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_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_201811399831.5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申请日:2018-11-22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公开(公告)号:CN109519655B

主分类号:F16M5/00

分类号:F16M5/00;B63B17/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4#授权;2019.04.19#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3.26#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属于船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该基座包括上联接板、支撑板、滚柱、定位杆、弹性元件和下联接板;两块支承板底部凸台嵌入下联接板的凹槽内,两块支撑板顶部与上联接板固定,所述定位杆和滚柱连接在两块支承板之间,滚柱的圆柱面与下联接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下联接板的挡板位于上联接板挡板的内侧,两个挡板之间装有弹性元件;自适应变形基座对称布置在船体横向的两侧,设备和船体分别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固定,两侧自适应变形基座内的弹性元件同时处于预压缩状态。本发明能够适应船体变形、环境适应性好,可广泛适用于需要消除船体变形影响的舱内设备或结构。

主权项:1.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上联接板、支承板、滚柱、定位杆、弹性元件和下联接板;所述上联接板为平板结构,其一端的下方设有与平板垂直的挡板;所述上联接板的四周有数个用于联接设备的通孔;所述支承板为两块,其底部有向内侧水平延伸的凸台,支承板上设有滚柱安装孔;所述下联接板为工字型结构,两侧形成的凹槽与两块支承板的凸台相配合,下联接板的尾部上方设有垂直的挡板;所述两块支承板底部凸台嵌入下联接板的凹槽内,两块支承板顶部与上联接板固定,所述定位杆和滚柱连接在两块支承板之间,滚柱的圆柱面与下联接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下联接板的挡板位于上联接板挡板的内侧,两个挡板之间装有弹性元件;所述自适应变形基座对称布置在船体横向的两侧,设备和船体分别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固定,两侧自适应变形基座内的弹性元件同时处于预压缩状态。

