户下车站点的目的。通过确定出的高准确性的下车站点,结合汇总的上车站点可以更为全面的体现乘坐公交的人员流动情况,有助于合理安排公交班次。

主权项:1.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所述第一站点集合包括在所述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确定第二站点集合,所述第二站点集合包括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所述历史上车站点体现出所述目标用户的惯常乘车习惯或者惯常活动区域;若所述第二站点集合的历史上车站点中包括所述公交路线所对应逆向公交路线中的第一站点,且所述第一站点集合的后续站点中包括所述第二站点,则将所述第二站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所述第一站点在所述公交路线中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二站点;若所述第二站点集合的历史上车站点中不包括公交路线所对应逆向公交路线中的第一站点,则根据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所述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

全文数据: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和装置。背景技术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一般在居住区域内设置有固定的上下车站点和行驶路线,为人们在居住区域的出行提供便利。由于公共交通一般具有比较低廉的固定乘坐费用,人们常常会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上下班、外出等的通勤方式。合理安排公交班次既可以有效减少空驶率,也可以提高应对乘车高峰时段的乘车需求。如何合理安排公交班次一直是公交提供方尤其关注的问题。随着电子化支付的应用,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会在站点上车时通过刷卡、刷二维码等电子支付方式一次性缴纳固定乘坐费用,然后在靠近目的地的站点下车。公交提供方可以根据支付信息,获取每个站点上车的人数。故目前公交提供方主要通过汇总每个站点的上车人数作为安排公交班次的依据。然而,仅通过上车人数并不能全面的体现乘坐公交的人员流动情况,故仅基于上车人数难以实现合理安排公交班次的目的。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和装置,通过确定出的高准确性的下车站点,结合汇总的上车站点可以更为全面的体现乘坐公交的人员流动情况,有助于合理安排公交班次。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所述第一站点集合包括在所述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确定第二站点集合,所述第二站点集合包括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根据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车站点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所述第一站点集合包括在所述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确定第二站点集合,所述第二站点集合包括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下车站点确定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下车站点确定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下车站点确定方法。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目标用户乘坐某一公交路线的公共交通工具时,会根据上车后支付费用的行为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其包括了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根据该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可以确定出该目标上车站点之后应停靠的后续站点,根据后续站点可以得到第一站点集合。而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可以获取目标用户的历史上车信息,即目标用户曾经在哪些站点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根据历史上车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站点集合,其中包括目标用户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历史上车站点。由于历史上车站点体现出目标用户的惯常乘车习惯或者惯常活动区域,故若当前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有某一后续站点距离某一历史上车站点较近,那么目标用户在该后续站点下车进行活动或者前往该历史上车站点继续乘车的可能性较大。故若能根据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确定出目标下车站点,那么该目标下车站点有很大可能就是目标用户在该公交路线的实际下车站点,从而实现了确定用户下车站点的目的。通过确定出的高准确性的下车站点,结合汇总的上车站点可以更为全面的体现乘坐公交的人员流动情况,有助于合理安排公交班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的应用场景示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第一站点集合的示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第二站点集合的示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公交班次的流程图;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行政区计算的人员流动比例示例图;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站点计算的人员流动比例示例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公交班次的示例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车站点确定装置的结构图;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车站点确定装置的结构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下车站点确定方法的设备的结构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由于根据支付信息,公交提供方仅能获取每个站点上车的人数,故,传统安排公交班次的方法中,根据汇总得到的每个站点的上车人数安排公交班次。但是,仅通过上车人数并不能全面的体现乘坐公交的人员流动情况,而人员流动情况是合理安排公交班次、改善公交拥堵情况的有力依据,故仅基于上车人数难以实现合理安排公交班次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以结合汇总的上车站点和用户下车站点确定人员流动情况,其中,上车站点可以通过用户的支付信息获取,而用户下车时不刷卡或二维码,故下车站点无法依据支付信息或其他信息直接获取。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从而在用户乘坐某一公交路线的公共交通工具时,预测用户的下车站点。通过确定出的高准确性的下车站点,结合汇总的上车站点可以更为全面的体现乘坐公交的人员流动情况,有助于合理安排公交班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到数据处理设备中,该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所述服务器101可以是仅用于下车站点确定的专用服务器,所述服务器101也可以是还包含其它数据处理功能的公用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该数据处理设备还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简称PC、智能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车站点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在目标用户乘坐某一公交路线的公共交通工具时,服务器101可以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是目标用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通过刷卡、刷二维码等支付费用行为产生的支付信息。