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组合酶-光酶多步酶解分离植物秸秆纤维组分的工艺_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202310459049.2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23-04-17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公开(公告)号:CN116479670B

主分类号:D21C5/00

分类号:D21C5/00;D21D1/20;C05F17/50;C05F17/20;C05F11/00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18#授权;2023.08.11#实质审查的生效;2023.07.25#公开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酶‑光酶分步酶解分离植物秸秆纤维组分的工艺,属于生物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按照秸秆酶解位点的顺序,分别按照酶学属性形成组合酶,提供了四组复合酶,并结合酶解反应中的辅助促进剂,依次加入不同的酶解反应器中分步酶解分离植物秸秆纤维组分。本发明采用生物组合酶分步酶解,定向切割不同的秸秆组分,可以有目的的保留纤维目标产品,使纤维保留完整,纤维得率高,效益显著,且光酶催化反应可以提高酶反应效率几倍到几百倍,使产品质量提高。秸秆原料经酶解分离纤维产品后,剩余酶解液中主要含有半纤维和木质素的酶解产物,可以直接生产液体黄腐酸和固体黄腐酸产品,副产品附加值明显。

主权项:1.一种组合酶-光酶分步酶解分离植物秸秆纤维组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秸秆预处理:秸秆去除杂质后,经切割、洗涤后得到秸秆原料净片;(2)第一级酶解反应:将步骤(1)得到秸秆原料净片置于第一级酶解反应器中,按照秸秆原料净片干重与水的质量比为1:5-8的比例添加水,加入组合酶一,加热到85-110℃,调节pH为7.5-9.5,酶解反应1-4小时,得第一级酶解秸秆浆料;所述组合酶一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糖化酶;所述组合酶一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加入量为1000-2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脂肪酶的加入量为8000-15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糖化酶的加入量为8000-15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3)第二级酶解反应:将步骤(2)得到的第一级酶解秸秆浆料置于第二级酶解反应器中,降温至80-90℃,pH自然,按照第一级酶解秸秆浆料干基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1:0.030-0.090的比例加入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折纯计算;加入组合酶二,酶解反应1-4小时,得第二级酶解秸秆浆料;所述组合酶二包括: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脂肪酶、果胶酶、糖化酶;所述组合酶二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加入量为800-16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漆酶的加入量为600-12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脂肪酶的加入量为6000-12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果胶酶的加入量为2000-4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糖化酶的加入量为8000-16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4)磨浆:将步骤(3)得到的第二级酶解秸秆浆料进行磨浆处理;(5)第三、第四级酶解反应:将步骤(4)磨浆后的第二级酶解秸秆浆料置于第三级酶解反应器中,降温至65-75℃,pH自然,加入组合酶三和光催化剂,光照条件下第三级酶解反应1-3小时;第三级酶解反应结束前15-20分钟降温至40-60℃,加入组合酶四,搅拌均匀后置于第四级酶解反应器中,温度保持40-60℃,pH自然,第四级酶解反应至少6小时后,得第四级酶解秸秆浆料;所述组合酶三包括:裂解多糖单加氧酶、木聚糖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所述组合酶三中裂解多糖单加氧酶的加入量为5000-10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木聚糖酶的加入量为6000-12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加入量为500-1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漆酶的加入量为600-12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所述组合酶四包括:木聚糖酶、果胶酶、半乳糖苷酶、阿拉伯糖苷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所述组合酶四中木聚糖酶的加入量为4000-8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果胶酶的加入量为1000-2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半乳糖苷酶的加入量为500-1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阿拉伯糖苷酶的加入量为1200-2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加入量为400-1000Ukg秸秆原料净片干重;(6)将步骤(5)得到的第四级酶解秸秆浆料固液分离,所得固体部分为秸秆纤维组分,所得液体部分为酶解液,经过浓缩、干燥得黄腐酸产品。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酶-光酶多步酶解分离植物秸秆纤维组分的工艺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