全文数据: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船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适应船体变形的安装基座结构。背景技术由于受到风浪、载重、水压等因素的影响,船舶结构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形,并且这种变形量是不断变化的。对于水下船舶而言,大潜深水压引起的船体变形尤其显著。船体变形会引起舱内铺板翘曲、设备及管路变形,严重时会导致设备损坏。在舱内设备和基座之间布置减振器,可以减小船体变形的影响,但不能消除影响。根据基座的工作特点,基座设计面临以下需求:a.根据船体变形特点,主要变形来自船体横向,因此基座需要针对主要的横向有自适应变形功能;b.船体在横向倾斜时,为了避免舱内设备与船体碰撞,基座需要具有防止舱内设备滑动的功能;c.针对船体的纵向和垂向,为了避免舱内设备位置变化,基座需要防止舱内设备相对船体产生位移。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能够适应船体变形、环境适应性好,可广泛适用于需要消除船体变形影响的舱内设备或结构。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该基座包括上联接板、支撑板、滚柱、定位杆、弹性元件和下联接板;所述上联接板为平板结构,其一端的下方设有与平板垂直的挡板;所述支承板为两块,其底部有向内侧水平延伸的凸台,支撑板上设有滚柱安装孔;所述下联接板为工字型结构,两侧形成的凹槽与两块支撑板的凸台相配合,下联接板的尾部上方设有垂直的挡板;所述两块支承板底部凸台嵌入下联接板的凹槽内,两块支撑板顶部与上联接板固定,所述定位杆和滚柱连接在两块支承板之间,滚柱的圆柱面与下联接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下联接板的挡板位于上联接板挡板的内侧,两个挡板之间装有弹性元件;所述自适应变形基座对称布置在船体横向的两侧,设备和船体分别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固定,两侧自适应变形基座内的弹性元件同时处于预压缩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橡胶块或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滚柱和上支承板联接部位增加轴承。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背部有起到加强作用的斜筋。有益效果:1、本发明可自适应船体产生的横向变形;当船体产生横向变形时,与船体相连的下联接板会一起产生横向运动;由于滚柱可以在下联接板上滚动,不会带动上联接板一起运动。因此,安装在上联接板的设备不会跟随船体产生横向变形。2、本发明在自适应船体变形的同时,可以防止舱内设备横向滑动;自适应变形基座分组对称布置在船体的横向,此时下联接板上的挡板均位于上联接板的挡板内侧,由于橡胶块有预压缩量,在一定的船体变形范围内,下挡板与上挡板仍保持有一定的支承力,从而可以阻止舱内设备横向滑动。3、本发明拆装方便,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使用通用的扳手等工具,在现场即可完成拆装;基座主体为全金属结构,可以适应恶劣的使用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自适应变形基座的爆炸图;图2为本发明自适应变形基座的装配图;图3为本发明与设备、船体之间的安装示意图。其中,1-上联接板、2-支承板、3-滚柱、4-定位杆、5-下联接板、6-橡胶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该基座包括上联接板1、支承板2、滚柱3、定位杆4、下联接板5和橡胶块6;两个滚柱3夹在两个支承板2中间;两个支承板2通过三个定位杆4固定;上联接板1通过紧固件与两个支承板2联接;橡胶块6安装在下联接板5的挡板上;下联接板5夹在两个支承板2中间。上联接板1中间两侧有下凹的台阶、台阶的底面上设有与支撑板连接的通孔,上联接板1的四周有数个用于联接设备的通孔,上联接板1的尾端有向下的挡板、挡板背部有起到加强作用的斜筋。支承板2上部有向外侧延伸的凸台、上部凸台有数个通孔、侧面有数个通孔、底部有向内侧延伸的凸台。滚柱3中间为直径较大的圆柱形结构、圆柱两端有突出的法兰结构、两侧端面有直径较小圆柱形结构。定位杆4中间为直径较大的圆柱形结构、两侧端面有直径较小圆柱形结构。下联接板5主体为工字钢结构、尾端有向上的挡板、挡板背部有斜筋。橡胶块6有弧面结构。具体装配步骤如下:首先将两个滚柱3、三个定位杆4夹在两个支承板2中间,用紧固件将定位杆4与支承板固定;橡胶块6安装在下联接板5的挡板上;下联接板5夹在两个支承板2中间。然后用紧固件将上联接板1与两个支承板2固定;最后用紧固件将上联接板1与设备联接。使用方法如下:如附图3所示,根据船体的变形量,设计设备与基座的安装接口,使橡胶块有一定的预压缩量。在船体的变形过程中,使橡胶块可保持一定的支承力。将至少四个自适应变形基座分成两组,对称布置在船体的横向;将设备与上联接板联接;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以在橡胶块改成弹簧。这样可以使基座成为完全的金属结构,从而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可以增加滚柱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加支撑的稳定性。实施例4,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可以在滚柱和支承板联接部位增加轴承,这样可以减小支承板相对于下联接板滑动的摩擦力。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上联接板、支撑板、滚柱、定位杆、弹性元件和下联接板;所述上联接板为平板结构,其一端的下方设有与平板垂直的挡板;所述支承板为两块,其底部有向内侧水平延伸的凸台,支撑板上设有滚柱安装孔;所述下联接板为工字型结构,两侧形成的凹槽与两块支撑板的凸台相配合,下联接板的尾部上方设有垂直的挡板;所述两块支承板底部凸台嵌入下联接板的凹槽内,两块支撑板顶部与上联接板固定,所述定位杆和滚柱连接在两块支承板之间,滚柱的圆柱面与下联接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下联接板的挡板位于上联接板挡板的内侧,两个挡板之间装有弹性元件;所述自适应变形基座对称布置在船体横向的两侧,设备和船体分别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固定,两侧自适应变形基座内的弹性元件同时处于预压缩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变形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橡胶块或弹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变形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和上支承板联接部位增加轴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变形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背部有起到加强作用的斜筋。

百度查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