在图1中,所述服务器101是从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器102处获取所述目标上车支付信息的,但是,图1只是示例性说明,其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实际上,所述服务器101也可以从其它设备处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例如当目标用户通过终端刷卡、刷二维码时,所述服务器101也可以从目标用户的终端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其中,目标上车支付信息中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目标上车站点为产生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时所对应的该公交路线上的站点。服务器101根据该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可以确定出目标上车站点对应的第一站点集合。第一站点集合中包括在该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之后应停靠的后续站点。目标用户标识用于标识目标用户,每个目标用户具有唯一的标识,服务器101中可能包括大量用户的历史上车信息,服务器101根据该目标用户标识可以准确地获取目标用户的历史上车信息,目标用户的历史上车信息反映目标用户曾经在哪些站点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服务器101根据历史上车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站点集合。第二站点集合中包括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即目标用户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历史上车站点。第二站点集合中包括的历史上车站点可以该公交路线上,也可以在该公交路线所对应逆向公交路线上,还可以在其它公交路线上。由于历史上车站点体现出目标用户的惯常乘车习惯或者惯常活动区域,故若当前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有某一后续站点距离某一历史上车站点较近,那么目标用户在该后续站点下车进行活动或者前往该历史上车站点继续乘车的可能性较大。故若能根据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确定出目标下车站点,那么该目标下车站点有很大可能就是目标用户在该公交路线的实际下车站点,从而实现了确定用户下车站点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历史上车信息存储在服务器101中。在一些情况下,历史上车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数据库可以部署在服务器101中,也可以部署在其它设备上,服务器101可以从其它设备获取历史上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车站点确定方法进行介绍。参见图2,图2示出了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S201、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当目标用户乘坐某一公交路线的公共交通工具时,目标用户在上车时会通过刷卡或刷二维码的方式一次性缴纳固定乘坐费用,从而产生目标上车支付信息。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可以被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器记录,这样,服务器便可以从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器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在后续步骤中服务器以目标上车支付信息中包括的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为基础,预测目标用户的目标下车站点。S202、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服务器确定在所述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构成第一站点集合。服务器需要从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目标用户可能下车的目标下车站点。其中,第一站点集合可以用集合W表示,第一站点集合中可以包括多个后续站点。例如,图3所示,目标用户乘坐公交线路A的公共交通工具,目标用户在站点A上车并产生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则站点A为目标上车站点。公共交通工具在公交线路A的前进方向如图3所示,为从左向右,则在该前进防线上,站点M、站点N、站点O、站点P和站点Q为公共交通工具在目标上车站点之后应停靠的后续站点,则站点M、站点N、站点O、站点P和站点Q可以构成第一站点集合。从而预测出目标用户可能在站点M、站点N、站点O、站点P和站点Q中哪个站点下车,即从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目标下车站点。S203、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确定第二站点集合。用户历史上车信息反映用户曾经在哪些站点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以用户历史上车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为例,服务器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内各用户产生的上车支付信息,从而根据上车支付信息获取用户的历史上车信息,并记录每个用户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历史上车信息中包括历史上车站点,即记录每个用户曾经在哪些站点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服务器可以记录用户标识与历史上车信息的对应关系,当然服务器中还可以记录其他信息,例如用户每一趟行程的公交路线身份标识IDentity,简称ID、公交路线名,刷卡或刷二维码的时间等,同时需要有公交路线ID与经过的站点ID的映射关系和站序,站点ID对应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坐标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确定第二站点集合的方式可以是:服务器将获取到的目标用户标识与服务器中对应关系中的用户标识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历史上车站点的上车次数越多,表示目标用户越有可能经常在该历史上车站点附近活动,根据这样的历史上车站点越有可能准确地确定出目标下车站点。因此,服务器选择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构成第二站点集合。其中,第二站点集合可以用集合R表示,第二站点集合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历史上车站点;第一目标条件可以是上车次数超出预设阈值。由于第二站点集合中的历史上车站点是上车次数超出预设阈值,则第二站点集合中的历史上车站点还可以称为核心站点。例如,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表示目标用户曾经在站点a、站点b、站点c和站点d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站点a、站点b、站点c和站点d可以作为历史上车站点。经过统计站点a的上车次数为100次、站点b的上车次数为50次、站点c的上车次数为5、站点d的上车次数为1次。若第一目标条件为上车次数大于或等于40,可见站点a和站点b的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则确定出的第二站点集合包括站点a和站点b。