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发明授权】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_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_201810769421.9 

申请/专利权人: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日:2018-07-13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公开(公告)号:CN109017464B

主分类号:B60N2/22

分类号:B60N2/22

优先权:

专利状态码:有效-授权

法律状态:2024.06.21#授权;2024.05.24#著录事项变更;2022.04.01#著录事项变更;2019.01.11#实质审查的生效;2018.12.18#公开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靠背固定边板,两个所述靠背固定边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有靠背转动边板,该靠背转动边板与对应的所述靠背固定边板铰接,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角器,该调角器连接任一侧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和靠背固定边板,所述调角器的中心轴与对侧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传动轴,该同步转动传动轴包括沿同一轴向设置的装配段和破坏段。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调角器解锁时,两侧的靠背转动边板在同步转动传动轴协调下可以实现同步转动,左右相互平衡,且同步转动传动轴在受到一定弯折力作用时,能发生破坏,避免对乘客造成损伤,既实现肩部调节,又满足座椅安全性要求。

主权项:1.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靠背固定边板(2),两个所述靠背固定边板(2)的上部分别连接有靠背转动边板(1),该靠背转动边板(1)与对应的所述靠背固定边板(2)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角器(3),该调角器(3)连接任一侧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1)和靠背固定边板(2),其中靠背转动边板(1)形成调角器上联板,靠背固定边板(2)形成调角器下联板;所述调角器(3)的中心轴与对侧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1)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传动轴(4);所述同步转动传动轴(4)包括沿同一轴向设置的装配段(4a)和破坏段(4b),所述破坏段(4b)位于中间,该破坏段(4b)的两端分别轴向连接有所述装配段(4a),所述装配段(4a)和破坏段(4b)同步转动;所述破坏段(4b)的抗折强度小于所述装配段(4a)的抗折强度;所述破坏段(4b)或为空心管,或为塑料棒,或为截面积小于所述装配段(4a)的截面积的实心杆;所述装配段(4a)端部向所述破坏段(4b)伸出设有连接头(4c),该连接头(4c)伸入所述破坏段(4b)的内腔,所述破坏段(4b)的两端分别外套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头(4c)上,所述破坏段(4b)的筒壁压制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头(4c)上;所述装配段(4a)与所述破坏段(4b)之间径向相对固定,且二者之间轴向可拆卸连接;所述装配段(4a)的表面设有外花键,所述调角器(3)的中心轴为管状结构,其内设有相匹配的内花键。

