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扫风叶片组件及空调器_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_201811644010.3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09631292B

主分类号:F24F13/14

分类号:F24F13/14;F24F13/15;F24F13/24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19.05.10#实质审查的生效;2019.04.16#公开

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组件及空调器。该扫风叶片组件包括多个扫风叶片、主动驱动件和从动连接件。多个扫风叶片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主动驱动件分别于每个扫风叶片相连,用于驱动每个扫风叶片转动,从动连接件与多个扫风叶片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分别相连,用于跟随连接的扫风叶片运动。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从动连接件与多个扫风叶片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分别相连,可以将多个扫风叶片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关联起来,让从动连接件连接的扫风叶片可以相互固定,提高了扫风叶片的稳定性。即使在出风风速较大时,扫风叶片也不容易震动,进而减小了噪音的产生。

主权项:1.一种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扫风叶片(10),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主动驱动件(20),分别与每个所述扫风叶片(10)相连,用于驱动每个所述扫风叶片(10)转动;从动连接件(30),与多个所述扫风叶片(10)中的多个或每个所述扫风叶片(10)分别相连,用于跟随连接的所述扫风叶片(10)运动;所述扫风叶片(10)包括叶片体(13)和设置在所述叶片体(13)两端端部的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用于可转动地安装所述扫风叶片(10),所述叶片体(13)的部分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叶片体(13)的其他部分凸出形成均风结构(131);所述均风结构(131)形成在所述叶片体(13)的中部;所述均风结构(131)在所述叶片体(13)的宽度方向上从进风方向到出风方向逐渐变宽;所述均风结构(131)与所述叶片体(13)的其他部分之间形成过渡结构(132);所述过渡结构(132)为曲面型;所述过渡结构(132)在所述叶片体(13)的宽度方向上从进风方向到出风方向逐渐变宽;所述叶片体(13)上形成有散风筋条(133),所述散风筋条(133)用于分散出风;所述散风筋条(133)沿所述叶片体(13)的长度方向设置。