需要说明的是,本本申请实施例对S202和S203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S204、根据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由于历史上车站点体现出目标用户的惯常乘车习惯或者惯常活动区域,故若当前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有某一后续站点距离某一历史上车站点较近,那么目标用户在该后续站点下车进行活动或者前往该历史上车站点继续乘车的可能性较大。故,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确定出目标下车站点。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目标用户乘坐某一公交路线的公共交通工具时,会根据上车后支付费用的行为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其包括了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根据该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可以确定出该目标上车站点之后应停靠的后续站点,根据后续站点可以得到第一站点集合。而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可以获取目标用户的历史上车信息,即目标用户曾经在哪些站点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根据历史上车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站点集合,其中包括目标用户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历史上车站点。由于历史上车站点体现出目标用户的惯常乘车习惯或者惯常活动区域,故若当前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有某一后续站点距离某一历史上车站点较近,那么目标用户在该后续站点下车进行活动或者前往该历史上车站点继续乘车的可能性较大。故若能根据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确定出目标下车站点,那么该目标下车站点有很大可能就是目标用户在该公交路线的实际下车站点,从而实现了确定用户下车站点的目的。通过确定出的高准确性的下车站点,结合汇总的上车站点可以更为全面的体现乘坐公交的人员流动情况,有助于合理安排公交班次。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目标下车站点的方式可以包括很多种,接下来,将对S204的可能实现方式进行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同一公交路线通常具有相互逆向的两个前进方向,公交路线上的一个站点在该公交路线所对应的逆向公交路线上具有相同站点这两个站点名称相同,可以认为各两个站点具有映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互为逆向公交线路上的具有映射关系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最近。因此,若所述第二站点集合的历史上车站点中包括公交路线所对应逆向公交路线中的第一站点,第一站点在公交路线中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二站点,S204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为:若所述第一站点集合的后续站点中包括所述第二站点,将所述第二站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以上述确定出的第一站点集合中包括的后续站点分别是站点M、站点N、站点O、站点P和站点Q,第二站点集合中包括的历史上车站点分别是历史上车站点a和历史上车站点b为例,参见图4所示。在图4中,站点N和站点a是公交路线A在不同方向上的相同站点,站点N在公交路线A的正向方向,站点a在公交路线A的逆向方向,二者具有映射关系。其中,历史上车站点a为第一站点,站点N为第二站点。站点N位于第一站点集合中,是目标用户可能下车的后续站点,由于站点N与历史上车站点a具有映射关关系,站点N距离历史上车站点a较近,目标用户在站点N下车进行活动的可能性较大,则确定第一站点集合中的站点N为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映射关系可以是服务器离线建立的,服务器可以针对所有站点建立映射关系,所有站点的映射关系构成的集合可以用集合S表示。服务器离线建立映射关系后,针对第二站点集合中的每个历史上车站点,还可以通过映射关系离线计算出每个历史上车站点在其逆向公交路线上的候选站点,所有历史上车站点的候选站点构成的集合可以用集合S’。这样,当需要确定目标用户的目标下车站点时,S204可以通过将集合W和集合S’取交集,若交集中包括至少一个站点,即第一站点集合的后续站点中包括第二站点,将第二站点确定为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第二站点集合的历史上车站点中不包括公交路线所对应逆向公交路线中的第一站点,S204中根据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时,可能需要在线计算所有后续站点与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计算第一站点集合中每个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当然,为了减少在线计算量,服务器也可以从第一站点集合中选取一些更有可能作为目标下车站点的后续站点作为候选后续站点,从而利用候选后续站点进行距离关系计算。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确定候选后续站点的方式可以是:服务器离线计算所有站点之间的球面距离,确定球面距离小于等于R的站点对,所有球面距离小于等于R的站点对所构成的集合可以用集合T表示。其中,计算两个站点之间球面距离的公式如下所示:AB=R’*arcoscoswAcoswBcosjB-jA+sinwAsinwB其中,A、B表示两个经纬坐标分别对应的站点,R’表示地球半径,wA、wB、jA、jB分别表示站点A的纬度、站点B的纬度、站点A的经度和站点B的经度。各站点的经度、纬度可以是根据服务器中记录的GPS坐标确定的。然后,针对第二站点集合中的每个历史上车站点,根据集合T中包括的站点对计算出历史上车站点的候选附近站点,所有候选附近站点构成的集合可以用集合T’表示。这样,当需要确定目标用户的目标下车站点时,S204可以通过将集合W和集合T’取交集可以确定出候选后续站点,进而根据候选后续站点与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确定出目标下车站点。可以理解的是,集合T中的站点相当于以第二站点集合中的历史上车站点为圆心,历史上车站点周围半径R范围内的区域所包括的站点,以第二站点集合中的历史上车站点为圆心,历史上车站点周围半径R范围内的区域可以称为频繁区域。集合W和集合T’的交集中所包括的站点相当于频繁区域覆盖的后续站点,可以称为候选后续站点。如图4所示,图中圆形区域为频繁区域,频繁区域覆盖的后续站点O、P、Q为候选后续站点。在一些情况下,若第一站点集合中距离历史上车站点最近的后续站点可能包括多个。例如第一种情况:历史上车站点包括一个,为历史上车站点b,第一站点集合中包括站点M、站点N、站点O、站点P和站点Q,其中,站点O距离历史上车站点b最近,站点P与历史上车站点b的距离等于站点O与历史上车站点b的距离,则第一站点集合中距离历史上车站点最近的后续站点可能包括站点O和站点P。再如第二种情况:历史上车站点包括多个,分别是历史上车站点b和历史上车站点c,第一站点集合中包括站点M、站点N、站点O、站点P和站点Q,其中,站点O距离历史上车站点b最近,站点P距离历史上车站点c最近,且这两个距离相等,则第一站点集合中距离历史上车站点最近的后续站点可能包括站点O和站点P。因此,为了准确的预测目标下车站点,服务器可以将多个后续站点作为待定下车站点,从多个待定下车站点选择目标用户下车可能性最大的后续站点作为目标下车站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根据所述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多个待定下车站点,服务器根据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分别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距离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与目标上车站点距离较近的待定下车站点作为目标下车站点。