全文数据: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转动传动件,具体涉及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背景技术[0002]汽车座椅靠背设计强调对肩部和腰部的支撑。为提高舒适性,除了座椅靠背的角度可调,部分座椅还增加了座椅靠背颈肩部的角度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体态、不同体型的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类似于靠背整体角度的调节,靠背颈肩部的角度调节一般也通过调角器实现,即通过安装于靠背边管板上的调角器实现靠背肩部骨架相对靠背骨架之间的转动。为保证靠背肩部骨架左右两侧转动的平衡,还需要在左右两侧之间设置转动传动轴,然而使用传统的调角器传动轴存在碰撞安全性的问题。具体来说,当座椅靠背受后方撞击时,乘客身体相对向后运动,与传动轴发生碰撞,可能而对较脆弱的人体颈肩部位造成创伤。因此,需从安全性角度优化整个肩部调节结构的设计,使之符合极端情况下的座椅安全性标准。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0004]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靠背固定边板,两个所述靠背固定边板的上部分别连接有靠背转动边板,该靠背转动边板与对应的所述靠背固定边板铰接,其关键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角器,该调角器连接任一侧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和靠背固定边板,其中靠背转动边板形成调角器上联板,靠背固定边板形成调角器下联板;所述调角器的中心轴与对侧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传动轴。[0006]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调角器解锁时,由于两侧的靠背转动边板由同步转动传动轴连接成一体,因而靠背肩部上方左右可同步转动,实现肩部调节。[000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调角器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角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靠背固定边板和对应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之间,两个所述调角器的中心轴之间连接有同一个所述同步转动传动轴。[0008]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左右两个调角器分别实现对对应的靠背转动边板的连接和固定,更方便调节,并且在解锁时,同步转动传动轴可使两个靠背转动边板协调一致,使靠背肩部上方左右两侧相平衡。^[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靠背转动边板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上横梁;所述同步转动传动轴后方设有挡板,该挡板的两端分别与其两侧的所述靠背固定边板相连。[0010]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上横梁既能提供支撑,又将两个靠背转动^板连为一体,后方设置挡板,能够对同步转动传动轴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同步转动传动轴受到来自后方的撞击时向前方弯曲或伸出而损伤乘客。[00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同步转动传动轴包括沿同一轴向设置的装配段和破坏段,所述破坏段位于中间,该破坏段的两端分别轴向连接有所述装配段,所述装配段和破坏段同步转动。[0012]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同步转动传动轴既能传递转动,又能在一定弯折力的作用下发生破坏,从而避免同步转动传动轴对人体脊柱的颈肩部位造成损伤,保证碰撞时的安全性。[00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破坏段的抗折强度小于所述装配段的抗折强度。[0014]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发生碰撞时,破坏段首先发生破坏,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001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破坏段为弹性棒。[0016]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发生碰撞时,破坏段可适应性变形,从而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001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装配段与所述破坏段之间径向相对固定,且二者之间轴向可拆卸连接。[0018]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发生碰撞时,破坏段与装配段之间在弯折力作用下相互脱落,从而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001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破坏段或为空心管,或为塑料棒,或为截面积小于所述装配段的截面积的实心杆。[0020]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空心管、塑料棒或截面积小于所述装配段的截面积的实心杆均能传递转动,但在受到弯折力时,发生破坏,从而避免对乘客造成损伤。[002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破坏段为橡胶棒。[0022]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橡胶棒能够承受扭转力,但在弯折力作用下,可适应性向后弯曲变形。[002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装配段端部向所述破坏段伸出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伸入所述破坏段的内腔,所述破坏段的两端分别外套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头上,所述破坏段的筒壁压制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头上。[0024]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连接工艺简单,能够传递转动,且在碰撞时,破坏段和装配段之间可相互脱落。[0025]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调角器解锁时,两侧的靠背转动边板在同步转动传动轴协调下可以实现同步转动,左右相互平衡,且同步转动传动轴在受到一定弯折力作用时,能发生破坏,避免对乘客造成损伤,既实现肩部调节,又满足座椅安全性要求。附图说明[002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2为同步转动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3为同步转动传动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30]实施例1:[0031]如图1所示,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包括两个正对设置的靠背固定边板2,两个所述靠背固定边板2的上部分别连接有靠背转动边板1,该靠背转动边板丨与对应的所述靠背固定边板2铰接,还包括两个调角器3,两个所述调角器3分别连接同侧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1和靠背固定边板2,其中靠背转动边板1形成调角器上联板,靠背固定边板2形成调角器下联板,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中心轴之间连接有一个同步转动传动轴4。两个所述靠背转动边板1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上横梁5,所述同步转动传动轴4后方设有挡板6,该挡板6的两端分别与其两侧的所述靠背固定边板2相连。[0032]如图2所示,所述同步转动传动轴4包括沿同一轴向设置的装配段4a和破坏段4b,所述破坏段4b位于中间,该破坏段4b的两端分别轴向连接有所述装配段4a,所述装配段4a和破坏段4b同步转动。具体地,所述破坏段4b为空心管,该空心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装配段4a。所述空心管的抗折强度小于所述装配段4a的抗折强度。所述装配段4a的表面设有外花键,所述调角器3的中心轴为管状结构,其内设有相匹配的内花键,以方便同步转动传动轴4的安装。[0033]在模拟碰撞情景下,当发生后部碰撞时,乘客身体向后运动作用于座椅靠背,乘客肩背部撞击所述同步转动传动轴4,在一定撞击力作用下,同步转动传动轴4发生破坏,从而避免对乘客的伤害。[0034]实施例2:[003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装配段4a端部向所述破坏段4M申出设有连接头4c,该连接头4c伸入所述破坏段4b的内腔,所述破坏段4b的两端分别外套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头4c上,所述破坏段4b的筒壁压制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头4c上。这样既方便成型,使所述装配段4a和破坏段4b之间相对固定,传递转动,又可在一定弯折力作用下相互脱落。[0036]实施例3:[003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破坏段4b为塑料棒,该塑料棒的抗折强度小于所述装配段4a的抗折强度,在碰撞时也发生断裂破坏。[0038]实施例4:[0039]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破坏段4b为实心杆,该实心杆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装配段4a的截面积。在受到弯折时,抗折强度较小的实心杆首先发生破坏。[0040]实施例5:[004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破坏段4b为弹性棒,具体地,其材料为热塑性弹性体,如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类,或热固性弹性体,如橡胶。在在受到弯折时,弹性棒可适应性地发生弯曲变形。[0042]实施例6:[004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装配段4a与所述破坏段4b之间径向相对固定,且二者之间轴向可拆卸连接J列如,所述破坏段4b与装配段4a之间套接,并在周向锁定,如实施例2中压制连接,或在周向设置锁定键。进一步地,所述破坏段4b也可由至少2段拼接单元轴向拼接而成,拼接单元之间也通过套接方式连接。这样,传动轴在圆周方向相对固定,能够传递转动,而受到弯折作用时,所述破坏段4b内的套接接头处或与装配段4a的套接接头处沿着轴向发生脱落,从而破坏同步转动传动轴4。[004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自勺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种调雛式賴靠背肩部肺结构,包獅个正对设置祕背酿边板J2,两个所述靠背酿边板⑵社部分别雜補浦动舰⑴,鶴背转动舰1与对应的所述靠背固定边板⑵钦接,其特征在于:Y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角器3,该调角器3连接任一侧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1和靠背固定边板⑵,其中靠背转动边板⑴形成调角器上联板,靠背固定边板⑵形成调角器下联板;所述调角器3的中心轴与对侧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1之间连接有同步转动传动轴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3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角器3分别设于两个所述靠背固定边板2和对应的所述靠背转动边板(1之间,两个所述调角器3的中心轴之间连接有同一个所述同步转动传动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靠背转动边板1的上部之间连接有上横梁5;所述同步转动传动轴4后方设有挡板6,该挡板6的两端分别与其两侧的所述靠背固定边板⑵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转动传动轴⑷包括沿同一轴向设置的装配段4a和破坏段4b,所述破坏段4b位于中间,该破坏段4b的两端分别轴向连接有所述装配段4a,所述装配段4a和破坏段4b同步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段4b的抗折强度小于所述装配段4a的抗折强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段4b为弹性棒。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段4a与所述破坏段4b之间径向相对固定,且二者之间轴向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段4b或为空心管,或为塑料棒,或为截面积小于所述装配段4a的截面积的实心杆。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段4b为橡胶棒。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段4a端部向所述破坏段4b伸出设有连接头4c,该连接头4c伸入所述破坏段4b的内腔,所述破坏段4b的两端分别外套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头4C上,所述破坏段4b的筒壁压制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头4c上。

百度查询: 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角器式座椅靠背肩部调节结构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