全文数据:扫风叶片组件及空调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扫风叶片组件及空调器。背景技术如今,空调已经被用在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空调的安装方式将其分为分体式空调和窗式空调,其中窗式空调主要安装在房间窗户的位置处。因为窗式空调体积较小,相对应的其出风范围较小,但是其出风风量较大,进而会使出风风速较大,导致扫风叶片组件中的叶片容易震动,产生强烈的噪音,影响用户体验。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组件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存在的扫风叶片组件中的叶片容易震动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扫风叶片组件,包括:多个扫风叶片,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主动驱动件,分别于每个扫风叶片相连,用于驱动每个扫风叶片转动;从动连接件,与多个扫风叶片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分别相连,用于跟随连接的扫风叶片运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动连接件与每个扫风叶片分别相连。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动驱动件与扫风叶片的第一端相连,从动连接件与扫风叶片的第二端相连或与扫风叶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相连。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扫风叶片的第一端设置有主动连接部,主动连接部用于与主动驱动件相连,扫风叶片的第二端或扫风叶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从动连接部,从动连接部用于与从动连接件相连。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动连接部包括相对于扫风叶片凸出设置的第一连接臂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臂上的第一凸扣,主动驱动件上形成有与第一凸扣相适配的第一卡孔,第一凸扣卡入第一卡孔内并可相对于第一卡孔转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动驱动件包括驱动连接板和与驱动连接板相连的主动连接杆,第一卡孔开设在驱动连接板上,主动连接杆用于与电机驱动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动连接杆上开设有用于与电机的驱动轴配合的连接缝。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动连接部包括相对于扫风叶片凸出设置的第二连接臂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臂上的第二凸扣,从动连接件上形成有与第二凸扣相适配的第二卡孔,第二凸扣卡入第二卡孔内并可相对于第二卡孔转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扫风叶片包括叶片体和设置在叶片体两端端部的转动轴,转动轴用于可转动地安装扫风叶片,叶片体的部分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于叶片体的其他部分凸出形成均风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均风结构形成在叶片体的中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均风结构在叶片体的宽度方向上从进风方向到出风方向逐渐变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均风结构呈梯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均风结构与叶片体的其他部分之间形成过渡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过渡结构为曲面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过渡结构在叶片体的宽度方向上从进风方向到出风方向逐渐变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叶片体的出风外缘在叶片体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为弧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叶片体上形成有散风筋条,散风筋条用于分散出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散风筋条沿叶片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散风筋条为多条,多条散风筋条间隔设置。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扫风叶片组件,扫风叶片组件为上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器为窗式空调器。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主动驱动件可以驱动每个扫风叶片转动,进而实现扫风角度的调节。再通过从动连接件与多个扫风叶片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分别相连,可以将多个扫风叶片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关联起来,让从动连接件连接的扫风叶片可以相互固定,提高了扫风叶片的稳定性。即使在出风风速较大时,扫风叶片也不容易震动,进而减小了噪音的产生。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扫风叶片组件的主动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扫风叶片组件的从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扫风叶片组件的扫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及其端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扫风叶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扫风叶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扫风叶片组件的实施例,该扫风叶片组件包括多个扫风叶片10、主动驱动件20和从动连接件30。多个扫风叶片10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主动驱动件20分别于每个扫风叶片10相连,用于驱动每个扫风叶片10转动,从动连接件30与多个扫风叶片10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10分别相连,用于跟随连接的扫风叶片10运动。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主动驱动件20可以驱动每个扫风叶片10转动,进而实现扫风角度的调节。再通过从动连接件30与多个扫风叶片10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10分别相连,可以将多个扫风叶片10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10关联起来,让从动连接件30连接的扫风叶片10可以相互固定,提高了扫风叶片10的稳定性。即使在出风风速较大时,扫风叶片10也不容易震动,进而减小了噪音的产生。作为一种最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从动连接件30与每个扫风叶片10分别相连。这样,可以让每个扫风叶片10相互固定,提高扫风叶片10的稳定性。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让从动连接件30仅连接多个扫风叶片10中的多个。作为一种最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主动驱动件20与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相连,从动连接件30与扫风叶片10的第二端相连。由于每个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有主动驱动件20连接,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的稳定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但随着扫风叶片10的长度增加,越到扫风叶片10的第二端其振幅就越大,因此将从动连接件30与扫风叶片10的第二端相连,可以有效地将扫风叶片10的第二端相互固定,提高扫风叶片10的稳定性,减小噪音的产生。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让从动连接件30与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相连也是可行的,也是可以达到提高扫风叶片10的稳定性,减小噪音产生的效果。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设置有主动连接部11,主动连接部11用于与主动驱动件20相连,扫风叶片10的第二端或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从动连接部12,从动连接部12用于与从动连接件30相连。可选的,如图2和图4所示,主动连接部11包括相对于扫风叶片10凸出设置的第一连接臂111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臂111上的第一凸扣112,主动驱动件20上形成有与第一凸扣112相适配的第一卡孔211,第一凸扣112卡入第一卡孔211内并可相对于第一卡孔211转动。在使用时,主动驱动件20移动,第一凸扣112就会相对于第一卡孔211转动,由于扫风叶片10是可转动地设置的,进而让第一卡孔211带动第一凸扣112移动,进而实现扫风叶片10的转动。