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方式主要针对的是上述第一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中,站点O和站点P与历史上车站点b的距离相等,但是,站点O与目标上车站点的距离小于站点P与目标上车站点的距离,则站点O和站点P作为待定下车站点。如果目标用户在站点P下车,则目标用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站点O到达站点P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见,目标用户前往目的地时,从站点O下车前往目的地所消耗的时间小于从站点P下车前往目的地所消耗的时间。因此,通常情况下,目标用户为了减少时间消耗,目标用户从距离目标上车站点较近的待定下车站点下车的可能性更大。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根据所述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多个待定下车站点,且多个待定下车站点是根据多个历史上车站点确定的,则根据多个历史上车站点分别对应的上车次数从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中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上车次数较多的待定下车站点作为目标下车站点。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方式主要针对的是上述第二种情况,在第二种情况中,站点O与历史上车站点b的距离等于站点P与历史上车站点c的距离,则站点O和站点P作为待定下车站点。由于历史上车站点体现出目标用户的惯常乘车习惯或者惯常活动区域,某个历史上车站点对应的上车次数越多,说明目标用户越有可能在该历史上车站点乘车或活动,进而说明目标用户越有可能在距离该历史上车站点较近的待定下车站点下车,以方便目标用户前往该历史上车站点。因此,若历史上车站点b对应的上车次数为100,历史上车站点c对应的次数为50,则目标用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历史上车站点b的可能性更大,故目标用户从站点O下车前往历史上车站点b的可能性更大,将站点O确定为目标下车站点更为准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公共交通工具上每个用户的下车站点,并结合用户的上车站点,可以确定出乘坐该公交路线上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流动情况,进而便于合理安排公交班次。接下来,将对本申请实施例如何调整公交班次进行介绍。参见图5,图5示出了调整公交班次的流程图,所述方法还包括:S501、获取行驶所述公交路线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所对应的上车支付信息集合。乘坐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每个用户在上车时都会产生上车支付信息,在第一时间区间内所有乘坐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用户产生的上车支付信息可以构成上车支付信息集合。S502、根据所述上车支付信息集合确定每个上车支付信息中用户标识对应的上下站点对。每个上车支付信息中包括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的上车站点,通过图2对应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下车站点确定方法,根据上车支付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标识对应的下车站点,即确定出用户标识对应的上下车站点对。上下车站点对体现出第一时间区间内乘坐该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每个用户从哪个站点上车,以及从哪个站点下车。S503、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调整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上下车站点对更为全面的体现乘坐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流动情况,有助于合理调整该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乘坐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流动情况可以参见图6a和图6b所示,其中,图6a为按行政区计算的人员流动比例,图6b为按站点计算的人员流动比例。在图6a中,每个行政区所对应柱状图体现在宝安区下车的用户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用户是在该行政区上车的。例如,南山区所对应柱状图对应的比例为29%,体现了在宝安区下车的用户中存在29%的用户是在南山区上车的。在图6b中,每个站点所对应柱状图体现在宝安区下车的用户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用户是在该站点上车的。例如,市民中心北站所对应柱状图对应的比例为42%,体现了在宝安区下车的用户中存在42%的用户是在市民中心北站上车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上下车站点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公交班次进行调整,本实施例将对两种可能的公交班次调整方式进行介绍。第一种公交班次调整方式为直接调整增加或减少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根据上下车站点对可以确定出第一时间区间目标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数,从而确定出目标公共交通工具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车辆承载情况,即目标公共交通工具是否过于拥挤或空载。然后,服务器根据车辆承载情况对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进行调整。若服务器根据车辆承载情况确定目标公共交通工具在第一时间区间过于拥挤满载率过高,则增加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从而提高该公交路线上的公交运输效率。若服务器根据车辆承载情况确定目标公共交通工具在第一时间区间空载,则服务器减少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合理优化公交资源配置。例如,在公交路线上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依次经过站点1、站点2、站点3、站点4、站点5、……站点8,若根据上下车站点对确定第一时间区间内从站点1上车30人,站点2上车35人,这些人分别在站点5和站点8下车,由此可以确定当目标公共交通工具经过站点3和站点4时目标公共交通工具过于拥挤,站点3和站点4的用户无法上车,因此,为了提高该公交路线上的公交运输效率,可以增加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如图7中701所示,在06:30-9:00原定的公交班次为3分钟班,若根据上下车站点对确定其中第一时间区间满载率过高,则将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调整为2分钟班。第二种公交班次调整方式为增加高峰停靠站点的公交班次。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确定下车人数满足第二目标条件的高峰下车站点,从所述高峰下车站点所对应用户标识的上车站点中确定上车人数满足第三目标条件的高峰上车站点,从而增加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停靠所述高峰下车站点和所述高峰上车站点的公交班次。增加高峰停靠站点的公交班次即增加大站快车,增加的车辆仅在上下车人数较多的站点停车,而在上下车人数过少的站点不停车,从而提高该公交路线上的公交运输效率,减少用户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所消耗的时间。例如,在公交路线上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依次经过站点“深大”、站点“后海立交”、……站点“前海湾”、站点“蛇口口岸”,若根据上下车站点对确定下车人数满足第二目标条件的高峰下车站点为站点“前海湾”、站点“蛇口口岸”,若从高峰下车站点所对应用户标识的上车站点中确定上车人数满足第三目标条件的高峰上车站点为站点“深大”、站点“后海立交”,则增加该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停靠高峰下车站点“前海湾”、“蛇口口岸”和高峰上车站点“深大”、“后海立交”的公交班次,也就是说增加的大站快车途径“前海湾”、“蛇口口岸”、“深大”和“后海立交”。参见图7中702所示。接下来,将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车站点的确定方法进行介绍。在该应用场景中,目标公共交通工具在公交路线A上的前进方向从左向右,依次停靠站点A、站点M、站点N、站点O、站点P和站点Q,目标用户从站点A乘坐目标公共交通工具,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目标下车站点进行确定。参见图8,图8出了一种下车站点的确定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S801、计算所有站点的映射关系,得到集合S。S802、计算所有站点之间的球面距离,并确定所有球面距离小于等于R的站点对,得到集合T。S803、统计用户N天内上车次数大于等于K的所有历史上车站点,得到每个用户的第二站点集合R。上车次数大于等于K相当于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S804、计算出集合R中每个历史上车站点在其逆向公交路线上的候选站点,得到集合S’。S805、根据集合T中包括的站点对计算出历史上车站点的候选附近站点,得到集合T’。S806、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上车支付信息包括目标上车站点和目标用户标识。S807、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W。S808、将W和S’取交集,若交集中包括至少一个站点,则执行S809,若交集中没有站点,则执行S810。S809、根据交集中包括站点确定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执行S811。可以理解的是,若交集中包括多个站点,即包括多个第二站点,则选取与上车次数最多的第一站点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二站点作为目标下车站点。若交集中包括1个站点,即包括1个第二站点,则将与第一站点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二站点作为目标下车站点。若交集中没有站点,则执行S809。S810、对W和T’取交集,若交集中包括至少一个站点,则执行S809。S811、确定第一时间区间内目标公共交通工具上任一用户标识对应的上下站点对,根据上下车站点对调整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其中,S801-S805为离线计算过程,S806-S811为在线计算过程。在确定下车站点的方法中,将可以预先计算的部分分离出来采用离线计算过程,并且离线计算得到的数据在实时计算中可以复用,即实时计算过程可以直接提取离线计算过程得到的相应数据,提高计算每一个目标用户乘坐交通工具时目标下车点的计算效率。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下车站点确定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车站点确定装置,参见图9a,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901、第一确定单元902、第二确定单元903和第三确定单元904:所述第一获取单元901,用于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所述第一确定单元902,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所述第一站点集合包括在所述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所述第二确定单元9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确定第二站点集合,所述第二站点集合包括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所述第三确定单元9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二站点集合的历史上车站点中包括所述公交路线所对应逆向公交路线中的第一站点,所述第一站点在所述公交路线中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二站点,所述第三确定单元904,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站点集合的后续站点中包括所述第二站点,将所述第二站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9b,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905、第四确定单元906和调整单元907:所述第二获取单元905,用于获取行驶所述公交路线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所对应的上车支付信息集合,所述上车支付信息集合为在第一时间区间获取的多个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第四确定单元906,用于根据所述上车支付信息集合确定每个上车支付信息中用户标识对应的上下站点对,任一个上车支付信息中用户标识对应的上下站点对为所述上车支付信息中包括的上车站点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下车站点;所述调整单元907,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调整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907,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确定所述目标公共交通工具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车辆承载情况;根据所述车辆承载情况对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进行调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单元907,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确定下车人数满足第二目标条件的高峰下车站点;从所述高峰下车站点所对应用户标识的上车站点中确定上车人数满足第三目标条件的高峰上车站点;增加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停靠所述高峰下车站点和所述高峰上车站点的公交班次。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904,具体用于:若根据所述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多个待定下车站点,根据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分别与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距离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或,若根据所述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多个待定下车站点,且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是根据多个历史上车站点确定的,根据所述多个历史上车站点分别对应的上车次数从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目标用户乘坐某一公交路线的公共交通工具时,会根据上车后支付费用的行为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其包括了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根据该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可以确定出该目标上车站点之后应停靠的后续站点,根据后续站点可以得到第一站点集合。