如图2所示,主动驱动件20包括驱动连接板21和与驱动连接板21相连的主动连接杆22,第一卡孔211开设在驱动连接板21上,主动连接杆22用于与电机驱动连接。在使用时,让电机驱动主动连接杆22移动,进而带动驱动连接板21移动,实现扫风叶片10的转动。可选的,主动连接杆22上开设有用于与电机的驱动轴配合的连接缝221。如图2所示,该连接缝221在使用时,与电机的驱动轴安装的曲柄相配合。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从动连接部12包括相对于扫风叶片10凸出设置的第二连接臂121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臂121上的第二凸扣122,从动连接件30上形成有与第二凸扣122相适配的第二卡孔31,第二凸扣122卡入第二卡孔31内并可相对于第二卡孔31转动。在扫风叶片10转动时,第二凸扣122相对于第二卡孔31转动,并且带动从动连接件30跟随主动驱动件20的移动方向移动。如图4和图6所示,扫风叶片10包括叶片体13和设置在叶片体13两端端部的转动轴14,转动轴14用于可转动地安装扫风叶片10,叶片体13的部分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于叶片体13的其他部分凸出形成均风结构131。通过叶片体13的部分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于叶片体13的其他部分凸出形成均风结构131,在出风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风场进行改变,让风场实现阶梯型分段变化,从而产生更加均匀、柔和的气流,避免冷风集中直吹在人体上引起的不适,提升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性。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如图5和图6所示,均风结构131形成在叶片体13的中部,以最优化地实现风场梯型分段变化。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让均风结构131形成在叶片体13的靠近端部的位置。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均风结构131在叶片体13的宽度方向上从进风方向到出风方向逐渐变宽。这样,可以让均风结构131引导气流,对气流进行扩散,实现更为均匀、柔和的出风。经过试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均风结构131呈梯形。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均风结构131也可以为扇形。如图4和图5所示,更为优选的,均风结构131与叶片体13的其他部分之间形成过渡结构132。过渡结构132可以用于引导气流,让风场实现梯型分段变化。同时,当均风结构131在叶片体13的宽度方向上从进风方向到出风方向逐渐变宽时,过渡结构132也可以引导气流,对气流进行扩散,实现更为均匀、柔和的出风。更为优选的,过渡结构132在叶片体13的宽度方向上从进风方向到出风方向逐渐变宽,这样的结构可以有利于实现对气流的扩散。为了使得气流流通的更为顺畅,更为优选的,过渡结构132为曲面型。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叶片体13的出风外缘在叶片体13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为朝向出风方向凸出的弧形,这样的结构也是为了引导气流,对气流进行扩散,实现更为均匀、柔和的出风。如图4和图5所示,可选的,叶片体13上形成有散风筋条133,散风筋条133用于分散出风,使出风更加柔和、均匀。优选的,散风筋条133为多条,多条散风筋条133间隔设置,以增强分散出风的效果。更为优选的,多条散风筋条133平行且等间距地设置。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散风筋条133沿叶片体13的长度方向设置。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散风筋条133也可以相对于叶片体13的长度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扫风叶片组件。采用上述的扫风叶片组件的空调器,通过从动连接件30与多个扫风叶片10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10分别相连,可以将多个扫风叶片10中的多个或每个扫风叶片10关联起来,让从动连接件30连接的扫风叶片10可以相互固定,提高了扫风叶片10的稳定性。即使在出风风速较大时,扫风叶片10也不容易震动,进而减小了空调器的使用噪音。另外,在出风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风场进行改变,让风场实现阶梯型分段变化,从而产生更加均匀、柔和的气流,避免冷风集中直吹在人体上引起的不适,提升空调器使用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窗式空调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扫风叶片10,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主动驱动件20,分别于每个所述扫风叶片10相连,用于驱动每个所述扫风叶片10转动;从动连接件30,与多个所述扫风叶片10中的多个或每个所述扫风叶片10分别相连,用于跟随连接的所述扫风叶片10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连接件30与每个所述扫风叶片10分别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驱动件20与所述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从动连接件30与所述扫风叶片10的第二端相连或与所述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设置有主动连接部11,所述主动连接部11用于与所述主动驱动件20相连,所述扫风叶片10的第二端或所述扫风叶片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从动连接部12,所述从动连接部12用于与所述从动连接件30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连接部11包括相对于所述扫风叶片10凸出设置的第一连接臂1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111上的第一凸扣112,所述主动驱动件2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扣112相适配的第一卡孔211,所述第一凸扣112卡入所述第一卡孔211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卡孔211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驱动件20包括驱动连接板21和与所述驱动连接板21相连的主动连接杆22,所述第一卡孔211开设在所述驱动连接板21上,所述主动连接杆22用于与电机驱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连接杆22上开设有用于与电机的驱动轴配合的连接缝22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连接部12包括相对于所述扫风叶片10凸出设置的第二连接臂1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121上的第二凸扣122,所述从动连接件3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凸扣122相适配的第二卡孔31,所述第二凸扣122卡入所述第二卡孔31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卡孔31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10包括叶片体13和设置在所述叶片体13两端端部的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用于可转动地安装所述扫风叶片10,所述叶片体13的部分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叶片体13的其他部分凸出形成均风结构13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结构131形成在所述叶片体13的中部。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结构131在所述叶片体13的宽度方向上从进风方向到出风方向逐渐变宽。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结构131呈梯形。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结构131与所述叶片体13的其他部分之间形成过渡结构132。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结构132为曲面型。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结构132在所述叶片体13的宽度方向上从进风方向到出风方向逐渐变宽。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体13的出风外缘在所述叶片体13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为弧形。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体13上形成有散风筋条133,所述散风筋条133用于分散出风。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筋条133沿所述叶片体13的长度方向设置。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筋条133为多条,多条所述散风筋条133间隔设置。20.一种空调器,包括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窗式空调器。

百度查询: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组件及空调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