而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可以获取目标用户的历史上车信息,即目标用户曾经在哪些站点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根据历史上车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站点集合,其中包括目标用户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历史上车站点。由于历史上车站点体现出目标用户的惯常乘车习惯或者惯常活动区域,故若当前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有某一后续站点距离某一历史上车站点较近,那么目标用户在该后续站点下车进行活动或者前往该历史上车站点继续乘车的可能性较大。故若能根据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确定出目标下车站点,那么该目标下车站点有很大可能就是目标用户在该公交路线的实际下车站点,从而实现了确定用户下车站点的目的。通过确定出的高准确性的下车站点,结合汇总的上车站点可以更为全面的体现乘坐公交的人员流动情况,有助于合理安排公交班次。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下车站点确定的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用于下车站点确定的设备进行介绍。请参见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下车站点确定的设备1000,该设备1000还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销售终端PointofSales,简称POS、车载电脑等任意智能终端,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图10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0,手机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简称RF电路1010、存储器1020、输入单元1030、显示单元1040、传感器1050、音频电路1060、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模块1070、处理器1080、以及电源10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下面结合图10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RF电路10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0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0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简称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简称GPRS、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WCDMA、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MessagingService,简称SMS等。存储器10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输入单元10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030可包括触控面板1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32。触控面板10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31上或在触控面板10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080,并能接收处理器10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31。除了触控面板1031,输入单元10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显示单元10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040可包括显示面板10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31可覆盖显示面板1041,当触控面板10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0中,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音频电路1060、扬声器1061,传声器10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061,由扬声器10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0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080处理后,经RF电路10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20以便进一步处理。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0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0示出了WiFi模块10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处理器10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0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0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80中。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所包括的处理器1080还具有以下功能: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所述第一站点集合包括在所述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确定第二站点集合,所述第二站点集合包括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根据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下车站点确定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请参见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1100的结构图,服务器11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s,简称CPU11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1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142或数据1144的存储介质11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132和存储介质11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1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1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130通信,在服务器1100上执行存储介质11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服务器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1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1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141,例如WindowsServerTM,MacOS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上述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1所示的服务器结构。其中,CPU1122用于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所述第一站点集合包括在所述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确定第二站点集合,所述第二站点集合包括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根据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所述的下车站点确定方法。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所述第一站点集合包括在所述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确定第二站点集合,所述第二站点集合包括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根据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站点集合的历史上车站点中包括所述公交路线所对应逆向公交路线中的第一站点,所述第一站点在所述公交路线中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二站点,所述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包括:若所述第一站点集合的后续站点中包括所述第二站点,将所述第二站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行驶所述公交路线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所对应的上车支付信息集合,所述上车支付信息集合为在第一时间区间获取的多个上车支付信息;根据所述上车支付信息集合确定每个上车支付信息中用户标识对应的上下站点对,任一个上车支付信息中用户标识对应的上下站点对为所述上车支付信息中包括的上车站点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下车站点;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调整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调整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包括: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确定所述目标公共交通工具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车辆承载情况;根据所述车辆承载情况对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进行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调整所述公交路线的公交班次,包括: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确定下车人数满足第二目标条件的高峰下车站点;从所述高峰下车站点所对应用户标识的上车站点中确定上车人数满足第三目标条件的高峰上车站点;增加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停靠所述高峰下车站点和所述高峰上车站点的公交班次。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包括:若根据所述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多个待定下车站点,根据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分别与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距离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或,若根据所述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多个待定下车站点,且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是根据多个历史上车站点确定的,根据所述多个历史上车站点分别对应的上车次数从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7.一种下车站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目标上车支付信息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上车站点;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上车站点所在公交路线的第一站点集合,所述第一站点集合包括在所述公交路线的前进方向上,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后续站点;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上车信息确定第二站点集合,所述第二站点集合包括上车次数满足第一目标条件的历史上车站点;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后续站点分别与第二站点集合中历史上车站点的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站点集合的历史上车站点中包括所述公交路线所对应逆向公交路线中的第一站点,所述第一站点在所述公交路线中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二站点,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站点集合的后续站点中包括所述第二站点,将所述第二站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第四确定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行驶所述公交路线的目标公共交通工具所对应的上车支付信息集合,所述上车支付信息集合为在第一时间区间获取的多个上车支付信息;所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车支付信息集合确定每个上车支付信息中用户标识对应的上下站点对,任一个上车支付信息中用户标识对应的上下站点对为所述上车支付信息中包括的上车站点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下车站点;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调整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确定所述目标公共交通工具在所述第一时间区间的车辆承载情况;根据所述车辆承载情况对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的公交班次进行调整。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上下车站点对确定下车人数满足第二目标条件的高峰下车站点;从所述高峰下车站点所对应用户标识的上车站点中确定上车人数满足第三目标条件的高峰上车站点;增加所述公交路线在第二时间区间停靠所述高峰下车站点和所述高峰上车站点的公交班次。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根据所述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多个待定下车站点,根据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分别与所述目标上车站点的距离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或,若根据所述距离关系从所述第一站点集合中确定出多个待定下车站点,且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是根据多个历史上车站点确定的,根据所述多个历史上车站点分别对应的上车次数从所述多个待定下车站点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下车站点。13.一种用于下车站点确定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下车站点确定方法。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下车站点确定方法。

百度查询: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车站点确定方法和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